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26)
- 2023(3825)
- 2022(3297)
- 2021(2835)
- 2020(2332)
- 2019(5464)
- 2018(5074)
- 2017(9738)
- 2016(5440)
- 2015(6541)
- 2014(6834)
- 2013(6818)
- 2012(5656)
- 2011(4735)
- 2010(4675)
- 2009(4274)
- 2008(4196)
- 2007(3651)
- 2006(3173)
- 2005(2608)
- 学科
- 济(24133)
- 经济(24122)
- 管理(17305)
- 业(15667)
- 农(12451)
- 企(11525)
- 企业(11525)
- 方法(10656)
- 数学(9870)
- 数学方法(9744)
- 地方(9352)
- 中国(7358)
- 贸(6452)
- 贸易(6446)
- 业经(6413)
- 易(6289)
- 农业(6273)
- 产品(5322)
- 财(5043)
- 环境(4365)
- 市场(4052)
- 地方经济(3886)
- 农产(3723)
- 农产品(3723)
- 价格(3446)
- 务(3444)
- 财务(3403)
- 财务管理(3397)
- 产品价格(3387)
- 出(3372)
- 机构
- 学院(76818)
- 大学(71461)
- 管理(33175)
- 济(30517)
- 经济(29827)
- 理学(28854)
- 理学院(28618)
- 管理学(28188)
- 管理学院(28083)
- 研究(22706)
- 中国(16621)
- 农(16338)
- 科学(15089)
- 京(14680)
- 业大(14102)
- 农业(12732)
- 江(12565)
- 中心(11737)
- 财(11680)
- 所(11193)
- 经济管理(10743)
- 省(10620)
- 研究所(10265)
- 州(9950)
- 范(9918)
- 师范(9847)
- 财经(9303)
- 技术(8981)
- 北京(8717)
- 院(8540)
- 基金
- 项目(54756)
- 科学(42689)
- 研究(40441)
- 基金(36808)
- 家(31059)
- 国家(30782)
- 科学基金(27238)
- 省(27170)
- 社会(24711)
- 社会科(23524)
- 社会科学(23511)
- 基金项目(20047)
- 划(19327)
- 教育(18228)
- 自然(17842)
- 自然科(17362)
- 自然科学(17356)
- 自然科学基金(16946)
- 编号(16670)
- 资助(15203)
- 发(13046)
- 课题(12303)
- 重点(12046)
- 成果(11659)
- 部(11086)
- 创(10978)
- 发展(10667)
- 展(10448)
- 计划(10397)
- 科研(10371)
共检索到109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登清
应用关联系数标准差方法改进引力模型,选取5个维度的指标,对福建省林产品物流节点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林产品物流节点、林产品产量、物流从业人员的影响权重较大,林产品物流节点结构呈现"东强西弱,南高北低"的特点,福州、泉州、三明是福建省林产品物流辐射全省的3个轴心节点。针对福建省林产品物流节点质量的特点,应该加强林产品核心枢纽建设、建立东西物流通道等,以便提升福建省林产品物流节点质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建嫱
福建省作为"一带一路",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借"一带一路"东风,各产业发展均面临绝好契机,农业自然也不例外。但福建省农业也面临物流网络节点定位模糊、物流网络协调性较差等问题,要提高福建省农产品物流效率,缓解农产品供需矛盾,增加农产品经济效益,必须优化福建省农产品物流网络布局。通过对福建省九个物流节点进行实证分析显示,福州市、泉州市和厦门市为省级农产品物流节点城市;龙岩市、莆田市、漳州市和南平市为区域农产品物流节点城市;宁德市和三明市为城市级农产品物流节点城市,因此,福建省应明确农产品物流节点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宋彩平 金文雯
林产品的发展已然成为实现林业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林产品物流企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提升林产品经济发展效率。以黑龙江省林产品物流企业为例,以林产品物流企业市场实力、业务能力、管理能力、社会效益为评价指标,建立林产品物流企业综合效益指标模型,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林产品物流企业综合效益水平较好但仍有不足,需要着重加强其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并以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桐雨 吴少雄
运用DEA的CCR模型和CCGSS模型,根据福建省9个城市2014年物流业以及经济方面的数据,利用LinGo数据处理软件对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厦门、莆田的物流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偏低,漳州、泉州的协调度较高。
关键词:
物流产业 经济 DEA模型 协调度 福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翟春霞
近年来,林产品因其可再生性、对环境影响较小等特点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林产品生产企业取得了较快发展,贸易量和贸易额显著增长,因此,对林产品贸易中的物流管理环节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协调好林产品贸易中的物流管理,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成为林产品生产企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由宋维明、缪东玲、程宝栋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低碳经济与林产品贸易》一书,详细介绍了林产品贸易的相关知识,并提出贸易发展建议,对研究林产品贸易中的物流管理具有借鉴意义。《低碳经济与林产品贸易》一书共由九个章节组成。第一篇为基础篇,包含第一章至第三章,详细介绍低碳经济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阐述林产品贸易情况。第二篇为挑战篇,包含第四章与第五章,论述低碳经济对林产品贸易的影响,介绍林产品碳贸易壁垒和贸易争端。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永富
针对目前国内林产品加工企业物流成本过高的问题,从创新物流成本管理理念出发,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构建物流成本控制体系,加强我国林产品加工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对我国由传统数量林业向现代效益林业转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晓松 吴燕
通过分析我国林产品所具有的特点,得出由于林产品生产的地域性与消费的普遍性、林木生产长期性和受多种因素(自然条件、国家政策等)影响的复杂性与消费的全年性之间的对立造成了林产品供给与消费之间的矛盾这一结论,提出要解决这个矛盾需要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发展现代林产品物流;分析了我国林产品自身的物流特点以及我国林产品物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高我国林产品物流水平进行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
林产品 物流 特点 信息技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彩虹 郑贵军 邓德胜
随着我国林业的发展,林产品的种类、品种规格和表现形态不断丰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善人们生活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作为联结林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物流,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林产品的属性,没有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为了畅通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应该建立营销预警系统,把生产、流通到最后消费的各环节成为一体,提高林产品的物流效率。
关键词:
营销 预警系统 林产品 物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忠
充分调查了解我省主要销区市场的基本需求和营销情况,分析本省营销在观念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探讨影响市场的基本因素,抓住机遇,坚持以抢占省外市场份额为目标,创定切实可行的营销决策,把木材林产品真正推向市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宾
结合福建省水产品冷链物流需求规模、水产品冷链物流设施设备、闽台水产品冷链物流合作、水产品冷链物流中心、水产品冷链物流政策环境5个方面的现状,探寻福建省水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形势,并给出福建省发展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水产品 冷链物流 福建 发展现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崔雨晴 徐秀英
对浙江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非木质林产品生产规模小,产后商品化处理落后,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品牌多而乱。针对发展现状,提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强加工企业实力,提高产后商品化处理水平,推广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并完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创建区域品牌以发挥品牌的规模效益等建议。
关键词:
非木质林产品 产业 浙江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默 李建奇
以林产品的特点及林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不足为出发点,建立了一套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的林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以期对林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帮助。结果表明:产品信息、信息集成、产品质量标准化度量3个指标权重之和占了总数的56%,林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在建立时应该着重考虑这3个因素。
关键词:
林产品 电子商务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风田 阮荣平
新一轮的集体林权改革已经开展了6年,对这一轮改革及时进行评价,不但对于认识改革的效果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有效地推进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通过分成地租模型预测,集体林权改革对林产品生产效率会产生正向的影响,这些正向的影响主要包括林户劳动积极性的提高和林产品产量的增加,同时也可能会对林产品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积极影响。利用此次林权改革的主要省份之一——福建2县11乡(镇)29村320林户调查数据,本文的研究结论证实了前者,林户劳动投入由改革前146.53工日增加到改革后的180.76工日,增长了23%;竹产品的产量也由改革前的1 312.33 kg增长到改革后的1 815.09 kg,增加了38%...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涂桦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