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33)
- 2023(5432)
- 2022(4671)
- 2021(4416)
- 2020(3632)
- 2019(8177)
- 2018(8163)
- 2017(15965)
- 2016(8758)
- 2015(9838)
- 2014(9571)
- 2013(9428)
- 2012(8940)
- 2011(8200)
- 2010(8765)
- 2009(8012)
- 2008(8141)
- 2007(7723)
- 2006(7111)
- 2005(6553)
- 学科
- 济(32696)
- 经济(32667)
- 管理(26433)
- 业(26307)
- 企(22235)
- 企业(22235)
- 农(11302)
- 中国(11011)
- 策(10592)
- 方法(9612)
- 财(9314)
- 地方(8499)
- 业经(8446)
- 制(8076)
- 贸(7831)
- 贸易(7827)
- 易(7634)
- 数学(7354)
- 数学方法(7187)
- 农业(7055)
- 银(6750)
- 银行(6747)
- 行(6534)
- 及其(6499)
- 理论(6260)
- 政策(6107)
- 划(6063)
- 学(5920)
- 融(5902)
- 金融(5901)
- 机构
- 学院(121963)
- 大学(118649)
- 济(51939)
- 经济(50686)
- 管理(46666)
- 研究(45578)
- 理学(38649)
- 理学院(38218)
- 管理学(37737)
- 管理学院(37457)
- 中国(35414)
- 财(25939)
- 京(25554)
- 科学(24643)
- 所(22917)
- 中心(20715)
- 江(20542)
- 研究所(20265)
- 财经(18976)
- 农(17590)
- 范(17343)
- 师范(17260)
- 经(17031)
- 北京(16724)
- 院(16652)
- 州(16545)
- 经济学(14224)
- 业大(13984)
- 省(13748)
- 技术(13720)
- 基金
- 项目(72024)
- 研究(58226)
- 科学(56875)
- 基金(50057)
- 家(42095)
- 国家(41686)
- 科学基金(35681)
- 社会(35430)
- 社会科(33556)
- 社会科学(33548)
- 省(28647)
- 教育(27172)
- 编号(25749)
- 基金项目(25040)
- 划(23907)
- 成果(23128)
- 自然(21200)
- 资助(20936)
- 自然科(20652)
- 自然科学(20648)
- 自然科学基金(20305)
- 课题(18627)
- 发(16477)
- 重点(16247)
- 部(15993)
- 性(15745)
- 项目编号(15707)
- 年(15585)
- 创(15026)
- 规划(14171)
共检索到205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崇伯
习近平主席2013年访问印尼时提出"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作为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应抓住机遇,发挥海洋渔业、闽籍侨商丰富的人脉资源、国际商业网络的优势,深化与海丝沿线国家在各个层面的合作,全力构建一条重点面向东南亚、兼顾南亚与非洲、以经贸和文化为内容的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争取在国家"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凸显福建的地位和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国姣 杨来科
1.尊重差异,建立多元化复合型的合作机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需要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国际间合作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问题。依赖于地理差异的农产品海产品也是非常重要的合作领域,建立合作经济体系要充分考虑经济的差异性。我们需要通过文化交融来化解政治差异性,通过加强互学互鉴来保持文化多样性。各国或地区应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在尊重差异的基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全毅 汪洁 刘婉婷
历史上,起始于中国的丝绸之路将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的货物交换和文化科技交流。丝绸之路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以古都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沿天山南北两路进入中亚地区,沿黑海南北两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郑国姣 杨来科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的国家战略,它适应国际投资贸易格局深刻调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各国发展问题凸显的现实,以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要素自由化等国际合作的新潮流,可为沿线经济体创造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将对全球经济、政治产生深远影响。为更好地应对当前政治环境变化、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国主动权竞争与政策协调技术风险等方面挑战,确保丝绸之路建设成效,推动亚欧非各国互利合作迈上新台阶,我们要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理念,稳妥化危为安,努力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责任共同体,一要尊重差异,建立多元化复合型合作机制;二要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方面提高公共服务意识,...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勇辉
当前学术界对战略支点国家的界定不一,从国家的对外战略角度来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国家应该具有特殊地缘地位、经济示范作用和关键战略价值等基本功能。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国家和推进"21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将面临来自国际体系层次、国家间层次和国家单位层次的困境,为此,本文从各层次困境的功能视角提出了相关的突破点。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马博
斯里兰卡位于中国通往印度洋的交汇点上,发展两国关系对中国政府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回顾中斯两国双边关系发展的历程和模式,分析了新形势下两国关系的走向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认为六十年来中斯之间密切的经贸关系是贯穿两国关系发展的主线。首先,中斯两国有着60年友好合作的基础,这对未来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其次,中国和斯里兰卡两国政府在海上合作方面有着强烈的诉求;最后,印度因素是发展中斯关系无法回避的变量,在未来的中斯双边关系中应该有所体现,努力开创"中国-斯里兰卡-印度"三方合作的新模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谭卓 杨松岭 蔡文杰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核心价值是通道价值和战略安全价值,石油天然气合作是构建能源丝绸之路的主线之一。本文基于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国家的资源潜力、投资环境、合作机会以及合作方向的分析,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油气勘探开发合作的整体战略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油气勘探开发 油气合作模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谭卓 杨松岭 蔡文杰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核心价值是通道价值和战略安全价值,石油天然气合作是构建能源丝绸之路的主线之一。本文基于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国家的资源潜力、投资环境、合作机会以及合作方向的分析,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油气勘探开发合作的整体战略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油气勘探开发 油气合作模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卢文刚 黄小珍 刘沛
广东省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地理、历史、人文和经贸基础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产业政策不够系统完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科技投入不足,部分企业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市场认识不够,华侨华商助力作用仍需发挥等问题。广东省应加强政策引导,着力顶层设计,统筹发展规划,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推进与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搭建方便贸易往来的合作平台,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引导侨商参与建设,助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丁阳 黄海刚 王春豪
文章在详细介绍克拉运河项目产生及发展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修建克拉运河对中国和泰国的战略意义,对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格局带来的影响,以及当前该项目建设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本文认为,我国必须坚持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战略契机,以多边合作组织为建设平台,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利共赢"为合作原则,以"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组织为政治保障,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为金融支撑,共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促进亚太自贸区早日建成。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伍凤兰 陶一桃 申勇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对外经贸格局战略调整的延伸和体现。深圳地理区位优越、市场经济发达、产业基础雄厚,具有参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优越条件。在参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过程中,深圳应明确城市定位,形成自身比较优势;突破传统同质化发展路径,积极拓展差异化合作;以前海蛇口自贸区为载体,探索以开放促制度创新的试点;以湾区经济为依托,构筑更高层次开放性经济体系。
关键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深圳 战略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大海 王艺潼 刘芳明 于莹 连晨超 徐孟
以海外港口为载体建设海上战略支点,宏观上有利于从全球视角实现海外港口建设布局,微观上有利于落实到海外港口的投资建设层面。海上战略支点港的主要建设模式有合资模式、并购模式、长期租赁模式和特许经营模式等,应根据不同模式的特点,规避其政策法律风险和一般法律风险,实现海上战略支点相关制度的完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大海 王艺潼 刘芳明 于莹 连晨超 徐孟
以海外港口为载体建设海上战略支点,宏观上有利于从全球视角实现海外港口建设布局,微观上有利于落实到海外港口的投资建设层面。海上战略支点港的主要建设模式有合资模式、并购模式、长期租赁模式和特许经营模式等,应根据不同模式的特点,规避其政策法律风险和一般法律风险,实现海上战略支点相关制度的完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大海 王艺潼 刘芳明 于莹 连晨超 徐孟
以海外港口为载体建设海上战略支点,宏观上有利于从全球视角实现海外港口建设布局,微观上有利于落实到海外港口的投资建设层面。海上战略支点港的主要建设模式有合资模式、并购模式、长期租赁模式和特许经营模式等,应根据不同模式的特点,规避其政策法律风险和一般法律风险,实现海上战略支点相关制度的完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冬梅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具有包容互惠的交融性、联接海陆的通达性、资源要素整合的枢纽性、海洋事务与服务的公共性等特点。当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面临与沿线国家战略对接、地方治理延伸为区域治理、优势集聚与发展动能脱节等问题,必须加快建"核心区"构动力体系,进一步拓展蓝色合作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