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50)
2023(4914)
2022(4546)
2021(4147)
2020(3872)
2019(9193)
2018(9085)
2017(17879)
2016(9967)
2015(11615)
2014(12029)
2013(12112)
2012(11459)
2011(10319)
2010(10541)
2009(9887)
2008(10114)
2007(9290)
2006(7832)
2005(6971)
作者
(30738)
(25874)
(25857)
(24729)
(16495)
(12479)
(12047)
(10244)
(9538)
(9186)
(8738)
(8697)
(8491)
(8235)
(8174)
(8161)
(8098)
(7689)
(7505)
(7457)
(6544)
(6383)
(6371)
(5974)
(5856)
(5854)
(5790)
(5710)
(5299)
(5241)
学科
(45003)
经济(44963)
(27766)
管理(27481)
方法(23856)
(22177)
企业(22177)
数学(21304)
数学方法(21101)
(12154)
(11189)
中国(10057)
(9404)
地方(9167)
(8780)
贸易(8780)
(8517)
业经(8127)
农业(7957)
(7355)
(7036)
财务(7014)
(6994)
财务管理(6993)
理论(6658)
技术(6592)
企业财务(6518)
(6041)
银行(6019)
环境(5770)
机构
大学(151317)
学院(150510)
(62188)
经济(60826)
管理(57641)
研究(49936)
理学(49794)
理学院(49214)
管理学(48335)
管理学院(48053)
中国(36972)
科学(32045)
(31632)
(28832)
(27501)
(26446)
业大(24288)
研究所(24171)
中心(23550)
(23100)
农业(22872)
财经(22146)
(19948)
(19882)
北京(19856)
师范(19658)
经济学(19142)
(18222)
经济学院(17536)
(17394)
基金
项目(98763)
科学(76349)
研究(71074)
基金(70058)
(61171)
国家(60681)
科学基金(50962)
社会(43221)
社会科(40913)
社会科学(40897)
(39586)
基金项目(37552)
教育(33566)
自然(33418)
(33370)
自然科(32616)
自然科学(32604)
自然科学基金(32015)
编号(29773)
资助(29210)
成果(24285)
重点(22537)
(22301)
(21431)
(20449)
课题(20376)
科研(19478)
创新(19123)
教育部(18750)
大学(18703)
期刊
(65653)
经济(65653)
研究(40836)
中国(27567)
学报(25200)
(25115)
(22491)
科学(22199)
管理(18415)
大学(18349)
学学(17293)
农业(16646)
教育(15618)
技术(14044)
(11713)
金融(11713)
财经(10952)
业经(10845)
经济研究(10425)
问题(9391)
(9382)
(9355)
技术经济(8650)
统计(8049)
(7879)
理论(7629)
(7362)
商业(7357)
(7238)
图书(7007)
共检索到215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方水美  
根据2002年福建沿海张网作业的生产调查及全省渔业统计,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分析福建沿海6个地级市和4个县市张网作业的捕捞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并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00年和2002年,福建沿海张网作业"能力利用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 2%~100%和7 3%~100%,平均为67 2%和80 9%。各地市间张网作业的"能力利用度"有极显著差异(P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方水美  张壮丽  叶孙忠  张澄茂  郑奕  
根据2002年福建省沿海流刺网作业的生产调查及全省渔业统计,应用DEA法,首次分析了福建省不同地市流刺网的捕捞能力和不同生产水域三重流刺网的捕捞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并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计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福建沿海刺网作业的捕捞能力未得到充分利用,2000和2002年,全省刺网作业的平均“能力利用度”分别为63·8%和48·9%,地市间的“能力利用度”差异显著,最低仅为18·6%和9·7%;刺网作业投入的网具数、船数、功率、作业天数、吨位和网具规格,对该作业捕捞能力的发挥有较重要的影响;相同的调查样本和数据,决策分析取向不同,计量结果亦有不同,比较、决策参考意义也不相同;CPUE与DEA法...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苏新红  沈长春  郑奕  黄前程  
在渔业生产过程中影响捕捞能力发挥的因素很多,给捕捞能力的估算造成困难。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灯光围网捕捞能力发挥的13个指标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可将影响灯光围网捕捞能力发挥的诸多因素归并为渔船作业能力、综合捕捞技术、作业天数、水下灯功率等4个公共因子;它们在围网捕捞作业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渔船作业能力因子、综合捕捞技术因子、作业天数因子、水下灯功率因子。本研究还计算和讨论了各样品的因子得分,通过各因子的得分和综合得分,可对各样品的捕捞能力发挥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渔业生产和管理提供理论参考。[中国水产科学,2006,13(1):59-64]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陈鹏  黄硕琳  陈锦辉  
为应对近海渔业资源衰退及中日、中韩、中越北部湾渔业协定的实施给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社会安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渔业主管部门于2001年制定和实施了沿海捕捞渔民的转产转业政策。论文首先分析了转产转业政策实施4年来,渔船报废补助、渔民转产培训补助、渔业产业项目扶持及渔业税减免等措施对促进渔民转产转业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然后对措施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与渔民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及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调整和完善渔民转产转业政策的建议:(1)制订总体规划;(2)延续补助政策;(3)建立海洋捕捞渔民的养老保险制度;(4)落实渔业权保障渔民权益。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苏新红  沈长春  颜尤明  黄培民  
单拖作业是福建省闽中地区重要的作业渔具之一。在捕捞生产过程中渔具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对渔具捕捞能力的影响程度不同,给捕捞力量的量化计算和管理带来困难。为了了解各因子对单拖作业捕捞能力发挥的影响程度,本文选择影响单拖捕捞能力发挥的12个因子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可将影响单拖捕捞能力发挥的诸多因素归并为网具结构、渔船作业能力、船龄、渔民捕捞技能4个公共因子,它们在单拖捕捞过程中所做的贡献率依次为网具结构52.87%,渔船作业能力24.46%,船龄7.05%,捕捞技能4.73%。本文还计算和讨论了各样品船的因子得分,通过各因子的得分和综合得分,可对各样品船的捕捞能力发挥...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方水美  苏新红  郑奕  肖方森  
根据2002年福建闽南地区双船底拖网和单船底拖网的生产调查及全省渔业统计,结合相关的渔捞记录,应用DEA法,分析了福建各地、市底拖网的捕捞能力和闽南地区不同作业方式捕捞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并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计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福建各地、市实际拥有底拖网的渔船数量、功率和吨位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量的"能力利用度"差异悬殊,1999年和2001年最低的仅为19.4%、19.9%;全省底拖网平均"能力利用度"偏低,1999年和2001年分别为64.3%、67.5%,全省底拖网作业仍然存在渔船的投入数量过多、功率和吨位偏大的问题;因捕捞方式不同,影响捕捞能力的因子有所不同,但投入功率和作业天数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苏新红  方水美  郑奕  庄进顺  
首次采用峰值法(PTP)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福建省历年灯光围网的捕捞能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大部分年份的捕捞能力未得到充分利用。PTP技术趋势表明:20年来福建省灯光围网的捕捞技术更趋成熟、效率不断提高。采用DEA法对近13年来,福建省投入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的灯光围网捕捞能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投入在该渔场灯光围网的捕捞能力也未达充分利用,其平均能力利用度为79.9%。作业天数是制约该渔场灯光围网能力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最后,采用DEA法对惠安县灯光围网进行多指标限制的捕捞能力计算。结果表明:2001和2002年该县灯光围网船队捕捞能力利用率分别为84.4%和95.7%,发挥较好。影...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奕  方水美  周应祺  项亦子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以渔船数、总吨位、总功率和专业劳动力为投入指标。以年捕捞产量为产出指标,对我国1994至2005年的近海捕捞与远洋渔业的捕捞能力与能力利用度进行了系统的计量,并以此为依据对我国渔业管理的政策绩效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近年来近海捕捞的渔船数和捕捞劳力的过剩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渔船总吨位与总功率的过剩率却还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说明目前我国近海增加捕捞能力的主要手段依然是提高渔船的总功率与总吨位,需要在今后的渔业管理中引起重视。通过近海与远洋渔业的比较研究发现,我国近海捕捞能力的实际过剩率已超过了50%,捕捞能力的利用水平不高且提高程度有限;而远洋渔业的能力利用度则尚有较大的提...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饶欣  黄洪亮  陈雪忠  吴越  杨嘉樑  刘健  李灵智  
以《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2009~2014年东海、黄海、南海的海洋捕捞渔船数、总功率、总吨位作为不变投入,专业劳动力作为可变投入,海洋捕捞产量为产出,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对捕捞能力利用度以及理想投入进行分析,总结2009~2014年各海域的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计算无偏能力利用度,评价投入配置的合理性以及各生产投入因素对能力利用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海海域捕捞纯技术效率较高,但能力利用度受资源衰退的影响明显,并有下降趋势,存在大比例的生产浪费,生产规模亟需优化;东海海域能力利用度和纯技术效率都呈稳定增长趋势,近年对生产投入的控制有一定...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苏新红  沈长春  洪明进  叶泉土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在福建省选择29个拖网作业单位(样品)、11个作业因素(变量),用对应分析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判断福建拖网捕捞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了解作业单位(作业船)之间和作业单位与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前影响福建拖网作业的主导因素是网具结构,其次是渔船的主机功率和作业天数。据此,建议从适当增大网口网目尺寸和网口周长、增加船舶主机功率和延长作业天数等方面入手,提高拖网作业单位捕捞效率。本文还通过分析平面变量与样品聚点图,将福建拖网作业分成4个类群,通过分析各类群与各作业生产因素的亲疏关系,进一步了解各类群的特点,可对生产单位和管理者调整拖网作业、优化生产资源配置等提供理论...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胜茂  裴凯洋  吴祖立  程田飞  樊伟  朱文斌  
我国捕捞渔船在各渔场的出海时间与航程量化数据是渔业管理中的参考信息,根据船舶监控系统2018年2.5万余艘海洋捕捞机动渔船的12.87亿条船位数据,利用渔场格网与渔船轨迹的拓扑关系,设计了捕捞渔船出海累计时间与航程计算方法,统计出累计时间3439 万h,累计航程25512 万km,分析结果显示:各省出海作业渔船主要分布在其沿海附近渔场,累计时间和航程近海高于远海。各省出海作业渔船主要分布在其附近渔场,辽宁省捕捞渔船作业范围呈南北向狭长分布,山东省捕捞渔船分布以东海的连青石渔场、海州湾渔场、莱州湾渔场为中心,浙江省捕捞渔船分布以鱼山渔场、舟山渔场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捕捞渔船以北部湾北部渔场和南沙西北部渔场为中心。辽宁省、山东省、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捕捞渔船的累计值存在3~4月、9~11月有两个峰值,在2月、5~8月有两个谷值,辽宁省、山东省两省与浙江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相比1~3月累计时间明显偏低。量化方法与统计结果可辅助于渔业限额捕捞管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铄  秦曼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对我国1996—2012年省域近海捕捞业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以之为基础推测了近海渔业资源衰退速度,并对各省份技术效率演变趋势及省域差异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衰退加速,近年来年衰退率为5.6%以上,各省域近海捕捞业技术效率差异显著且不收敛。本文提出了近海捕捞业要素投入每年按一定比例消减、捕捞能力消减分省设立目标、加大资源增殖放流力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冯春雷  黄洪亮  陈雪忠  
随机生产边界法是一种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线性规划方法。在得到待定系数的估计值后,可求得理论产出,进而可以求得各投入单元的技术效率。以年渔获产量为产出,海洋捕捞专业劳动力和渔船数为投入,应用该方法计算浙江省1996-2004年的海洋捕捞能力。结果表明2000年浙江省捕捞技术效率最高,达到99.9%。在与DEA法进行比较后得出结论:两者计算结果相近,都能较准确的反映捕捞能力水平;在使用SPF法分析捕捞能力时,要注意技术无效率投入的剔除。此外,在用SPF法计算捕捞能力时,应将除去劳动力外的投入因子全部货币化,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思宁  黄祖辉  林光纪  
在界定我国近海捕捞经营形态内涵的基础上,基于福建省各地区的调研,利用股份集中度指数、持股均匀度指数以及雇工劳动力指数考察我国海洋捕捞股份经营形态出现的异化现象。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沿海渔船的股份集中度指数均>40%,最高超过80%,而持股均匀度指数也均在1以上;另外,雇工劳动力指数≥35%,闽南地区则高达80%。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对该异化现象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探讨,认为经济基础因素、内部管理因素、制度环境因素和风险控制因素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基于以上结论,提出成立新型渔业合作组织、实行公司化管理是近海捕捞经营体制改革的探索新方向。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胜龙  张胜茂  原作辉  戴阳  张衡  张忭忭  樊伟  
渔场捕捞强度信息可以为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提供帮助。本研究结合2017年10—11月船舶自动监控系统(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AIS)信息和同期中国中西太平洋延绳钓渔船捕捞日志数据,通过挖掘延绳钓渔船作业航速和航向特征,建立渔场作业状态识别模型,提取渔场捕捞强度信息。以3~9节为航速阈值和0°~10°及300°~360°为航向阈值,渔船作业状态识别准确率为68.29%。阈值识别和日志记录的捕捞强度信息在空间上相关性很高(>0.96),基于AIS信息挖掘的渔船捕捞强度空间分布特征和实际非常相似。阈值识别和日志记录的捕捞强度信息在空间上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e of effort, CPUE)、渔获尾数、渔获重量和投钩数的空间相关系数均大于0.62,基于AIS信息挖掘的渔船空间捕捞强度也可替代用于渔业资源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