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1)
- 2023(1955)
- 2022(1618)
- 2021(1633)
- 2020(1524)
- 2019(3577)
- 2018(3287)
- 2017(5535)
- 2016(3200)
- 2015(3566)
- 2014(3586)
- 2013(3710)
- 2012(3405)
- 2011(3280)
- 2010(3254)
- 2009(3083)
- 2008(3103)
- 2007(2741)
- 2006(2514)
- 2005(2198)
- 学科
- 济(12541)
- 经济(12537)
- 管理(9076)
- 业(6169)
- 资源(4948)
- 方法(4938)
- 企(4681)
- 企业(4681)
- 数学(4312)
- 数学方法(4235)
- 学(3992)
- 和(3462)
- 地方(3410)
- 中国(3375)
- 农(3233)
- 环境(2953)
- 发(2529)
- 人事(2488)
- 人事管理(2488)
- 生态(2304)
- 农业(2262)
- 业经(2074)
- 理论(2041)
- 地方经济(1897)
- 米(1882)
- 玉(1868)
- 玉米(1868)
- 财(1834)
- 黍(1715)
- 玉蜀黍(1709)
- 机构
- 大学(48782)
- 学院(47781)
- 研究(20802)
- 管理(16752)
- 济(16730)
- 经济(16272)
- 科学(15580)
- 中国(14961)
- 理学(14293)
- 理学院(14022)
- 管理学(13492)
- 管理学院(13401)
- 所(12200)
- 农(12041)
- 京(11653)
- 研究所(11314)
- 农业(9452)
- 中心(9020)
- 业大(8837)
- 范(7772)
- 北京(7750)
- 师范(7701)
- 科学院(7649)
- 院(7538)
- 省(7245)
- 江(7202)
- 财(6826)
- 资源(6440)
- 师范大学(6324)
- 州(6184)
共检索到73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文明章 吴滨 林秀芳 游立军 杨丽慧
利用福建省沿海地区18座测风塔70m高度的观测资料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沿海地区风能资源储量丰富,其中福州中南部至泉州南部沿海一带风能资源最为丰富,年有效风功率密度介于(516.7~930.4)W/m2之间,平潭岛的风功率密度更是高达930.4W/m2;此外,位于福建南部的漳浦县赤湖镇一带的风能资源也非常丰富,年有效风功率密度超过509.9W/m2。风功率密度的计算结果与模拟结果分布特点相一致。福建沿海地区年平均有效风能时数及其百分率分别为7837.3h、82.9%。依据国标(GB/T18710-2002)对福建沿海风资源等级进行划分,福州中南部至泉州南部沿海一带应用于风力发电等级为"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姜晓艳 明详 张菁 张守峰 张思瑶 宋军
本文利用沈阳市区近百年气象资料、沈阳地区7个常规气象台站49a风速资料以及沈阳北部地区10个加密测风站资料,分析论述了风能时空演变规律与特点,风速与海拔高度、发电量的密切关系等。在认真总结十几年来康平、法库两县风力发电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多方面论述了沈阳地区风能资源的优势和不利因素、开发利用现状、风电场规划目标和预期经济效益、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结果表明:沈阳北部的康平、法库两县为沈阳市乃至辽宁省风能资源丰富区;区域内海拔130m以上的低山丘陵,经前期测风,轮毂高度年平均风速在6.0m/s以上,具有开发大型风电场的可行性;在开阔的丘陵山地,高度每增高10m,风速将增加0.3m/s,因此在...
关键词:
风能资源 分布特点 开发利用 沈阳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程雪兰 方叶林 苏雪晴 李经龙
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是旅游流深化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论文基于网络爬虫技术抓取携程旅行网上的中国东部沿海5大城市群旅游线路相关数据,构建城市群旅游流网络,进一步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密度、节点结构特征、网络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特征、结构洞等方面揭示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主要结论有:中国东部沿海5大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结构具有层级性和位序—规模特征;各凝聚子群内部联系较为紧密,但各子群之间的互动较少;核心区均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核心节点对边缘节点的"涓滴效应"有限;北京、厦门、青岛、广州、中山、杭州等城市在旅游流网络中的结构洞优势较为明显。大数据视角下的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特征的揭示,对于深入认知"流空间"的内涵以及优化城市旅游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海刚 贾晓平 蔡文贵 王增焕 秦洁芳 杨涛
根据历史和调查资料,对1989—2010年广东沿海牡蛎体内锌(Zn)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污染水平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牡蛎体内Zn的浓度总平均值为211.5 mg/kg,从总体看其浓度出现频率呈对数正态分布。在时间上,牡蛎体内Zn总体平均浓度的分布呈阶段性变化,具体表现为1989—2007年Zn的浓度呈微弱降低的趋势,基本维持在197.0mg/kg的水平;2007—2009年牡蛎体内Zn的浓度有明显升高的趋势,之后Zn的浓度有所降低。在空间上,粤东和粤西沿海牡蛎体内Zn浓度的变化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且基本与广东沿海牡蛎体Zn平均浓度的变化趋势相同,而珠江口牡蛎体Zn的浓度水平相对较高并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学锋 贾晓平 蔡文贵 陈海刚 马胜伟 王增焕
为评价广东沿海牡蛎体镉(Cd)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食用健康风险,实验根据2001—2010年广东17个海湾的牡蛎体Cd含量监测结果及1989—1999年的历史数据,分析了广东沿海总体及粤东、珠江口、粤西3大海区牡蛎体镉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风险商法评价其健康风险。1989—2010年广东沿海累计268频次的监测结果表明:牡蛎体Cd含量变化范围为未检出~10.80 mg/kg(均值1.14 mg/kg,以湿重表示,下同),检出率97.01%;其中98.64%符合中国、美国牡蛎体或贝类的Cd含量限量标准(≤4 mg/kg)。珠江口海域达标率为三大海域最低(86.5%),是今后生物监测与海洋环...
关键词:
牡蛎 镉 健康风险评价 广东沿海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新 余颖 席英玉 王丽娟 杨妙峰 姜琳琳 叶玫
牡蛎能富集栖息环境中多种污染物,可做为监测海域污染状况的指示生物。为评估牡蛎食用安全性,采用2015年对福建闽南沿海主要牡蛎产区养殖牡蛎监测数据,计算不同海区牡蛎中主要污染物:无机砷、甲基汞、铅、镉、铜、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六六六、DDT的暴露边界值(MOE)和总致癌风险指数(RTC),评估食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各污染物的平均暴露边界值在1.00×10(-6)0.111之间,均小于1;平均总致癌风险指数在2.88×10(-5)3.16×10(-5)之间,未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1×10(-4)。因此,闽南沿
关键词:
养殖牡蛎 健康风险评估 福建闽南沿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扬 吴文祥 胡莹 刘光旭
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费及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某一区域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及稳定性对于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至关重要。论文从区域的角度,利用西北5省西安、西宁、兰州等27个辐射站逐日太阳总辐射(1961—2008年)和延安、乌鲁木齐、安康等163个气象站逐日日照时数资料(1958—2008年),用统计分析和规则样条函数插值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西北地区近50 a来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太阳能资源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基本一致,中部青海地区日照时数最长和太阳能总辐射最为丰富,属于资源丰富区,陕西南部...
关键词:
太阳总辐射 日照时数 西北地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龚强 于华深 蔺娜 汪宏宇 袁国恩 张运福
利用辽宁省53个气象站、22个风电场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数据,对该省风能、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做出初步区划。结果表明:南部沿海、辽北丘陵地带及辽东和辽西一些海拔较高的丘陵山地上风能资源非常丰富,适合风能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全省春季风速较大,是风能利用的最佳时期;风能资源演变存在阶段性,1971~1983年风速偏大且在波动中有下降趋势,1984~2000年风速偏小,但无明显的趋势性;辽宁省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的分布形势大致是由西至东减弱,辽西和沿海地区辐射量较大;太阳能资源具有春夏季较大、秋冬季较小的特点;1971~2000年辽宁省年平均日照时数为减少趋势,太阳总辐射量呈弱的...
关键词:
风能 太阳能 区划 辽宁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艳伟 王润 刘健 肖黎姗 杨德伟
科学、准确的评估区域风能的开发潜力及其空间分布状况是风能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应用GIS手段建立了一套简单有效的评估区域陆地风能资源的方法。利用福建省的23个气象站30年的日均气象数据,应用趋势面分析和普通克吕格插值结合的混合插值方法,计算得到空间分辨率为1km×1km的年平均风速的空间分布数据。以此数据集为基础,结合研究区的DEM和土地利用等地理限制因素,分别评估了距地面50m、80m和100m高度上的风能开发的技术潜力及发电经济成本。结果发现:福建省在三个高度上风电的适宜开发面积都在1万km2以上,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选择三种目前主流的风电机组作为参考风机,估算结果显示...
关键词:
陆地风能资源 GIS 潜力评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永超 王士君 韩翰
研究目的:以定量评估方法对城镇化的土地资源效应进行评估,从而解决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发展方式、发展目标及发展调控的不当所造成的大量土地资源利用及破坏问题。研究方法:含有指标属性的AHP法和标准值判定方法。研究结果:(1)城镇化的土地资源正负效应具有相对性、模糊性和变动性特征,具有正负之间和正负效应内部高低效之间4种转化方式。(2)辽宁沿海经济带城镇化的土地资源效应呈现正效应主导下正负效应不断变化和分化现象。并且从空间来看,正负效应的高低值具有空间转移的趋向。研究结论: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利用AHP法和标准值判定方法,能够准确的评估城镇化的土地资源正负效应,能够准确界定城镇化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程丽香
本文以抽样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对东南沿海县域居民财产分布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东南沿海县域居民财产分布普遍不均等。虽然城乡之间居民人均财产差距不大,但城镇内部与农村内部居民的家庭资产和家庭房产差距则较大。同时,东南沿海县域居民家庭资产分布的基尼系数与发达国家相当,属于较为严重的资产分布不均等。研究还发现,东南沿海县域居民家庭年总收入与家庭总资产、家庭人均年收入与家庭人均资产均呈正相关。
关键词:
财产 分布 不均等 东南沿海 县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宏青 刘敏 冯光柳 周月华 万君
利用湖北省77个气象站1971~2000年气象资料以及6个野外观测点的加密观测资料,计算了有关风能参数,对湖北省风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受地形和气候共同影响,湖北省风能资源(比较)丰富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及汉江中游的主要风口、山体相对孤立的中高山区以及大型湖泊的周边地区等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的区域。由于湖北省北部山地较为破碎,从鄂北岗地到整个江汉平原均处于冷空气南下的通道上,其许多地方风能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鄂西的河谷盆地及鄂东的低山丘陵风能资源贫乏。
关键词:
湖北 风能资源 评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郑崇伟 潘静
利用1988年1月至2009年12月具有高精度、长时间序列的CCMP(Cross-Calibrated,Multi-Platform)风场,对全球海域的风能资源进行评估。综合考虑风能密度大小、能级频率、大风频率、有效风速、风能密度的稳定性等各方面,对风能资源进行系统性研究,并对全球海域的风能资源进行区划,为海上风力发电等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全球海域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大部分海域为风能资源的富集区,尤其富集在南北半球西风带,风能资源的贫乏区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和两极零星海域,可利用区和较丰富区主要分布于低纬度海域、太平洋东部中低纬近岸海域、两极大部分海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冲 郑源 朱大胜 刘友英 李果
为了评估乌鲁木齐的风能资源,分析了风速概率分布、风能功率密度和风能密度等模型。利用威布尔分布分析了该地区典型气象年不同月份的平均风速、标准偏差、尺度参数、形状参数、最频繁风速、最优风速、不同月份的风速和年平均风速概率分布及累积概率分布、不同月份的风能功率密度和风能密度。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地区典型气象年不同月份的平均风速、标准偏差、尺度参数、最频繁风速和最优风速的最大值都发生在11月份,最小值都发生在6月份;不同月份的风速概率分布和累积概率分布都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不同月份的风能功率密度和风能密度变化曲线相似,其中11月份的风能功率密度和风能密度最大,其值分别为147.87 W/m2和129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