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40)
2023(16026)
2022(13197)
2021(12001)
2020(10169)
2019(23132)
2018(22684)
2017(43577)
2016(23664)
2015(26599)
2014(26638)
2013(26687)
2012(25223)
2011(22815)
2010(23383)
2009(21985)
2008(22315)
2007(20567)
2006(18468)
2005(16987)
作者
(71292)
(59838)
(59740)
(56474)
(38024)
(28938)
(26937)
(23336)
(22721)
(21450)
(20439)
(20096)
(19248)
(19135)
(18688)
(18307)
(18134)
(17601)
(17384)
(17299)
(15169)
(15001)
(14691)
(13843)
(13518)
(13483)
(13458)
(13418)
(12131)
(12119)
学科
(110390)
经济(110262)
(93975)
(74961)
企业(74961)
管理(73964)
(49154)
方法(42626)
数学(33628)
业经(33546)
数学方法(33353)
农业(32763)
中国(31304)
(30450)
地方(27881)
(22298)
(20581)
财务(20550)
财务管理(20513)
技术(20094)
(20061)
(19480)
贸易(19464)
企业财务(19392)
(19004)
(18799)
(17282)
理论(17114)
(16610)
银行(16576)
机构
学院(352018)
大学(344157)
(148762)
经济(145658)
管理(134971)
研究(121673)
理学(114822)
理学院(113535)
管理学(111760)
管理学院(111090)
中国(95307)
科学(74782)
(74694)
(73292)
(68286)
(63303)
(58192)
农业(57449)
研究所(56926)
中心(56651)
业大(55834)
财经(53005)
(47820)
(46113)
北京(46006)
师范(45696)
(45557)
经济学(44233)
(43116)
(42502)
基金
项目(224658)
科学(177176)
研究(166099)
基金(160861)
(139604)
国家(138229)
科学基金(118565)
社会(106196)
社会科(100221)
社会科学(100189)
(92661)
基金项目(85705)
自然(75039)
(74985)
教育(74292)
自然科(73227)
自然科学(73207)
自然科学基金(71886)
编号(68805)
资助(64037)
成果(54804)
(54263)
重点(50739)
(49056)
(48910)
课题(47454)
(46134)
创新(45063)
发展(43817)
国家社会(43234)
期刊
(180706)
经济(180706)
研究(104267)
中国(75858)
(74478)
(54693)
学报(54415)
科学(52253)
管理(50997)
农业(50052)
大学(41516)
学学(39468)
(36288)
金融(36288)
教育(35642)
业经(35462)
技术(32338)
(26921)
经济研究(26379)
财经(26197)
问题(24498)
(22606)
技术经济(20059)
(18306)
世界(18008)
商业(17389)
(17117)
资源(16937)
现代(16919)
经济问题(16484)
共检索到548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志峰  王海平  曾玉荣  
[目的]福建省具有丰富的农业多样性特征和特色"农情",为了寻找发展因素的关联和耦合、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稳步推进福建省区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方法]文章从地理学和经济学视角,构建了BPDS概念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及9地市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从指标因素和空间布局等方面解析福建现代农业发展的分异和聚类情况,为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提供决策参考。[结果](1)从发展指数看,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在起步阶段和入初步发展阶段临界点上。9地市水平指数在0.487~0.561,其中6个地市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3个地市还处于起步阶段。4个准则要素指标方面存在较大的指数分异,其中投入水平要素与其他3个要素水平差距较大;(2)从区域空间看,主要呈南北高中间低的空间特征,龙岩、泉州和莆田3个地区最低。不同空间区域环境使不同地区各有优势,在分指标间存在较大分异;(3)从水平类型看,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按聚类情况可分实力高值区、过渡中值区和潜力低值区为3个类型。依据区位与资源特点,在实力高值区以生产加创汇的特征性农业,过渡中值区以发展服务型农业为主,潜力低值区以生态农业生产为主。[结论]经济水平和人才等实力因素和资源禀赋等潜力因素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产生地区分异的重要因素。同时,生产条件优势和服务体系优势在现代农业的集群形成等具有潜在优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养卉  龚大鑫  窦学诚  
该文以甘肃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为分类的主要特征性指标,从中观层次的角度出发,用聚类分析对甘肃省各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横向的评价,并对分类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甘肃各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初步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施晟  卫龙宝  伍骏骞  
在国内外农业发展阶段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细分为三个阶段:(1)现代农业初步实现阶段,以调整农作物经营品种、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为特征;(2)现代农业基本实现阶段,以发展绿色高效农业、优化农作物品质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为特征;(3)现代农业全面实现阶段,以建立资源节约型农业、扶持农村非农产业、引导农村和谐发展为特征。此外,通过构建4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进一步对我国各区域的现代农业发展进行评估,利用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4个大类,并提出区域分异视角下的现代农业发展策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培彬  张精  曾芳芳  朱朝枝  
生态农业是推动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结合每个地区的发展现状并因地制宜地进行功能定位、明确建设重点对于生态农业效益的提升将有显著促进作用。本文以中国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区福建省为研究区域,从自然资源、农业发展、城市建设3方面共15个指标构建福建省生态农业功能分区指标体系,结合各市公布的《统计年鉴》(2011—2018年)以及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农业厅等相关部门所发布的政府统计公报,求取各指标数据均值,以此作为数据样本并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对福建省9个地级市进行生态农业功能区划。结果表明,福建省生态农业功能分区大致形成山区城市组合、沿海城市组合与经济特区分别聚合成类的三区布局,整体呈现"一心、两区、多翼"的生态农业功能分区格局。在此基础上,笔者根据大量指标数据变化规律来探讨福建省生态农业发展态势在时间维度上的总体特征,以及各功能区的区划成因。最后,基于聚类结果进一步将三区定义为沿海都市现代化生态农业功能区、山区城市特色生态农业功能区和滨海特区休闲生态农业功能区,并对各个功能区的优劣势及未来发展定位做深入分析,提出建设重点,以期能为福建省生态农业统筹规划、联动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荣章  吕姗  李建华  郑百龙  翁伯琦  
特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本文依据特色农业的内涵要求和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区域环境条件与特色,从特色农业视角,分析了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实现路径与成效,包括:科技示范园区辐射、农业产业集群引领、特色品牌农业带动、闽台农业合作推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志新  孟晓  
[目的]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时空特征以利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法]文章构建包含农业物质装备、科技信息、产业建设、经营管理建设、绿色发展、产出效益和农村现代化7个方面的指标体系,运用TOPSIS-ESDA方法,基于山东省2010—2019年数据,研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具有以下特征:[结果]时间维度上,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数高值地区波动性较大,低值地区则陷入“低水平陷阱”;空间层面上,呈现从高值向低值地区梯次转移,低值地区长期处于锁定状态;时空角度上,整体呈现显著的同类集聚,但高值和低值接壤区域存在“空心”和“极化”现象。[结论]因此,可以在高值地区发展资金和技术集约化、信息化、知识化农业;低值地区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因地制宜原则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同时,增强区域间交流合作,积极培育低值集聚区域增长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培彬  张精  曾芳芳  朱朝枝  
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力量,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及理论意义。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维度构建福建省生态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福建省2010—2017年的生态农业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福建省生态农业发展质量的综合得分虽伴随时间推移而逐年递增,但是其经济与环境因子、农业现代化水平因子、以及农业生态安全因子三个重要影响因子的分项得分则具有强烈的波动特征,整体呈"S"型发展态势,三者之间的统筹协调发展度还有待提升。在此基础上,基于提取的三个公共因子视角,深入分析各因子得分特征的成因,据此提出优化福建生态农业发展质量的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光政  何柳  
为了解福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寻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措施,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对福州、厦门、漳州、三明、南平、宁德等9地(市)24个县开展专题调研。调查发现,福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特点突出,但面临农村土地机制不健全、人才技术支撑能力不强、品牌意识淡薄、扶持政策不完善等困难,需采取妥善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政策扶持等措施来加快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军  
农业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根据不同标准将农业划分为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和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在现代农业发展阶段时期的农业完成了从资源型产业向科学型产业的转换,成为"科学型产业",其具体特征体现为突出产业融合基础上的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突出不同领域科技集成的融合运用、强调金融、保险和物流配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的保障作用。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未来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建立农业全产业链供应模式、重点培育具有全产业链供应能力的农业生产企业、实行科技产业联盟创新、大力发展金融保险和现代物流配送业四个方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毕朱  柳建平  
现代农业发展具有五个基本特征:一是彻底改变传统经验农业技术长期停滞不变的局面;二是突破传统农业生产领域仅局限于以传统种植业、畜牧业等初级农产品生产为主的狭小领域;三是突破传统农业生产过程完全依赖自然条件约束;四是突破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农业投入要素仅来源于农业内部的封闭状况;五是改变传统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在此基础上还包含着多层面的含义。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中应避免几个认识和实践的误区:一是仅从技术层面理解现代农业,轻视制度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二是仅从政策层面理解现代农业,轻视市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作用;三是仅从农业层面理解现代农业,忽视工业化对现代农业的制约作用;四是仅从农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史燕  
从农业物流基础设施、流通主体、流通模式、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对河南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指出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河南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物流的核心要素、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物流的后勤保障、创新意识是发展现代农业物流的内在驱动力、区域经济是发展现代农业物流的排头兵”的结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晏路明  
福建省粮食缺口逐年拉大 ,其它副食品也出现程度不同的短缺信号。在食物短缺的背后隐含着农业自然资源数量的短缺 ,并且随着人口的增长而日益严重。本文从农业自然资源与食物生产的内在联系入手 ,尝试对其丰乏程度进行定量的地域划分和迭置分析 ,进而探索各地域类型的食物发展方向与总体对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欢  
休闲农业品牌体现同类产品或服务之间的利益、价值和文化差异。游客借助品牌对产品或服务产生主观认知,进而做出消费选择,同时通过品牌表达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以及消费观念,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体验;生产从业人员借此推动产品或服务的不断完善,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竞争优势,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福建省休闲农业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一批农业品牌,品牌效应逐步显现,但在品牌规划、定位、推广和营销等方面还需要加强建设。要加大宣传策划力度、塑造休闲农业品牌,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力培育乡土人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形成规模,顺应网络营销发展趋势、搭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涵   林晓冰   许思琪   范水生   毛丽玉  
[目的]通过探究福建省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为福建省乃至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方法]文章基于福建省2011—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对福建省九地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运用随机效应模型、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和分位数回归进行实证研究。[结果](1)数字经济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同时产业结构升级也呈现出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正向影响;(2)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中,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影响农业高质量发展;(3)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影响趋势。随着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数字经济对其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同时,在农业高质量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时,产业结构升级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有所减弱。[结论]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要深化产业结构变革,充分发掘其中介作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融合,优化农业产业链效益,引领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岳翔  陈江生  屠明忠  
发展现代农业是各国应对青年劳动力短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出路。基于2018年陕西关中地区620个农户的随机问卷调查数据库开展相关研究,分别利用一般线性回归及Logistic模型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潜力;研究发现:低受教育家庭相较于其他家庭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农地利用规模和农业生产效率均对高受教育劳动力职业化从事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农户高受教育子女子承父业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农业生产代际更替路径,以加速高素质劳动力职业农民化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