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67)
- 2023(10086)
- 2022(8624)
- 2021(8325)
- 2020(6920)
- 2019(16388)
- 2018(16455)
- 2017(29805)
- 2016(18123)
- 2015(20963)
- 2014(21631)
- 2013(20539)
- 2012(19223)
- 2011(17660)
- 2010(18338)
- 2009(16497)
- 2008(16732)
- 2007(15837)
- 2006(13991)
- 2005(12642)
- 学科
- 济(64887)
- 经济(64829)
- 业(46523)
- 农(46490)
- 管理(37278)
- 农业(30620)
- 方法(26342)
- 企(25394)
- 企业(25394)
- 数学(23403)
- 中国(23303)
- 教育(23217)
- 数学方法(23126)
- 业经(17545)
- 学(15144)
- 理论(15041)
- 财(15032)
- 地方(14515)
- 制(13715)
- 发(13101)
- 教学(12372)
- 贸(11960)
- 贸易(11956)
- 易(11627)
- 发展(11080)
- 展(10955)
- 农业经济(10334)
- 技术(10163)
- 策(9915)
- 银(9659)
- 机构
- 学院(249659)
- 大学(246160)
- 济(92150)
- 经济(89723)
- 研究(87037)
- 管理(84990)
- 理学(72298)
- 理学院(71378)
- 管理学(69860)
- 管理学院(69378)
- 农(61887)
- 中国(61273)
- 科学(54085)
- 京(53890)
- 农业(47482)
- 所(45732)
- 范(43535)
- 师范(43214)
- 江(42821)
- 业大(42818)
- 财(41273)
- 研究所(41138)
- 中心(40880)
- 教育(37499)
- 北京(34615)
- 师范大学(34230)
- 技术(33736)
- 州(33586)
- 财经(31997)
- 院(29769)
- 基金
- 项目(154339)
- 研究(123488)
- 科学(119147)
- 基金(102645)
- 家(88020)
- 国家(86956)
- 科学基金(72047)
- 社会(71400)
- 社会科(66718)
- 社会科学(66694)
- 省(66287)
- 教育(65139)
- 编号(57648)
- 划(55163)
- 基金项目(54254)
- 成果(48938)
- 自然(43493)
- 课题(42512)
- 自然科(42336)
- 自然科学(42322)
- 资助(41563)
- 自然科学基金(41529)
- 重点(36151)
- 发(36096)
- 年(35595)
- 部(35482)
- 农(34369)
- 性(32848)
- 创(32260)
- 规划(31317)
- 期刊
- 济(111388)
- 经济(111388)
- 研究(80875)
- 教育(66178)
- 中国(66159)
- 农(64789)
- 农业(43747)
- 学报(39717)
- 科学(34483)
- 财(32389)
- 大学(31186)
- 技术(28377)
- 学学(27752)
- 业经(24825)
- 管理(24822)
- 融(22611)
- 金融(22611)
- 业(21553)
- 职业(19074)
- 问题(16038)
- 财经(15276)
- 版(14611)
- 经济研究(14584)
- 农村(14440)
- 村(14440)
- 农业经济(14108)
- 经(13179)
- 技术教育(12784)
- 职业技术(12784)
- 职业技术教育(12784)
共检索到392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房风文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已成为国家战略。文章基于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的调查,探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内在机制、经验做法,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包括建立国家层面的财政保障机制、提升中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能力等。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学历教育 福建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晓晶 李红育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两种主要方式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当前学历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再剖析职业教育的优势所在,探析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学历教育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苏杜彪 徐丽
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文章在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的基础上,提出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学历教育的路径:打破固有,改革百万扩招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职教高考"模式;改革与创新,构建百万扩招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培养模式;以人为本,构建百万扩招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服务管理制度;引入第三方参与,构建百万扩招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倩蕾
人的现代化不是自发形成,而是伴随社会化的过程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来实现的。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如何实现农民的现代化成为关键问题。探索建立科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内部制度机制和完善外部环境,从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产业发展输送人才。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职业教育 培养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新春 邢长明
教学考核是保障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考核体系是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成功经验,探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机制建设的方法。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考核机制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志革
本文结合用人单位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进行了探讨,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主要包含全面性、国际性、发展性、技术性、基层性等五个特征,培养规格主要涵盖复合知识、综合能力和人格素质等三个要素。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哲明
要想确保我国教育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机制,相关研究人员应加强对人才培养考核机制的深入研究,认清当前的人才培养考核现状,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考核制度和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现状,然后分析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方式,最后针对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机制展开探讨。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考核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超群 吴锦程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已然上升为国家战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策略。然而,精准扶贫战略下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仍存在贫困农民无法入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行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对农民脱贫针对性不足、新型职业农民接续培育效果不佳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思路的精准化、贫困农民识别与选拔的精准化、贫困农民培育模式的精准化以及农民接续培育的精准化。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福建省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蔚本 韩一眉 范玉全
齐齐哈尔医学院具有40多年的办学历史,1978年12月由中专晋升为专科,1986年3月由专科晋升为本科。多年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卫生技术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开展多种学历教育,学院又出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一、从实际出发,确定正确的办学方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黎瑛 邓娟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政府重点关注并着手解决的问题。运用好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批量人才是破解"就业与用工"冲突的关键所在。分析了江西省面向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就新形势下如何建立适合江西农村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作了有益的探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柏青 刘常凌
本文通过论述当前成人学历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探索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成人学历教育人才培养"12334"校企双元育人新模式。该模式以企业为单位开展成人学历现代学徒制教学,将企业对员工的需求与员工个人需求有效结合,将企业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结合,对稳定企业员工队伍,增强凝聚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成人学历教育 现代学徒制 双元育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德明 刘立红 肖鹏 冯宗侠 鹿晓阳
针对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在概括人才培养模式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21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具有的特点,结合实践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设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宏宇
职业精神作为职业人才的重要内在素养,对规范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具有重要价值。职业精神有自身的生成逻辑,是个体职业规范的表达需求,同时也是个体对职业经验理解的需求,还是职业共同体身份认同的需要。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精神不可或缺,职业精神是构建"人与职业体系"的文化基础,亦是构建"人与职业"的基本尺度。因此,基于职业精神的逻辑,通过明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以及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内容、人才培养路径,进而不断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职业精神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标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建松 郭福春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走向大众化阶段以后,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一些学生找不到工作,一些学生学非所用,与岗位需要相脱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方面贴紧行业,与金融企业深度融合,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寻求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与岗前培训最佳契合点,探索出一条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