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82)
2023(6709)
2022(5854)
2021(5279)
2020(4718)
2019(10959)
2018(10706)
2017(20770)
2016(11634)
2015(13325)
2014(13705)
2013(13899)
2012(13142)
2011(12122)
2010(12226)
2009(11610)
2008(11758)
2007(10782)
2006(9323)
2005(8316)
作者
(36486)
(30793)
(30706)
(29220)
(19544)
(14826)
(14221)
(12102)
(11381)
(10754)
(10455)
(10449)
(9908)
(9813)
(9773)
(9682)
(9665)
(9136)
(8908)
(8879)
(7725)
(7606)
(7487)
(6971)
(6921)
(6869)
(6863)
(6766)
(6250)
(6167)
学科
(56748)
经济(56707)
管理(32071)
(28467)
方法(25815)
数学(23241)
数学方法(23041)
(21658)
企业(21658)
地方(15915)
(14522)
中国(12942)
(12397)
(11439)
农业(9863)
业经(9734)
地方经济(9732)
(9680)
(9638)
贸易(9637)
(9203)
环境(9119)
(8322)
资源(8302)
(7148)
金融(7146)
理论(6995)
(6877)
银行(6856)
(6735)
机构
大学(178399)
学院(177545)
(73083)
经济(71444)
管理(66972)
研究(62473)
理学(57625)
理学院(56894)
管理学(55888)
管理学院(55542)
中国(46441)
科学(41141)
(38107)
(33530)
(33273)
(31342)
研究所(30829)
中心(28846)
业大(27790)
(27527)
农业(26365)
财经(25360)
(24860)
师范(24628)
北京(23881)
(22876)
经济学(22685)
(22214)
(22096)
经济学院(20733)
基金
项目(119316)
科学(92837)
研究(85306)
基金(85163)
(75020)
国家(74450)
科学基金(62395)
社会(53014)
社会科(50201)
社会科学(50181)
(47404)
基金项目(45619)
自然(40557)
(40215)
自然科(39422)
自然科学(39406)
教育(38753)
自然科学基金(38678)
编号(35576)
资助(34980)
成果(28675)
重点(27562)
(27351)
(26447)
课题(24113)
(23937)
科研(23289)
创新(22515)
计划(22491)
教育部(21820)
期刊
(79069)
经济(79069)
研究(47201)
中国(33150)
学报(30498)
(28693)
科学(27257)
(23991)
大学(21298)
管理(20994)
学学(19911)
农业(19319)
教育(16290)
技术(15026)
(13487)
金融(13487)
业经(12996)
财经(12274)
经济研究(12227)
资源(12047)
问题(11187)
(10738)
(10565)
图书(10540)
技术经济(9546)
统计(9014)
(8878)
理论(8655)
商业(8531)
(8364)
共检索到256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谢仰杰  黄良敏  李军  李伟文  张雅芝  
为了阐明福建沿岸海域鲱形目鱼类的资源现状,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福建沿岸海域的鲱形目鱼类资源提供参考,分析了2006~2007年福建沿岸海域4个航次底拖网调查的渔获物中鲱形目鱼类的种类组成和渔获量。结果表明:4个航次共捕获鲱形目鱼类18种;鲱形目鱼类占所有鱼类总渔获量的比例平均为16.91%;鲱形目鱼类的平均资源密度和平均个体密度分别为87.19 kg.km-2和7 457.2 ind.km-2。在各种鲱形目鱼类中,赤鼻棱鳀(Thrissa kammalensis)的资源密度和个体密度最大,黄鲫(Setipinna taty)的资源密度占第二位,凤鲚(Coilia mystus)的个体密度占第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董静瑞  胡成业  水玉跃  田阔  杜肖  水柏年  
根据2015年春季(5月)和秋季(9月)温州南部沿岸海域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多元分析及其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对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多样性和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州南部沿岸海域共鉴定鱼类47种,隶属于9目27科41属,主要以暖水性和暖温性为主,鲈形目(Perciformes)种类最多,共26种;其次为鲱形目(Clupeiformes),共6种;再次为形目(Tetraodontiformes),共4种。春季,优势种依次为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as)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同晋   沈长春   钟俊生   蔡建堤   余伟   马超   徐春燕   庄之栋   谢少卿   刘勇  
为探明福建近岸海域鱼类群落,本研究于2022年5月(春季)、11月(秋季)和2023年2月(冬季)、7月(夏季)在福建近岸海域开展了4个季度的底拖网采样调查,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优势种、多样性以及群落受干扰程度等,并阐述了鱼类群落的群聚结构。本研究共采集鱼类200种,隶属于22目80科149属。适温类型以暖水性为主(占比75.00%),区系类型以底层鱼类为主(占比47.50%)。鱼类平均质量密度为687.16 kg/km~2,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平均丰度为42 909.10 ind./km~2,秋季最高,冬季最低。各季度优势种共计14种,其中日本带鱼为全年优势种。秋季鱼类Margalef丰富度指数(D)最高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最低,Pielou均匀度指数(J')全年变化幅度不大,峰值出现在冬季。聚类分析显示,福建近岸海域鱼类群落可明显分为北部近岸和南部近岸2种类型鱼类群落,且群落种类组成在各季节不同区域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数量生物量曲线显示,鱼类群落在春季受到中等程度的干扰,在夏季、秋季和冬季均受到严重干扰。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献儒  柳淑芳  李达  杜腾飞  庄志猛  
采用PCR特异性扩增获得中国近海鲱形目(Clupeiformes)2科6属7种的48条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结合从Gen Bank筛选出的4科40属83种的COI基因序列225条,对鲱形目鱼类的COI条形码基因特征、种内与种间遗传距离及其分子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探索了DNA条形码技术在辅助鱼类物种鉴定和分类中的适应性。结果表明,4科41属90种273条COI基因序列的平均碱基组成为T:28.3%、C:28.3%、A:24.2%、G:19.2%,碱基组成表现出明显偏倚性。鲱形目鱼类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31,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3,种间距离为种内距离的41倍;系统学分析结果显示,9...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胡嘉豪  俞存根  刘惠  
依据2018年4月和11月在舟山群岛以东沿岸海域开展的渔业资源调查所获得的虾类资料,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公式、生物多样性指数、ABC曲线等方法,对虾类的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优势种、种类的空间分布、丰度/生物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本次调查经鉴定共捕获虾类32种,隶属于10科21属;春季(4月)出现的虾类共有22种,隶属于9科16属。秋季(11月)共有29种虾类,隶属于9科20属,出现种类较多。两季共同出现虾类有19种。(2)秋季虾类秋季的种类数高于春季,秋季有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和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2种优势种,春季无优势种出现;(3)秋季生物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的平均值高于春季,而均匀度指数正好相反,秋季小于春季;(4)ABC曲线的W值春季小于0,秋季大于0,表明春季群落结构受到较大程度的干扰,秋季群落结构受到干扰的程度较小。春、秋季ABC曲线末端均有重叠,表明舟山群岛以东沿岸海域虾类群落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入江光一 ,谷人旭  
一、前言在建设省,正式进行海洋开发,是从1970年9月作为大臣咨询机构设立的建设技术开发会议的海洋开发部门会议,对关于海洋开发重要实施政策进行研讨时开始的,也就是在1973年6月汇编出题为《建设省关于当前海洋开发的推进战略》的报告之后。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杨人伟  
据美国研究人员讲,在美国沿岸水域鱼类资源正以惊人的速度在消失。15年来,美国水域的所有鱼种有将近1/3的鱼种群体已衰退。来自马萨诸塞一个机构和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捷  陈佳杰  徐兆礼  
为研究吕泗渔场沿岸海域虾类群落结构特征,利用2010年春季(5月)和夏季(9月)在吕泗渔场沿岸海域开展渔业资源调查获取的资料,分析了虾类的种类组成、多样性空间分布及群落结构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吕泗渔场沿海海域春夏两季共出现虾类18种,其中春季11种,夏季15种;春季优势种为葛氏长臂虾、日本鼓虾和鲜明鼓虾,夏季优势种为哈氏仿对虾和中华管鞭虾。研究表明:吕泗渔场沿岸海域虾类春季以暖温性生态类群为主,夏季以暖水性生态类群为主。吕泗渔场沿岸虾类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较高的站位主要集中在调查海域的外侧。运用聚类和多维标度对群落结构的相似性进行分析,结合水深等环境因子对吕泗渔场沿岸海域虾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楠  吴娜  郭华阳  朱克诚  刘永  李纯厚  杨静文  江世贵  张殿昌  
以江门沿岸海域夏季采集到的鱼卵研究对象,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分析鉴定鱼卵种类。本研究获得鱼卵个体有效线粒体COI序列信息217个,测序成功率为68.5%。经BOLD数据库比对分析,成功鉴定鱼卵5目14科19属20种(未知种2种);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6,平均遗传距离为0.002,种间遗传距离为0.149~0.325,平均遗传距离为0.255,种间遗传距离为种内遗传的128倍;鱼卵样品以鲈形目数量最多,占51.8%;鲱形目次之,占24.8%;其中鱼卵优势种为黄斑鲾(Photopectoralis bindus)、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us)、大甲鲹(Megalaspis cordyla)、粗鳞鮻(Chelon subviridis)、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亚洲(Sillago asiatica)。本次调查川山群岛东部海域获得鱼卵数量、鱼卵种类数均最多,是江门沿岸海域日本鳀、龙头鱼的主要产卵场;黄茅海、镇海湾西部水域均未获得鱼卵,可能与水域环境变化及陆源污染导致产卵环境破坏、亲体量减少有关。该研究结果揭示了江门沿岸海域夏季鱼卵分布格局,为其制定有效的产卵场保护措施提供依据,同时表明DNA条形码技术能有效地对鱼卵进行种类鉴定,可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沿海海域鱼卵鉴定工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健  黄硕琳  
本文从海域使用权的角度 ,探讨了建立海域使用权制度对协调和解决上述矛盾 ,实现沿岸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赵国庆   黄洪亮   李灵智   屈泰春   范瑞良   冯春雷   李帅   杨嘉樑  
为全面了解西非塞拉利昂沿岸海域经济鱼种大眼裸颌鲈(Brachydeuterus auritus)的基础生物学特征,本文根据2019—2021年现场调查数据,对其体长和体质量组成、体长-体质量关系、性比、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和肥满度(K)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眼裸颌鲈体长范围为20~173 mm,单峰分布,优势组90~140 mm,占比59.89%;体质量范围为0.9~139.6 g,优势组0~50 g,占比68.76%。体长-体质量关系式为W=2.70693×10~(-5)L~(3.00551),匀速生长。雌雄比例为1:1.11,与1:1差异显著;性腺成熟度以Ⅱ期和Ⅲ期为主,Ⅴ期和Ⅵ期个体占比均较低;随体长增加,达到性成熟个体比例增加。摄食等级以1级和2级为主,空胃比例基本随体长增加而逐渐增大。K值范围为1.44~4.06,均值为2.71,显示该鱼种发育健康且能够较好育肥(K>1.2)。月份和性别均显著影响大眼裸颌鲈体长和体质量分布、体长-体质量关系,月份和体长均显著影响其性腺成熟度、摄食强度和肥满度水平。研究丰富了西非塞拉利昂沿岸海域大眼裸颌鲈生物学特征资料,可为该海域大眼裸颌鲈资源评估、开发利用和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晓霞  周天舒  唐文乔  
为了解长江近口段沿岸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中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鳜(siniperca chuatsi)以及乌鳢(channidae argus)4种珍稀重要经济鱼类的资源动态,我们于2002~2013年在靖江沿岸设置定置张网,每月收集2~3份渔获物样本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年共采集379份样本,渔获量112 587尾,681 080.2 g,分别隶属于14目28科77属119种。上述4种鱼共476尾,占总渔获量的4.23‰。其中以鳜的数量为最多,有224尾;中国花鲈和乌鳢其次,分别有121尾和96尾;胭脂鱼最少,仅35尾。...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郭朋军  江新琴  俞存根  邓小艳  张平  许永久  
根据2015年11月(秋季)、2016年5月(春季)在舟山沿岸渔场开展的渔业资源调查中所获得的鱼类资料,采用群聚的物种相似性、多样性指数、RDA分析等方法,对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生态类群、多样性和群聚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本调查共鉴定出鱼类81种,隶属于12目39科63属,以近海暖水种为主;Jaccard相似性指数为37.04%,处于中等不相似水平;优势种计算结果显示,春季优势种为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hexanema),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42.16%;秋季优势种为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占总渔获量的43.56%;春季多样性高于秋季,但2个季节的多样性指数平面分布相似,均为调查海域南部最低,越往北多样性指数越高,且东部海域高于西部海域;ANOSIM检验显示,各群落间差异极显著;相似性百分比(SIMPER)显示,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龙头鱼等7种,中华小沙丁鱼(Sardinella nymphaea)、鳀(Engraulis japonicus)、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等9种,分别是春、秋季各组群的典型种及造成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分歧种。RDA研究结果显示,盐度、温度是舟山沿岸渔场鱼类群落结构主要的环境影响因子。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雨轩  卞晓东  单秀娟  金显仕  王惠宾  
烟威近岸海域是历史上已知的重要的鲐(Scomber japonicus)产卵场之一,或囿于对其“过路渔场”的认知,近年来对该海域鱼类产卵场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解烟威近岸海域鱼类产卵场现状,于2020年4—9月对该海域开展逐月产卵场调查,基于鱼卵、仔稚鱼及环境数据,运用空间插值、聚类分析、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相似性分析和冗余分析(RDA)等方法对该海域鱼类早期资源时空分布、群落结构月度更替及主要种类适宜产卵生境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2020年4—9月于烟威近岸海域采集到鱼类早期资源种类52种,包括33种鱼类的337 038粒鱼卵和28种鱼类的2122尾仔稚鱼;5—6月为主要产卵期,共有21种鱼卵出现,鱼卵数量占全年鱼卵总数的98.32%,主要产卵场位于烟台套子湾至威海鸡鸣岛北部海域,主要产卵种类为鳀(Engraulis japonicus)、鲐、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高眼鲽(Cleisthenes herzensteini)、黄条(鱼師) (Seriola lalandi)、绯(鱼銜) (Callionymus beniteguri)、少鳞(鱼喜)(Sillago japonica)、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长蛇鲻(Saurida elongata)等;烟威近岸海域鱼卵与仔稚鱼群落结构年内变化明显,除产卵末期8—9月外,各月间种类更替率不低于50%,鱼卵与仔稚鱼群落月间平均相异性不低于73%;海表温度(SST)、海底温度(SBT)、海表盐度(SSS)和深度(DEP)是显著影响4—9月主要鱼种产卵选择的环境因子。研究表明,烟威近岸海域为黄渤海规模较大的鱼类产卵场之一,需在鱼类早期生活史研究与产卵场养护策略制定时得到足够重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丹  陈媛媛  陈艳磊  
流域沿岸的产业布局是经济作用于自然流域的载体和影响单元,人类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产业发展对水环境、水资源所产生的胁迫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特别对于跨域流域的产业布局。笔者试图站在以流域为"轴线"的观测视角,以辽河流域为例,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以水环境承载力为硬约束条件,通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优选模型,对跨行政区划的流域沿岸产业布局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据此提出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