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11)
- 2023(8894)
- 2022(7495)
- 2021(7012)
- 2020(6030)
- 2019(13570)
- 2018(13941)
- 2017(25150)
- 2016(14365)
- 2015(15890)
- 2014(16109)
- 2013(15159)
- 2012(13969)
- 2011(12709)
- 2010(13082)
- 2009(12687)
- 2008(12641)
- 2007(11462)
- 2006(10398)
- 2005(9867)
- 学科
- 济(46616)
- 经济(46518)
- 管理(45502)
- 业(38698)
- 企(34214)
- 企业(34214)
- 制(19292)
- 财(17745)
- 方法(15679)
- 中国(15323)
- 体(14483)
- 农(13997)
- 学(12857)
- 数学(12808)
- 数学方法(12551)
- 业经(12375)
- 银(11444)
- 银行(11424)
- 体制(11262)
- 行(10960)
- 融(10420)
- 金融(10413)
- 务(10399)
- 财务(10357)
- 财务管理(10329)
- 理论(10041)
- 企业财务(9838)
- 地方(9276)
- 教育(8597)
- 农业(8405)
- 机构
- 大学(193741)
- 学院(192116)
- 济(73990)
- 经济(72114)
- 管理(69338)
- 研究(68831)
- 理学(57645)
- 理学院(56982)
- 管理学(55871)
- 管理学院(55489)
- 中国(54865)
- 京(42574)
- 财(42001)
- 科学(40725)
- 所(35258)
- 江(33118)
- 农(32619)
- 中心(31908)
- 研究所(31248)
- 财经(30695)
- 业大(27913)
- 经(27593)
- 北京(27560)
- 范(26278)
- 院(26104)
- 师范(25964)
- 州(25621)
- 省(24628)
- 农业(24539)
- 财经大学(22468)
- 基金
- 项目(122068)
- 科学(95172)
- 研究(91592)
- 基金(86486)
- 家(76001)
- 国家(75338)
- 科学基金(63500)
- 社会(56829)
- 社会科(53622)
- 社会科学(53612)
- 省(48385)
- 基金项目(44632)
- 教育(43603)
- 划(40630)
- 自然(40072)
- 自然科(39068)
- 自然科学(39055)
- 自然科学基金(38377)
- 编号(37692)
- 资助(35427)
- 成果(33305)
- 重点(28083)
- 课题(28008)
- 制(27913)
- 部(26955)
- 发(25306)
- 创(25001)
- 性(24286)
- 创新(23464)
- 教育部(23240)
共检索到319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郑临训 江红
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是南方集体林区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文章回顾了福建省南平市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历程,介绍了集体林经营体制改革的主要模式、做法与成效,分析了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宣传力度、落实农村土地政策、规范林地依法有序流转及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 问题 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永源 谢德海
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福建省南平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提出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权明晰后,重点要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形成适应集体林区特点的经营管理机制,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集体林权 制度改革 机制 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风田 阮荣平 孔祥智
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集体林权改革的回顾,对其中一些特点和规律进行了总结。本文的主要发现有:首先自建国以来,我国南方集体林权制度变迁总体上表现了产权公有程度的倒U字变化的规律。产权公有化程度20世纪80年代达到了最大。在此之前,公有化程度不断加强,而在此之后,公有化程度则不断减弱。其次,自1950年以来,我国南方集体林权制度变迁是比较频繁的。但是不同的阶段其变动的特点以及频率也不尽相同。大体可以以"大跃进"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大跃进"之前,林权制度变动频率相对较小,同时明显地朝着公有化的方向发展。在"大跃进"之后,林权制度变动的频率开始进一步加大,变动方向更加不确定。再次,林权制度变迁的进度...
关键词:
集体林权改革 回顾 规律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体林权流转制度改革经历了林业"三定"时期、两次集体林改过渡时期和新一轮集体林改时期。研究结果显示:集体林权流转是集体经济组织和林农流出的过程,流入方注入新的生产要素与经营理念,集体林经营的资本密集度渐增;集体林权流转主体不断增多,每个时期都有主要的集体林权流转参与主体,且从单向流转向多向流转转变;政府部门从禁止集体林权流转转向鼓励和支持集体林权流转,林地收益是集体林权流转的保障,多异质性主体和林农非林就业机会增多是集体林权流转的必要条件;集体林权流转从木质产权交易演化到木质与非木质并重的产权交易,生态价值得以体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小农和村集体将继续向新型经营主体和工商资本等流转集体林权。为实现集体林权有序流转和保障各方利益,有必要进一步强化集体林确权工作,完善集体林权流转平台建设,规范政府行为,完善政策法规,明确生态公益林等林业区划原则,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西南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课题组 赵鸭桥 苏宇芳
西南地区以其森林资源的生态优先性,文化性,公共管理性和林农生计保障性等一系列特点,对"以市场为基础,流转为手段,经济增值为目的"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策略提出了自身的要求和挑战。云南、四川、贵州三个省六个村的案例研究表明:西南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前提应该是保障贫困林农不会失去其基本的生产资料——林地;改革的策略应该是允许多样性的产权安排;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建立针对重点生态公益林的购买制度,而不是简单的确权到户和目前实行的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的补偿制度。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实现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保障森林资源的生态、经济和文化功能。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 多样性 文化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明杰
概述了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历程及其已取得的实质性成效,剖析了福建林改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及其成因,进而提出推进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策略建议:积极探索一系列综合配套改革,放宽森林采伐限额,完善指标分配机制;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搭建信息服务平台,规范政府行为;快速建设森林资源评价体系;健全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林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创新林业可持续发展保护体系等。
关键词:
福建省 集体林权 制度改革 策略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璨 黄和亮 刘浩 朱文清
采用历史产权制度研究方法,利用详实的历史数据与信息,系统地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每个重要时期的改革内容与进程以及集体林地林木流转制度演化历程,发现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集体林所有权和家庭经营的基因没有变,变的是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的实现形式;指出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道路中的困惑;提出未来集体林产权制度的选择路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鸭桥
全国上下正在兴起的新一轮的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是在党和政府让利于民、不与民争利(大幅度减免农业税,《物权法》的颁布)的政策背景下,为了盘活集体林资源,提高农民的营林积极性而展开的。从云南省集体林林权改革的试点情况看,进一步的林权改革思路应为:一是当前急需理解产权的含义,保障权属的排它性,而不是简单地分山到户;二是长期固定农民的林地所有权,放开林地经营权的流转市场;三是取消林副产品税费以及限制林副产品经营的政策规定(如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等),通过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购买制度,实现森林资源的外部效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次芳 叶艳妹 汪晖
一、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回顾自1954年以来,我国土地一直沿袭无偿、无限期、无流动的使用,这种状况在70年代末被打破。1979年,沿海破例对中外合资企业收取场地使用费。从此,休眠的土地苏醒了。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首先在深圳特区,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唐健
研究目的:梳理征地制度改革历程,思考征地制度改革方向。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征地制度改革经过多年的探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现行的补偿模式及补偿标准还可以进一步向市场化方向改进。今后可以从缩小征地范围、改革征地定价方式、完善征地程序等三方面对征地制度进行改革。研究结论:建议今后征地制度改革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路线继续深入,参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明确征地范围,在补偿标准的制定上采取市场定价,征地程序由"单边程序"到位向"双边程序"到位转变。
关键词:
征地制度 历程评价 改革 设计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何俊 何丕坤
中国的集体林是一个特殊的、具有历史性、复杂性和关键性的产权系统。当前,中国政府正在开展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希望通过改革能促进林业的发展。林权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明晰产权,进一步把森林管理的权力下放并改善权属的安全性。作为林业管理和改革的主体与核心,林农的参与十分重要。从参与的概念出发,探讨了在集体林权改制中应用参与式方法的可能性、应用的领域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建议在改革全过程中必须确保有实际意义的真正参与。
关键词:
参与式方法 集体林 林权制度改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贺东航 朱冬亮
本文侧重从村级实践过程来评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改"中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思考,这些问题包括林改中的效率与公平、林地集中与经营绩效的关系、明晰林权与促进林地的投入、林改后的林地可持续经营、林改实践中的决策模式等。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农村家庭土地承包制度正在转向以耕地流转为目标的改革实践,正面临一些亟待破解的新命题。
关键词:
林权制度改革 重大问题 思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任晓冬 杨秀美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南方集体林区90%以上的林业用地属于集体所有,因而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林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相对其他产业来说,其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低也导致了农民发展林业的意愿较低。农民在林权主体改革中获得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后,其对实现林权带来的经济利益需求更为迫切,因此,本文认为,保障改革成效的配套措施的有效实施,是农民投入林业生产、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南方集体林区 林权改革 农民增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常玲 谷建才 张建华 孙淑娟 顾巍巍
重点论述了河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范围、重点和目标,以及改革的实质、思路、主要内容。指出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群众造林绿化积极性明显提高,社会资金开始向林业聚集,农民从林业中得到了更多实惠等,但依然存在思想不解放、确权发证工作困难、林权抵押贷款工作落实困难等突出问题。认为应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依法确权发证,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坚持政府协调,推动财政、保险等部门对林业的协作支持;加快配套政策的研究与改革。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 河北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接眉
阐述了福建省现阶段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确权发证工作不彻底、林地使用费收取困难、林地经营破碎化及林业采伐指标限制等问题,并对不同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解释。基于以上分析,提出规范发证工作,加强纠纷调处力度;合理确定林地使用费收取标准,完善林地使用费制度建设;提倡适度规模经营,克服林地经营破碎化;放宽森林采伐限额,完善指标分配机制等4方面的对策来深化福建省林权制度改革。
关键词:
集体林权 制度改革 问题 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