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38)
- 2023(5339)
- 2022(3743)
- 2021(3191)
- 2020(2388)
- 2019(5256)
- 2018(5246)
- 2017(10138)
- 2016(5696)
- 2015(6349)
- 2014(6510)
- 2013(6030)
- 2012(5249)
- 2011(4584)
- 2010(4721)
- 2009(4304)
- 2008(4320)
- 2007(3657)
- 2006(3524)
- 2005(3255)
- 学科
- 济(26485)
- 经济(26458)
- 管理(14649)
- 业(12311)
- 中国(12102)
- 地方(8622)
- 企(8607)
- 企业(8607)
- 农(7703)
- 城市(7169)
- 业经(6800)
- 方法(6452)
- 发(5990)
- 数学(5447)
- 城市经济(5397)
- 农业(5390)
- 数学方法(5364)
- 发展(4645)
- 展(4638)
- 学(4633)
- 产业(4519)
- 环境(4377)
- 财(4344)
- 制(4243)
- 信息(3922)
- 总论(3622)
- 信息产业(3583)
- 理论(3578)
- 方城(3479)
- 体(3469)
- 机构
- 大学(79603)
- 学院(79566)
- 济(31500)
- 经济(30571)
- 研究(30531)
- 管理(27987)
- 理学(23707)
- 理学院(23330)
- 管理学(22785)
- 管理学院(22636)
- 中国(21577)
- 科学(19079)
- 京(18369)
- 所(14761)
- 财(13458)
- 研究所(13373)
- 中心(13360)
- 农(13249)
- 江(12474)
- 范(12418)
- 师范(12327)
- 院(12025)
- 北京(11484)
- 业大(11475)
- 财经(10711)
- 州(10347)
- 经济学(10187)
- 师范大学(10163)
- 农业(10007)
- 经(9757)
- 基金
- 项目(55297)
- 科学(44323)
- 基金(40436)
- 研究(39363)
- 家(35680)
- 国家(35417)
- 科学基金(30856)
- 社会(26577)
- 社会科(25203)
- 社会科学(25195)
- 基金项目(21629)
- 省(21361)
- 自然(19573)
- 自然科(19152)
- 自然科学(19149)
- 自然科学基金(18785)
- 划(18586)
- 教育(17260)
- 编号(15403)
- 资助(15073)
- 发(12792)
- 重点(12561)
- 成果(11986)
- 国家社会(11600)
- 课题(11268)
- 部(11257)
- 创(10651)
- 发展(10429)
- 展(10293)
- 科研(10103)
共检索到121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谢先全 晏路明
文章针对福建省城市化水平低、发展缓慢的现状,对全省23个城市共10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及聚类分析,将全省城市划分为4组不同的城市化类型。结果表明福建省城市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最主要的差异体现为第一主成分所揭示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差异,闽东南沿海地区和内地沿主要交通干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高于闽西北、闽东北欠发达地区;进一步的差异体现为由第二、三主成分所揭示出的"人口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产业结构"的差异。以此为基础,提出加快福建省城市化进程的一系列对策。
关键词:
城市化 类型 数值划分 福建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安祥生
区域城市化类型研究 ,旨在把握不同区域的城市化特征和面临的问题 ,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区域城市化的发展对策 ,为全省城市化战略决策提供依据。本文在讨论了区域城市化类型划分的原则及度量城市化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采用多指标主成分分析方法 ,对山西省的区域城市化类型进行了划分 ,并分析了主要城市化类型的特征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
城市化 类型划分 主成分分析 山西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琪 安树伟
相比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化质量的提高却较为缓慢,并且不同城市间存在较大差距。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等,对中国286座地级及以上城市2008年城市化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聚类分析,将不同城市分为城市化质量良好、中等、一般及较差四种类型。从区位特征看,城市化质量良好城市均在东部地区,质量中等城市的分布从东向西递减,一般及较差类型城市遍布全国;从社会特征看,各类型城市的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和居民的需求都有差距,并且城乡关系也不够协调。根据不同城市化质量类型城市的特点及相同之处,提出了各自的发展重点及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
关键词:
城市化质量类型 划分 比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浪 朱义 薛建辉 张桂莲 仲启铖 傅煜
生态修复在城市内涵式提升阶段,具有改善"城市病"和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园林绿化在改善人居环境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立地条件与植物关系,这个古老而永恒的科学问题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参考森林立地类型划分的基础上,系统回顾了林业科学研究中森林立地和困难立地的相关概念和内涵,重点阐述了转型期园林绿化的城市困难立地概念及其范畴;提出了城市困难立地立地类型划分的3个主要依据:(1)大尺度与中尺度格局以森林立地分类基本原则为基础,(2)直接人为干扰影响应该特别强调,(3)必须特别关注土壤、水对植被的刚性约束;建立了基于园林绿化的城市困难立地类型划分体系,共计3个一级类别、12个二级类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金晓哲 林涛
边疆在整个国家空间结构中的重要性不亚于首都和核心区。但目前我国边疆研究却相对滞后,研究内容和视角也相对单一。这与目前我国以领土边疆为主的边疆观具有重要的关系。为此,作者首先对我国的边疆界定进行了评述,认为以领土边疆为主的我国边疆观无法涵盖不同时期和国家边疆概念中拓居边疆、利益边疆等的多重涵义。基于此,依据国内外边疆的多重涵义,对我国的边疆概念进行了拓展,将边疆划分为政治边疆、文化边疆和拓居边疆3种类型,并依据各自的空间涵义提出了相应的研究视角。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金川 陈守强
城市群是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和国际劳动分工的新型地域单元。目前,中国区域空间治理模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由原来的行政区分割管理开始转向类型区空间治理。本文基于城市群的重要外延特征,采用"先分等、后划类"的综合分类思想对中国23个城市群进行定量类型划分和空间分异分析,为中国城市群实施因地制宜的空间格局优化和分类管理的规划引导提供科学依据。首先,参考世界成熟城市群的规模大小和集聚程度,中国城市群分为国家级、区域级、次区域级和地区级4个等级,呈现"3-5-6-9"的金字塔型等级结构;其次,基于城市群的五大特征,构建由10个因子和22个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运用Q型聚类分析法将中国城市群定量划分为成熟外向型、双核赶超型、环境友好型、单核辐射型和内陆粗放型等5种类型;最后,综合等级划分与定量聚类结果,进一步细分为国家级成熟外向型、国家级双核赶超型、区域级双核赶超型、次区域级环境友好型、地区级环境友好型、区域级单核辐射型、地区级单核辐射型、区域级内陆粗放型和地区级内陆粗放型共9个亚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彦光 周一星
城市化过程在宏观意义上是一种Logistic过程,可以采用S形曲线描述。Northam注意到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Logistic曲线特征,并且将其分为三个演化阶段。Northam曲线在国内城市地理学研究中具有较大的影响,但其划分结果不尽准确,前因后果也未澄清。借助系统论的有关思想,从城市—乡村人口的异速生长关系出发,导出城市化水平的Logistic方程,揭示城市化过程的理论基础;进而运用导数原理、Logistic曲线的内禀特征尺度以及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模型修正并且改进了Northam曲线,得到一个四阶段的划分结果,最后对重新分段的结果进行了地理空间解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袁文平
经济增长类型的科学划分袁文平[教授西南财经大学成都610074]微观经济“粗放增长”与“集约增长”的划分科学划分粗放增长与集约增长,是科学划分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的基础。没有前者的科学划分,后者的划分也就不可能科学;没有微观经济的粗放增长与集约增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谭永忠 姜舒寒 吴次芳
如何更好地掌握并利用闲置土地,成为解决我国土地供需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梳理闲置土地现状,探讨闲置土地的形成原因,对其类型进行具体划分很有必要。闲置土地的现状分析1.从土地督察和审计数据看闲置土地现状2014年,节约集约用地专项土地督察发现,全国批而未供土地达1300多万亩,闲置土地105万亩;2015年7月,审计署对29个省份、29个中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许锋 周一星
基于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数据(企业级),综合采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等方法,科学划分了我国649个县级以上城市的职能类型,将其划分为3个大类、15个亚类和37个职能组。建议下一步以分类结果为参考,以不同职能组城市为单元建立扩大内需投资效果评价和信息反馈机制,重点以"大区级和省区级综合性城市"为扩大内需着力点,积极发展城市群,促进我国宏观经济平稳启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康晓光 马庆斌
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竞争力之间存在倒"U"型统计关系。根据产业的环境需求和环境压力两个指标,划分了六种产业类型。统计数据显示,由新分类指示的产业结构变动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演变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最后,文章从人的需求以及全球分工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的动力机制。结论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的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环境政策的制定,必须与其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等级位置相适应。就环境政策而言,其合理性不能以其严格程度来评价,而在于这种环境政策是否与城市自身对产业价值链条某个环节的吸引、控制能力相适应。城市政策制定者应该在城市竞争力、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之间找到合理的结合点。这样,才可以推动城市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和最小的环境代价,快速、稳定、均衡并可持续地提高竞争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林琳 杨莹 李冠杰
基于1995,2000,2005,2010年相关数据分析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省际差异,在此基础上划分老龄化类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老年人口分布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态势,中西部农村人口老龄化增速明显,老龄化范围由沿海向内陆迅速扩张。根据老龄化程度和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将农村人口老龄化划分为快速减少浅度老龄化、快速减少深度老龄化、慢速减少深度老龄化、慢速增长浅度老龄化、慢速增长深度老龄化、快速增长浅度老龄化、快速增长深度老龄化7种类型,1995—2000年有5种类型,其中快速增长与慢速减少深度老龄化类型集中于长三角地区,快速与慢速增长型浅度老龄化类型由环渤海地区向内陆延伸;2000—2005...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费洪平
工业化地域类型是系统反映工业化过程与产业结构空间差异性及分类的地域单元。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推进,已形成了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工业化地区,如何对其研究已成为值得重视的新问题。本文以衡量工业化水平和产业结构特征的主要指标为依据,将全国划分为10个工业化地域类型,研究各自的工业化的条件和特点,剖析存在的问题,阐明工业化模式和途径,为我国工业化空间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