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98)
- 2023(16669)
- 2022(14334)
- 2021(13278)
- 2020(11087)
- 2019(25471)
- 2018(25359)
- 2017(49281)
- 2016(27018)
- 2015(30410)
- 2014(30779)
- 2013(30301)
- 2012(27921)
- 2011(25273)
- 2010(25575)
- 2009(23910)
- 2008(23184)
- 2007(21006)
- 2006(18759)
- 2005(16974)
- 学科
- 济(120421)
- 经济(120266)
- 管理(79832)
- 业(72033)
- 企(60277)
- 企业(60277)
- 方法(47135)
- 数学(40555)
- 数学方法(40131)
- 中国(29804)
- 财(29033)
- 农(28771)
- 学(25654)
- 地方(25646)
- 业经(25322)
- 制(25056)
- 融(19050)
- 金融(19042)
- 银(18925)
- 银行(18867)
- 农业(18771)
- 理论(18665)
- 贸(18434)
- 贸易(18420)
- 体(18307)
- 行(18061)
- 易(17793)
- 务(17543)
- 和(17523)
- 财务(17460)
- 机构
- 大学(389685)
- 学院(386410)
- 济(162376)
- 经济(158864)
- 管理(149026)
- 研究(135036)
- 理学(127466)
- 理学院(126035)
- 管理学(123917)
- 管理学院(123211)
- 中国(102347)
- 京(83755)
- 科学(80188)
- 财(77309)
- 所(68400)
- 研究所(61588)
- 农(61436)
- 财经(60537)
- 中心(60320)
- 江(58410)
- 业大(55505)
- 经(54823)
- 北京(53461)
- 范(50350)
- 经济学(49956)
- 师范(49868)
- 院(48745)
- 农业(47742)
- 州(46635)
- 财经大学(44797)
- 基金
- 项目(254160)
- 科学(199199)
- 研究(187700)
- 基金(183855)
- 家(159731)
- 国家(158409)
- 科学基金(135347)
- 社会(118605)
- 社会科(112322)
- 社会科学(112293)
- 省(98415)
- 基金项目(96615)
- 自然(86413)
- 教育(86132)
- 自然科(84348)
- 自然科学(84327)
- 自然科学基金(82823)
- 划(82597)
- 编号(76531)
- 资助(76364)
- 成果(63959)
- 重点(56662)
- 部(56590)
- 发(54001)
- 课题(53277)
- 创(52150)
- 教育部(48811)
- 创新(48763)
- 国家社会(48753)
- 制(48550)
- 期刊
- 济(188603)
- 经济(188603)
- 研究(121718)
- 中国(80070)
- 学报(60659)
- 财(60181)
- 管理(57895)
- 农(56408)
- 科学(55222)
- 大学(46321)
- 学学(43616)
- 教育(43558)
- 融(38258)
- 金融(38258)
- 农业(38253)
- 技术(33555)
- 财经(31046)
- 经济研究(30143)
- 业经(28639)
- 经(26645)
- 问题(24044)
- 业(19550)
- 理论(19484)
- 技术经济(19333)
- 图书(18723)
- 贸(17875)
- 现代(17576)
- 世界(17404)
- 版(17395)
- 科技(17341)
共检索到593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秋华
福建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二)──启动林业市场体系的内在机制陈秋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标准为基本判断依据的经济体制。节约社会资源和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要实现福建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换,如缺乏整体有序的林业市场体系是不可想...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秋华 余建辉
本文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分析当前福建林业科技转化面临的难点。并依据林业特殊性,提出了林业科技转化机制的一般模式。最后就林业科技转化机制良性运行的基本条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秋华
福建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一)──加大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力度陈秋华编者按:当前,福建林业正处于新的发展时期,关键就在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本系列研究,以福建林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为背景资料,对涉及福建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文东 杨美寅
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障碍和对策李文东,杨美寅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今后十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依靠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内集约型转变。同时从略上对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个基本要求:即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铸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远竹 任恒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远竹 朱永法
中国林业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尽快加以转变 .要实现这个转变 ,产业结构调整是关键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 ,为此 ,应在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的基础上 ,优化林业第二产业内部结构 .重点是培育林产加工业这一林业主导产业 ,并通过主导产业影响作用的发挥 ,既拉动林业第一产业发展 ,又推动第三产业增长 ,从而推进整个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并最终达到实现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的
关键词:
林业 经济增长方式 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文烂
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因素分析王文烂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明我国今后十五年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同时指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现两个关系全局的根本转变,即经济体制要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剑
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但如何评价这种转变,如何促进其转变,是现实的难点和研究的热点。以新疆为例,选取生产率、物质投入、农民生活水平、农业产业结构等指标构成评价体系,用满意函数计算满意度,量化地描述农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现程度,进而对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 评价体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雷加富
“九五”期间,国家的投资导向是走内涵扩大再生产之路,即经济的增长方式、产业的发展途径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依靠企业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说“九五”期间乃至一个更长时期内,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将从资源消耗高、资金周转慢、损失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低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转为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提高效益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这是中央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其客观趋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对于林业而言,肩负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八五”期间,林业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秋华
建立反映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统计指标体系史秋华一、建立反映整体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为了反映整个企业经济增长方式是否体现了效益型,笔者建议可建立三个综合性的经济效益指标。1.资本利润率。它的计算公式是:资本利润率(%)=本期利润总额/本期投入资本(所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忠明 万光彩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增长的关键,而将经济增长从依靠要素投入转变到依靠要素效率上来,其重要动力源于科技创新。一个科技创新项目的顺利成长关键是能否得到很好的融资,而一国金融体系中的金融市场在为科技创新项目的融资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金融体系的配套改革必须跟上。在目前情况下,我国应该大力发展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同时提高银行体系的融资效率。
关键词:
增长方式 科技创新 金融体系结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葛霖生
大家知道,我国迄今采用的经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是适应于中央计划经济和粗放型即外延扩大再生产要求建立的。因为,这套指标体系是以数量和速度,而不是以质量和效率为核心的,它利于粗放型经济增长而不利于集约型经济增长。所以,必须予以根本改造,而不能再继续沿用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程思怡 陈姿
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方针以来,福建在转变增长方式方面虽取得了不少成效,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都有显著提高,但总体上依然没有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相关制约和提高生产方式改进的因素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认真研讨。
关键词:
投资 创新 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经验 “发展中国家”是目前对100多个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较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的国家和地区的统称,开头称为“落后国家”、“后进国家“,后又曾称为”不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现在,多数人认为称他们为“发展中国家”,较为确切。这一类国家或地区的特点一般是:(1)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缺乏资本和技术;(2)人口出生率高,增长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