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82)
2023(8821)
2022(7506)
2021(6561)
2020(5635)
2019(12805)
2018(12400)
2017(24674)
2016(13047)
2015(14791)
2014(14570)
2013(14742)
2012(14419)
2011(13374)
2010(13622)
2009(12777)
2008(12486)
2007(11142)
2006(10105)
2005(9144)
作者
(39670)
(33635)
(33633)
(31993)
(21921)
(16037)
(15096)
(12960)
(12843)
(12093)
(11838)
(11495)
(10991)
(10801)
(10756)
(10306)
(9733)
(9706)
(9703)
(9458)
(8605)
(8366)
(8220)
(7797)
(7766)
(7555)
(7392)
(6852)
(6833)
(6570)
学科
(88686)
经济(88607)
管理(38897)
方法(36378)
(35659)
数学(33039)
数学方法(32858)
(27903)
企业(27903)
地方(21134)
(17156)
中国(17012)
(15902)
(15163)
业经(14619)
地方经济(13534)
农业(12185)
(11357)
(11225)
贸易(11222)
(11126)
金融(11125)
环境(11121)
(10701)
(9389)
银行(9370)
(9040)
(9017)
(8820)
财务(8815)
机构
大学(209728)
学院(207081)
(101957)
经济(100258)
管理(78869)
研究(73062)
理学(68999)
理学院(68210)
管理学(67112)
管理学院(66738)
中国(53456)
(44735)
(41786)
科学(41780)
财经(36683)
(36616)
经济学(34515)
(33461)
研究所(33204)
(33067)
中心(32507)
(31292)
经济学院(31134)
业大(28873)
财经大学(27452)
(26661)
师范(26450)
农业(25652)
北京(25618)
(25504)
基金
项目(137812)
科学(110902)
基金(104347)
研究(98388)
(90168)
国家(89461)
科学基金(77733)
社会(68407)
社会科(65011)
社会科学(64994)
基金项目(55209)
(54003)
自然(48964)
自然科(47892)
自然科学(47876)
自然科学基金(47075)
教育(45006)
(43640)
资助(43541)
编号(35980)
(32198)
重点(30960)
(30297)
国家社会(29287)
成果(29012)
教育部(28379)
(27986)
人文(27487)
创新(26324)
科研(26088)
期刊
(114996)
经济(114996)
研究(65154)
中国(35838)
(32582)
学报(32180)
科学(30050)
(29295)
管理(29098)
大学(24964)
学学(23912)
(20312)
金融(20312)
财经(20257)
经济研究(20190)
农业(19675)
(17458)
技术(16493)
业经(15901)
问题(15171)
教育(13907)
技术经济(12637)
统计(12363)
(12004)
世界(10976)
(10799)
商业(10271)
国际(9986)
决策(9800)
(9766)
共检索到308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梽芳  胡日东  
利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VEC模型中的方差分解方法,对福建省GDP、投资、消费、进出口之间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组成福建省宏观经济系统的GDP、投资、消费、进出口四个变量存在着协整关系;从长期上看,消费的产出弹性大于投资的产出弹性,因此应推进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到消费驱动型转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红  李林峻  李维娜  
文章基于脉冲响应分析,分别从一二三线城市的角度探讨房价与宏观经济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率对房价有明显的负向影响,自一二三线城市逐步减小;通货膨胀对房价的影响初期为正,后转为负向,一线城市中负向影响最为明显;宏观经济增长对房价的影响为正向,自一二三线城市依次减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巢阳  
本文在回顾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中外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利用我国1979-2009年期间的年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的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我国的金融深化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增长并未反过来促进金融深化,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的循环机制尚未建立。基于此,笔者提出我国要加快金融深化改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晓宇  蒋妍  丰雷  
研究目的:分析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对土地市场的影响以及土地供应量加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应用经济周期理论以及蛛网模型分析土地供应滞后调节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揭示土地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研究结论:(1)土地市场的发展和宏观经济的增长互为因果关系(。2)GDP同土地供应量及地价呈正相关关系,GDP对土地供应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大于对地价变动的敏感程度(。3)中国的土地供应价格弹性为0.45,是缺乏弹性的。(4)虽然前期土地市场对经济也产生了影响,但远远低于当期土地市场对经济的影响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建朝  谭忠富  施泉生  
基于非对称协整检验方法,文章研究了1997年1季度至2008年4季度国内外原油价格与我国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得出国内外原油价格和我国宏观经济之间具非对称协整关系,即国内外石油价格下降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要大于国内外原油价格上升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对出现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虎  杨勇攀  
地区经济要发展,研究区域经济现状与区域物流能力水平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长期以来对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中心城市,而对于非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物流能力水平之间的关系还较少研究。文章则基于这一点通过对四川攀枝花市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物流能力水平之间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协整分析加以研究以丰富区域经济理论,并以此为地方的政策制定提供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树华  方先明  
本文从财政政策是否有效、财政政策是否存在时滞、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如何等三个层面,基于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财政政策各层变量之间存在层层推进的因果关系,但部分变量的关联与理论的吻合性较差。总体来看,中国的财政政策从其宏观效应来分析是有效的,但存在挤出效应,而且时滞较为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丹丹  
文章运用LSTR实证模型对辽宁省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具有明显区间转换的动态特征,当负债率低于15%的门槛值时,地方政府债务增加会促进经济增长;但当金融危机出现时,转换函数则处于低区制状态,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线性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丹丹  
文章运用LSTR实证模型对辽宁省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具有明显区间转换的动态特征,当负债率低于15%的门槛值时,地方政府债务增加会促进经济增长;但当金融危机出现时,转换函数则处于低区制状态,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线性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波  谢德泳  
文章利用2007年2月到2013年8月的样本数据,建立关于股市收益率、货币政策及宏观经济变化的SVAR模型,同时进行基于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分析,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当期宏观经济变化对当期股市收益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2)股市收益率对自身具有正向影响作用,货币政策具有滞后的正向影响作用,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作用先正后负。(3)各个因素的冲击对股市收益率的累计效应均为正向影响。(4)股市收益率、货币政策及宏观经济变化的冲击的贡献度分别为12%,25%,63%。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向丽  杨瑞杰  
文章采用动态化的N-S模型研究了国债利率曲线形态与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利率曲线的水平因子对未来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差离值、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差离值以及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的差离值的负向影响显著,对未来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差离值、工业增加值差离值以及采购经理人指数差离值的负向影响也显著。具体而言,可选取9~15个月滞后期跨度的水平因子预测未来通货膨胀,选取3~4个月滞后期跨度的水平因子和10~13个月滞后期跨度的水平因子预测未来经济增长并进行联合推断。(2)利率曲线的倾斜因子对未来消费者价格指数差离值的负向影响显著。其中,选取15~24个月滞后期跨度的倾斜因子预测未来通货膨胀的效果较为明显。(3)利率曲线的曲率因子对未来消费者价格指数差离值的负向影响显著。选取8个月滞后期跨度的曲率因子预测通货膨胀的效果最为显著,选取大于8个月滞后期跨度的曲率因子对经济增长进行预测的效果较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皓  石柱鲜  
利差变小预示着未来宏观经济运行出现紧缩状态,而利差变大预示着未来宏观经济活动出现扩张状态。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走势的关系大致可以从预期理论、货币政策效应和跨期消费者选择效用最大化三个方面进行解释。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对宏观经济走势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并且考虑经济状态先验信息的动态Probit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静态模型。因此,应该进一步提高利率期限结构在货币政策制定方面的作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晓星  方琳  
2008年的次贷金融危机和随后的欧美主权债务危机使得系统性风险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文章构建了反映系统性风险与宏观经济稳定的指标体系,运用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方法设计了系统性风险与宏观经济稳定间的影响机制模型,并结合全球56个主要国家的相关数据,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危机前后系统性风险和宏观经济稳定的相互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系统性风险指标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作用中,股票指数波动率的正向影响最为明显;金融危机后宏观经济稳定状况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要大于金融危机前;发达国家的系统性风险指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明显,而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经济指标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梁琪  滕建州  
宏观经济和金融总量是否平稳是研究总量动态特征以及总量之间关系的前提。本文在考虑经济中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对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总量的时序列是具有单位根的非平稳还是分段趋势平稳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检验的10个总量中,有6个,即实际GDP、人均实际GDP、就业、实际银行信贷、实际储蓄负债和实际固定投资等总量的时序列是围绕着1个或2个结构断点的分段趋势平稳。分段趋势平稳的结论对于政策主导下的长期经济发展战略和短期经济稳定措施是否有效,以及总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在单位根检验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还对消除趋势后的分段趋势平稳总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