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9)
- 2023(1425)
- 2022(1284)
- 2021(1224)
- 2020(1043)
- 2019(2416)
- 2018(2319)
- 2017(4626)
- 2016(2524)
- 2015(2896)
- 2014(2945)
- 2013(3021)
- 2012(2967)
- 2011(2816)
- 2010(2900)
- 2009(2781)
- 2008(2916)
- 2007(2713)
- 2006(2406)
- 2005(2278)
- 学科
- 济(11419)
- 经济(11411)
- 业(7430)
- 企(6957)
- 企业(6957)
- 管理(6218)
- 方法(4997)
- 学(4753)
- 数学(3646)
- 数学方法(3583)
- 贸(3463)
- 贸易(3462)
- 易(3373)
- 业经(3012)
- 中国(2710)
- 和(2686)
- 制(2670)
- 地方(2446)
- 农(2430)
- 策(2242)
- 理论(2223)
- 财(2111)
- 划(1983)
- 银(1894)
- 银行(1879)
- 体(1851)
- 行(1813)
- 出(1780)
- 融(1747)
- 金融(1746)
- 机构
- 大学(41210)
- 学院(40877)
- 研究(19114)
- 济(17108)
- 经济(16773)
- 管理(14394)
- 中国(13351)
- 科学(12769)
- 理学(11977)
- 理学院(11825)
- 管理学(11599)
- 管理学院(11521)
- 所(11490)
- 研究所(10583)
- 农(10358)
- 京(9424)
- 农业(7912)
- 业大(7656)
- 中心(7498)
- 院(7470)
- 江(6899)
- 财(6844)
- 省(6551)
- 北京(6343)
- 研究院(5942)
- 科学院(5725)
- 州(5370)
- 财经(5334)
- 室(5141)
- 部(5064)
共检索到66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谢春平 伊贤贵 王贤荣
为了更好地了解野生早樱Cerasus subhirtella var.ascendens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保护和开发野生早樱这一珍贵木本观花植物,利用群落学研究方法,对福建武夷山野生早樱群落种进行了调查。在野生早樱、木荷Schima superba与青冈栎Cyclobalanoposis glauca为优势树种的群落中,以其优势度为环境容纳量,采用相对优势度求得群落内的种间竞争系数,并用Lotka-Volterra方程研究了该群落中优势树种种间竞争关系。结果表明:在现阶段以野生早樱为优势的群落,经过若干年的群落演替,平衡状态时,野生早樱、木荷与青冈栎的相对优势度分别为28.65%,62.17...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贤荣 谢春平 何志滨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野生早樱Cerasus subhirtellavar.ascendens这一珍贵的木本观花植物,利用群落学研究手段对其群落外貌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对武夷山野生早樱群落植物生长型、生活型谱以及叶片的性质等野外调查研究表明:该群落以常绿高位芽植物占主导地位,其中小高位芽占优势。叶的特征分析表明,中型叶和小型叶占有90%以上;叶型以单叶为主,占91.2%;叶质以革质叶为主,占61.5%;全缘叶与非全缘叶比例相当;渐尖和尾尖叶占67.3%,反映了其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性质。对群落的外貌分析说明,早樱对光的要求,分布范围较高,同时具有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征。图1表1参13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程山 张英 张雨森 赵国柱
对福建武夷山疑似野生干巴菌的子实体,标本编号GB-WYS,进行形态和分子鉴定.ITS-5.8S rDNA扩增测序,获得656 bp核酸片段,与GenBank中产自云南的干巴菌同源比对分析,同源性达91%94%.系统发育分析显示:GB-WYS与云南干巴菌以及干巴菌模式标本同属于一大的分支,又产生一定分化.结合形态特征、分子鉴定及生境特点将GB-WYS鉴定为干巴菌,并推断由于地理隔离,GB-WYS与云南的干巴菌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这是我国云南省之外罕见报道的野生干巴菌的新分布,扩大了干巴菌的生境范围,为其生态
关键词:
菌根真菌 分类 生态 革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思玉 郑世群
Hegyi's competition index model for individual tree was introduced to study intraspecific and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for dominant population of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Bijia Mountain of Longyan, Fujia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etition is more intense in intraspecies than in inters...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群 曾荣 曾爱平 游兰韶 周至宏 罗庆怀
游兰韶等于2006年将福建武夷山的一种沟腹茧蜂(Diocogaster sp.)鉴定为拱茧蜂(Fornicia sp.)。2011年,van Achterberg经鉴定认为,此蜂系应属于沟腹茧蜂属(Diolcogaster Ashmead)。沟腹茧蜂属Diocogaster Ashmead,1900的basimacula种团是形态特异类群,武夷山沟腹茧蜂Diolcogaster basimacula种团sp.,特征为前翅第2肘室裂口形,后翅臀叶凹陷无毛,腹部背板甲壳状,T2和T3有明显的中区,两背板之间的横缝深且宽,内有刻条。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宗慧 郎学东 李帅锋 苏建荣
通过对云南、贵州和江西3省天然分布的篦子三尖杉的野外调查,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基于2×2联列表x2检验、联结系数和种间协变分析篦子三尖杉群落优势种群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篦子三尖杉是群落中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最大的种群。群落中重要值与Levins指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重要值越大,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越大。Schoener指数表明,有92.63%的种对不存在生态位重叠或生态位重叠较弱,其中,篦子三尖杉与其它优势种群之间存在较小的生态位重叠。x2-检验结果表明,中性联结的种对占64.74%,其中,篦子三尖杉与其它优势种群之间的种间联结均为中性联结;群落所有优势种群之间正负联结系数种对的比率为0....
关键词:
篦子三尖杉 种间联结 种间协变 生态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惠滨
福建与台湾,地理上隔海峡相望,历史上关系极其密切。福建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血缘骨肉情深,语言相通,习俗相近。闽台距离近,海上交通便捷,经济文化频繁交流久远。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两岸同胞联系间断达三四十年之久。如今,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台湾当局的松动政策,闽台交往日渐恢复,台胞回闽探亲观光猛增。为了便于台胞来福建旅游观光,了解福建,建设故土,特论述福建武夷山水风光及其旅游开发前景,以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云钦 林文俊 陈世品 范敦锦 傅榕榕 游巍斌
选择武夷山国家公园内海拔1 300~1 600 m且处于同一坡面上的4个固定样地(40 m×50 m),采用点格局方法比较分析了各海拔梯度下不同林层(受光层和非受光层)优势种群的空间点格局。(1)武夷山典型针阔混交林4个样地全林树木的胸径分布、树高分布均呈倒“L”型,幼龄树木占比大,种群垂直连续性好,径级结构和群落更新良好;黄山松、格药柃和马银花是4个针阔混交林样地均存在的优势树种。(2)随着海拔的升高,上述3种优势树种在0~30 m尺度上集群分布增加,随机分布减少,在30~50 m尺度上均匀分布增加。(3)在受光层中,这3种优势树种在0~30 m尺度上呈现集群分布增加的趋势,30~50 m尺度上呈现均匀分布。而在非受光层中,马银花在0~30 m尺度上的集群分布增加,随机分布减少,30~50 m尺度上呈现均匀分布;格药柃在0~30 m尺度上既有集群分布也有随机分布,30~50 m尺度上的均匀分布减少,随机分布增加。因此,随海拔升高,优势种群在0~30 m小尺度上的集群分布程度增加;非受光层的种群空间格局受海拔变化的影响较受光层更为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姜俊 赵秀海
种间联结性是指不同物种在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联性,是植物群落重要的数量和结构特征之一(邓贤兰等,2003),是群落形成、维持和演替的基础(王文进等,2007)。种间联结能有效量化群落中物种相互作用和物种在环境中的配置情况(周先叶等,2000),对于正确认识群落的结构组成、功能和群落演替动态具有重要意义,能为森林经营、森林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青青 杨众养 陈小花 余雪标 薛杨 王小燕
【目的】研究热带海岸香蒲桃天然次生林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各优势种群的种间关联性,以期阐明群落演替与种对间关联性的内在规律,为海岸香蒲桃天然次生林的保护、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海南文昌热带海岸典型香蒲桃天然次生林群落,采用方差比率法测定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优势种群的总体关联性,使用χ2检验2个种群关联与否,进一步用Ochiai指数来表征关联程度。【结果】乔木层的总体关联性表现出不显著正关联,正关联种对数为54对,负关联种对数为49对,无关联种对数为17对,分别占总对数的45.0%,4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炳霖 何东进 洪伟 刘勇生 何小娟 杨俊 王彦涛
运用种群增长新模型研究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天然马尾松种群优势度增长规律,并应用改进单纯形法对模型的参数进行最优拟合.结果表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天然马尾松种群优势度实际最大增长速率在第6径级附近,胸径为20-24 cm,研究结果可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马尾松种群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若梅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对社区居民生活的影响──农户调查结果分析孙若梅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夷山脉偏北段的东南坡,总面积56527公顷。其中核心区34711公顷,科教区911公顷,试验区20845公顷。武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民生
通过分析武夷山市资源现状,提出自然旅游资源、森林资源、耕地资源、武夷岩茶资源为该市优势资源。在分析优势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优势资源潜力,以及开发优势资源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武夷山市 资源优势 开发利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飞 郭星 闫倩倩 杨帆 何丽娟
【目的】揭示白龙江流域大果青杄Picea neoveitchii天然林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主要物种的种间关系,探讨群落伴生种间相关性及的资源竞争压力,以期为大果青杄保护策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典型样地调查,采用方差比率、Pearson相关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方法,分析大果青杄群落乔、灌、草3个层次优势种群的种间相关性。【结果】大果青杄群落内共出现植物35科62属78种,其中乔木层6科10属14种,灌木层21科32属37种、草本层13科23属27种。乔木层大果青杄为第一优势树种,其次为华山松、油松等。灌木层中优势种群有蒙古栎、刺叶高山栎、茶藨子,其次为毛叶水栒子、毛黄栌、光果莸、堆花小檗、小叶鼠李等。草本层的优势种群为青绿薹草和东方草莓,其次为野棉花、牛尾蒿、蒙古风毛菊、豨莶、车前等。大果青杄群落乔木层总体联结性呈显著的正联结,灌木层和草本层种间总体联结性呈不显著正联结,结合Pearson相关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的结果,乔、灌、草3个层次种间相关性均不存在显著负相关情况,不显著种对数均大于显著种对数,总体趋于不显著负相关。【结论】大果青杄群落内物种对资源环境竞争趋于平稳,乔、灌、草3个层次物种间相关程度较弱,物种呈偶然聚合,群落演替处于较高阶段,结构稳定性较强。
关键词:
大果青杄 种间相关性 白龙江 濒危树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江挺 汤孟平
采用相邻网格法调查获取数据,应用优势度分析法,确定3个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占总株数的71.6%,占总胸高断面积的44.6%。利用Hegyi简单竞争指数研究优势种群竞争的方法,分析了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在群落中的竞争状况。结果表明:100 m×100 m样地内,胸径在5 cm以上的优势种群间存在较剧烈竞争,常绿阔叶优势种群>非常绿阔叶优势种群。常绿阔叶优势种群的竞争更为显著,其种内竞争强度大小为: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短尾柯Lithocarpus brevicaudatus;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