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61)
2023(12743)
2022(10856)
2021(9980)
2020(8210)
2019(18812)
2018(18318)
2017(35199)
2016(18506)
2015(20405)
2014(20110)
2013(19443)
2012(17830)
2011(16003)
2010(15746)
2009(13968)
2008(13236)
2007(11453)
2006(9931)
2005(8688)
作者
(50086)
(41983)
(41612)
(39313)
(26643)
(20073)
(19115)
(16465)
(16015)
(14743)
(14333)
(14287)
(13313)
(12905)
(12823)
(12753)
(12361)
(12358)
(12001)
(11902)
(10325)
(10146)
(10065)
(9690)
(9429)
(9347)
(9181)
(9075)
(8409)
(8187)
学科
(81028)
经济(80951)
(49702)
管理(49417)
(39172)
企业(39172)
方法(33258)
数学(29530)
数学方法(29111)
中国(24286)
(22911)
地方(22198)
业经(18806)
(17592)
农业(15610)
(13591)
(13458)
贸易(13447)
(13093)
(12988)
(12904)
银行(12890)
(12840)
金融(12838)
技术(12754)
环境(12722)
(12512)
(12445)
地方经济(11981)
(11890)
机构
学院(248546)
大学(247086)
(104735)
经济(102641)
管理(99962)
理学(85994)
理学院(85073)
研究(84677)
管理学(83599)
管理学院(83129)
中国(64504)
(52323)
科学(50427)
(46610)
中心(40962)
(40586)
(39217)
财经(37129)
研究所(36896)
(36807)
业大(35514)
(33898)
(33652)
师范(33327)
北京(32753)
经济学(31689)
(31325)
农业(29997)
(29744)
经济学院(28546)
基金
项目(174253)
科学(138840)
研究(129827)
基金(126276)
(110136)
国家(108849)
科学基金(94388)
社会(83884)
社会科(79695)
社会科学(79671)
(69143)
基金项目(66715)
自然(59403)
教育(59009)
自然科(58069)
自然科学(58055)
(57662)
自然科学基金(56970)
编号(52880)
资助(50775)
(42499)
成果(41613)
重点(39260)
(38326)
(36966)
课题(36030)
国家社会(35233)
创新(34528)
发展(33953)
科研(33465)
期刊
(115450)
经济(115450)
研究(71788)
中国(51602)
管理(37004)
(35917)
(35229)
学报(34969)
科学(34043)
大学(27846)
教育(27664)
学学(26034)
农业(25208)
技术(24413)
(23820)
金融(23820)
业经(20719)
经济研究(18120)
财经(17591)
(15190)
问题(14987)
图书(13652)
(13610)
技术经济(12687)
统计(12338)
科技(11990)
资源(11646)
理论(11558)
商业(11403)
(11403)
共检索到372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许艺苹  陈舒  庄灵习  
为增强新型研发机构的研发核心竞争力,便于政府分类管理和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组合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法,尝试构建新型研发机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福建省147家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基于研发基础实力、学术吸引力、研发认可度、研发效益水平可初步划分综合水平高、较高、中等、一般等4类新型研发机构;福建省综合水平中等以上的20家新型研发机构主要是事业单位、国企以及少数非国企大型企业,大部分新型研发机构的综合水平仍然较低;尽管福建省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比重偏低,但省内院地合作与校地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模式凸显了资源优势和建设成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剑冬  戴青云  
新型研发机构目前正处于培育发展期,如何明确定位并促进其加快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问题。首先梳理新型研发机构历史发展的5个阶段,然后对2015年广东省认定的12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从组建模式、对接产业、区域分布和高校视角进行数据分析,最后提出重点支持和引导企业、大型央属科研院所、高校主导建设不同定位的新型研发机构,对接区域产业并加强协同创新,快速构建广东新型研发体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治  熊哲超  董维亮  王冀宁  
本文根据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过程,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德尔菲法、网络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等手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才引育机制、项目管理制度的健全性、科技成果转化数量、知识产权申请和授权数等指标对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影响程度较大,就此提出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的若干对策,对指引和规范区域新型研发机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雪  李炳超  叶超贤  
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广东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进一步促进新型研发机构"树标提质",对新型研发机构开展竞争力研究。通过对相关指标进行量化,建立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测算方法,对比2015、2016年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综合竞争力评价值的最高值、平均值、中位数值,发现新型研发机构整体保持较为健康、稳定的发展,机构之间的发展差异在逐渐缩小。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论证该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以供相关部门参考和借鉴。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徐小俊  孙雁  郭昉  
新型研发机构是我国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而建立的一种新型科技创新组织,是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家层面的外部治理,对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分析新型研发机构的概念和内涵、形成内因、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从明确概念和定位、打通晋升“国家队”的发展通道、全面规划和统筹布局、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责任四个方面提出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玉磊  李润宜  刘贻新  许泽浩  张光宇  
在相关文献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评价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绩效的四方面维度,研发条件、创新活动、创新效益和人才培养,并结合2015—2017年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统计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卓有成效,走在全国前沿,但也存在质量发展不均衡(量质不高、扶持不准)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分布不均、标准不明)有待提高等问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章熙春  江海  章文  资智洪  
总结国内外主要科研机构的发展现状,系统地分析其组建形式、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做法及特点,归纳与总结其在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之处,并探索从政策、资金、性质、定位、组织结构等方面给出进一步加强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常晓然  王梦琰  王嘉珏  
新型研发机构国际化是复杂社会经济技术环境下的非结构问题,现有研究对其评价关注不多,不利于新型研发机构国际化进程的推进。鉴于新型研发机构的多主体联合共治、多功能融合等特性及其国际化的复杂性,通过梳理借鉴新型研发机构、传统研发机构、企业和高校教育等已有相关国际化指标,基于软系统方法论,从顶层战略出发,通过调查分析,在综合考虑受益者、执行者、转化过程、价值导向、决策者、环境限制六大要素的基础上,构建涵盖战略设计、资源流动、活动举办与参与、机构投资、科技成果发表、国际专利申请等核心内容的顶层模型,并逐层分析得出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行为主要包括效力、效率和效果3个方面,最终提炼出一套包含6个二级指标和22个三级指标的新型研发机构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加快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国际化进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百涛  王帅斌  王冀宁  何云梦  
基于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化导向的特点以及建设需求,综合德尔菲法设计新型研发机构共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层次分析(ANP)法,借助Super…Decision软件计算各项指标的对应权重,从研发条件、创新活动、创新效益以及人力资源4个维度设计产业化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共建绩效评价模型。研究发现:(1)成果产业化是新型研发机构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首要目标;(2)政府政策扶持仍是影响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主要因素;(3)与传统科研机构突出学术论文的做法不同,新型研发机构共建绩效的评价更加注重研发产出、成果转化情况以及人才培养等关键指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玉磊  郑奕  罗嘉文  张光宇  
以国内2003—2019年的179篇文献为样本,使用系统性文献回顾(SLR)和内容分析法探索和总结国内新型研发机构的研究现状及其知识结构,分析现有研究的缺失并尝试寻找未来的研究趋势。研究发现:新型研发机构的知识结构由9个部分构成一个"2W(what,why)1H(how)"的主题研究框架;从国家、产业和企业层面分别总结阻碍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因素及其提升对策建议;从研究知识模块、研究切入角度和研究趋势拓展3个方面解剖现有知识断层,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国良   王昱杰  
当前新型研发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使命。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从山东省省级层面着手,重点梳理了山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的数量规模、空间布局、产业配置和人才资源集聚现状,其次以财政支持为研究视角,分析了财政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必要性和政策工具,指出了财政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注重机构自主发展、着重突出投资效益、重点坚持系统观念、逐步完善配套措施等方面为加快推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保障措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原长弘  王钰莹  刘朝  
本文选取重庆市四家新型研发机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探索性与解释性结合的多案例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了新型研发机构创新机制的政府-发起单位双元构建模式,剖析了创新机制提升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制度双元情境和组织双元能力是影响新型研发机构机制创新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拓展了该领域相关研究,为新型研发机构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百涛  王帅斌  王冀宁  李雯  
基于巴斯德象限理论模型,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膜科学技术所为例,研究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的共建模式,剖析其在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协同机制以及运作机理等方面的建设规律,探索科技与产业化结合的路径,为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难题提供新思路。最后,总结研究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提出其共建的启示,以期形成科技体制改革的示范效应,带动江苏省域及其他省份地区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小辉   陈建敏   罗莉萍   苏炜  
选取北京市、河北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河南省、广东省等八个典型省市的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对比分析三级指标个数、定性指标占比、指标独立性、分值权重分配等方面的特征。河北省的评价指标个数最少,且均为定量化指标。新型研发机构的绩效评价,应充分考虑评价过程复杂性、客观性、合理性和分类评估,确定新型研发机构绩效的最佳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分值权重,进而促进新型研发机构的健康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罗扬  于亮亮  徐欣  
为加快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进程、提高建设质量,以南京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为例,通过主要建设成效和具体举措分析,结合典型案例,研究其在功能定位、组织机构、共建模式、协同机制等方面的建设经验,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新路径。分析表明,南京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主要功能定位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孵化、合同研发、公共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五方面;完善顶层设计、强化统一领导,明确功能定位、聚焦重大需求,优化政策体系、注重落地实施,创新发展机制、激发要素活力,加强分类指导、突出绩效导向,是其建设发展提供的重要经验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