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40)
2023(12324)
2022(10771)
2021(10054)
2020(8328)
2019(19149)
2018(19157)
2017(36993)
2016(20084)
2015(22361)
2014(22273)
2013(22157)
2012(20505)
2011(18453)
2010(18432)
2009(16761)
2008(16024)
2007(14099)
2006(12375)
2005(10198)
作者
(58762)
(49104)
(48411)
(46365)
(31039)
(23551)
(21887)
(19265)
(18639)
(17267)
(16984)
(16515)
(15457)
(15404)
(14979)
(14921)
(14723)
(14338)
(13905)
(13866)
(12266)
(12028)
(11800)
(11213)
(11117)
(10773)
(10733)
(10704)
(9808)
(9721)
学科
(80656)
经济(80568)
(54177)
管理(51453)
(40651)
企业(40651)
方法(35932)
(33857)
数学(31442)
数学方法(31106)
农业(22317)
中国(21187)
业经(20407)
地方(19933)
(19841)
(19407)
(15213)
(12479)
贸易(12471)
环境(12337)
(12071)
(12053)
理论(11938)
技术(11352)
(11212)
银行(11169)
(11159)
(11158)
财务(11101)
财务管理(11083)
机构
大学(282175)
学院(282164)
管理(114081)
(109027)
经济(106468)
理学(99772)
理学院(98648)
管理学(96872)
管理学院(96388)
研究(95559)
中国(69331)
科学(62406)
(59995)
(53553)
(47900)
(47416)
业大(47202)
研究所(44263)
中心(43929)
(41406)
农业(40338)
(39074)
师范(38726)
财经(38430)
北京(37543)
(35204)
(35014)
(33376)
经济学(31617)
(31446)
基金
项目(203119)
科学(159410)
研究(147646)
基金(146796)
(128608)
国家(127414)
科学基金(109050)
社会(92056)
社会科(86864)
社会科学(86839)
(81570)
基金项目(79631)
自然(71775)
自然科(70011)
自然科学(69996)
自然科学基金(68738)
(67237)
教育(66128)
编号(60795)
资助(59399)
成果(48340)
重点(45581)
(44064)
(43869)
课题(41429)
(41349)
科研(39149)
创新(38541)
教育部(37082)
国家社会(37057)
期刊
(121947)
经济(121947)
研究(80212)
(53111)
中国(51504)
学报(48829)
科学(45802)
管理(37576)
大学(37154)
农业(35656)
学学(35287)
(32762)
教育(29399)
业经(23906)
技术(22674)
(22139)
金融(22139)
财经(17414)
经济研究(17384)
问题(16404)
(15518)
科技(15020)
(14960)
(14689)
图书(14578)
资源(14441)
林业(14427)
理论(13739)
业大(13562)
技术经济(13081)
共检索到401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许飞  邱尔发  王成  董建文  吴永曙  王荣芬  
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福建省88个乡村的庭院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乡村庭院林植物组成丰富,共计86科、186属、245种。按植物材料划分,种类和数量组成呈现乔木>草本>灌木>藤本的趋势;按村庄类型划分,种类呈现沿海型>平地型>半山型>山区型,植株数量分布呈现沿海型>平地型>山区型>半山型,植物组成以林果和观赏用途植物为主。出现频率较高的庭院植物有桂花、龙眼、榕树、桃树、柿树、梨树、棕榈等。相似度表现为乔木>灌木>草本>藤本,其中,平地型和沿海型乔木相似度最高。庭院林以乡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仅占总体比重的16.17%,且以草本的比重最高,其次为乔木,而灌木和藤本比重相对较低。植物健康状况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许飞  邱尔发  王成  董建文  吴永曙  汪瑛  
乡村水岸林是指在村庄居住区及其附近的河岸、溪流、水渠、池塘、水库等水岸沿线所有林木总和(邱尔发等,2008)。近年来,我国正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乡村水岸林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已经成为乡村人居林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乡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邱尔发  许飞  王成  董建文  吴永曙  
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福建省88个乡村的道路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乡村道路林植物组成较为丰富,包括41科、64属、79种;种类组成呈现沿海型>平地型>半山型>山区型的变化规律,山区型乡村道路林数量明显不足,而半山型、平地型和沿海型数量相对较多。道路林植物以观赏性乔木为主,主要使用树种有木荷、楠木、含笑、杜英、圆柏、枫香、乐昌含笑、紫薇、龙眼、黄金榕、降香黄檀、意杨、香樟、天竺桂、垂叶榕等。道路林分布以主干道最多,其次为村内路,而进村路最少,且道路林分布的特点是以单侧分布较多,而两侧分布较少。分布结构以整条分布最多,而零散分布较少;分布长度以50m以下最多,其次为200m以上,而50~2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烨欣  甘翠丽  李文  周鹭岚  范水生  毛丽玉  
[目的]休闲乡村的发展是推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并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有效途径。目前学界在省域层面检验休闲乡村示范点分布及成因的研究较少。本文分析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空间格局并探索其影响因素,验证示范点选址合理性的同时揭示空间分布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福建省休闲乡村发展的优化路径与建议,为休闲乡村的深入推进与良性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参考。[方法]文章在利用Arcgis10.7的基础上,采用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值等参数,从空间分布形态、区域分布差异、空间分布密度3方面对福建省2014-2020年142个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究,并运用Moran’s I 指数、地理联系率与缓冲区分析等指标和方法剖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空间分布呈集聚性和不均衡性特征。(2)示范点在不同设区市和不同地理区域的分布存在差异。在福建9个设区市中,逾55%的示范点集中分布在福州、泉州、三明、宁德4市。在闽东南西北中5大地理区域内,闽南地区分布最为密集,闽东地区次之,闽中地区最少。(3)示范点空间分布密度存在明显差异,形成厦门北部1个高密度中心,厦门西南部——漳州东北部1个次高密度中心。(4)示范点分布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双重影响。地形地貌是自然因素核心要素,人文因素关键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基础、交通区位、旅游资源禀赋和客源市场规模。[结论]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能够立足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休闲乡村建设应立足自身条件,遵循阶段性发展规律,着重考量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往建设最适宜区去选址与布局;进一步说,福建省及同类地区在未来发展中应立足自身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依托当地农业发展基础,抓住社会经济发展机遇,发挥各地区位优势和示范区溢出效应,从而推动休闲乡村空间布局优化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冀佳   张鑫燚  
<正>乡村聚落的形成是一个受多重因素长期影响的过程,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自然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风俗及生活习惯等。正因如此,不同地区的乡村聚落才会展现出各自独特的形态。其中,作为乡村聚落重要构成的农村庭院,不仅承载着满足农民生活需求的重任,更是家庭副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场所。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当下,传统的乡村景观空间尺度和庭院规划设计已无法满足新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森茂  陈秋华  
运用系统分析思路构建乡村旅游增长机制的系统结构,从运行、动力、约束等机制探讨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结果表明:福建省乡村旅游处于发展初步阶段,应从运行主体、职能活动、动力激励、约束限制等方面,加强福建省乡村旅游的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示范带动、重点突破,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多方参与、系统规划等发展乡村旅游的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龙燕  姚翼源  
"乡村振兴"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全新概念与新时代主张,能够对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思路。当前乃至以后,中国社会不但要发展农业与农村经济,全面提升农民收入,还应将乡村振兴当做工作的重点。文章以此为视角,对我国民族地区庭院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现实支撑等问题进行研究,借此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信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传明  
福建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域,其工业结构的特征有别于全国,文章在分析福建省工业结构特征和工业结构形成条件的基础上,提出福建省工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胡德庆   廖小琴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乡村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除具有基本的致富性经济功能外,也具有强化社会保障、传承农耕文化、美化乡村环境、优化基层治理等多维延展性现实功能。数智时代的到来为推进乡村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最先进的第一生产力——数智技术,即“数字技术+智能算法”的集合体。数智技术赋能乡村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包括:地域性市场有限与流通性空间赋能、发展性知识需要与传播性技术赋能、劳动力解放渴求与管理性手段赋能、独立式熟人互助与连接性规模赋能、竞争性能力不足与生产性动力赋能、旧有模式低效运作与综合型模式创新赋能等。面对传统乡村庭院经济空间封闭、产业滞后、布局分散“、小农思维”、资源难取等问题的存在,应以数智技术与庭院经济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着力从经营主体、技术主体、制度安排、组织服务、环境优化等方面着手,构建长效赋能机制,有效确保数智技术赋能渠道始终畅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游上  江景峰  郭瑞雪  陈晖莉  
在精准脱贫背景下,发展民宿业正成为贫困乡村的一种有效的脱贫途径。然而,依靠粗放发展的乡村民宿业也呈现出一系列问题。相关理论研究,特别是乡村民宿集聚的机理研究成果相对缺乏。本文以福建省典型乡村民宿聚落为例,根据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理论,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提取出最具普遍性的乡村民宿集聚发展的四个影响因素,验证了各因素间的显著相关关系,并据此提出相应的乡村民宿聚落化发展建议,以期针对性地指导、推动我国乡村民宿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文盛  范水生  邱生荣  郑金贵  
乡村发展水平测度是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在构建福建省乡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县域层面测度并划定福建省乡村发展水平的基本特征及主导类型。结果表明:1福建省乡村发展增长趋势显著,闽南地区、北部地区、闽西小部分地区具有较明显的区域特色,不同区域在不同时期内乡村发展水平具有波动性;2福建省乡村发展受地理、资源、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痕迹明显,特色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等是主要驱动因素;3将福建省乡村发展类型划分为工商业导向型(Ⅰ)、农工业导向型(Ⅱ)、农工商导向型(Ⅲ)、农业主导型(Ⅳ)4个基本类型。针对不同类型区的优势、潜力和限制因素进行政策导向分析与对策建议...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森  林宇洪  林燕青  吴超  洪伟  
分析福建省木材市场对林木资源的需求和森林资源生产情况,通过将木材消耗结构进行分类,应用马尔科夫链模型揭示了木材消耗稳态结构分布并预测了福建省2015—2020年的消耗结构比重.结果表明,福建省木材消耗结构基本分为原木、薪材、卫生筷子、人造板、木地板、二次加工板、造纸、农民自用材,其稳定状态分别为13.66%,0.96%,36.77%,8.28%,17.99%,1.86%,13.52%,6.92%.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秋华  纪金雄  
在通过对福建省光泽县止马镇杉关村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生态恢复理论对生态恢复与乡村旅游开发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是促进杉关村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杉关村应在遵循生态恢复导向、景村一体化、特色性、社区参与、可操作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目标、以生态恢复为导向开发旅游项目、推进旅游开发的在地化、提升改造杉关村景观生态系统、加强杉关村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完善的社区参与机制,推动杉关村生态恢复与社会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汤振兴  闫芳  
[目的]通过探讨河南省新农村庭院植物绿化规划及空间布局等问题,试图为河南省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文章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从河南省8个乡(镇)和省级示范点中挑选128户农家庭院开展实地和问卷调查,针对庭院植物绿化规划及空间布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河南省新农村庭院植物类型主要有乔木、灌木、藤木、花卉、草本及乡土植物等,其功能主要包括观赏、乘凉、食用等;同时河南省农民对庭院植物绿化的认知度有85.9%的支持率,46.1%的农户选择庭院植物绿化是为了美化环境,提高空气质量,而参与庭院植物绿化的方式以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汤振兴  闫芳  
[目的]通过探讨河南省新农村庭院植物绿化规划及空间布局等问题,试图为河南省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文章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从河南省8个乡(镇)和省级示范点中挑选128户农家庭院开展实地和问卷调查,针对庭院植物绿化规划及空间布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河南省新农村庭院植物类型主要有乔木、灌木、藤木、花卉、草本及乡土植物等,其功能主要包括观赏、乘凉、食用等;同时河南省农民对庭院植物绿化的认知度有85.9%的支持率,46.1%的农户选择庭院植物绿化是为了美化环境,提高空气质量,而参与庭院植物绿化的方式以出力为主。[结论]河南省新农村庭院植物绿化整体水平仍较低,政府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引导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从而实现河南省新农村的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