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42)
2023(5136)
2022(4537)
2021(4262)
2020(3529)
2019(7877)
2018(7609)
2017(15167)
2016(8121)
2015(8793)
2014(8720)
2013(8575)
2012(8201)
2011(7471)
2010(7578)
2009(6960)
2008(6819)
2007(6221)
2006(5776)
2005(5105)
作者
(22500)
(18938)
(18660)
(17960)
(12225)
(8907)
(8396)
(7284)
(7193)
(6956)
(6387)
(6386)
(6184)
(5997)
(5985)
(5869)
(5586)
(5574)
(5447)
(5412)
(4766)
(4713)
(4530)
(4435)
(4389)
(4226)
(4211)
(4173)
(3803)
(3750)
学科
(33498)
经济(33470)
(23655)
管理(22836)
(16666)
企业(16666)
(13491)
方法(12555)
数学(11545)
数学方法(11387)
地方(10497)
中国(10101)
农业(9362)
(8650)
(7583)
技术(7069)
业经(7047)
(6399)
贸易(6395)
(6311)
(6228)
(5870)
环境(5700)
及其(5670)
(5667)
银行(5664)
(5481)
(5443)
金融(5442)
政策(5388)
机构
学院(112262)
大学(110015)
(51279)
经济(50156)
管理(45434)
研究(40369)
理学(38560)
理学院(38200)
管理学(37660)
管理学院(37435)
中国(31305)
(23705)
科学(23381)
(22910)
(19937)
(19923)
中心(19581)
(19290)
研究所(17855)
财经(17659)
业大(16527)
(16009)
经济学(15218)
(15032)
农业(15015)
(14974)
师范(14894)
(14786)
(14680)
北京(14426)
基金
项目(73394)
科学(58770)
研究(57503)
基金(52160)
(43967)
国家(43544)
科学基金(37959)
社会(36414)
社会科(34614)
社会科学(34607)
(31915)
基金项目(26828)
教育(25219)
(24493)
编号(23978)
自然(23230)
自然科(22652)
自然科学(22643)
自然科学基金(22226)
资助(21912)
成果(19693)
(17454)
课题(16773)
(16452)
重点(16104)
(15701)
(14762)
创新(14742)
发展(14732)
(14490)
期刊
(59884)
经济(59884)
研究(35722)
中国(25153)
(18206)
(16147)
管理(16145)
科学(14248)
(14013)
金融(14013)
学报(13825)
农业(12392)
教育(11825)
业经(11357)
大学(11006)
技术(10386)
学学(9944)
经济研究(8964)
财经(7935)
问题(7857)
科技(7136)
图书(6982)
(6848)
(6703)
论坛(6703)
技术经济(6458)
(6243)
(6034)
理论(5579)
统计(5566)
共检索到179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成亮  林方杉  
在对福建省林业物质消耗、林业劳力投入量估算的基础上,基于索洛余值法对福建省1991~2005年的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得到"八五"、"九五"、"十五"期间的福建省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12.12%,26.26%和28.33%。然后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并对福建省"十一五"福建省林业科技发展提出了加强科研与生产的结合、加大林业科技投入、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和教育等5个有针对性的对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成亮  高岚  林方杉  
对索洛余值法在我国林业科技贡献率测算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计算了1991—2005年广东省林业的物质消耗、劳力投入,在此基础上测算"八五"、"九五"和"十五"广东省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数值。通过分析和对比,对"十一五"广东省林业科技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翁新光  余建安  张玉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亮明  邱晓东  
以南方重点林业县之一的尤溪县为研究对象,采用索洛余值法和丁伯根改进的C-D生产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对1990~2007年尤溪县的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此期间尤溪县的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且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提升与科技替代劳动力这一关系密切相关,且这一替代过程伴随着大量林业物资的消耗。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娇  宁攸凉  
林业经济增长除了受到资本、劳动、土地等有形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之外,林业科学技术这种无形投入的影响也很重要。为了准确测算各要素对中国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先采用永续盘存法测算资本存量,然后利用索洛余值法测算了资本、劳动和科技进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测算结果表明:(1)2000~2015年,贡献率最大的是资本,其次为科技进步,贡献率最小的是劳动,且劳动力贡献率波动比较大,在以后林业工作中要加强对林业工作人员的安置与管理;(2)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于50%,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呈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未来林业发展中要注重在平稳中加强科学技术的发展。基于上述测算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石贵舟  程国方  
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的测算对国家制定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指导意义。只有对科技进步贡献率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发挥其导向性作用。就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居全国领先行列的省份——江苏来说,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提高还有赖于科技教育投入、研究开发能力的提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招商引资的力度、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等诸多因素的有机结合。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凤莲  李双元  
基于1992—2012年青海省种植业相关数据,运用索罗余值法对青海省种植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及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种植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进步与资本投入,科技进步贡献率均值为47.42%,种植业发展态势良好,但仍低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分界线所对应的60%,种植业发展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万忠  张超  方伟  
基于C-D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2007—2010年广东省水稻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了二次分离。结果表明:科技进步对广东省水稻总产量增长的贡献率日益提升;良种、病虫害防控技术和栽培技术等是影响广东省水稻产业科技进步的最重要因素;广东省水稻产业的发展仍存在过于依靠物质投入、对市场流通信息和加工技术等不够重视等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秋霞  杨妍妍  高齐圣  
文章利用邹突变点检验对我国1990-2006年的农业数据非为两个阶段,并针对每阶段建立协整模型以避免伪回归问题,进而由模型的参数估计值计算各自的农业科技进步率,得到前后两阶段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为37.69%和42.83%,最后给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希刚  
农业部科技司 1 997年 1月 2 3日发出了“关于规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方法的通知” ,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设计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作为农口测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统一使用方法。应用这一方法 ,测得我国“九五”期间 ( 1 995-2 0 0 0年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年平均值已达到 45% ,种植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 42 %。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元地  潘雄峰  刘凤朝  
从实证角度出发,以大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为样本,分别采用生产函数方法和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方法对大连市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后者比前者更具有实际操作性、客观性和真实性。在此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对大连市未来近20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鲁亚运  
考虑到当前海洋科技贡献率研究文献存在固定资本投入量和劳动力投入量的确定方法不合理以及忽略固定资产投资与劳动力投入产出的延迟效应等问题,文章基于固定资本投入增长率平稳的假定条件下,推导出基期固定资产投资存量,可以采用当期的固定资产投入量除以基期前n年(折旧期)的年均固定资产投入增长率与折旧率的和来近似测量,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提出带有延迟效应的索洛余值法来测算我国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2001年,我国海洋固定资本投入存量约为12731亿元;海洋资本投入和涉海劳动力投入对海洋经济增长均存在1年延迟效应;2009—2017年我国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3%,与2001—2008年的海洋科技贡献率相比没有明显提高,涉海劳动力投入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8%下降到1%;目前,我国海洋科技贡献率与世界海洋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兰兰  诸克军  郭海湘  
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C-D生产函数和索罗余值法测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新方法。该方法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对中国31个省市按照科技进步水平进行软分类,得到各地区隶属于各类别的隶属度;第二,分别计算不同科技水平类别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三,把得到的各个类别的贡献率与各个地区隶属于各类别的隶属度相乘,得到各个地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后,运用该方法计算了中国31个省(市)1998-2007年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科技水平发展不平衡,上海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最高为54.19%;北京次之,为48.90%;四川最低为28.59%。另外,中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增...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英浚,李成红,徐勇,何思孝,张大夫,田春志  
石油生产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哈尔滨工业大学冯英浚李成红徐勇大庆石油管理局何思孝张大夫田春志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反映科技进步作用的一项重要指标。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由于地下石油储量的逐渐减少,石油产量必然存在自然递减的规律,与此同时,为了弥补这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