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67)
- 2023(8103)
- 2022(6468)
- 2021(5658)
- 2020(4857)
- 2019(10643)
- 2018(10256)
- 2017(20277)
- 2016(10847)
- 2015(11801)
- 2014(11686)
- 2013(11819)
- 2012(10807)
- 2011(9239)
- 2010(9329)
- 2009(8993)
- 2008(9181)
- 2007(8320)
- 2006(7417)
- 2005(6888)
- 学科
- 业(69724)
- 企(65814)
- 企业(65814)
- 济(60555)
- 经济(60494)
- 管理(50934)
- 业经(25835)
- 方法(22892)
- 农(21528)
- 财(20117)
- 务(16849)
- 财务(16847)
- 财务管理(16842)
- 农业(16534)
- 地方(16178)
- 企业财务(15937)
- 数学(15703)
- 数学方法(15652)
- 技术(15269)
- 划(12637)
- 策(11899)
- 和(11813)
- 企业经济(11774)
- 中国(10870)
- 制(10721)
- 经营(10612)
- 技术管理(10272)
- 理论(9794)
- 体(9536)
- 环境(9119)
- 机构
- 学院(163181)
- 大学(153102)
- 济(74292)
- 经济(73084)
- 管理(71001)
- 理学(61089)
- 理学院(60549)
- 管理学(60028)
- 管理学院(59724)
- 研究(48129)
- 中国(39356)
- 财(32733)
- 京(30756)
- 农(28187)
- 科学(28006)
- 江(27072)
- 财经(26032)
- 所(23706)
- 经(23492)
- 业大(23090)
- 中心(22511)
- 农业(21885)
- 经济学(21374)
- 研究所(21132)
- 商学(20906)
- 州(20840)
- 商学院(20718)
- 经济管理(20599)
- 经济学院(19451)
- 财经大学(18710)
- 基金
- 项目(106403)
- 科学(87319)
- 研究(80924)
- 基金(78062)
- 家(65653)
- 国家(64972)
- 科学基金(59167)
- 社会(54625)
- 社会科(51900)
- 社会科学(51886)
- 省(47058)
- 基金项目(42329)
- 自然(37029)
- 自然科(36193)
- 自然科学(36184)
- 自然科学基金(35579)
- 划(34942)
- 教育(34785)
- 编号(32522)
- 资助(29919)
- 业(29554)
- 创(26113)
- 发(25303)
- 重点(23484)
- 创新(23444)
- 成果(23208)
- 部(22893)
- 国家社会(22252)
- 制(22108)
- 课题(21597)
共检索到243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洁 司晓彬 陈海波
文章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福建省工业企业区域R&D活动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中找出差距和优势,并对各地区R&D活动水平提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R&D活动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婉华 张良强
通过对福建省工业企业技术来源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福建省工业企业技术来源的总体特征,即福建省工业企业以内源性技术为主、以外源性技术为辅,重技术改造、轻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科技投入、优化技术来源结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来源 工业企业 技术创新 技术进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宗声
本文利用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基于因子分析和DEA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域工业企业R&D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算及分解评价研究,发现各省域工业企业R&D投入规模和资源利用效率不同,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拥挤程度和纯技术效率存在显著差异,造成R&D资源利用效率方面显著的空间差异。一些沿海省域和直辖市的技术效率较高,而大部分西部省域和一些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效率较低。各个区域应该依据其相对优势和劣势,优化R&D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提高R&D活动的相对有效性,实施特色性的R&D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修德 梁彤缨 徐健
本文首先运用动态面板随机前沿模型,对2001—2008年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效率进行测定,进而分析论证广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R&D效率的区域差异,并运用分位数分解方法对差异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证实了广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R&D效率区域差异的存在性,其中,"珠江三角洲"和"粤东粤西两翼"的R&D效率差异并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粤北山区"的R&D效率;研究还发现,R&D效率的区域差异是"创新环境差异"和"区域歧视"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不同分位点的效率水平上,差异的分布特征及主要成因却不尽相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海波 刘洁
我国工业企业R&D活动在区域上发展不平衡,阻碍并影响了区域R&D活动水平的提高乃至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本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工业企业R&D活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探讨了不同区域工业企业R&D活动存在差异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霍明 邵宏宇 朱建军
依据2003-2012年我国29个省市工业企业的统计数据,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工业企业的R&D投入与绩效产出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区域总体上看,我国29个省市工业企业的R&D经费投入和R&D人员投入均与绩效产出的影响作用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大部分省市工业企业的R&D经费和R&D人员总体投入的短期波动对绩效产出产生了短期影响;同时,R&D人员投入的长期和短期的产出弹性高于R&D经费投入;通过对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工业企业R&D投入总体状况的比较,发现中西部工业企业的R&D投入的长期产出弹性更高,但是其R&D投入尤其是人员投入严重不足。
关键词:
工业企业 R&D投入 绩效作用 区域差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方元 海婷婷
本文基于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选取人均R&D人员全时当量新产品销售收入、人均R&D人员全时当量专利申请数、每万元R&D内部支出经费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每万元R&D内部支出经费的专利申请数四个指标,使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四大地区和31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R&D投入绩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四大地区R&D投入绩效由高到低分别是东部、中部、西部、东北;31省市R&D投入绩效较高的有安徽等地、较低的有吉林等地,其余省市居中。2004—2013年,北京等地的R&D投入绩效总体增长较快,广东等地总体下降较快,其余省市总体变化平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洪力 李晓
笔者以2006年~2010年中国31个省域的数据为基础,进而用SE-DEA模型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进行测度,然后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企业研发投入、企业规模、产权结构、企业绩效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研发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研发效率有效的省份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发展不够均衡;研发效率的提高逐渐依赖于研发资本投入;企业规模、外商直接投资与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效率呈正相关关系;企业所有权结构与研发效率逐渐呈现负相关的趋势,即非国有企业更有助于研发效率的提高;企业绩效与研发效率呈现负相关趋势;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的差距逐渐增大,研发溢出效应明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晓荣
分析了甘肃省工业企业R&D投入产出情况,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的VRS模型,对2011年甘肃省各地区工业企业R&D投入效率进行了评价和聚类,找出各地区工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差异,提出优化方向,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甘肃省工业企业R&D投入效率的因素,提出提高甘肃省工业企业R&D投入的建议。
关键词:
工业企业R&D DEA方法 甘肃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保根 高照兵
文章在综述企业创新能力评估方法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浙江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依据,对浙江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区域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评估指标应主要包括企业办技术开发机构、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科学家与工程师、研究与开发经费、开发新产品等五个方面。研究表明,浙江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在逐步提高,2001年后提高速度明显加快。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毕安平 朱鹤健 王德光
为了使生态足迹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区域实际,文章对生态足迹模型中的计算项目做了较大改进。首次计算了肉类的耕地生态足迹和人畜排泄物污染生态足迹。新建了纳污土地、CO2吸收林地、水资源地三种生态足迹类型以强调农业污染的严重性和土地、林地的多重生态功能;将化石能源地并入CO2吸收林地;剔除牧草地类型,将肉类耗粮生态足迹并入耕地类型;将污染源从化石燃料扩展到人畜排泄物、化肥、农药领域,计算了CO2、N、P和农药等污染物的生态足迹。用福建省最近5 a的平均产量测算了2007年福建农业生态足迹,包括农业投入品生态足迹、农业劳动力消费生态足迹和农业污染物排放生态足迹三部分,然后与生态承载力分类比较以测度农业生产...
关键词:
农业 生态足迹 区域产量法 福建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牛树海
工业企业生产效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各种类型企业由于所有制形式不同,其运作机制和效率也有差异,本文通过应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并利用充足的数据分析了分省加总的不同类型工业企业的生产及其效率。研究得出我国1999~2002年,对几乎绝大多数省份而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生产效率最低,而生产效率最高的企业是三资企业,同时研究也表明,在区域层面上来看,东部地区的各种类型企业生产效率比其他地区的生产效率高20%以上,这要求以后在研究区域差异时应更多关注区域生产的差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磊 吴超 李小帆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根据中国2001-2009年30个省区的相关面板数据,对包含环境管制在内的影响FDI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基于效果衡量的环境管制对FDI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有着显著的正的影响,基于污染治理投入的环境管制对FDI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有着显著的负的影响,而且企业投入在污染治理投资中的比重越高则负面影响越大。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市场自由化程度以及对外开放程度,对FDI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也有着显著的正的影响。全国FDI工业企业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不高,虽然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势,但增长率却呈现出波浪下降的特点,并且在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间呈现从高到低的阶梯性...
关键词:
环境管制 FDI 技术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陆正华 李瑞娜
基于中间-最终产出效率的视角,运用随机前沿分析和β收敛性检验,利用2002—2010年广东省的统计数据研究了广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结果表明:广东省三大区域(珠三角地区、粤东粤西两翼地区和粤北山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中间产出效率的差异不明显,研发最终产出效率存在显著差异,该差异主要是由环境因素造成;三大区域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中间产出效率不存在绝对收敛,而研发最终产出效率存在明显的"俱乐部收敛",并分化出珠三角地区和粤东粤西两翼地区-粤北山区两大俱乐部。
关键词:
研发效率 研发产出 区域创新 收敛性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宗庆庆
文章基于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各年的截面数据,运用新近发展的空间自回归Tobit模型,分行业实证检验了企业R&D投入决策的策略互动行为的存在性和性质。实证结果表明,同一行业企业间的研发策略表现为显著的替代型互动,并且在技术针锋相对程度较低的行业中尤为明显,企业的研发投入对同一行业中全要素生产率(而不是地理距离或市场份额)与自身差异很小的邻居企业更加敏感。文章研究表明,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执行力度、缩短企业间技术距离,对于有效提高我国工业企业创新激励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