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09)
2023(5173)
2022(4482)
2021(4225)
2020(3466)
2019(8050)
2018(7907)
2017(16081)
2016(8539)
2015(9387)
2014(9362)
2013(9053)
2012(8536)
2011(7818)
2010(8157)
2009(7447)
2008(7349)
2007(6773)
2006(6211)
2005(5723)
作者
(22717)
(18850)
(18798)
(17991)
(12433)
(9070)
(8667)
(7217)
(7083)
(7070)
(6331)
(6188)
(6142)
(6140)
(6087)
(5968)
(5637)
(5627)
(5596)
(5471)
(4740)
(4551)
(4492)
(4398)
(4359)
(4262)
(4153)
(4138)
(3821)
(3771)
学科
(32553)
经济(32524)
管理(25058)
(24763)
(18311)
企业(18311)
(17203)
贸易(17200)
(16990)
(14740)
方法(12650)
(12267)
数学(11150)
数学方法(10993)
(10403)
中国(9666)
(8742)
出口(8735)
出口贸易(8735)
(8371)
农业(7457)
(7265)
业经(7009)
地方(6985)
(6203)
银行(6201)
及其(6059)
(6012)
政策(5807)
产品(5756)
机构
学院(117867)
大学(114315)
(55912)
经济(54840)
管理(46861)
研究(41163)
理学(39534)
理学院(39182)
管理学(38718)
管理学院(38488)
中国(33238)
(26564)
(23709)
科学(21632)
(20477)
财经(19840)
中心(19477)
(19090)
(18327)
研究所(18067)
(17962)
经济学(16796)
北京(15209)
经济学院(15174)
(15078)
(14984)
(14546)
业大(14495)
师范(14450)
财经大学(14379)
基金
项目(72397)
科学(57718)
研究(56770)
基金(52675)
(44297)
国家(43922)
科学基金(38111)
社会(36190)
社会科(34514)
社会科学(34508)
(27879)
基金项目(26533)
教育(25696)
编号(23836)
自然(23302)
(22953)
资助(22844)
自然科(22762)
自然科学(22758)
自然科学基金(22379)
成果(19895)
(16963)
课题(16401)
(16294)
重点(15903)
(14967)
(14853)
国家社会(14720)
教育部(14716)
(14710)
期刊
(65009)
经济(65009)
研究(39534)
中国(23802)
(18996)
管理(18176)
(17321)
(15293)
金融(15293)
科学(13203)
学报(12671)
教育(12403)
业经(11966)
农业(11910)
经济研究(11582)
(11157)
技术(10779)
大学(10470)
国际(9932)
学学(9638)
财经(9466)
问题(8872)
(8216)
世界(7605)
商业(6404)
(6334)
技术经济(6156)
理论(6077)
图书(5664)
现代(5642)
共检索到191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全毅  
一、电子产品出口现状与特点 (一)出口发展概况 目前,福建省有各类电子企业800余家,固定资产超过20余亿元人民币,1993年实现工业产值93.46亿元,比1992年增长49.3%,占全国电子工业总产值的7%,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0%,成为福建省最大的工业行业。在全国地方电子工业的位次已从1979年的17位上下跃居1992年的第6位,1993年跃升到第3位,仅次于广东、江苏两省。1985年福建省电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胡曙光  
“九五”是我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关键时期,从电子工业来讲,其行业特征决定了它是开放性、国际性、竞争性的产业。为实现2000年我国电子产品出口达到300亿美元的宏伟目标,除了必须考虑贸易的一般共性问题外,还必须考虑电子产品出口的个性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沈红芳  
菲律宾电子产品的出口在“飞地”效应的作用下,曾经获得了高速增长,成为菲律宾出口贸易的支柱。然而,由于受到世界电子业周期衰退的影响,以及在菲律宾经营电子行业的跨国公司投资区位的转移,从本世纪初开始,菲律宾电子产品的出口出现了全面衰退,对其出口贸易与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菲律宾电子产品出口的兴衰表明,发展中国家在选择自己的贸易模式时,不能忽视自身要素禀赋的客观情况。在努力发展换汇率高的高科技产业的同时,同样要重视发展本国具有“联系效应”的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的生产与出口。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郭薇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电子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出口规模也逐年稳步增加。据2014年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达到7897亿美元,同比上年增长了11.9%,高出全国外贸出口增速的4%,在全国外贸出口中占比为35.3%,对全国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1%。然而在全球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中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盛水源  
随着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实现,欧共体将制订和实行许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统一的法规、政策,以前各国实行的技术标准和法规将取消或修订。1992年12月1日正式生效的欧共体电磁兼容法就是其中之一。 一、电磁兼容法的主要内容 电磁兼容可理解为设备(电路、仪表或系统)在电磁环境中满意地正常运转,不因受环境的影响而工作不可靠。电磁兼容要研究的主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雪梅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资源丰富。国家在快速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不断出台各种惠农政策,扶持农业发展。同时,鼓励以农产品为生产原料的深加工企业,注入科技含量,提升出口农产品的产品质量、产品安全。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发展,越来越多的出口加工企业导入国际理念与规则,并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不断创新,快速适应国际市场环境。但由于我国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附加值低,农产品加工出口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近年来特别是对2006年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形势展开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2007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所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居占杰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全球需求减弱,我国水产品出口面临严峻的形势,出口呈明显下降趋势。我国水产品出口下降,除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导致出口环境恶化外,还包括进口市场更加严厉的贸易技术壁垒、原料性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导致出口成本上升以及食品安全事件损害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声誉等原因。为此,必须高度重视食品安全,转变贸易方式,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鲍晓华  
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增长是世界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一大趋势,我国入世从长远看为高技术产品出口创造了更为完善的环境,因而,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增长势不可挡。为此,迫切需要政府制定更为有效的措施,促使我国高技术产品成为角逐世界经济的一支主要力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屈大磊  
近年来,电子信息产品一直是我国外贸出口的第一大类产品,解决好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问题,有利于促进我国外贸形势的好转。本文首先分析了近几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情况,然后分析了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唐帅  宋维明  李冉  付亦重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逐渐消退,出口导向型林业产业面临新的挑战。国际林产品贸易壁垒日益增多,给福建林产品出口造成了诸多限制。在分析后危机时代福建林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贸易壁垒基础上,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的电子产业迅速发展,电子产品已成为中国、马来西亚和泰国的主要出口产品。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中国的入世,东盟国家,尤其是马来西亚和泰国担心面临中国电子产品的竞争。为此,本文采用变动市场份额分析法、出口产品结构相似度指标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标对中、马、泰三国电子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并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枫林  宣家骥  
一、加强科研开发提高电子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可分为价格竞争力和非价格竞争力。根据H.G.Jonnson的国际贸易理论,决定非价格竞争力的根本因素是技术上的优势,它是保证产品性能、质量、商标知名度的可靠前提,而技术的优势是靠研究开发活动实现的。决定非价格竞争力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岑建康  
多年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第一大类商品。机电产品出口的比重已从1985年的6.14%上升至1997年的32.5%,从而极大地扭转了过度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局面。因此努力扩大机电产品的出口,对实现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