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88)
2023(7210)
2022(5321)
2021(4528)
2020(3552)
2019(7844)
2018(7556)
2017(13880)
2016(7866)
2015(8637)
2014(8855)
2013(8306)
2012(7168)
2011(6177)
2010(6145)
2009(5604)
2008(5434)
2007(4847)
2006(4430)
2005(3976)
作者
(22893)
(18995)
(18931)
(18375)
(12178)
(9295)
(8660)
(7503)
(7356)
(6658)
(6648)
(6618)
(6244)
(6079)
(5991)
(5841)
(5731)
(5629)
(5587)
(5543)
(4894)
(4788)
(4627)
(4386)
(4375)
(4331)
(4196)
(4182)
(3965)
(3841)
学科
(35261)
经济(35232)
管理(21210)
(19973)
(15187)
企业(15187)
方法(12887)
中国(12284)
数学(11389)
数学方法(11251)
(10975)
地方(10363)
业经(9121)
农业(7719)
(7535)
(6908)
(6240)
环境(5641)
发展(5479)
(5470)
产业(5346)
(5166)
地方经济(4725)
城市(4693)
(4628)
信息(4618)
(4475)
(4433)
财务(4412)
财务管理(4403)
机构
大学(110255)
学院(110072)
(43832)
经济(42790)
管理(41491)
研究(39210)
理学(35770)
理学院(35308)
管理学(34603)
管理学院(34431)
中国(27716)
科学(25204)
(23970)
(19916)
(19299)
(19108)
中心(17948)
研究所(17650)
(17565)
业大(17170)
(16751)
师范(16609)
财经(15382)
农业(15195)
(15064)
北京(14532)
(13969)
(13736)
师范大学(13695)
经济学(13493)
基金
项目(79500)
科学(63530)
基金(57456)
研究(56745)
(50683)
国家(50329)
科学基金(43721)
社会(37865)
社会科(36051)
社会科学(36039)
(32396)
基金项目(30847)
自然(27779)
自然科(27152)
自然科学(27146)
(26626)
自然科学基金(26594)
教育(25782)
编号(22421)
资助(22127)
重点(18325)
(17982)
成果(17064)
(16713)
国家社会(16268)
课题(16229)
(15740)
科研(15075)
创新(14875)
发展(14455)
期刊
(49455)
经济(49455)
研究(32219)
中国(23368)
(18399)
学报(17217)
科学(16936)
(14226)
管理(14037)
大学(13120)
教育(12814)
农业(12605)
学学(12280)
技术(10109)
业经(8531)
(7642)
金融(7642)
经济研究(7622)
(7194)
问题(7031)
财经(6965)
资源(6678)
统计(6295)
(6050)
(6022)
技术经济(5818)
(5533)
(5489)
现代(5380)
决策(5379)
共检索到161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孟庆香  郭施宏  吴升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提高城镇化质量是当务之急。文章基于城镇化质量的基本内涵和国内相关研究,以福建省为例,从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发展质量、城镇化效率、城乡协调度等6个方面构建了福建省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福建省9个地市的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测度。通过系统聚类将全省9地市划分为城镇化质量较高地区、城镇化质量中等地区和城镇化质量较低地区,其中厦门市为城镇化质量较高地区,莆田、福州、漳州、宁德和泉州市为中等质量地区,南平、三明和龙岩市为城镇化质量较低地区。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9地市的城镇化质量参差不齐,空间差异显著,城镇化质量主要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其中,厦...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雪雄  罗瑞雪  
在构建农村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对福建省58个县及县级市进行了测度,指出了农村城镇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并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而对福建省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守红  蔡海亚  娄田田  
构建了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各省份城镇化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近10年来中国各省区城镇化质量均有所提高,但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地区城镇化质量较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而且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有所扩大。通过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城镇化质量的空间关联特征,发现中国各省区在城镇化质量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空间发展格局由分散走向集中,且集中程度有所增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富喜  孙海燕  
遵循全面性、主导性、可行性、科学性等原则,构建了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均方差权值法对山东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重点对基于17地市的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人居环境指数明显地表现为东优西劣;基础设施指数则表现出典型的"两高两低"特征,由东向西高低峰谷交错递减;而经济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生活方式指数三者的空间分布格局较为吻合,且基本与城镇化发展指数成正相关,大体呈"┣"型分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卓德雄  曾献君  
[目的]通过测度20062016年福建省城镇化水平,明确福建省城镇化发展优势和劣势。为政府构建和完善城镇化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从而不断优化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方法]文章选取24个具有较强代表性和科学性的评价指标构建福建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利用福建省20062016年9个地级市统计数据,采用Topsis改进的因子分析法对福建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进行测度,采用Matlab软件计算得到福建省9个地级市20062016年综合得分。[结果]福建省9个地级市20062016年城镇化质量水平排名(综合得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玲  肖黎姗  杨柳  
以福建省67个县级经济体作为研究的单元,通过综合发展指数和两两节点最短通勤时间,利用引力模型计算经济联系强度,依托最大经济联系方向"自下而上"进行组织,明确城镇等级体系,并从产业、交通和政策方面分析城镇等级结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福建省67个县级单元综合发展实力存在明显地域差异,东西部发展水平差距显著;(2)省域内形成"一带三轴"的经济联系格局,具有明显的极核发展和点轴发展特征,并呈现多核心的发展结构,网络结构的发展相对简单;(3)依据经济联系强度的空间自组织模式在福建省域内形成6个子区域,以福州、泉州、厦门为核心的沿海区域和以南平、三明、龙岩为核心的内陆区域;(4)城镇空间结构受众多因素影响,其中产业布局、交通可达性和政策规划是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交通特征是影响城镇联系的重要条件,产业布局是推动城镇结构转变的内在动力,政策规划则是城镇空间结构的重要引导因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孝沛  梁阁  丁志伟  王发曾  
从经济发展、居民生活、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和社会发展5个方面出发,构建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03-2012年河南省省辖市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测度,并对其空间演变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省辖市城镇化质量总体上呈逐年上升态势,但发展不够稳定;2城镇化质量空间格局受原有格局的影响较大,相对较高等级区域位于郑州及河南西北部地区空间格局变化不大,城镇化质量空间格局变动主要在相对第三、第四与第五等级之间;3城镇化质量空间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省辖市间衡量城镇化质量5个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同,其中经济发展、居民生活和城乡统筹的发展速度相对较为一致,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质量的发展速度差别较大。依据分析结果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这两个相对薄弱环节,针对不同省辖市城镇化质量区别对待,因地制宜,促进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洪祥  雷刚  吴先华  刘阳强  
本文结合山东省城镇化质量监测评价的实践,针对现有城镇化质量评价存在部分基础性指标缺位、质量评价方法不够全面、指标体系预警功能不够突出等问题,尝试建立预警指标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相结合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模式,对现有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完善和深化。实证分析表明,基于预警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式改变了当前城镇化质量评价单纯进行数据加总的做法,增强了城镇化质量评价的预警功能和实践指导功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夏后学  陈方  支玲  李娅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不断加快,城镇化建设进入了快速推进阶段。由于各地区环境承载力、生态基础、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因而不同地区的城镇化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江苏省是东部沿海经济发展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城镇化率处在全国前列,但省内三大区域、13个地级市的城镇化发展效率却存在一定差异。鉴于传统DEA模型CCR、BCC等在进行效率评价时自身存在的缺陷,该研究取2006~2011年为时间序列统计数据,着重考察2011年各地级市的城镇化发展问题,采用超效率DEA分析方法展开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2007~2010年间,苏南、苏中与苏北之间的城镇化效率差异最为显著;(2)各地区在资源利用、产出效率、城镇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雷娜  郑传芳  
福建省城镇化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个较低水平起步,随后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到2014年底福建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1.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文通过构建县域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福建省58个县域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根据因子得分结果,把福建省58个县域城市分为5大类,分析了每个类别的城镇化发展特征,为更好地分类推进福建省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依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雷娜  郑传芳  
福建省城镇化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个较低水平起步,随后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到2014年底福建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1.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文通过构建县域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福建省58个县域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根据因子得分结果,把福建省58个县域城市分为5大类,分析了每个类别的城镇化发展特征,为更好地分类推进福建省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洪景  
通过选取福建省2003—2015年的数据,运用描述统计、回归分析等方法实证分析城镇化对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2003—2015年,福建省的城镇化率远远高于全国的城镇化率,生活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全国的增长速度,城镇化与生活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城镇化对生活能源消费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会受到居民消费水平的调节作用而有所减弱。因此,在充分发挥城镇化拉动地区经济发展作用的同时,需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着手调控生活能源消费以减少碳排放,并合理确定城镇化的规模与增长速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爱华  赵炜涛  何海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快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对贵州省城镇化质量问题的研究比较少。文章建立适合贵州省情的城镇化质量监测指标体系,找出贵州省城镇化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合贵州省的城镇化发展的道路,对加快贵州省城镇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爱华  赵炜涛  何海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快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对贵州省城镇化质量问题的研究比较少。文章建立适合贵州省情的城镇化质量监测指标体系,找出贵州省城镇化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合贵州省的城镇化发展的道路,对加快贵州省城镇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雪茹  尹志强  姚亦锋  
基于对城镇化质量内涵的理解,从人口、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生态、空间发展、发展效率、城乡统筹8个方面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4年成渝地区13个城市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采用协调度模型对成渝地区城镇化水平与质量的协调状况进行评价,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探讨成渝地区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城镇化质量整体不高;区域内各城市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差距明显,空间差异显著。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成渝地区13个城市划分为四大类型区:高质量类型区、质量较高区、质量一般地区、质量较低区。成渝地区的城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