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09)
- 2023(3540)
- 2022(2958)
- 2021(2747)
- 2020(2399)
- 2019(5310)
- 2018(5364)
- 2017(9769)
- 2016(5680)
- 2015(6446)
- 2014(6293)
- 2013(6374)
- 2012(6216)
- 2011(5816)
- 2010(6092)
- 2009(5681)
- 2008(5855)
- 2007(5261)
- 2006(4820)
- 2005(4340)
- 学科
- 济(20199)
- 经济(20173)
- 管理(17495)
- 业(13994)
- 企(10873)
- 企业(10873)
- 方法(8012)
- 学(7187)
- 数学(6506)
- 数学方法(6381)
- 资源(6066)
- 农(5961)
- 中国(5584)
- 环境(5093)
- 和(5067)
- 业经(4974)
- 地方(4453)
- 农业(4151)
- 贸(4030)
- 贸易(4029)
- 理论(3994)
- 易(3897)
- 制(3834)
- 技术(3761)
- 发(3709)
- 财(3701)
- 划(3629)
- 人事(3296)
- 人事管理(3295)
- 融(2955)
- 机构
- 大学(89534)
- 学院(88080)
- 研究(34476)
- 济(32151)
- 管理(31542)
- 经济(31344)
- 理学(26881)
- 理学院(26471)
- 管理学(25866)
- 管理学院(25707)
- 中国(24668)
- 科学(24199)
- 京(20426)
- 所(19628)
- 农(19208)
- 研究所(18265)
- 农业(15110)
- 业大(14936)
- 中心(14860)
- 江(14265)
- 范(13667)
- 财(13658)
- 师范(13500)
- 北京(12857)
- 院(12348)
- 州(11469)
- 科学院(11396)
- 省(11273)
- 财经(11110)
- 师范大学(10971)
- 基金
- 项目(61313)
- 科学(47247)
- 基金(43604)
- 研究(42207)
- 家(40086)
- 国家(39755)
- 科学基金(32418)
- 社会(25683)
- 省(24278)
- 社会科(24270)
- 社会科学(24259)
- 基金项目(22850)
- 自然(22120)
- 自然科(21386)
- 自然科学(21373)
- 划(21074)
- 自然科学基金(21018)
- 教育(19141)
- 资助(18075)
- 编号(16841)
- 重点(14488)
- 成果(14312)
- 发(14003)
- 部(13506)
- 计划(12452)
- 创(12398)
- 课题(12080)
- 科研(11772)
- 创新(11616)
- 科技(11281)
共检索到132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姜峰 陈明茹 杨圣云
造礁石珊瑚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福建东山珊瑚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630hm2,核心区面积约1498hm2,已记录到的珊瑚虫纲动物共3目13科32种,其中石珊瑚目6科10种,有7种造礁石珊瑚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并被列入世界CITES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该海域是中国大陆近岸亚热带海域造礁石珊瑚群落自然分布的北缘。本文讨论东山造礁石珊瑚的资源现状、生物地理分布和生态学意义及其正遭受的不合理开发活动、全球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入侵等威胁,并提出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造礁石珊瑚的保护与管理对策。
关键词:
造礁石珊瑚 东山 现状与保护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云祥 秦传新 陈丕茂 袁华荣 佟飞 冯雪 黎小国
2015年7月,采用国际通用的截线样带法对大亚湾海域的造礁石珊瑚进行普查,并采用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分析大亚湾海域造礁石珊瑚多样性情况,通过统计造礁石珊瑚覆盖率、死亡率、白化率和基底岩石、碎石、沙子覆盖率来分析大亚湾海域石珊瑚分布特点。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记录54种珊瑚,调查海域主要优势种珊瑚以块状居多,主要为厚板页表孔珊瑚(Montipora incrassata)、团状滨珊瑚(Porites lobata)、隐形角菊珊瑚(Favites abdita)。统计分
关键词:
石珊瑚 物种多样性 覆盖率 分布 大亚湾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阮赟杰 罗国芝 谭洪新 车轩 孙大川
采用硫/珊瑚石填料床反应器去除人工合成废水中的硝酸盐.结果表明,该反应器通过硫自养反硝化作用能有效去除水体中硝酸盐氮.硫与珊瑚石体积比为1∶1、温度为(29±1)℃时,0.092-0.246 kg.m-3.d-1NO3--N为最适进水负荷,可确保NO3--N的去除率大于95%,且出水NO2--N含量低于1 mg.L-1;进水负荷达0.842 kg.m-3.d-1NO3--N时,达到最大体积去除负荷,为0.394 kg.m-3.d-1NO3--N,而相应出水NO2--N含量达40.95 mg.L-1.在不提高碱度的情况下,出水pH可始终维持在7.08以上.不同硫/珊瑚石体积配比对反硝化效率有显著...
关键词:
硫自养反硝化 硫磺 珊瑚石 硝酸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妍 伍建榕
苏铁类是现存最原始的裸子植物类群,被认为是活化石。为了探究清苏铁珊瑚根的结构和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本研究采用石蜡切片法对苏铁珊瑚根进行显微结构观察,用改良的TWYE(M1)、高氏1号(M2)和甘油—天冬酰胺(M3)培养基对珊瑚根的内生放线菌进行分离,并通过16S rRNA系列分析鉴定其种属。结果表明:苏铁珊瑚根由周皮、外部皮层、藻胞层、内部皮层和维管柱组成;外部皮层和内部皮层细胞在横切面上呈圆形,而且在有的细胞中能看到被染成暗红色的菌丝团的存在;利用以上三种培养基从苏铁珊瑚根中共分离到了13株放线菌,隶属于链霉菌属和拟诺卡氏菌属。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晓娜 刘丽 刘楚吾
通过COⅠ基因特异扩增测序,对徐闻地区的8种石珊瑚COⅠ基因片段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的平均G+C含量为41.60%。其中,第1密码子位点的含量最高(42.26%~44.05%,平均为43.45%);转换和颠换多发生在第3密码子位点,比例高达70.30%和72.70%。采用临位连接(NJ)、最小进化(ME)和最大似然(ML)法对本研究中徐闻的8种及引自GenBank的20种石珊瑚COⅠ基因片段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分子系统分类与传统分类略有差异,暗示珊瑚表型可塑性可能对传统分类存在影响。
关键词:
石珊瑚 线粒体COⅠ 分子系统分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宁
近日,英国《自然》杂志刊发了包括Tiffany Morrison教授在内的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三国科学家的署名评论文章,文章认为如果全球气候变暖继续以当前的速度发展,地球上的珊瑚礁到2070年可能会全部消失。珊瑚礁被誉为"海底热带雨林",是全球海洋生态系统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家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海洋升温是导致珊瑚大面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永振 陈丕茂
1998年3-5月和1999年5-6月,采用手钓、延绳钓和流刺网3种作业方式在南沙群岛的渚碧、南薰、东门、美济、赤瓜、永署和华阳等7座珊瑚礁水域进行了2个航次的鱼类资源调查。结果表明,7座珊瑚礁水域不同作业方式的鱼类资源相对丰盛度差别较大,其中刺网以永暑礁最高,手钓以华阳礁最高,延绳钓以南薰礁最高;同时,刺网和手钓不同水深区域鱼类资源的相对丰盛度也不相同,其中刺网以11~30m区域最高,手钓以10m以浅和51~80m区域较高;分析认为,造成礁区之间鱼类相对丰盛度差异的主要原因不是初级生产力,而是生态环境因素,主要是礁盘形态和大型海藻的数量。另外,各礁区水域的优势类群有明显不同,这主要与洞穴的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娟 曹妍 王芳 马焕成 郑艳玲 伍建榕
苏铁为古老孑遗植物,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和"活化石"。为了研究苏铁珊瑚状根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通过16S r DNA克隆文库开展了珊瑚状根内生放线菌种群多样性研究,从16S r DNA克隆文库中随机挑选了164个克隆子进行序列测定,对测序结果进行了BlASt对比,结果表明,苏铁珊瑚状根中放线菌多样性十分丰富,存在5个目7个科10个属,主要类群为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利夫森氏菌属leifSoNiA、考克氏菌KoCuriA、鸟氨酸微菌属orNithiNimiCroBium、微球菌属miCroCoCCuS、丙酸杆菌属ProPioNiBACterium、链霉菌属StrePtomy...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韩进
关于朱存理《铁网珊瑚》署名权和版本卷次的争论是写本学史上一段著名的公案。《铁网珊瑚》有弘治初编本和正德增补本二系,为时人所重,钞帙相沿,传本复杂。传播过程中,又或遭隔断,残帙流传;或被托名别书;或有书贾杂采诸家文字,拼凑成另一部同名著作,托名都穆。本文通过对《铁网珊瑚》现存版本、书目题跋和其他相关文献的调查,梳理了该书卷次面貌的演变过程,钩稽其版本源流,同时探讨了早期题跋集录类美术文献体例的探索性和不确定性。
关键词:
《铁网珊瑚》 朱存理 版本 增补本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新年 黄运湘
采用研制的新型复合观果专用花肥对冬珊瑚进行了盆栽试验 .结果表明 ,新型复合花肥的肥效超过等养分无机花肥 ,冬珊瑚单株分枝数增加 2 1 .2个 ,结果数、红果数分别增加 1 9和 1 1 .6个 ,观果期延长 38d以上 .新型复合花肥养分释放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且施用方便安全
关键词:
冬珊瑚 复合花肥 肥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金伟丽 杨丽聪 许海霞 林乐珍 郑国栋
【目的】优化珊瑚菌三萜的微波提取工艺,为珊瑚菌三萜的工业化生产和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珊瑚菌三萜提取率为响应值,考察提取时间、微波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g)液(mL)比和微波功率对珊瑚菌三萜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珊瑚菌三萜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00 W、微波温度50℃、乙醇体积分数80%、微波时间150s、料液比1∶30,在此条件下,三萜提取率为1.320%。【结论】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得到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柏林 梁淑芳 韩冰 梁晓理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及料液比为因素,以桃叶珊瑚甙提取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对杜仲叶中桃叶珊瑚甙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影响提取效果的主次顺序为温度>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参数为:温度80℃,时间1h,料液比1∶8。
关键词:
杜仲叶 桃叶珊瑚甙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马鸿梅 王云祥 秦传新 段丁毓 朱文涛 陈丕茂
近年来,由于经济生产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等原因,大亚湾珊瑚礁资源退化严重。为了保护珊瑚资源,以大亚湾风信子鹿角珊瑚(Acropora hyacinthus)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小生境生态模拟实验,研究了风信子鹿角珊瑚在不同环境因子(温度、盐度、pH、光强)变化下的响应。结果表明:影响风信子鹿角珊瑚状态的主要环境因素为温度、pH、盐度,次要影响因素为光强,当温度为25℃、pH为8.3、盐度为33、光强为6 000 lx时,珊瑚生存状态最佳;29℃以上是珊瑚的致死温度,pH在6.3以下或8.3以上会导致珊瑚白化死亡;当盐度在37以上时珊瑚发生白化死亡,当盐度在29以下时珊瑚触手不再伸出摆动,并伴有粘液分泌覆盖其表面;光照的强弱在5 d内对珊瑚生理状况无显著影响,光强为6 000 lx时正交试验方差最大。研究结果确定了风信子鹿角珊瑚的最适环境因子,可为将来室内培育珊瑚以及野外珊瑚移植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静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近日发布报告称,全球珊瑚礁继续遭遇大规模白化现象,三年来海水水温连续上升已造成大规模珊瑚白化,使得严重白化的珊瑚礁数量继续增加。更加不幸的是,珊瑚礁白化甚至"没有停止的迹象"。珊瑚礁是海底重要的生态系统,白化现象的发生及持续必将会严重危及海洋生态平衡,因此,人类需要立即采取行动阻止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持续破坏。全球珊瑚礁第三次大规模白化来临珊瑚礁白化,顾名思义,就是珊瑚变白了。为何变白,究其原因是珊瑚受到多种环境因素如水温上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腾 刘永 全秋梅 肖雅元 吴鹏 李纯厚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西沙群岛七连屿珊瑚礁生态系统和珊瑚礁鱼类,本研究综合2018—2020年的调查结果及历史资料表明,七连屿珊瑚礁海域目前共发现珊瑚礁鱼类315种,区域物种密度为12.6种/km2。七连屿珊瑚礁鱼类隶属于12目49科,以鲈形目(Perciformes)鱼类最多,占总种类数的79.05%;其中28科鱼类(加上未发现的小带鳚科,这29科鱼类组成了印度太平洋珊瑚礁鱼类的大部分物种)占总物种数的89.52%。从科级层面对南海岛礁鱼类聚类分析表明,七连屿珊瑚礁鱼类与越南近岸三个珊瑚礁岛鱼类相似度最高。七连屿珊瑚礁鱼类以小型鱼类最多,占总种类数的49.04%;其次是中型鱼类,为31.09%;大型鱼类占比仅为19.87%。从食性类型来看,肉食性鱼类最多,为163种;其次是杂食性鱼类, 91种;植食性鱼类最少, 61种。与历史研究比较,共有37种鱼类近年未发现,以肉食性最多,且大型鱼类全为肉食性鱼类,表明七连屿珊瑚礁鱼类正遭受过度捕捞;小型鱼类高达66.57%,这些大部分属于雀鲷科(Pomacentroidae),蝴蝶鱼科(Chaetodontidae)及隆头鱼科(Labridae)鱼类,均为对珊瑚礁依赖程度高的鱼类,表明七连屿珊瑚礁生态系统呈现显著衰退现象。因此保护七连屿珊瑚礁鱼类资源,不仅要控制捕捞强度,同时还要保护好这一独特的珊瑚礁栖息生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