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53)
- 2023(16559)
- 2022(14615)
- 2021(13792)
- 2020(11795)
- 2019(27729)
- 2018(27740)
- 2017(53552)
- 2016(29338)
- 2015(33487)
- 2014(33792)
- 2013(33338)
- 2012(30562)
- 2011(27540)
- 2010(27628)
- 2009(25452)
- 2008(25089)
- 2007(22357)
- 2006(19088)
- 2005(16625)
- 学科
- 济(118232)
- 经济(118110)
- 管理(82846)
- 业(79974)
- 企(66643)
- 企业(66643)
- 方法(60317)
- 数学(52584)
- 数学方法(51765)
- 农(31497)
- 财(29166)
- 中国(28525)
- 贸(28172)
- 贸易(28156)
- 易(27306)
- 学(25744)
- 业经(25336)
- 地方(23778)
- 理论(21086)
- 农业(20784)
- 制(19553)
- 务(19085)
- 财务(18995)
- 财务管理(18952)
- 和(18696)
- 技术(17989)
- 企业财务(17817)
- 环境(17587)
- 银(16162)
- 银行(16104)
- 机构
- 学院(421283)
- 大学(420121)
- 管理(166421)
- 济(165311)
- 经济(161649)
- 理学(145122)
- 理学院(143527)
- 管理学(140554)
- 管理学院(139817)
- 研究(136598)
- 中国(99647)
- 京(88554)
- 科学(87857)
- 财(72622)
- 农(71354)
- 所(69703)
- 业大(65974)
- 研究所(63962)
- 中心(62608)
- 江(60829)
- 财经(59237)
- 农业(56379)
- 北京(55506)
- 范(54892)
- 师范(54324)
- 经(53698)
- 院(49782)
- 州(49718)
- 经济学(48909)
- 技术(46294)
- 基金
- 项目(290032)
- 科学(225840)
- 研究(208517)
- 基金(208013)
- 家(181907)
- 国家(180421)
- 科学基金(154169)
- 社会(127610)
- 社会科(120865)
- 社会科学(120828)
- 省(115088)
- 基金项目(110400)
- 自然(103020)
- 自然科(100611)
- 自然科学(100585)
- 自然科学基金(98725)
- 教育(97539)
- 划(96574)
- 资助(87761)
- 编号(86448)
- 成果(69194)
- 重点(64987)
- 部(63330)
- 发(61308)
- 创(59875)
- 课题(59406)
- 科研(56230)
- 创新(55831)
- 大学(54048)
- 教育部(53837)
- 期刊
- 济(172783)
- 经济(172783)
- 研究(114983)
- 中国(73250)
- 学报(69156)
- 农(63516)
- 科学(61895)
- 管理(58465)
- 财(55454)
- 大学(51661)
- 学学(48749)
- 教育(46329)
- 农业(44217)
- 技术(39001)
- 融(30759)
- 金融(30759)
- 业经(29678)
- 经济研究(28072)
- 财经(27679)
- 业(23777)
- 问题(23656)
- 经(23561)
- 图书(21501)
- 贸(21227)
- 技术经济(21006)
- 统计(20978)
- 版(20215)
- 科技(19841)
- 商业(19720)
- 理论(19327)
共检索到595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廖萌
东盟是福建传统的经贸合作伙伴,近年福建与东盟贸易呈现出双边贸易规模大、增长快,贸易依存度高,在福建外贸中的比重快速提高等特点。从模型实证分析看,福建与东盟的传统贸易伙伴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的贸易潜力逐年下降,需寻找新的贸易增长点;与文莱、老挝等国的贸易潜力尚可充分挖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庄丽娟 姜元武 刘娜
随着"早期收获"计划实施,广东从东盟进口农产品快速增加,但对东盟出口却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下滑的不利局面。本文运用引力模型对影响广东农产品出口的因素进行了验证,并对出口东盟农产品流量进行了测算分析。研究表明,广东对东盟农产品出口流量受东盟国家的GDP、人均GDP、距离以及区域贸易制度安排等因素的影响;广东同大多数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呈现"贸易不足",广东农产品对东盟出口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关键词:
广东 东盟 农产品贸易 引力模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沈自峥 吴国春 曹玉昆 刘意
以2006—2015年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整理的数据为基础,结合中国与东盟十国的木质林产品贸易状况,利用扩展后的引力模型,分析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测算其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木质林产品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大体上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森林资源禀赋差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因素对中国与东盟木质林产品贸易具有正相关作用,而距离、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具有负相关作用;中国和东盟各个国家的木质林产品贸易属于"贸易开拓型",双边木质林产品还有可开发的贸易潜力空间;双边可以发挥有利因素,促进双边木质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琼 赵刚
本文选取2012年贵州30个主要出口贸易伙伴国为研究样本,采用2010-20122010 2012年贵州30个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贵州与东盟出口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出口贸易潜力进行了经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贸易伙伴国的经济总量、贵州经济总量及自由贸易区域协定是影响贵州对东盟出口流量的主要因素,贵州对东盟的出口贸易还有较大发展潜力,贵州正面临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历史机遇。
关键词:
贵州 东盟 贸易引力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雨霖 林光华
贸易引力模型是对国际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本文以传统引力模型为基础,并结合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实际情况建立模型,定量分析中国与东盟10国农产品贸易的状况。通过对模型的实证检验,得出影响中国与东盟10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的因素主要有GDP总量、人口数量、空间距离和制度安排等。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中国与各国的贸易潜力,得出中国与东盟多数国家之间存在"贸易不足",认为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潜力巨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天博 田刚
文章采用2001~2016年的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以"一带一盟"建设为研究背景,分析了中俄木质林产品双边贸易的现状、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近年来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速度较快,双边贸易总额呈波动上涨趋势,通过分析中俄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情况,得出中俄木质林产品互补性较强。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国家经济规模、人口、森林资源禀赋差异、资源禀赋差异等是影响中俄木质林产品双边贸易的重要因素。中俄木质林产品双边贸易潜力系数随着时间的变化逐年降低,证明双边贸易潜力提升明显。文章建议我国应充分利用"一带一盟"建设的推动作用,扩大与俄罗斯木质林产品贸易的规模和互补性,继续挖掘双边贸易潜力,实现互利共赢。
关键词:
一带一盟 产业内贸易 贸易潜力 引力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家峰 周家柯 周晓琛
为了探究RCEP推动能源绿色转型的趋势下中国对东盟太阳能电池出口的特征与潜力,基于2009—2022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太阳能电池出口的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对东盟太阳能电池出口贸易的现状与特征,并构建扩展引力模型研究中国对东盟太阳能电池出口贸易潜力。研究表明:中国GDP和对象国GDP乘积、对象国人口规模、对象国高科技出口占比、对象国青年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和对象国进口依存度等因素均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出口贸易潜力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地理距离和对象国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出口贸易潜力也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贸易潜力测算结果表明:中国与文莱、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老挝、缅甸、新加坡等大部分东盟国家属于“潜力巨大型”,未来对东盟的太阳能电池出口贸易额增长空间较大。政策启示为:我国应在加强与东盟国家的政策沟通、建立多边合作机制的同时,利用跨境电商等国际贸易新业态推动贸易便利化,并提高中国太阳能电池的技术优势,因地制宜制定出口贸易政策。研究结论能够为充分释放中国对东盟太阳能电池出口潜力、赋能国内光伏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东盟 太阳能电池 贸易潜力 引力模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鹏
内地各省市(自治区)的GDP和人均GDP、香港人均GDP、绝对距离以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组织等解释变量,是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互有不同,内地各省市(自治区)对香港的出口贸易潜力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内地与香港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加强经贸交流和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两地经济的共同繁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凤娇 胡海智
本文运用扩展后的贸易引力模型检验了祖国大陆内地各省市和台湾地区之间的贸易流量和流向的决定,并以此为依据具体考量了福建与台湾地区的贸易联系程度。结果显示:福建与台湾地区的贸易已由"充分"转向"不足",贸易联系程度呈弱化的趋势。应积极强化有利因素,弱化不利因素来挖掘闽台贸易潜力。
关键词:
闽台 贸易流量 贸易潜力 引力模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帅传敏
本文采用中美两国及其主要贸易伙伴的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和固定效应假设,分别对中美两国之间以及中美与其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农业贸易流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加入WTO给中美两国农业贸易都带来了机遇,美国从双边农业贸易中获得了比中国更大的利益。(2)影响中美两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不尽相同,反映了两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不同特点。(3)中美两国农产品出口具有不同的潜力空间和区域特点:中国对美国等25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农产品出口潜力集中在贸易潜力成长型和贸易潜力待开发型的国家和地区,而美国对中国等25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农产品出口潜力集中在贸易潜力成熟型和贸易潜力成长型的国家和地区...
关键词:
农业贸易 潜力 中国 美国 引力模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俭 肖功为 罗朝艳 陈果果
中国与东盟林产品贸易互补性强,合作潜力较大,在双边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引入ESI、RCA、TCI指数并构建扩展引力模型和运用TPI指数法对双边林产品贸易现状及其发展潜力展开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对东盟林产品的出口以加工类产品为主,进口以原材料类产品为主;双方近年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性有所减弱,人造板是主要竞争类产品;东盟对中国互补性高于中国对东盟,近年中国对东盟互补性较强的为加工类产品,而东盟对中国互补性较强的则为原材料类产品;人均收入规模与人均森林规模对双方林产品贸易有显著正影响,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双方林产品贸易有正向推动作用,而经济危机则起显著阻碍作用;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出口额、进口额及进出口总额方面表现出不同的贸易潜力型。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鸿 彭璟 王悦
本文在考察中日韩区域内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对其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以及进一步合作的潜力进行研究。研究显示,人均收入水平、距离因素对出口贸易量影响最大,同时,中日韩之间贸易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中国对韩国、日本对韩国、韩国对日本的出口潜力极大。
关键词:
中日韩 贸易潜力 引力模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毕燕茹 师博
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与中亚五国有较大的贸易潜力。作为区域内唯一制度框架——上海合作组织,其经贸安排对促进双方经贸合作影响并不显著。因此,上海合作组织需要强化该方面工作。
关键词:
中国 中亚五国 贸易潜力 引力模型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正凯
国外使用引力模型研究服务贸易始于2002年,国内研究则起步稍晚,至2009年方有学者致力于此类研究。从使用数据和实证模型两方面看,现有研究都有可进一步拓展的潜力。本文基于引力模型对服务贸易的决定因素进行识别与测算。本文在实证部分采用了基本引力模型,使用4种计量方法。结果显示:贸易双方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物理距离和自由贸易区对总服务贸易额和分部门贸易额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显著性。
关键词:
引力模型 服务贸易 贸易潜力 决定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斌 廖明中
本文运用引力模型检验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出口贸易流量的决定 ,从总量和部门两个层次就中国对 40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潜力进行了估算 ,结果显示中国的出口在总体上表现为“贸易过度”,但对俄罗斯、日本等七个国家或地区表现为“贸易不足”。此外 ,出口潜力的结构因素分析表明 ,与对美国 (参照国 )的出口相比 ,中国对其他经济体的出口相对不足的首要影响因素是贸易伙伴的经济规模总量 ,地理和区域贸易安排因素发挥着相对次要的作用 ,再接下来是贸易依存度和人均收入的影响 ,而进口国的贸易限制措施及与中国的贸易匹配程度等因素可以部分地解释余下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中国 引力模型 出口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