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54)
2023(14619)
2022(12263)
2021(10753)
2020(9335)
2019(21018)
2018(20627)
2017(39930)
2016(22107)
2015(24330)
2014(24142)
2013(24392)
2012(22806)
2011(20326)
2010(20327)
2009(18940)
2008(19137)
2007(17342)
2006(15090)
2005(13443)
作者
(67609)
(56669)
(56534)
(53425)
(36066)
(27426)
(25530)
(22379)
(21177)
(20144)
(19330)
(19036)
(17943)
(17857)
(17760)
(17629)
(17364)
(16768)
(16376)
(16376)
(14477)
(13976)
(13659)
(12854)
(12744)
(12664)
(12529)
(12492)
(11445)
(11293)
学科
(101194)
经济(101084)
(89837)
(78958)
企业(78958)
管理(77458)
方法(49356)
数学(40761)
数学方法(40482)
(31948)
(31248)
业经(29818)
农业(22867)
(22857)
财务(22828)
财务管理(22793)
中国(22012)
企业财务(21659)
(18918)
贸易(18914)
地方(18702)
技术(18664)
(18364)
(18221)
(18120)
环境(17695)
(17528)
(16888)
理论(15313)
(14697)
机构
学院(329175)
大学(325066)
(138997)
经济(136454)
管理(130992)
理学(113891)
理学院(112734)
管理学(111114)
管理学院(110533)
研究(105669)
中国(80744)
(68354)
科学(67388)
(66465)
(62837)
业大(55329)
(54982)
农业(54514)
财经(50989)
(50346)
研究所(50074)
中心(49330)
(46367)
经济学(42471)
北京(40516)
(39249)
经济学院(38933)
(37645)
财经大学(37621)
(37290)
基金
项目(221985)
科学(175094)
基金(163027)
研究(154774)
(143873)
国家(142632)
科学基金(122782)
社会(100659)
社会科(95595)
社会科学(95562)
(90128)
基金项目(87387)
自然(81924)
自然科(80101)
自然科学(80073)
自然科学基金(78743)
(73998)
教育(70099)
资助(66084)
编号(59921)
重点(50078)
(48873)
(48843)
(48174)
(47706)
成果(45858)
创新(45098)
科研(43733)
计划(42511)
国家社会(41657)
期刊
(150223)
经济(150223)
研究(87296)
(62204)
中国(57123)
学报(57110)
(51686)
科学(51154)
管理(48644)
大学(42203)
农业(42146)
学学(40719)
(28534)
金融(28534)
技术(28013)
业经(27165)
财经(25900)
(25035)
经济研究(23378)
教育(22601)
(22230)
问题(20613)
技术经济(19162)
(16872)
商业(16419)
(16301)
科技(15632)
统计(15443)
财会(15102)
现代(15074)
共检索到471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钟明春  阙林志  练国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运输业已成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部门,识别碳排放的关键因素对于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至关重要。采用方差分析法对福建省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交通效能对碳排放的影响最为显著,交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次之,运输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存在交通效能和运输结构的显著交互作用。基于此,为了促进交通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建议重点围绕着交通效能创新节能减排技术,对于交通运输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雯  李玮  
通过建立LMDI模型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各个因素的影响效应并且进行省级比较。研究表明:经济增长是碳排放量增加的最主要原因,降低能源强度有利于减少中部交通能耗,而能源结构变化影响很有限。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顾昭洲  梅磊落  
本文运用LMDI模型和C-D生产函数对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资本投入是碳排放量增长的关键因素,单耗水平、交通运输强度、技术水平、劳动力投入均抑制碳排放量增长,其中技术水平是有效抑制碳排放增长的关键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妍慧  栗洋  
在中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背景下,交通运输业产生的碳排放成为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IPCC提供的“自上而下”的方法计算出2000—2019年湖北省交通运输业产生的碳排放总量,然后在Kaya等式的基础上,结合湖北省自身情况加入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使用LMDI分解法对其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湖北省交通运输业2000—2019年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均持续上升,碳排放总量由184.35万吨增长至1232.76万吨,经济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碳排放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交通能源强度的改善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湖北省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对碳排放总量有明显的负向影响,同时交通能源结构的变化也会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产生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庆琦  赵嵩正  肖伟  
量化分析了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能耗、排放与需求,以及面临的能源、排放约束。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交通运输模式的特性及其比较优势,结合各管理部门规划中的节能减排方案,从新的视角提出了基于体系结构优化的交通业节能减排路径和对策。该路径与对策能够充分挖掘不同交通运输模式的潜力,更具经济和时间优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鹏  
能源是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世界能源出现普遍短缺的背景下,降低运输业能源消耗强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使用2000年~2013年交通运输业能源数据,建立拉氏因素分解和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使用效率的显著提高是运输业能源消耗强度降低的主因。(2)各因素对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取决于能源使用效率的水平。当使用效率处于较低水平时,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能源价格,可以显著的降低运输业能源消耗强度,但当使用效率提高到一定水平之后,各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小,而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则一直是降低消耗强度的有效方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纪金莲  祁成军  曹薇  
交通运输业是介于社会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产业部门,是整个国民经济快速运转的纽带,将交通运输业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公平税负与公平竞争。文章以某运输公司为对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2012年数据为基础模拟测算了"营改增"对该公司税负的影响,分析了该公司"营改增"过程中税负上升的主要原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应对策略。研究表明"营改增"使该公司总体税负有所增加,增幅22%,但不同的"营改增"试点项目税负变动不尽一致,"营改增"对实行简易计税方法的客运业务影响不大,对货运业务影响较大,税负增幅超过100%,物流辅助业务税负下降达5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孙莹  
从2012年1月1日起,"营改增"首先在上海试点,交通运输业的"营改增"范围包括航空运输业、水路运输业以及公路运输业;从2012年8月起,交通运输业在北京市、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湖北省、广东省8个省、直辖市和宁波市、厦门市、深圳市3个计划单列市展开,"营改增"范围包括航空运输业、水路运输业、公路运输业;至2014年1月1日起,"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交通运输业"营改增"范围包括航空运输业、水路运输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紫薇  袁长伟  云虹  
为分析各因素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文章构建了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通径分析模型。模型引入了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占比、能源结构、交通发展水平等影响因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求得通径系数,并对影响因子间的相互影响作用进行分析。实例应用结果显示: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交通发展水平的提高。交通发展水平对碳排放产生正向影响达到0.9883。结果表明模型能描述影响碳排放量的各因素间相互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云勇  王兆生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增长的适应程度可以通过建立“推动效应”模型和“拉动效应”模型的方法进行具体测算。经实证分析,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瓶颈,铁路、水运和公路运输业的客货周转量与国内生产总值间的推动效应系数均远远大于拉动效应系数。因此,中国应该努力从铁路、水运和公路三个方面来改善交通运输业的瓶颈状况。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隽  
为进一步解决货物和劳务税制中的重复征税问题,完善税收制度,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国务院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先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改革试点。文章研究"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税负的影响,主要分析了"营改增"前后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对相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利润及所得税的影响,最后提出"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企业加强税务管理的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良杰  吴威  苏勤  杜志鹏  蒋晓威  
通过自上而下的计算方法,测算了江苏省1995~2010年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并结合行业自身发展特点,扩展了Kaya恒等式,运用LMDI分解法进行分解分析。同时,在上述基础上采用Tapio模型对江苏省交通碳排放与交通运输业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1)江苏省交通碳排放量与人均碳排量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石油制品类能源消费碳排放表现突出;(2)正向驱动交通碳排放量增加的因素为经济产出、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负向驱动因素为交通能源结构和交通能源强度。其中,拉动碳排放量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产出规模的扩大,而促使碳排放减少的主要因素是交通能源强度的降低,相对于正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瑾  袁继婷  字丰军  
基于2004—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进行测算,并通过面板门槛效应模型对交通运输效率的碳减排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交通运输业中货物周转效率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旅客周转效率则表现出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交通运输效率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货物周转效率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促进作用随货物周转效率的提高而显著降低,旅客周转效率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抑制作用随旅客周转效率的提高而显著增强;不同水平的经济发展规模下,货物周转效率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影响具有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旅客周转效率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减排效应随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而持续降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瑾  袁继婷  字丰军  
基于2004—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进行测算,并通过面板门槛效应模型对交通运输效率的碳减排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交通运输业中货物周转效率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旅客周转效率则表现出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交通运输效率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货物周转效率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促进作用随货物周转效率的提高而显著降低,旅客周转效率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抑制作用随旅客周转效率的提高而显著增强;不同水平的经济发展规模下,货物周转效率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影响具有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旅客周转效率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减排效应随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而持续降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