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49)
2023(10662)
2022(8357)
2021(7325)
2020(5917)
2019(12993)
2018(12767)
2017(24860)
2016(13528)
2015(14477)
2014(14365)
2013(14046)
2012(12514)
2011(11124)
2010(10911)
2009(10029)
2008(9653)
2007(8352)
2006(7383)
2005(6425)
作者
(40375)
(33852)
(33652)
(31736)
(21350)
(16096)
(15037)
(13189)
(12833)
(11648)
(11588)
(11141)
(10887)
(10570)
(10384)
(10340)
(10170)
(10061)
(9707)
(9526)
(8427)
(8266)
(8137)
(7654)
(7582)
(7454)
(7282)
(7230)
(6729)
(6694)
学科
(62380)
经济(62322)
(37082)
管理(36244)
(28771)
企业(28771)
方法(24144)
数学(21163)
数学方法(21042)
中国(19080)
(17013)
业经(15647)
地方(15364)
产业(13143)
(12787)
农业(11752)
(11654)
(10781)
贸易(10778)
(10417)
(10227)
技术(10018)
环境(9170)
(8888)
(8147)
城市(8139)
(8044)
金融(8044)
(8012)
银行(7971)
机构
学院(193579)
大学(192708)
(84221)
经济(82729)
管理(74368)
研究(68517)
理学(65606)
理学院(64848)
管理学(63787)
管理学院(63460)
中国(48464)
科学(43835)
(40318)
(38557)
(34323)
(33827)
业大(33193)
研究所(31838)
农业(30555)
中心(30124)
财经(28054)
(27603)
经济学(26974)
(25658)
(25190)
经济学院(24617)
北京(24422)
(24158)
师范(23783)
(22023)
基金
项目(141281)
科学(112327)
基金(104934)
研究(96063)
(94276)
国家(93559)
科学基金(80241)
社会(65718)
社会科(62689)
社会科学(62674)
基金项目(56725)
(55541)
自然(52603)
自然科(51452)
自然科学(51437)
自然科学基金(50535)
(46846)
教育(42065)
资助(40684)
编号(35325)
重点(32262)
(32221)
(30243)
(29873)
国家社会(28608)
创新(28047)
计划(27323)
科研(26892)
成果(25919)
教育部(25575)
期刊
(87311)
经济(87311)
研究(53407)
学报(35570)
(34498)
科学(32537)
中国(32298)
大学(26329)
管理(26022)
学学(25523)
(23989)
农业(23221)
业经(15790)
经济研究(15246)
(14875)
金融(14875)
问题(14027)
技术(14000)
财经(13748)
(12403)
教育(12091)
(12062)
科技(10415)
商业(10257)
(10024)
业大(9639)
现代(9592)
技术经济(9529)
资源(8684)
(8647)
共检索到268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可嘉  臧永生  李成  
基于福建省1981-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状态空间变参数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福建省产业结构演进对城市化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福建省第一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进程有负效应的影响,第二产业是推进福建省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作用由大变小,并逐渐趋向稳定。认为福建省的城市化进程过度依靠第二产业的发展来推动不具有可持续性,应合理安排产业结构与政策导向,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以为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锐  赵坤  
本文首先分析1985—2003年福建省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就业结构的变化,以及三次产业对福建省经济增长贡献的变化,重点分析了福建省三次产业的增长与就业规模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历史数据,对福建省三次产业的就业相关系数进行了比较。最后,针对如何进一步调整福建省三次产业的结构及产业就业规模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荣南,张雪莲  
本文通过对战后台湾省产业结构的演进分析,并根据不同发展阶段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的变化分析其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得出了产业结构演变所形成的农业与非农业地位的消涨、比较利益的差异及劳力吸收率的更迭造成城市化动力更替,是台湾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的结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廖添土  葛格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持续发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耦合效应能够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就业的稳定发展。基于1986~2017年的福建统计数据对福建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耦合效应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福建省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和结构偏离程度差异较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联动性不强,总体耦合度不高,就业机构演变滞后于产业结构演变。为促进福建省就业的长远稳定发展,要继续坚持以创新发展战略为指引,积极发挥投资、消费、出口对就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同时优化人才服务供给,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抓住"数字福建"契机,推进三次产业的融合立体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景建军  高学栋  
文章引入"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系数"概念,分产业对山东省以及17城市产业结构的城市化响应变化特征及空间差异进行研究,探讨不同产业与城市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对17城市进行了城市化响应地域类型划分,分为一致响应型、偏R2型和偏R3型。最后建立指标体系和模型,采用多元回归对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两者间的作用机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叶李伟  
一、问题的提出作为改革开放最早的经济地带,对外贸易是拉动福建省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并逐渐形成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特别是加入WTO以来,福建省对外贸易快速提升,2004~2005年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68%,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福建省对外贸易依存度仍保持在60%以上的高位,出口依存度也在40%以上。可见,出口导向型经济在很长时间里是福建经济增长的主导模式,出口已经成为福建经济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对福建省产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正因如此,当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可嘉  林琳  
文章依据列昂惕夫"快车道"模型和2002年福建省的投入产出数据测算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平衡增长率及产业结构的最优平衡发展轨道。在此基础上,文章以2011年实现最优结构为目标,建立福建省产业结构发展的动态线性规划模型,并制定相应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方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尉东  
该文使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进行了因素关联分析研究,并以浙江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为样本,提出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子系统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慧  
本文采用VAR和VEC模型对江苏省产业结构、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城市化是城乡收入差距的Granger原因,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脉冲响应分析显示第一、第二产业结构的变化短期内有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方差分解表明城乡收入差距的方差主要由自身扰动所解释,城市化的贡献水平高于第二产业结构变化;VEC模型显示短期来看第二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城市化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更为显著。最后,提出缩小江苏省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崇铁  林恩惠  洪流浩  
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以结构变化率为指标分析2005—2012年福建省产业结构、中等职业教育分科结构的演变情况和变化特征。并通过分析两者的偏离系数及变化趋势,深入分析和探讨福建省产业结构与中等职业教育分科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结论表明两者具有显著相关关系,且两者的结构偏离度呈逐渐变大趋势。为此,提出构建与产业分类相匹配的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分科分类体系的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武春友  梁潇  房士吉  
现有理论证明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进间具有复杂的变化关系,但无法解释具体的作用机理。本文以城市化对产业结构影响为切入视角,以中国30个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国1996-2007年之间城市化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并将全国分为三大区域深入讨论。结果显示,城市化在人口、经济和社会领城引发了新的变革,对产业结构演变起到了显著的影响作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人口集聚效应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力,提升居民消费水平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城市化对产业结构的推动作用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和产业结构高级化逐渐增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云  
以建国以来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一系列衡量产业结构状况和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指标,计算分析了河南省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就业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等层面的动态演进过程,并进一步用偏离份额法评价了建国以来不同阶段产业结构动态演进的特征。结果表明:建国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产业结构转换方向越来越合理,其变动趋势基本符合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但与全国及沿海地区相比,河南省产业结构总体仍处于低级化水平,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调整产业结构仍是现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江辉  
文章利用1997~2008年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有关产业结构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以Eiews6.0统计软件为分析工具,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因素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着显著的直接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明显,而第一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不显著,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