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81)
- 2023(15146)
- 2022(12643)
- 2021(11709)
- 2020(9492)
- 2019(21579)
- 2018(21311)
- 2017(41243)
- 2016(22230)
- 2015(24814)
- 2014(24818)
- 2013(24642)
- 2012(22701)
- 2011(20673)
- 2010(20713)
- 2009(18925)
- 2008(17891)
- 2007(15642)
- 2006(13899)
- 2005(12155)
- 学科
- 济(110876)
- 经济(110778)
- 管理(61184)
- 业(54376)
- 企(43331)
- 企业(43331)
- 方法(40903)
- 数学(35666)
- 数学方法(35329)
- 地方(29651)
- 中国(28003)
- 农(26332)
- 业经(23093)
- 学(22245)
- 财(19767)
- 农业(18362)
- 环境(16847)
- 地方经济(16564)
- 制(15921)
- 和(15127)
- 理论(14814)
- 贸(14626)
- 贸易(14615)
- 易(13999)
- 发(13142)
- 融(13104)
- 金融(13100)
- 技术(12927)
- 划(12906)
- 银(12700)
- 机构
- 学院(317210)
- 大学(317097)
- 济(133815)
- 经济(130839)
- 管理(125549)
- 研究(111343)
- 理学(108753)
- 理学院(107477)
- 管理学(105749)
- 管理学院(105162)
- 中国(80216)
- 科学(68662)
- 京(67452)
- 财(56700)
- 所(55243)
- 研究所(50463)
- 中心(49430)
- 农(48310)
- 江(46644)
- 业大(45967)
- 财经(45683)
- 范(43945)
- 师范(43642)
- 北京(42526)
- 经(41449)
- 院(40991)
- 经济学(40644)
- 州(37699)
- 农业(37202)
- 经济学院(36301)
- 基金
- 项目(220420)
- 科学(173983)
- 研究(163349)
- 基金(158862)
- 家(137508)
- 国家(136359)
- 科学基金(117579)
- 社会(104277)
- 社会科(98723)
- 社会科学(98693)
- 省(87555)
- 基金项目(85104)
- 自然(74786)
- 教育(73442)
- 自然科(72956)
- 自然科学(72943)
- 划(72489)
- 自然科学基金(71572)
- 编号(66914)
- 资助(63772)
- 成果(53494)
- 发(49307)
- 重点(49248)
- 部(47742)
- 课题(46218)
- 创(45333)
- 国家社会(42622)
- 创新(42289)
- 科研(40992)
- 教育部(40967)
- 期刊
- 济(154030)
- 经济(154030)
- 研究(97470)
- 中国(58951)
- 学报(47305)
- 科学(45447)
- 管理(45421)
- 农(44431)
- 财(40098)
- 大学(35828)
- 教育(34211)
- 学学(33813)
- 农业(30731)
- 技术(28093)
- 融(25680)
- 金融(25680)
- 经济研究(24593)
- 业经(24210)
- 财经(22133)
- 问题(20887)
- 经(18991)
- 技术经济(16690)
- 资源(16015)
- 图书(16001)
- 理论(15301)
- 科技(15131)
- 现代(15046)
- 业(14715)
- 商业(13977)
- 发(13861)
共检索到467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春水 林娟 林明水
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是大城市周边县域融入中心城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中心城市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本文认为,城市经济比县域经济具有更高的人口和经济集聚,更高级产业结构,更大空间范围内组织生产活动,更加以创新、人力资本要素为驱动四个主要特征。从这四个特征切入,以福建省为例,分析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的问题,并借鉴国内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典型城市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经验,提出推动福建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的路径,包括加快要素集聚,打造产业发展新载体;促进产业升级,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进空间重组,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实施创新驱动,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关键词:
城市经济 县域经济 转型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敏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和实力,但粗放模式下累积起来的高投入、高消耗、产业附加值低等问题逐步显现。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剧烈波动、产业链"高端回流""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局面,以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趋势,过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撑的县域经济大多面临增长动能转换的迫切性。近年来,福建省晋江市一直积极拓展产业转型升级空间、探索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卓有成效,对推进我国其他地区县域经济转型与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县域经济 产业转型升级 新经济 创新驱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柯文前 陆玉麒
以ESDA作为基本分析工具,探讨1990年代以来福建县域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化。结果表明:总体空间格局上,经济发展呈较强的空间相关特征,即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集聚分布,但趋势在2009年有所下降;热点区域的整体空间格局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经济增长空间格局仍具有较强空间关联特征,虽然热点区和冷点区切换快速,但切换具有明显的"轨迹",即高值簇大致成圈层结构往内陆迁移,而低值簇则往沿海迁移。整个空间尺度上经济发展的差异在不断缩小,由随机成分引起的空间分异在不断下降,空间连续性和自组织性则较为显著,东—西方向空间差异较小,东北—西南方向的差异呈扩大趋势。作用于空间格局演化的驱动力表现在历史原因和区域经济政策两个方面。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空间格局演化 ESDA 福建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春
县域金融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即县域金融发展不是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县域经济增长也不是县域金融发展的重要原因。虽然,二者可能存在关系,但这种关系极其微弱,并不构成因果关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车宇星 李红勋
为寻找县域林业产业的合理发展方向,提升市级产业发展规划水平,采用基尼系数分解法和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了2006—2018年福建省三明市下辖各区县的林业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竞争力以及林业产业结构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明市各区县林业发展较不平衡,林业二产、三产基尼系数均高于警戒值,以林业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型尚未完成;林业第三产业对区域林业贡献较低,各县尚未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不明显,三明市需根据各县林业实际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县域林业发展政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纪小美 付业勤 陶卓民 王卫平 王婷
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ESTDA)、多层次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了1990—2013年福建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与动力机制。研究发现:1福建县域经济差异先升后降。2"核心—边缘"结构较稳定,县域经济增长出现路径依赖。3沿海地区局部空间结构相对动态,经历了协同高增长,竞争增长与协同低增长三个阶段;内陆局部空间结构相对稳定,协同与竞争并存;农业大县经济地位急剧下降,导致其路径弯曲度较大。4局域型"核心—边缘"结构的出现推动县域差异趋于缩小。5全球化、政策倾斜、分权化和城市化的时空分异是影响福建县域经济格局变迁的重要动力机制。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萍 洪伟 吴承祯 李小蓉
基于ESDA方法,利用福建省1998年、2002年及2006年各县域人均GDP数据,对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1998年、2002年和2006年全局Moran′s I指数均达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1998年至2006年,全局Morans′I值有降低的趋势,县域经济差异扩大.福建省经济发展的局部空间集聚现象亦十分显著,"高-高"关联的县域主要分布在闽东南和闽东部分地区,"低-低"关联的县域分布在闽北地区及闽西部分地区.总体上,经济发展水平呈正关联的县域数量远高于呈负关联的县域数量.并提出了解决差异扩大化的可行性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春杨 李青淼
资源型城市因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问题,经济发展受到日趋严重的限制。以煤炭资源型城市———枣庄市为例,首先在明确资源型城市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问题。其次,通过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理论和模式分析,提出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应以经济持续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最后结合枣庄市自身资源特征、区位条件、发展阶段以及当前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与枣庄市相似的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与对策,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见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产业转型 可持续发展 枣庄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国
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进行了"福建省县域改革和发展"专题调研,对所调研县(市)发展县域经济的成功做法进行了总结。县域政府体制改革必须做好精简机构和人员,推行"阳光工程"及转变政府职能等工作。县域经济发展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产业发展重点;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支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发展工业,形成特色和支柱;严格城镇建设规划,形成城市发展的良性机制和城市竞争力;深化对"对外开放"的理解,树立县以外就是"外"的观念;不断提高产业的科技含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发展战略 对策建议 深层思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姚吉祥
当前,我国经济正进入换挡降速、提质增效的新常态,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支柱,理应有强烈的紧迫感和焦灼感,安徽更不例外。安徽省县域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结构不合理,特色不鲜明,优势不突出,髙耗低效等现状,成为安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问题。加快安徽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理清思路,寻找对策,拿出举措,适应经济新常态是当前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县域经济 发展战略 比较优势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安晓明
总体来说,河南县域经济的发展,农业占据重要地位,产业呈集聚式发展,非公经济发展迅猛,同时产业脆弱性比较明显,亟待转型发展。转型发展面临的困难,主要是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融资困难且风险高,科技创新要素不足,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等。加快河南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可以从打破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科技创新要素集聚,着力优化县域营商环境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河南 县域经济 转型 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秀玲
福建省是海洋大省,发展海洋经济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2012年国家出台《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福建省成为第四个获国务院批准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省份,标志着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海洋经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推动海洋经济科学发展。
关键词:
海洋经济 科学发展 海洋综合管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史琴琴 康江江 鲁丰先 赵凯娜 任世鑫
综合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模型、修正后的引力模型、主成分分析、地统计分析、空间探索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技术模型和方法,对山西省107个研究单元的可达性及城市经济联系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整体来看,山西省可达性水平形成以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核心,向外围逐渐递减的核心—边缘分布格局;局部来看,东部可达性优于西部,南部优于北部。(2)县际经济联系空间结构呈"大"字形,初步形成"一核一圈三群"的空间联系格局;城市对外联系总量差异较大,空间上表现为以省会和个别综合实力较强的单元为主的中心—外围格局,西部沿黄河一带的边缘单元与全省其他单元联系微弱,对外联系强度小;各省辖市与北京、石家庄、西安、济南、郑州联系紧密,与银川、兰州等西部省会城市联系较弱。(3)县际经济联系受城市基础规模、交通优势度、区位、城市化水平、地形等因素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秉安
文章从资源配置基本原理出发,针对县域经济特点,提出了由资源配置对象(内外部的资源)、配置方法或途径(集中配置、定位配置、聚集配置和协同配置)、配置效果的标准(竞争性、有效性和效率性)、配置方向(差异化优势)和配置目的(达成县域经济发展目标)构成的基于资源配置战略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并以此对福建省上杭县"三资"运作战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
资源配置 县域经济 发展模式 上杭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詹臣源 易祥发 黄衍 戴永务
林业碳汇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识别林业碳汇项目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及其支撑要素,对扩大林业碳汇供给的政策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文章以福建省58个县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归因理论和因果复杂性视角,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从林业产业重视度、林业管理能力、资源环境和试点政策四个维度,识别林业碳汇项目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及其支撑要素组合。研究结果表明:(1)林业碳汇试点情况的一致性得分为0.92,大于阈值0.90,而林业系统人力资源在80%的程度上出现在林业碳汇项目高质量发展的不同路径中,表明这两个变量是林业碳汇项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解释变量。(2)林业产业重视度、林业管理能力、资源环境和试点政策所含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5条林业碳汇项目高质量发展的组态路径,整体解的一致性水平为0.90,整体覆盖度为0.64。(3)县域林业碳汇高质量发展路径包括政府主导型、林业系统推动型、综合联动型和项目试点型四种类型,分别有12个、4个、3个、2个县域属于以上四种发展类型。文章基于多要素视角构建林业碳汇项目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引入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从县域层面识别林业碳汇项目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及其关键支撑要素,有助于丰富和拓展现有县域林业碳汇项目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体系。文章提出继续发挥试点政策的支持与促进作用、加快恢复各级林草机构的设置、发挥现有优势要素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制定支持政策等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