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46)
- 2023(12561)
- 2022(11086)
- 2021(10372)
- 2020(8789)
- 2019(20165)
- 2018(20164)
- 2017(38950)
- 2016(21423)
- 2015(24055)
- 2014(24071)
- 2013(23788)
- 2012(21762)
- 2011(19599)
- 2010(19535)
- 2009(18161)
- 2008(17671)
- 2007(15347)
- 2006(13534)
- 2005(11988)
- 学科
- 济(82249)
- 经济(82127)
- 管理(66002)
- 业(59188)
- 企(49321)
- 企业(49321)
- 方法(36418)
- 数学(31186)
- 数学方法(30841)
- 农(24007)
- 财(22848)
- 中国(20416)
- 学(19704)
- 业经(19512)
- 制(19086)
- 地方(18644)
- 环境(17238)
- 农业(15934)
- 务(14141)
- 和(14140)
- 财务(14074)
- 财务管理(14046)
- 理论(13681)
- 贸(13423)
- 贸易(13416)
- 划(13404)
- 企业财务(13289)
- 体(13115)
- 技术(13042)
- 易(13007)
- 机构
- 大学(302475)
- 学院(300856)
- 管理(120982)
- 济(115703)
- 经济(112947)
- 理学(104804)
- 理学院(103631)
- 管理学(101923)
- 管理学院(101388)
- 研究(99806)
- 中国(73432)
- 京(64492)
- 科学(63351)
- 财(55024)
- 所(49978)
- 农(49778)
- 业大(47009)
- 研究所(45446)
- 中心(45348)
- 江(44810)
- 财经(43585)
- 北京(40460)
- 范(40189)
- 师范(39868)
- 经(39441)
- 农业(38574)
- 院(36552)
- 州(36058)
- 经济学(33684)
- 师范大学(32396)
- 基金
- 项目(210141)
- 科学(164922)
- 研究(154467)
- 基金(151831)
- 家(131802)
- 国家(130717)
- 科学基金(112443)
- 社会(96244)
- 社会科(91031)
- 社会科学(91006)
- 省(83838)
- 基金项目(81889)
- 自然(73682)
- 自然科(71786)
- 自然科学(71771)
- 自然科学基金(70446)
- 教育(69903)
- 划(69260)
- 编号(63507)
- 资助(61540)
- 成果(51274)
- 重点(46830)
- 部(46027)
- 发(44383)
- 创(43443)
- 课题(43407)
- 制(41345)
- 创新(40605)
- 科研(39886)
- 教育部(39282)
- 期刊
- 济(130214)
- 经济(130214)
- 研究(87802)
- 中国(58949)
- 学报(48599)
- 农(45610)
- 科学(44921)
- 管理(43183)
- 财(41706)
- 大学(36806)
- 学学(34669)
- 教育(32903)
- 农业(31336)
- 技术(24884)
- 融(24578)
- 金融(24578)
- 业经(21884)
- 财经(20896)
- 经济研究(18624)
- 经(17609)
- 问题(16786)
- 业(15542)
- 科技(15471)
- 理论(15340)
- 图书(15292)
- 资源(15255)
- 版(14386)
- 实践(14202)
- 践(14202)
- 技术经济(13710)
共检索到437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俊 洪怡恬
[目的]结合福建省湿地概况及其保护现状进行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构建,试图为构建完整的福建省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提供参照。[方法]采用归纳总结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借鉴、归纳总结,从法律机制建立原则、法律机制构建内容和湿地生态补偿法律保障措施等3个方面构建福建省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及分析其效用。[结果]发现当前福建省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立法理念不准确;(2)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撑;(3)湿地生态补偿法律保护不完整。[结论]福建省在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构建方面尚处于薄弱阶段,无法达
关键词:
湿地 生态补偿 法律机制 效用 福建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俊 洪怡恬
[目的]结合福建省湿地概况及其保护现状进行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构建,试图为构建完整的福建省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提供参照。[方法]采用归纳总结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借鉴、归纳总结,从法律机制建立原则、法律机制构建内容和湿地生态补偿法律保障措施等3个方面构建福建省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及分析其效用。[结果]发现当前福建省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立法理念不准确;(2)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撑;(3)湿地生态补偿法律保护不完整。[结论]福建省在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构建方面尚处于薄弱阶段,无法达到为福建省的湿地保护以及进行湿地生态补偿提供法律保障的程度。并对此提出3点建议:(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2)明晰权责;(3)明确补偿方式。
关键词:
湿地 生态补偿 法律机制 效用 福建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颖
湿地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湿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补偿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手段,而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建立是保护湿地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文献查阅法,分析当前中国湿地生态补偿缺乏法律依据、保护观念不强、保护经费不足等现状;提出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存在着立法理念、管理体制、执行分工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采用对比分析法,比较中美两国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发现,美国的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在湿地权属、指导思想和保障措施等3个方面都优于中国。鉴于此,在美国湿地生态保护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状,提出普及湿地生态补偿立法理念,建立健全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及协调法律关系主体利益等改革对策,以推动中国湿地生态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彭小霞
在征地中农民的生态权得不到保障,农村征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质是为了合理分配生态利益,维护农民的生态权,应从科学确立征地生态补偿的主体、补偿的对象、补偿的标准和范围、补偿的方式等方面,构建农村征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
关键词:
农民生态权 土地征收 农村征地生态补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喜军
生态宜居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农业生产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机制为农业发展与生态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当下,必须要找到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所存在的缺陷,完善农业生态补偿立法与补偿标准、明确补偿主体、打造多部门协同管理监督机制,提升农业生态补偿法治化进程。
关键词:
新时代 农业 生态补偿 法律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戈华清
生态补偿制度在弥补市场失灵、解决外部化方面,为不同主体提供环境服务保障了现实的经济或财政刺激。这一制度在不同的适用领域均受到了广泛关注。尽管生态补偿制度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环境保护领域,但在海洋环境保护的某些特殊领域的作用却是独一无二的。生态补偿制度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中刚刚起步,且在实践中陷入了困境。海洋生态补偿在我国海洋保护的现实性与可行性究竟如何?这就需要结合我国海洋资源利用状况、海洋经济发展态势、海域使用权制度、海洋环境保护制度、减少因生态保护造成的贫困等进行全面论证,才能确立海洋生态补偿的可行性与现实性。
关键词:
海洋环境 生态补偿 法律机制 实然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尹珊珊 贺结
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对于促进区域大气污染联合治理、实现大气污染治理法律正义、创新与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就大气污染生态补偿进行了原则性规定,特别是山东、陕西、湖北等地方性法规更是对大气污染生态补偿进行了探索性规范,为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完善提供了有益经验。但从总体来看,我国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尚存在缺乏专门法律支撑、生态补偿主体过窄、补偿方式单一、补偿标准不合理、法律责任不完善等问题。为促进生态文明战略与强化大气污染生态补偿的法律保障,我国应以科学理念为指导,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卜晓颍
绿色发展理念是党中央为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而确定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和目标。在绿色发展视野下,必须加快农业发展中的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法制建设,为实施绿色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制保障,推动农村和农业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农业生态补偿 法律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兆开
湿地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无法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其生态服务价值在各类生态系统中居首位,被誉为"地球之肾"。我国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但在经济开发活动的影响下,湿地的生态功能已呈现出下降的态势。我们应当辨识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对象,确立适当的模式对湿地进行生态补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斐
作为具有"地球之肾"誉称的湿地生态系统,在维系良好自然环境、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湿地生态农业是以湿地生态环境为基础的农业门类,由于湿地生态系统本身的脆弱性,加上长期以来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其功能出现多样化萎缩迹象,湿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及挑战。完备的法律体系和高效的运行机制是保证中国湿地生态农业补偿机制有效实施的关键,然而就目前中国发展现状来看,尚未建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法律体系及其补偿机制。一直以来,美国保持着对湿地生态农业的高度关注,并在实践积累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补偿机制,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宋皓
本文研究了中美两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生态污染问题,分析了农业生态系统的意义和现状,农业生产行为对于环境破坏的比重必须引起人类的重视,农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环境关系是友好和谐的关系。因此,农业污染治理和农业生态补偿就需要一定的法律机制保障,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的共同发展。美国在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建设方面起步较早,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比较成熟,认真学习美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机制领域的宝贵经验,从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方面出发,综合归纳出了农业生态补偿的根本路径,以"司法为基准、政府为主导、市场为手段"全面保障"权利义务对等"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推动中国农业生态补偿发展的进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世丹
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和保护关系到国家和区域的生态安全,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利益补偿机制势在必行。建立我国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应当从理顺相应法律关系着手。文章以区域内开展的行为活动对自然生态及区域内外人群造成的影响为逻辑起点,运用系统学分析方法搭建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补偿关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应的法律关系加以判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杏一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森林资源的保护及持续发展对人类自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美国、德国、日本3国的森林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基础,分析了法律制度的实践状况,并比较了3国制度上的共性与差异,最后提出了对完善中国森林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森林 生态补偿 法律制度 比较 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