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90)
2023(10697)
2022(9550)
2021(9061)
2020(7420)
2019(17365)
2018(17195)
2017(33160)
2016(17977)
2015(20164)
2014(19901)
2013(19765)
2012(17882)
2011(16054)
2010(15863)
2009(14329)
2008(13655)
2007(11569)
2006(10013)
2005(8429)
作者
(51711)
(43036)
(42621)
(40561)
(27431)
(20668)
(19328)
(17012)
(16294)
(14930)
(14876)
(14385)
(13763)
(13446)
(13280)
(13029)
(12955)
(12766)
(12270)
(12144)
(10696)
(10295)
(10191)
(9749)
(9543)
(9517)
(9444)
(9424)
(8577)
(8491)
学科
(70606)
经济(70533)
管理(49945)
(46404)
(39034)
企业(39034)
方法(33877)
数学(29167)
数学方法(28763)
(18498)
(17317)
(17219)
贸易(17212)
中国(16904)
(16743)
地方(16419)
业经(15501)
(15292)
农业(12225)
理论(11899)
(11826)
环境(11381)
技术(10845)
(10480)
(10222)
(9898)
(9850)
财务(9826)
财务管理(9812)
企业财务(9205)
机构
大学(252383)
学院(250217)
管理(103328)
(94535)
经济(92378)
理学(90633)
理学院(89588)
管理学(88045)
管理学院(87606)
研究(82014)
中国(58048)
科学(53919)
(53418)
(40607)
(40590)
(40550)
业大(39845)
研究所(37513)
中心(36640)
(34564)
(34128)
师范(33806)
财经(33674)
北京(33174)
农业(31876)
(30719)
(30568)
(28771)
师范大学(27692)
经济学(27289)
基金
项目(182274)
科学(143335)
基金(132696)
研究(130988)
(116244)
国家(115345)
科学基金(99542)
社会(81275)
社会科(77047)
社会科学(77027)
基金项目(71969)
(71193)
自然(67080)
自然科(65504)
自然科学(65490)
自然科学基金(64297)
(60076)
教育(59546)
资助(54218)
编号(53449)
成果(42051)
重点(40295)
(39425)
(38296)
(37692)
课题(36140)
创新(35143)
科研(35076)
教育部(33577)
大学(33501)
期刊
(99275)
经济(99275)
研究(69900)
中国(42389)
学报(41263)
科学(38468)
管理(36220)
(36155)
大学(30743)
学学(28953)
(28037)
教育(26251)
农业(25642)
技术(21066)
业经(16956)
(16183)
金融(16183)
经济研究(15174)
财经(14924)
图书(14314)
问题(13695)
科技(13069)
(12779)
(12605)
资源(12565)
理论(12444)
实践(11675)
(11675)
技术经济(11654)
(11451)
共检索到347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跃渊   叶士琳   陈奕鑫   刘丽   蒋自然  
无水港体系建设是沿海港口提升腹地货物流通效率与供应链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论文综合运用港口体系演进理论和推拉理论剖析无水港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无水港选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沿海港口群腹地无水港选址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探讨无水港体系空间组织优化路径。结果显示:福建沿海港口群腹地无水港选址适宜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差距,沿海城市与内陆省会的选址适宜性较高,适宜性中等城市集中分布于腹地中东部,而适宜性较低等级城市则主要位于湖北省中部和湖南省西部地区。福建沿海港口群腹地无水港体系由区域性和地区性无水港构成,并以一般物流中心为辅,通过北线、中线和南线三条主要运输通道相互联通。最后,完善腹地集疏运体系、优化无水港空间布局、促进设施共建共享等应是今后福建沿海港口群腹地无水港体系空间组织优化的重要方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晓菲  韩增林  
以辽宁沿海港口群—东北腹地为研究对象,在Huff模型基础上,综合考虑港城引力、时间成本因素,分别利用实际最短时间距离和加权时间距离,探究港口群腹地的范围划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混合腹地范围。研究结果表明:1营口港凭借时间成本的优势对大连港在东北地区的影响力造成威胁,腹地范围不仅局限在沈阳经济区,而且沿哈大交通线深入到东北腹地。丹东港腹地包括丹东、本溪和通化市,锦州港口腹地包括辽西地区及赤峰和通辽市,盘锦港和葫芦岛港服务于本市。2加权时间距离考虑腹地城市与港口城市的空间吸引作用,大连港腹地范围扩展至吉林、黑龙江大部,营口港腹地缩减。锦州港腹地范围为锦州市、朝阳市、阜新市。丹东港、盘锦港和葫芦岛港腹地范围为所在市。3混合腹地按照两种距离测度都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大连港与营口港混合腹地范围最广。归纳演化机理为港口综合能力主导腹地格局、港腹可达水平制约腹地格局、腹地城市综合实力抵消距离衰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维祥  许言庆  
从港口自身内部条件、港口城市和外贸环境等方面构建港口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20个沿海港口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拓展的哈夫模型,对港口腹地空间在不同外贸环境下的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伴随着不同外贸环境,港口的腹地空间不断演变,南北方变化趋势因开放经济差异而各异;(2)港口腹地空间演变呈现出地域差异和港口类型差异的基本特征;(3)港口地理区位、港口与城市综合规模、外贸环境和港口基础设施与效率等是腹地空间演变的主要因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萍  顾为东  
江苏沿海地区位于西太平洋沿岸的黄海之滨,包括连云港、盐城、南通3个地级市,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960公里,地处我国沿海、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交汇区域,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独特,土地后备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随着江苏沿海地区开发上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沿海港口群带动经济走向世界资料在我国3.2万公里长的海岸线上,目前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近300个,商船总吨位居世界第8位。到1995年,沿海港口还将新增100多个深水泊位,吞吐能力将有大幅提高:1.港口布局日趋体系化。目前已形成环勃海、长江入海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洪清  
以中国沿海五大港口群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沿海五大港口群1994—2012年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和1994—2012年的上市港口企业交易效率数据,比较不同港口管控模式对港口空间结构和交易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港口管控模式从中央主导改为地方主导,港口群集装箱集中度普遍下降,港口空间结构趋于分散。港口管控模式为市场主导时,港口空间结构趋于稳定。不同港口群集装箱集中度下降幅度不一样,其中环渤海港口群、西南沿海港口群、东南沿海港口群集装箱集中度下降较小,珠三角港口群集装箱集中度下降居中,长三角港口群集装箱集中度下降较大。港口交易效率具有规模经济,且呈阶梯式特征。沿海港口在不同体制下的交易效率呈现"市场主导模式>中央政府主导模式>当地政府主导模式"。由此进一步得出结论:近几年沿海省市开展的省内港口整合运动,实质是实施省级政府主导管控模式,将可以实现省内港口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竞争有序,沿海相邻省份之间的港口竞争更加激烈和无序,不能使"港口群内部和港口群之间港口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竞争有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宗刚  胡蓓蓓  韩建飞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系统分析了中国沿海港口网络的度分布、网络集聚系数、平均路径长度、可达性及其相互关联性。结果表明中国沿海港口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差异明显,表现出较强的集聚性,其度累计概率分布表现为具有置信度较高的指数分布,且具有较小的路径长度和较大的集聚系数,整体结构呈现"小世界网络"特点。并结合实际的自然,社会因素对其进行分析,为今后港口建设规划和航线分布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许檀  
以往在人们的概念中 ,往往把山海关视作一个陆路税关。本文利用该关税收档案资料 ,对清代前期山海关的税收来源、税收数量、税口分布及其各自的发展变化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考察。税收资料显示山海关所征关税中 70— 80 % ,甚至90 %来自东北沿海各州县的海口 ,东北与南方各省的海船贸易税收是该关税收的主要的来源 ,故清代前期的山海关应属沿海税关。对开埠之前牛庄和营口在东北沿海贸易中的地位 ,本文亦有涉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庞瑞芝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50家主要沿海港口1999—2002年的经营效率进行总体分析与评价,并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这些沿海港口的效率变动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沿海港口存在严重的投入拥挤与资源浪费现象;同时,各区域的沿海港口在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方面存在地区差异,沿海港口的纯技术效率在下降。这些结果表明,要从根本上提高港口经营效率,一方面,必须整合港口资源,防止盲目扩大港口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通过港口与其他系统协调发展来消除影响港口效率提高的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蹇令香  李东兵  赵诗晨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以港口吸引度和港口间海运距离双重因素作用下点权有限的加权网络演化模型。选取29个沿海主要港口2015年相关数据,对比演化网络与现实网络的特征指标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将模型应用于预测2018年沿海港口网络,揭示沿海港口网络未来的演化特征,结果显示,港口之间联系紧密程度有所提高,运输效率进一步提升;所有港口的度值都将不同程度增大,使沿海港口网络的连接度和可达性增大;大部分港口将进入更高层级,港口层级结构将升级;港口网络的无序性进一步增强,港口间规模差异减小,港口规模分布更均匀化,港口之间的相互影响能力将下降;港口网络的负向匹配程度将增大,呈向外辐射的状态,即度值大的港口通过集聚效应成为港口群的增长核心后,将凭借其有利条件发挥扩散效应。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基良  
针对当前我国沿海港口投资热潮现象,研究了我国沿海港口上市公司的运营效率情况。构建了包括固定资产净值、管理费用、员工人数和主营业务成本作为评价的投入指标,以及包括净利润、主营业收入、每股收益和利税总额作为产出指标的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主要沿海港口企业的五家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运营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这五家沿海上市公司近5年的运营效率、变化情况和相对排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吴明  郭秀珍  陆慧玲  
北部湾是南海西部最大海湾,沿海三大港口分别是北海、钦州和防城港。2006年,三个沿海港口吞吐量逼近5000万吨,新增吞吐量1280万吨,同比增加34.9%。其中,防城港务集团公司吞吐量2506万吨,钦州市港口集团公司吞吐量438.5万吨,北海市北海港股份公司吞吐量400万吨,同比分别增加24.9%、56.8%和14.3%。为加快广西沿海地区的开放开发,2007年2月自治区政府组建了广西北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燕  冯邦彦  
本文在运用相对引力系数模型确定各港口经济腹地综合实力基础上对三大港口进行了格兰杰检验和VAR动态分析,发现上海港和深圳港都是其经济腹地的格兰杰原因,经济腹地不是它们的格兰杰原因,广州港同腹地的关系正好相反。广州港的经济腹地对其的影响是正向积极的,广州港对经济腹地的影响虽是积极的,但是影响力度不大。深圳港对经济腹地的带动力最高。上海港的经济腹地对其的影响有利有弊,上海港对经济腹地保持一种积极的但影响力度居中的带动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杰  陈卓  王爽  
港口腹地对特定区域内港口功能的合理定位和港口体系的构建意义重大,为明确山东沿海主要港口腹地的动态演化过程、特征及机制,在Huff模型基础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构建交通运输地理信息数据库,集成网络分析法与栅格分析法,设计港口腹地动态演化模拟的技术实现路线,据此考察了山东省沿海主要港口腹地格局的动态演化。结果表明:港口腹地结构上,青岛港与日照港腹地呈现典型的以交通干线为轴线的放射型结构,烟台港腹地呈现典型的圈层结构;港口腹地演化上,2000年以来,在区域内各港腹地交相扩张的相互作用下,山东省沿海主要港口腹地格局经历了"北上—南下"的动态演化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