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71)
- 2023(11415)
- 2022(9194)
- 2021(8323)
- 2020(6962)
- 2019(16046)
- 2018(16003)
- 2017(31043)
- 2016(17083)
- 2015(19323)
- 2014(19674)
- 2013(19591)
- 2012(18303)
- 2011(16485)
- 2010(16628)
- 2009(15698)
- 2008(15684)
- 2007(14628)
- 2006(13003)
- 2005(11633)
- 学科
- 济(81338)
- 经济(81270)
- 农(50940)
- 业(50462)
- 管理(39138)
- 农业(33770)
- 方法(30906)
- 企(28046)
- 企业(28046)
- 数学(27790)
- 数学方法(27579)
- 业经(22273)
- 地方(22211)
- 中国(21578)
- 财(16438)
- 制(14681)
- 学(14661)
- 发(14548)
- 贸(13592)
- 贸易(13587)
- 易(13150)
- 农业经济(12631)
- 发展(11916)
- 展(11899)
- 银(10978)
- 银行(10951)
- 环境(10862)
- 融(10657)
- 金融(10654)
- 体(10478)
- 机构
- 学院(252814)
- 大学(247723)
- 济(106945)
- 经济(104695)
- 管理(93843)
- 研究(88304)
- 理学(80863)
- 理学院(79933)
- 管理学(78550)
- 管理学院(78093)
- 中国(67409)
- 农(66490)
- 科学(55664)
- 京(51869)
- 农业(50997)
- 所(46165)
- 业大(45724)
- 财(45524)
- 中心(42607)
- 研究所(41945)
- 江(41030)
- 财经(35943)
- 范(34621)
- 师范(34314)
- 经(32541)
- 经济学(32528)
- 州(31910)
- 省(31834)
- 北京(31684)
- 农业大学(31612)
- 基金
- 项目(168190)
- 科学(131229)
- 研究(124127)
- 基金(119831)
- 家(104335)
- 国家(103348)
- 科学基金(87436)
- 社会(79466)
- 社会科(74825)
- 社会科学(74800)
- 省(69778)
- 基金项目(64462)
- 划(55952)
- 教育(54988)
- 自然(54238)
- 自然科(52874)
- 自然科学(52858)
- 编号(52273)
- 自然科学基金(51873)
- 资助(47259)
- 成果(41683)
- 发(39406)
- 重点(37835)
- 部(37033)
- 农(36909)
- 课题(35510)
- 创(34220)
- 国家社会(32753)
- 科研(32110)
- 创新(32089)
- 期刊
- 济(126693)
- 经济(126693)
- 研究(70873)
- 农(70682)
- 中国(51786)
- 农业(47776)
- 学报(43007)
- 科学(39453)
- 财(33397)
- 大学(32717)
- 学学(31232)
- 管理(27684)
- 业经(27627)
- 融(25642)
- 金融(25642)
- 教育(23021)
- 业(22784)
- 技术(20846)
- 问题(18949)
- 经济研究(17486)
- 财经(16926)
- 版(15789)
- 农村(15621)
- 村(15621)
- 农业经济(15600)
- 经(14559)
- 世界(13912)
- 资源(13689)
- 经济问题(13340)
- 技术经济(13089)
共检索到378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雪雄 罗瑞雪
在构建农村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对福建省58个县及县级市进行了测度,指出了农村城镇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并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而对福建省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 地区差异 熵值法 福建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小玉 郑晶
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市化,产业发展、城市建设都离不开充足劳动力的支撑;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在向城镇转移过程中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积累更多的财富。因此,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吸收效率的高低就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为此构建投入产出五个指标基础上,通过DEA模型测算福建省九地市农村劳动力吸纳效率情况,发现除泉州外大多数地市都处于非有效状态且差异较大。未来这些地市需要结合各自特色发展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来提高吸纳能力;并且应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扩大就业空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雪茹 尹志强 姚亦锋
基于对城镇化质量内涵的理解,从人口、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生态、空间发展、发展效率、城乡统筹8个方面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4年成渝地区13个城市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采用协调度模型对成渝地区城镇化水平与质量的协调状况进行评价,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探讨成渝地区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城镇化质量整体不高;区域内各城市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差距明显,空间差异显著。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成渝地区13个城市划分为四大类型区:高质量类型区、质量较高区、质量一般地区、质量较低区。成渝地区的城镇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熵值法 空间差异 成渝地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雪茹 尹志强 姚亦锋
基于对城镇化质量内涵的理解,从人口、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生态、空间发展、发展效率、城乡统筹8个方面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4年成渝地区13个城市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采用协调度模型对成渝地区城镇化水平与质量的协调状况进行评价,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探讨成渝地区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城镇化质量整体不高;区域内各城市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差距明显,空间差异显著。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成渝地区13个城市划分为四大类型区:高质量类型区、质量较高区、质量一般地区、质量较低区。成渝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与质量协调度地域差异较大,整体水平较低。经济、人口、基础设施是成渝地区城镇化质量空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熵值法 空间差异 成渝地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思明 肖忠意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转型,我国高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利用2002-2013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城镇化等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价格和消费数量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城镇化对农村居民"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数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其中,对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数量影响更显著,而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地区差异不显著。总体来讲,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数量和消费价格的影响均具有相当大的作用空间。因此,继续高速平稳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对于带动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卓德雄 曾献君
[目的]通过测度20062016年福建省城镇化水平,明确福建省城镇化发展优势和劣势。为政府构建和完善城镇化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从而不断优化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方法]文章选取24个具有较强代表性和科学性的评价指标构建福建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利用福建省20062016年9个地级市统计数据,采用Topsis改进的因子分析法对福建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进行测度,采用Matlab软件计算得到福建省9个地级市20062016年综合得分。[结果]福建省9个地级市20062016年城镇化质量水平排名(综合得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志忠 刘海明 赵莹 黄初升
本文利用福建省九地市农村信用社联社(2005—2009年)投入产出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判定和评价这一时期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的变动趋势,分析变动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报酬变动趋势。研究表明,福建省九地市农村信用社联社的经营效率各有不同,部分信用社仍存在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低下,2005—2009年综合效率比较稳定,表明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管理水平的纯技术效率上升趋势明显,同时绝大部分信用社处在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认为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提升的经营效率和降低经营风险的基本方向是加强农村信用社经营能力的体系建设,包括制度能力建设、科技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建设、外部环境培育。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经营效率 DEA方法 福建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雷娜 郑传芳
福建省城镇化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个较低水平起步,随后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到2014年底福建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1.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文通过构建县域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福建省58个县域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根据因子得分结果,把福建省58个县域城市分为5大类,分析了每个类别的城镇化发展特征,为更好地分类推进福建省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城镇化 发展水平测度 因子分析 指标体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雷娜 郑传芳
福建省城镇化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个较低水平起步,随后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到2014年底福建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1.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文通过构建县域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福建省58个县域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根据因子得分结果,把福建省58个县域城市分为5大类,分析了每个类别的城镇化发展特征,为更好地分类推进福建省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城镇化 发展水平测度 因子分析 指标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时鹏 郑逸芳 庄世美
探讨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上杭县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现状,计算出其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偏离系数,并分析了上杭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的影响与原因,提出了促进县域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偏离度 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兴明
基于福建省402份农民工调查样本,对农民工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及退出条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揭示出影响农民工承包地退出意愿的显著因素。研究表明,对农民工土地退出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分别是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城镇定居意愿、人均耕地面积、地区经济状况、村距最近县城距离、农田灌溉条件、农地流转情况等,据此提出了促进土地承包权良性退出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孟庆香 郭施宏 吴升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提高城镇化质量是当务之急。文章基于城镇化质量的基本内涵和国内相关研究,以福建省为例,从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发展质量、城镇化效率、城乡协调度等6个方面构建了福建省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福建省9个地市的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测度。通过系统聚类将全省9地市划分为城镇化质量较高地区、城镇化质量中等地区和城镇化质量较低地区,其中厦门市为城镇化质量较高地区,莆田、福州、漳州、宁德和泉州市为中等质量地区,南平、三明和龙岩市为城镇化质量较低地区。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9地市的城镇化质量参差不齐,空间差异显著,城镇化质量主要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其中,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雪雄 林南艳
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等综合角度出发,结合福建省具体发展情况,构建符合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发展规律的综合指标体系,运用Matlab软件对指标赋熵权,测算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的综合发展指数。通过建立耦合协调模型,计算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实证结果表明,福建省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耦合协调度逐年提高,但一直处于失调阶段;2014年福建省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的耦合协调程度地区差异大。各市区应因地制宜,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房地产业 耦合协调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洪景
通过选取福建省2003—2015年的数据,运用描述统计、回归分析等方法实证分析城镇化对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2003—2015年,福建省的城镇化率远远高于全国的城镇化率,生活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全国的增长速度,城镇化与生活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城镇化对生活能源消费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会受到居民消费水平的调节作用而有所减弱。因此,在充分发挥城镇化拉动地区经济发展作用的同时,需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着手调控生活能源消费以减少碳排放,并合理确定城镇化的规模与增长速度。
关键词:
生活能源消费 城镇化 实证分析 福建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韦素琼 陈健飞
"晋江模式"是我国典型的农村城市化模式之一。该文基于TM遥感图像解译的1985年和2000年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借助ArcGIS8 2软件和统计分析技术,提取晋江市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并结合采用1990年、1995年~2001年土地利用变更资料和相应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分析了以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主要动力的"自生"式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总量结构变化显著,土地利用方式呈现多元化态势,非农建设用地扩展迅速并呈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均衡布局,建设用地及农用地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培育中心城市、加强城镇体系规划,促使工业向园区集中,加快土地流转以提高耕地经营规模等,...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利用变化 空间格局 晋江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