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08)
- 2023(5058)
- 2022(4178)
- 2021(3877)
- 2020(3230)
- 2019(7023)
- 2018(7091)
- 2017(13266)
- 2016(7533)
- 2015(8185)
- 2014(8555)
- 2013(7997)
- 2012(7495)
- 2011(6692)
- 2010(6694)
- 2009(6031)
- 2008(5974)
- 2007(5477)
- 2006(4586)
- 2005(4154)
- 学科
- 济(23993)
- 经济(23950)
- 管理(19594)
- 业(17827)
- 企(14365)
- 企业(14365)
- 方法(9945)
- 数学(8415)
- 学(8325)
- 数学方法(8285)
- 财(7849)
- 制(7726)
- 中国(7512)
- 农(7034)
- 体(6649)
- 银(5798)
- 银行(5773)
- 理论(5631)
- 融(5568)
- 行(5564)
- 金融(5561)
- 业经(5099)
- 地方(5003)
- 务(4798)
- 财务(4774)
- 财务管理(4762)
- 企业财务(4596)
- 技术(4394)
- 农业(4390)
- 体制(4321)
- 机构
- 学院(103061)
- 大学(102685)
- 研究(39234)
- 济(36518)
- 经济(35517)
- 管理(34601)
- 理学(29497)
- 理学院(29079)
- 管理学(28370)
- 中国(28229)
- 管理学院(28168)
- 科学(26442)
- 农(23973)
- 京(22383)
- 所(21357)
- 研究所(19680)
- 财(18924)
- 农业(18920)
- 业大(18263)
- 中心(17460)
- 江(16345)
- 财经(14677)
- 院(14413)
- 范(13964)
- 北京(13796)
- 省(13762)
- 师范(13698)
- 技术(13596)
- 经(13380)
- 州(13281)
- 基金
- 项目(72077)
- 科学(55362)
- 基金(51043)
- 研究(49656)
- 家(46901)
- 国家(46525)
- 科学基金(38196)
- 社会(30016)
- 省(29326)
- 社会科(28361)
- 社会科学(28354)
- 基金项目(26498)
- 自然(25803)
- 自然科(25217)
- 自然科学(25205)
- 划(25012)
- 自然科学基金(24759)
- 教育(23293)
- 资助(21237)
- 编号(19391)
- 重点(16794)
- 成果(16578)
- 部(15444)
- 发(15124)
- 计划(14905)
- 创(14845)
- 课题(14734)
- 性(14395)
- 科研(14039)
- 创新(13939)
共检索到155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香 曾志南 郑雅友 巫旗生 宁岳 祁剑飞 贾圆圆
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基础群体、‘金蛎1号’选育系F6和野生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每个位点在各群体的等位基因数为7~24个,各群体在所有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0.3~17.6个,平均等位基因丰度为9.8~16.8。平均观测杂合度和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655~0.662和0.788~0.872。经邦弗朗尼校正,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结果显示,在24个群体–位点组合中18个群体–位点组合显著偏离平衡(P<0.01)。群体内近交系数F_(is)值介于0.0095~0.2874,平均值为0.1992,遗传分化系数F_(st)介于0.0224~0.1627,平均值为0.0767,暗示选育群体中存在较低水平的非随机交配现象,属于中度偏低分化。研究表明,连续的选育对群体的遗传分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选育群体仍然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福建牡蛎 微卫星 群体遗传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巫旗生 宁岳 曾志南 王晓清 祁剑飞 马晓 林凤飞
应用AFLP方法对福建沿海葡萄牙牡蛎自然苗群体(福清、莆田、石狮、厦门)和人工苗群体(宁德、连江、石狮、诏安)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4对选择性引物组合对8个养殖群体239个个体进行扩增,共得到331个位点,多态位点233个。8个养殖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57.10%~69.54%,0.196 7~0.249 2,0.290 2~0.362 6。其中4个自然苗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均高于4个人工苗群体。遗传分化系数Gst及AMOVA分析表明,8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个体...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荣良 王卫军 冯艳微 杨建敏 唐海田 纪仁平
为了监测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在选育过程中的遗传变异、分析选育对其遗传结构的影响,本研究以选育目标为壳宽快速生长的长牡蛎为实验材料,利用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ts)标记技术,对长牡蛎基础群体(p0)和连续两代选育群体(F1和F2)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估。结果发现,所有微卫星位点在3个群体中都表现出了较高的多态性,p0、F1和F2代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6.5、12.2和12.8;p0、F1和F2代群体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的平均数值分别为0.9068、0.8982和0.8836。所有群体10个位点的观测杂合度值(Ho)均小于期望杂合度值(H...
关键词:
长牡蛎 微卫星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邢德 李琪 张景晓
为了探讨壳白长牡蛎人工选育对群体遗传变异的影响,实验利用4个多重PCR组合共1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连续3代壳白长牡蛎人工选育群体和野生群体及基础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发现,6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量为7.212.6,等位基因丰度为6.811.0,期望和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6720.769和0.4860.542;与野生群体相比,3代选育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显著降低,但平均期望杂合度并无显著差异。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结果显示,在60个群体—位点组合中有39个群体—位点组合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近交系数F_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必谦 戴继勋
用RAPD方法获得的几种牡蛎间的遗传距离表明,我国北方海域确实存在大连湾牡蛎(Crasostreatalienwhanensis),褶牡蛎(Crasostreaplicatula)和近江牡蛎(Crasostrearivularis)三种自然种。它们同属巨蛎属(Crasostrea)。大连湾牡蛎、褶牡蛎和太平洋牡蛎(Crasostreagigas)互为姊妹种,近江牡蛎与它们互为非姊妹种。有无长牡蛎以及长牡蛎与上述三种牡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也证实传统的分类方法对于形态特征典型的个体是能够进行准确区分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晓晖 许志强 潘建林 杨家新 葛家春 柏如发 朱清顺
利用10对微卫星引物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长江水系天然群体、人工选育F4A级群体、F4B级群体以及江苏射阳群体共95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F4A、F4B选育起始群体均来源于固城湖国家级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原种场,射阳群体为江苏省河蟹养殖普遍采用的苗种,其亲本为当地养殖河蟹。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4个群体的平均观察杂合度(H o)分别为0.8053、0.8197、0.8105、0.8100,平均期望杂合度(H e)分别为0.7149、0.7161、0.7262、0.7286。其中,人工选育F4A级以及B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天然群体,但是无显著性差异(P>0.0...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人工选育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卢建峰 白俊杰 李胜杰 李镕
采用AFLP技术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F3、F4代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并计算2个选育群体和一个对照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态度、遗传距离及分化系数。结果显示,8对AFLP引物共扩增到26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80条,每对引物检测到的多态性条带在5~13之间。F3、F4代选育群体和对照养殖群体的多态性位点比例分别为29.36%、29.20%、30.29%。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2017,0.1955,0.2042。结果表明,选育群体相较于对照养殖群体多态位点比例和遗传多态度均有所下降。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平均为0.0752,由此可见,92.48%的遗传...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军 王清印 孔杰 孟宪红 曹家旺 王明珠 冯亚萍 吕丁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了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野生群体(Wild Population,WP)和‘黄海2号’第10代选育群体(Breeding Population,BP)的遗传多样性,以检测累代人工选育对中国对虾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5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462个等位基因,微卫星位点等位基因数(N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344个和229个,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180.964。野生群体和选育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852和0.81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军 王清印 孔杰 孟宪红 曹家旺 王明珠 冯亚萍 吕丁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了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野生群体(Wild Population,WP)和“黄海2号”第10代选育群体(Breeding Population,BP)的遗传多样性,以检测累代人工选育对中国明对虾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5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462个等位基因,微卫星位点等位基因数(N_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_e)分别为344个和229个,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180.964。野生群体和选育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852和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飘逸 马海涛 喻子牛 张跃环 高红梅 彭建军
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从熊本牡蛎基因组中开发了20对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通过微卫星标记位点比较了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野生群体中,所有位点共扩增出330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N_a)范围为6~39,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6.500 0;有效等位基因数(N_e)范围为1.352 9~33.361 7,平均值9.517 2;观测杂合度(H_o)范围为0.200 0~1.000 0,平均值0.671 5;期望杂合度(H_e)范围为0.265 6~0.987 7,平均值0.832 1;ShannonWeiner指数(Ⅰ)范围为0.648 3~3.585 8,平均值2.276 9;多态信息含量(PIC)范围为0.254 5~0.969 2,平均值0.803 5,共有16个位点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养殖群体中,N_a平均值为10.250 0,N_e平均值为5.843 4,H_o平均值为0.639 1,H_e平均值为0.763 6,I平均值为1.791 4,PIC平均值为0.720 7。结果显示,熊本牡蛎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低于野生群体,但仍然维持在高度多态水平。研究表明,在熊本牡蛎人工繁育过程中,使用大数量的亲本进行繁育,可有效防止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降低,但人工选育对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外,分析了这些引物在近缘种葡萄牙牡蛎、长牡蛎、香港牡蛎、有明牡蛎、僧帽牡蛎、咬齿牡蛎以及舌骨牡蛎中的通用性情况,发现XB1-6、XB1-39和XB1-45 3个位点在8个物种中均能扩增出目的条带,XB1-41仅能在熊本牡蛎中扩增出目的条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唐首杰 杨洁 赵金良 王成辉 李思发
人工驯养和选育是家养动物适应性进化的主要动力之一,中国大陆尼罗罗非鱼引进群体经历了长期的人工驯养和选育,是研究鱼类在驯养、选育条件下适应性进化的良好材料。本实验以尼罗罗非鱼1个埃及土著群体为对照组,以中国大陆具有代表性的尼罗罗非鱼5个驯养群体和4个选育群体为实验组,采用12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分析了驯养群体和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瓶颈效应。结果显示,土著群体、驯养群体和选育群体平均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AE)分别为5.433、5.113~6.515和3.239~6.734,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812、0.796~0.859和0.657~0.858,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76...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婧璇 范嗣刚 黄桂菊 刘宝锁 张东玲 郭奕惠 喻达辉
利用微卫星标记对2012年3月和6月分别构建的两批共17个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选育基础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6对微卫星引物在17个群体共680个个体中检测到29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在2~7之间,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在2.06~3.07之间,平均观测杂合度在0.31~0.58之间,平均期望杂合度在0.46~0.65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在0.39~0.58之间,高度多态(PIC≥0.50)群体有11个(占64.7%)。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在检测得到的102个数据结果中,有53个(占52.0%)极显著地偏离了Hardy-...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郑荷子 易提林 梁旭方 杨敏 田昌绪 张进 赵程
利用微卫鳜星分子标记技术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选育群体世代F1至F4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并以长江中游野生翘嘴作为对照群体。结果显示:筛选出的7个微卫星位点在5个实验群体中共检测到了149个等位基因;随着选育的进行,4个世代群体遗传多样性参数逐代下降,平均等位基因数从5.14下降到2.57,平均观测杂合度从0.405下降到0.22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从0.702下降到0.424。野生群体与选育群体间的遗传距离逐代增加(从0.345 4到0.751 7),遗传相似度逐代减小(从0.707 9到0.471 6),遗传分化指数逐代增大(从0.093 8到0.239 7)。结果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广泰 刘贤德 王志勇 蔡明夷 姚翠鸾
利用13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分析了大黄鱼"官井洋优快01"品系F1到F44个选育世代的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选育的进行,4个世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标值渐次下降,F1到F413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从0.638下降到0.524,平均等位基因数从5.462下降到4.308,平均观测杂合度从0.779下降到0.532,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从1.356下降为1.092。F1与其后各代遗传相似系数逐渐减小(从0.7194到0.5813),遗传距离逐渐增加,而相邻世代间的遗传相似性逐步升高,遗传分化指数(FST)渐次变小(F1~F2为0.0619,F2~F3为0.051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莫日馆 肖述 秦艳平 张跃环 马海涛 喻子牛
为了培育壳型和生长性状优良的深凹壳型香港牡蛎新品系,以广东台山镇海湾野生香港牡蛎天然采苗的2龄养殖群体为基础群体,以壳型指数D为指标,按照10%留种率和1.755选择强度,利用截头法进行深凹壳型香港牡蛎的群体选育;分析了幼虫期、中间培养期、养成后期的选择反应、遗传获得和现实遗传力等遗传参数。结果发现,选择组的壳高和壳型指数D均大于对照组,遗传参数估算值随着个体的增大而增加。幼虫期,壳高的平均选择反应、平均遗传获得、平均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363±0.167、1.678%±0.416%、0.207±0.095,中间培养期分别0.639±0.115、7.618%±2.666%、0.364±0.065,养成后期分别为0.668±0.179、8.861%±3.072%、0.381±0.102。养成后期,壳型指数D的平均选择反应、平均遗传获得、平均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748±0.066、9.090%±0.565%、0.426±0.038。研究结果为培育深凹壳型、生长性能良好的香港牡蛎优良品种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