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47)
2023(10716)
2022(9012)
2021(8364)
2020(6824)
2019(15216)
2018(14962)
2017(28413)
2016(15508)
2015(17448)
2014(17721)
2013(17330)
2012(15949)
2011(14269)
2010(14914)
2009(13942)
2008(13083)
2007(11973)
2006(10693)
2005(10044)
作者
(43781)
(36146)
(35907)
(34516)
(23262)
(17456)
(16588)
(13795)
(13733)
(13322)
(12367)
(12355)
(11822)
(11394)
(11251)
(11240)
(10918)
(10691)
(10460)
(10248)
(9247)
(8827)
(8780)
(8326)
(8178)
(8173)
(8015)
(7961)
(7574)
(7297)
学科
(57536)
经济(57467)
管理(43305)
(43219)
(33336)
企业(33336)
(26608)
金融(26605)
(25200)
银行(25190)
中国(24680)
(24372)
方法(20308)
(18836)
地方(18334)
数学(17234)
(17114)
数学方法(16924)
(16500)
业经(13996)
(12622)
(12621)
财务(12580)
财务管理(12541)
企业财务(11942)
理论(11795)
(11384)
贸易(11371)
农业(11281)
中国金融(11237)
机构
学院(211333)
大学(207516)
(81499)
经济(79230)
管理(74458)
研究(71469)
理学(61905)
中国(61731)
理学院(61121)
管理学(59938)
管理学院(59534)
(43953)
(43148)
科学(43135)
(36580)
中心(35992)
(34788)
(32860)
财经(32848)
研究所(32489)
(29783)
(29754)
师范(29497)
(29483)
北京(28117)
业大(27393)
(25909)
经济学(25440)
农业(24994)
技术(24390)
基金
项目(133864)
科学(103955)
研究(102415)
基金(93227)
(80446)
国家(79680)
科学基金(67765)
社会(63192)
社会科(59790)
社会科学(59771)
(54863)
基金项目(48506)
教育(47450)
(45059)
编号(43963)
自然(41467)
自然科(40480)
自然科学(40471)
自然科学基金(39723)
资助(38273)
成果(37776)
课题(31200)
重点(30802)
(30216)
(28326)
(28270)
(28087)
项目编号(27142)
创新(26431)
(26241)
期刊
(96757)
经济(96757)
研究(66186)
中国(49443)
(37406)
金融(37406)
(35345)
学报(31509)
(30410)
教育(29727)
管理(27614)
科学(27548)
大学(23615)
学学(21750)
农业(19205)
技术(19007)
财经(16259)
业经(16071)
图书(15386)
经济研究(14831)
(14060)
问题(12364)
书馆(11278)
图书馆(11278)
理论(10990)
(10519)
(10471)
论坛(10471)
实践(9997)
(9997)
共检索到342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钱明辉  胡日东  
首先在新地理经济学的理论架构下,通过空间区位分析,对我国各城市构建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能力进行合理评价,研究认为应优先发展金融服务业集聚区域的中心城市;随后结合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可判别各地区金融服务业集聚类型及规模,进而对构建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各城市进行战略选择;最后提出要提升各地区构建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能力,推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敏  苑西恒  
金融危机的发生暴露出当前我国一国四币的货币体系存在的弊端,加强两岸区域间货币合作,并最终实现货币一体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借鉴欧元和特别提款权的构造思想和发展经验,构建了以人民币、港元、澳元和新台币为基础的区域货币单位"中元"。根据美元和欧元构成的参照货币篮子计算了"中元"的汇率,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了名义偏差指数和实际偏差指数,从汇率稳定性角度分析区域货币单位"中元"的稳定性与监管的可能性。最终得出依据贸易额和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的算术平均数计算得出的"中元"最为稳定,两种指数均应予以测算并报告。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冬根  
海峡两岸金融合作若干问题的探讨徐冬根一、海峡两岸的经贸合作自1979年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大陆与台湾两岸之间经济、贸易、投资合作关系得到迅猛发展。在贸易方面,两岸经香港的转口贸易达到2767亿美元,比1987年增长18倍,其中,台湾方面获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叶安照  刘金林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迅速,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中人民币坚挺甚至面临着历史性的国际化发展机遇背景下,构建南宁区域性金融保险服务中心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有着较突出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但也存在着较明显的劣势和不足。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快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创新金融保险产业政策以促进产业集聚,加强保险市场研究,加强监管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加强人才培养等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非  
世纪之交,随着香港、澳门的相继回归,加速推动两岸区域经贸合作,使海峡两岸之间形成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的经贸互补与产业分工体系,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使该地区成为继广东、上海之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源,而且对于缩小两岸经济差距,促进两岸经贸交流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念鲁  
《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前景探讨》一文是今年五月初吴念鲁同志在“海峡两岸经贸发展回顾及合作前景讨研会”上宣读的反响较大的一篇文章。他提到:世界经济、贸易、技术、文化的交流都离不开金融、离不开银行,如果金融关系发展缓慢或遭受阻挠,将一定程度上必然影响双方关系的发展。现在海峡两岸虽然在经济往来上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由于种种人为阻碍,影响双方合理交往的关系。此文中,作者提出推动双方金融合作关系的发展可行的几个步骤,很值得同志们一阅。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李波  李伟华  
科技是城市发展之引擎,创新是科技发展之灵魂,而研发机构是科技创新的平台。厦门推进"科技强市,科教兴市"战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都离不开自主创新,因此,厦门必须大力引进研发机构,提升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和经济效益,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着力发展厦门特色的研发中心总部经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元辉  覃合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把广西推倒了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广西抓住当前有力时机,整合资源,建设国际区域性中心,不仅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广西走向国际化、开放性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志强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厦门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发展优势,而构建区域金融中心对厦门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本文首先介绍了区域金融中心的基本概况,在对两岸经贸关系及厦门金融业发展形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基本构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媛媛  
海峡两岸跨境经济合作区是在两岸签署ECFA以及经贸关系逐步正常化的背景下,为探索两岸经济合作新模式,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所提出来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合作模式。它是在两岸间的毗邻地区实现相互间的物流、金融、产业、人流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的互联互通,进行两岸共同市场的局部实验,并磨合不同的制度、体制,共同规划、共同管理、共同生活,探索两地一区、两岸一家的新路径,为未来两岸经济政治的统合提供试验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益澄  
通过对区域性金融中心概念的思考,分析了宁波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利弊条件,进而提出了树立“金融领先”意识、深化金融改革、建设发达的区域性金融市场等六条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玉霞  
本文针对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结合实际,对宜昌市经济、社会、区位、文化、政策等因素进行了优劣势比较分析,提出了构建宜昌区域性金融研究中心的战略措施,其中主要措施是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和培育完善的市场主体。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丽霞  张志英  张丽宇  
运用SWOT分析法,详尽地对成都的综合经济实力、金融业发展状况、"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资金利用、成渝经济区的历史机遇、重庆的挑战等方面予以全面地分析,总结出成都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了成都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初步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