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57)
2023(7899)
2022(6666)
2021(5992)
2020(4699)
2019(10531)
2018(10476)
2017(19275)
2016(10621)
2015(12044)
2014(12492)
2013(12369)
2012(11977)
2011(10978)
2010(11338)
2009(10246)
2008(10215)
2007(9507)
2006(8656)
2005(8181)
作者
(32398)
(26650)
(26640)
(25213)
(17118)
(12801)
(12192)
(10370)
(10286)
(10085)
(9221)
(9012)
(9011)
(8609)
(8445)
(8202)
(7937)
(7861)
(7756)
(7683)
(7018)
(6683)
(6639)
(6288)
(6219)
(6063)
(6060)
(6015)
(5622)
(5392)
学科
(52406)
经济(52361)
(27137)
管理(26579)
地方(20342)
(20247)
企业(20247)
中国(17985)
(16000)
业经(14660)
方法(12279)
地方经济(11966)
农业(11006)
产业(11005)
(10265)
(9501)
数学(9426)
(9359)
银行(9344)
数学方法(9323)
技术(9258)
(9252)
金融(9251)
(9154)
(9129)
(8559)
(8510)
贸易(8498)
环境(8272)
理论(8127)
机构
学院(155446)
大学(149088)
(63460)
经济(61871)
研究(57786)
管理(53224)
中国(44559)
理学(43446)
理学院(42877)
管理学(42118)
管理学院(41821)
科学(35023)
(33964)
(30365)
(28946)
(27775)
研究所(26766)
(26623)
中心(26327)
(23202)
师范(22965)
(22827)
北京(22404)
业大(21364)
财经(21355)
(21290)
(21051)
农业(19994)
技术(19843)
(18963)
基金
项目(92476)
研究(72939)
科学(71067)
基金(60781)
(52078)
国家(51515)
社会(43973)
科学基金(43136)
社会科(41662)
社会科学(41657)
(40569)
教育(32841)
(31848)
编号(31661)
基金项目(31643)
(27806)
成果(26144)
自然(24732)
资助(24602)
自然科(24053)
自然科学(24050)
课题(23942)
自然科学基金(23602)
发展(22929)
(22484)
重点(21367)
(19920)
(19727)
(18547)
创新(18536)
期刊
(87213)
经济(87213)
研究(51756)
中国(41917)
(26712)
教育(25348)
管理(22535)
(22235)
学报(21507)
科学(20879)
农业(18196)
(17651)
金融(17651)
业经(17137)
技术(16673)
大学(16598)
学学(15262)
经济研究(12934)
问题(11241)
财经(10177)
(9363)
(9052)
图书(8990)
商业(8794)
(8664)
论坛(8664)
职业(8131)
技术经济(8089)
(8036)
科技(8020)
共检索到264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光美  侯长红  刘伟平  
在分析福建省中药材资源开发利用优势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中药材GAP研究,提高中药材质量,探讨基地的组织形式,抢救和保护濒危中药材种质资源,积极申报名优中药材的原产地保护,培育中药材龙头企业等加快福建省中药材产业化开发的基本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正俊  
中药材产业在川渝黔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进一步推进彼此的合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川渝黔中药材产业合作机制的具体构想为:加强三省企业间的合作;制定共同的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加强科研院所、人才培养基地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加强川黔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的合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爱宗  
定西依托中药材的种植优势,把中药材作为当地重要支柱产业进行大规模地开发生产。通过调查研究,该文阐述了定西中药材种植概况、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何积极推进中药材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艳红  常金良  水梅  
介绍了黑龙江省中药材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推动黑龙江省中药材现代物流发展的建议,包括制定道地药材产地初加工技术标准,健全中药材现代物流标准体系;完善中药材现代物流基地功能,实现规模化集中仓储;组建专家团队,提供中药材物流人才与智力支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晋武  祁永安  石利兵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甘肃省在中药材资源、栽培面积及产量方面具有优势。省内相关地区已将中药材作为当地重要支柱产业,组织大规模的开发生产。该文从甘肃中药材产业的现状入手,在分析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省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对策建议,为甘肃的优势产业发展提出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强强  唐正兴  李国顺  
利用产业集聚指标测度了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的集聚水平,借助引力模型及断裂点公式揭示了中药材各产区彼此联动演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产业空间集聚的综合影响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甘肃省中药材产业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党参、当归和黄芪三类最主要的大宗中药材产业地理集聚特征极为显著,并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2)定西市凭借雄厚的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区域质量(41 051.784)和强大的吸引力(42.890),成为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极,并向周边区域辐射带动,连同天水、兰州、白银和临夏四市(州)形成强大的中药材产业集聚区。陇南、甘南两区域因较远的经济距离而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集聚区。未来有望实现以酒泉为中心的河西中药材产业集聚区和以庆阳为中心的陇东中药材产业集聚区。3)中药材产业集聚是知识溢出、资源环境禀赋、社会需求以及产业加工与监管等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强强  唐正兴  李国顺  
利用产业集聚指标测度了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的集聚水平,借助引力模型及断裂点公式揭示了中药材各产区彼此联动演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产业空间集聚的综合影响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甘肃省中药材产业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党参、当归和黄芪三类最主要的大宗中药材产业地理集聚特征极为显著,并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2)定西市凭借雄厚的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区域质量(41 051.784)和强大的吸引力(42.890),成为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极,并向周边区域辐射带动,连同天水、兰州、白银和临夏四市(州)形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缪艳丽  
中药材产业的本溪市的优势特色产业,如何促进中药材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打造本溪中药材产品品牌,促进"中国药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调查了解本溪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侯长红  林光美  侯大为  陈丽霜  谢芳芳  鲍钦  吴英详  阮颖慧  
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下,结合《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具体要求,从福建省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与稳健发展的中药材种植(养殖)业、福建省日益规范的中药制造业、福建省日益繁荣的中药流通产业、台湾地区规范的中药制造业、台湾地区稳定的中药产品海外销售市场、台湾地区对大陆中药材原料的依赖性等方面介绍了闽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概况;进行SWOT矩阵分析,指出闽台中药材产业合作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之所在;并据此提出促进闽台中药材产业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世文  
作者周世文认为,日本现已成为我国以外的中药销售额最大国家。以日方1987年公布的数字为例,本国生产药材占13%;从我国进口占80%。作者以例证阐述日本中药市场将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接着作者着重阐述我国北药开发过程存在的问题;一是北药的出口与中药主产区的地位不相称;二是北药的深加工还是个短腿;三是组织人工栽培的品种少,无法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最后作者又对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世文  
日本人服用中药(日方通称汉方药)的历史悠久,因此10多年来,中药市场一直比较兴旺,销售量逐年大幅度增加,现已成为国外的销售额最大的国家。据日本汉方医药研究会统计,1980年中药材生产额为337亿日元(2.3亿美元),到1987年增加到1096亿日元(7.8亿美元),8年间增长近2.5倍。日本中药大都是用生药制成,原料来源有3个方面:1.本国生产;2.从中国进口;3.从东南亚地区进口(含香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盖群  刘刚  江生  危玲  
研究表明,中药材白僵蚕具有较好的抗惊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是草酸铵。采用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中药材白僵蚕中草酸铵,发现不同的pH,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缓冲液浓度对测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初步确立了测定僵蚕体内草酸根离子的最佳条件。草酸根阴离子在5min时间能得以很好的分离,最佳测定条件是pH为8.0,铬酸钠缓冲液浓度为5mmol/L,从而探索出毛细管电泳法在测定中药材白僵蚕中草酸铵含量上的可行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爱宗  
中药材是定西的重要优势资源之一。甘肃省定西市已将中药材作为当地一大支柱产业大规模地进行开发生产,并提出打造"中国药都"的目标。该文论述了定西建设"中国药都"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定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劣势,提出了定西如何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加快"中国药都"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志明  
河南省是中药材资源大省和种植大省,但是对于经济利益的过分追逐,使得中药材产业出现了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药材产业的生存发展面临严重危机。河南中药材流通体系的建设实施,首次实现中药材产业链全过程信息透明;通过制定中药农业规范体系,引导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借力于大数据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大宗中药材电子交易平台,实现河南省中药材产业全面升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春荣  李玉贤  张得胜  高振宇  
[目的]为解决中药材套种立体栽培模式不完善,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植株空间分布不合理的问题,针对我市林缘区面积较大的实际,按照"调结构、保质量、降成本、补短板、创品牌"的总体要求,选择重楼、五味子、猪苓、天麻4种中药材,在中药材立体仿生栽培技术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实现天水市中药材由生产大市向产业强市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法]采取架上五味子,架下重楼,地下猪苓(天麻)的立体仿生种植模式,通过五味子、重楼、猪苓(天麻)立体仿生栽培技术能够实现了优势互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便于抚育管理,降低了生产经营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