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56)
2023(14578)
2022(12535)
2021(11350)
2020(9775)
2019(21940)
2018(21525)
2017(40504)
2016(22489)
2015(25063)
2014(24521)
2013(24356)
2012(22730)
2011(20426)
2010(20407)
2009(18977)
2008(18708)
2007(17091)
2006(14814)
2005(12826)
作者
(68315)
(57349)
(57133)
(54061)
(36194)
(27793)
(25853)
(22611)
(21305)
(20450)
(19436)
(19234)
(18323)
(18025)
(17879)
(17829)
(17674)
(16915)
(16511)
(16510)
(14589)
(14111)
(13956)
(13042)
(12894)
(12812)
(12609)
(12582)
(11698)
(11633)
学科
(93177)
经济(93100)
(66488)
管理(64738)
(54350)
企业(54350)
方法(41734)
数学(36226)
数学方法(35863)
(27113)
中国(23494)
技术(22838)
业经(22353)
(22079)
地方(21798)
(19939)
农业(18616)
(17408)
贸易(17400)
(16855)
(16039)
产业(14553)
理论(14344)
技术管理(14049)
环境(13909)
(13674)
(13433)
财务(13399)
财务管理(13366)
(13095)
机构
学院(321510)
大学(319440)
(130615)
经济(127935)
管理(123760)
研究(110686)
理学(107419)
理学院(106175)
管理学(104352)
管理学院(103758)
中国(79778)
科学(72630)
(67013)
(66187)
(57983)
业大(55834)
(55703)
研究所(53326)
农业(52600)
中心(51167)
(50125)
财经(44718)
(41482)
北京(41387)
师范(40919)
(40543)
(39471)
经济学(39363)
(39167)
(37939)
基金
项目(222962)
科学(173845)
基金(158367)
研究(156643)
(141369)
国家(140164)
科学基金(118505)
社会(98738)
社会科(93729)
社会科学(93694)
(93229)
基金项目(85133)
自然(78229)
(76675)
自然科(76446)
自然科学(76417)
自然科学基金(75073)
教育(72050)
资助(63174)
编号(61958)
(51350)
重点(51192)
(49889)
成果(48216)
(47794)
创新(47358)
课题(44198)
计划(44053)
科研(42922)
(42131)
期刊
(139710)
经济(139710)
研究(85997)
中国(66364)
(59129)
学报(58986)
科学(52260)
管理(44420)
(43314)
大学(42900)
学学(40737)
农业(40257)
教育(34812)
技术(30520)
(24625)
金融(24625)
业经(24406)
(23393)
经济研究(22450)
财经(21600)
科技(19442)
(18734)
技术经济(18675)
问题(18618)
(16942)
业大(15569)
(15476)
商业(15407)
统计(15302)
资源(14742)
共检索到467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斌  方金城  
从技术发展基础、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环境支持五个方面构建产业技术引进再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熵值法改进的灰局势决策模型,对福建省机械装备产业、轻工纺织产业、信息产业和光电子产业近七年引进技术再创新能力进行系统评价,分析比较各产业能力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朱斌  陈艳华  陈丽霞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后发国家和地区实现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提升的捷径。立足于机械装备企业核心部件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进程,基于动态的技术演化规律,提出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中的技术匹配矛盾性和破解路径,进而通过福建省制造企业的案例研究进行实证研究,提出福建省机械装备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转型升级的战略性指导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全良  柳国娜  
高技术产业是当代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产业,快速有效提高其技术创新效率对国家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仍存在整体水平不高、区域和省际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与创新效率不一致、R&D投入强度不够、转化好研发少、竞争优势不明显等问题。环境、区域、资源、主体是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几大因素,需进行相应优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勇  曹轩祯  罗楚珺  秦以旭  
以我国四大直辖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四直辖市1997-2009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四市的城市创新能力现状并引入Theil系数模型对四城市的创新能力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采用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北京和上海的城市创新能力明显强于天津和重庆;四直辖市的城市初始创新能力差异变动大致呈现Z字型曲线,而城市最终创新能力差异变动呈现三个波动阶段;城市经济规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城市创新投入对城市创新能力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在此研究结果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四市城市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晓峰,陈泽聪  
技术创新能力的科学评价有助于企业对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跟踪和培育。本文先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了界定,接着通过对目前几种常用的评价方法之间的比较,选用了客观性强的密切值法,对福建省各地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作了评价。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和亮  吴秀娟  
从产业自身创新能力和产业外部环境二维角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福建制浆造纸产业的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制浆造纸产业创新能力处于"一般"水平,产业规模、管理水平是制约福建制浆造纸产业创新能力最重要的2个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献宁   廖维晓   李德华  
本文基于2014-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OLS估计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考察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对流通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均有利于流通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但自主研发的作用更明显;自主研发与流通产业创新能力之间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技术引进与流通产业创新能力之间仅存在线性关系;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交互项在自主研发能力未达到临界值前,表现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互补效应,超过临界值后表现为抑制产业创新能力的替代效应。文章最后提出加大自主研发力度、科学引进外部技术和引导并鼓励流通产业创新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怀祖  彭志强  
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中国省际技术引进与省域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省域内部研发的中介作用。基于中国2009—2014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及1—3年的滞后期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省际间的技术引进活动提升了省域自主创新能力,其作用路径表现为省际间的技术引进促进了省域内部研发投入,通过省域内部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提升了省域自主创新能力。研究验证了我国技术市场对提升我国省域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是对目前我国技术转移与技术市场研究的有益补充。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怀祖  彭志强  
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中国省际技术引进与省域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省域内部研发的中介作用。基于中国2009—2014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及1—3年的滞后期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省际间的技术引进活动提升了省域自主创新能力,其作用路径表现为省际间的技术引进促进了省域内部研发投入,通过省域内部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提升了省域自主创新能力。研究验证了我国技术市场对提升我国省域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是对目前我国技术转移与技术市场研究的有益补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傅元海  
国际技术扩散是影响本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利用2003-2008年区域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不同类型的国际技术扩散对我国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竞争效应和外资研发溢出效应对我国低层次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高层次技术创新能力没有显著作用;外资企业生产本地化程度反映的模仿效应对我国内资企业高层次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低层次技术创新能力没有显著影响;购买国外技术对我国内资企业各个层次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是对高层次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小于对低层次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傅利平  张出兰  
文章在对我国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现状进行分析基础上,结合企业技术能力及知识演化相关理论,对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机理进行研究,并针对如何提高我国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玉晶  宋林  乔小乐  
从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两个视角,将技术进步划分为自主研发、技术模仿、技术溢出与逆向技术溢出四条渠道。基于以上四条渠道,构建出通径分析模型,定量测算出1990—2014年各变量对技术进步的直接影响效应和间接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自主研发对技术进步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综合影响效应最大,且直接影响要远大于间接影响;2技术模仿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呈显著的负向作用,说明技术模仿对中国技术进步作用呈抑制效果;3在间接影响效应中,技术模仿、技术溢出、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进步的间接影响效应要远大于直接影响效应,且各变量通过自主研发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最为显著,说明中国可能正在接近后发优势的"临界值"。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志强  张春霞  谢志忠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是有效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加强对农业企业的科技政策支持,进而促进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当前扶持农业企业的主要思路。本文以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调查对象,采用DEA-Tobit两阶段法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即先运用DEA的BCC模型测算出农业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然后运用Tobit模型分析科技创新效率的外部影响因素。根据调查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提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万忍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需要持续跟踪引进世界先进技术;中国又是个科技大国,有能力进行自力创新。把两者辩证地结合起来,引一通三,综合创新,呈现出“青胜于兰”的发展趋势,就能以较快的发展速度,后来居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只引进,不创新,那就只能跟在别人后头爬行,很难摆脱落后被动的局面。引进中的成功创新,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