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66)
- 2023(4028)
- 2022(3532)
- 2021(3301)
- 2020(2865)
- 2019(6351)
- 2018(6143)
- 2017(10955)
- 2016(6374)
- 2015(7154)
- 2014(7283)
- 2013(7014)
- 2012(6907)
- 2011(6498)
- 2010(6631)
- 2009(6150)
- 2008(6337)
- 2007(5582)
- 2006(5147)
- 2005(4818)
- 学科
- 济(24738)
- 经济(24673)
- 管理(15626)
- 业(13672)
- 企(10839)
- 企业(10839)
- 学(9200)
- 方法(8914)
- 数学(7463)
- 数学方法(7281)
- 农(7252)
- 地方(7165)
- 中国(6868)
- 制(6809)
- 财(5463)
- 业经(5431)
- 农业(4711)
- 体(4428)
- 融(4409)
- 金融(4408)
- 银(4200)
- 银行(4177)
- 行(4062)
- 贸(3992)
- 贸易(3988)
- 环境(3937)
- 理论(3908)
- 和(3772)
- 易(3767)
- 地方经济(3752)
- 机构
- 大学(99998)
- 学院(96663)
- 研究(40423)
- 济(34699)
- 经济(33923)
- 管理(31530)
- 中国(28711)
- 科学(28012)
- 理学(26974)
- 理学院(26439)
- 管理学(25669)
- 管理学院(25465)
- 所(22646)
- 京(22107)
- 农(21732)
- 研究所(21009)
- 财(17195)
- 农业(17091)
- 中心(16908)
- 业大(16525)
- 江(16003)
- 范(15859)
- 师范(15634)
- 院(14870)
- 北京(13806)
- 财经(13176)
- 师范大学(13130)
- 省(13034)
- 州(12566)
- 科学院(12020)
- 基金
- 项目(66957)
- 科学(51950)
- 基金(48695)
- 家(45194)
- 国家(44890)
- 研究(44384)
- 科学基金(36554)
- 社会(27468)
- 社会科(25838)
- 社会科学(25830)
- 基金项目(25738)
- 省(25317)
- 自然(25278)
- 自然科(24653)
- 自然科学(24642)
- 自然科学基金(24215)
- 划(22975)
- 教育(20219)
- 资助(19784)
- 重点(16465)
- 编号(16402)
- 部(14691)
- 成果(14503)
- 发(14228)
- 计划(14015)
- 科研(13336)
- 创(13200)
- 课题(12792)
- 创新(12563)
- 科技(12465)
共检索到149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沈长春
根据2008年春季(5月5日、5月17日)和秋季(11月14日、11月30日)分别在三沙湾进行4次鱼卵、仔稚鱼调查资料及历史相关资料,对三沙湾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丰度分布的变化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出现的鱼卵、仔稚鱼有35种(包括2种未定种类),比1990年和2007年分别增加了9种和12种;其中鱼卵数量中石首鱼科和舌鳎科的鱼卵占绝大多数,分别占总鱼卵数量的80.63%和14.18%,尚未见1990年的优势种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出现,2007年的优势种隆头鱼科仅出现于秋季,数量也不多;鱼卵分布时间变化明显,5月上旬鱼卵丰度最高,占4个航次鱼卵总丰度的9...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阮瑞 张燕 沈子伟 李燕 但言 李创举 倪朝辉
三峡库区水位从每年3月的175 m逐步降低至6月的145 m,水位下降时间与库区部分鱼类产卵同步,对鱼类早期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研究以距离大坝150 km至330 km范围的消落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普查方法收集暴露于水面或残留于浅滩的鱼卵和仔稚鱼,利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定其种类,初步分析其鱼类组成和分布。通过对收集的样本进行mt CO I序列比对分析,可将其分为14种序列类型,其中10种类型鉴定到种的水平。鲤(Cyprinus carpio)和鲫(Carassius auratus)占测序样本比例最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万瑞景 曾定勇 卞晓东 倪晓波
为了解当前东海生态系统中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现状及其变化与物理环境因素的关系,根据2006年11月—2008年6月5个航次的鱼卵、仔稚鱼和物理环境调查资料,对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与产卵场物理环境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季节、不同年份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变化及其与物理环境的关系。结果显示,5个航次采集到74 813粒鱼卵、16 826尾仔稚鱼,共有135个种类。其中,鉴定到种的有109种,隶属于15目67科99属,还有17个种类仅能鉴定到属、6个种类仅能鉴定到科和3个种类仅能鉴定到目。2006年—2007年秋季、冬季和春季鱼卵、仔稚鱼的种类和数量随着季节变化逐渐增多;...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卞晓东 张秀梅 高天翔 万瑞景 张沛东
2007年春季和夏季,利用浅水Ⅰ型浮游生物水平和垂直拖网对黄河口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进行了调查。春季和夏季分别设置19个(6个断面)相同的调查站位。每站表层水平拖网10min,拖网速度为2.0nmile/h;垂直拖网由底到表,拖网速度约0.5m/s。调查结果表明:春季和夏季共采集鱼卵7661粒、仔稚鱼70尾,共18种,能鉴定到种的有17种,隶属于5目12科16属,其中1种虾虎鱼类的稚鱼仅能鉴别到科的水平。优势种为斑(Konosirus punctatus)、油(Sphyraena pinguis)、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春季的水平和垂直拖网分别采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万瑞景
1993年夏季白令海阿留申海盆区鱼卵、仔稚幼鱼种类10种。主要种类为深海鳚、鮶和狭鳕。鱼卵、仔稚幼鱼主要分布于鲍威尔斯海盆及其邻近水域和波哥斯洛夫岛水域,表层水温高于7.0℃。当表层水温高于9.0℃时,鱼卵、仔稚幼鱼的数量和种类显著增多。鱼卵、仔稚幼鱼的主要分布区鲍威尔斯海盆及其邻近水域和波哥斯洛夫岛水域,表层盐度分别为32.80-33.00和32.50~32.9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永东 金海卫 蒋日进 张洪亮 张亚洲 潘国良
根据2008年4,5,6月在浙江中北部沿岸禁渔区线内45个站位开展的产卵场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结果表明,本海区共出现鱼卵、仔稚鱼64个种类,分别隶属13目36科47属,能鉴定到种的有47种,鉴定到科的有17种。3个航次的调查共采集到鱼卵5 846个和仔稚鱼5 502个。其中4月最少,仅采集到鱼卵366个和仔稚鱼1 445个,分别占鱼卵和仔稚鱼总数量的6.26%、26.26%;5月份共采集到鱼卵1 530个和仔稚鱼1 551个,分别占鱼卵和仔稚鱼总数量的26.17%、28.19%;6月份数量最多,共采集到鱼卵3 950个和仔稚鱼2 506个,分别占总数的6...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高东奎 赵静 张秀梅 张沛东 李文涛
2010?2011年对莱州湾莱州海域和招远海域人工鱼礁区及附近海域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进行了水平和垂直拖网调查,以期为研究人工鱼礁对产卵鱼类的诱集效果以及对鱼卵和仔稚鱼的庇护效应等提供参考资料。调查结果表明:2010年调查海域共采集鱼卵16 088粒、仔稚鱼2 487尾,隶属于7目14科19属19种,其中,鱼卵样品以鲱形目(Clupeiformes)最多,鲻形目(Mugiliformes)次之,而仔稚鱼样品以鲻形目最多,颌针鱼目(Beloniformes)次之;2011年共采集鱼卵9 948粒、仔稚鱼1 778尾,隶属于4目14科21属21种,其中,鱼卵和仔稚鱼样品均以鲈形目(Pe...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芃 蒋日进 印瑞 刘明智 龙翔宇 单晓鸾 张秋宏 郝辉擘 李齐群
为了解七星列岛产卵场保护区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8年4月、5月、11月和2019年4月、5月、11月使用大型浮游生物网采集6个航次的样品,分析该海域鱼卵和仔稚鱼种类组成、时空分布、群聚结构以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 6个航次共采集到鱼卵1490粒,仔稚鱼278尾,隶属于9目26科60种。鱼卵优势种为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等,仔稚鱼优势种为鳀(Engraulis japonicus)、康氏侧带小公鱼(Stolephorus commersonnii)。鱼卵、仔稚鱼资源密度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调查海域的东部, 2019年较2018年增多。聚类分析和非参数多维标度分析(NMDS)排序结果显示,鱼卵和仔稚鱼群聚组成呈极显著差异(P=0.001),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区域划分特征。曼特尔检验(Manteltest)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结果显示,温度、盐度、溶解氧等环境因子与鱼卵和仔稚鱼的分布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保护区在建立初期对鱼类早期资源的补充和修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该海域以小型鱼类和低经济价值鱼类为主,在现有渔业资源恢复措施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重要经济种类的资源保护以及合理开发与利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林昭进 王雪辉 江艳娥
根据2003-2005年大亚湾8个航次鱼卵调查数据,分析大亚湾鱼卵数量和种类组成的年间变化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大亚湾鱼卵数量具有较大的年间波动和显著的季节变化,鱼卵数量高峰期出现在5-9月,以9月为最高峰。鱼卵数量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且季节变化明显。鱼卵全年以鲾科(Leiognathidae)、小沙丁鱼(Sardinells sp).、小公鱼(Stolephorus sp).、舌鳎科(Synoglossidae)、斑(Clupanodon punctatus)、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和鲷科(Sparidae)鱼类占优势,其鱼卵数量在2003-2004年占总数的...
关键词:
鱼卵 数量分布 种类组成 大亚湾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郭祉宾 杨德国 陈亮 颜文斌 朱挺兵
于2015年4月、2015年6月和2016年4月实地调查了雅鲁藏布江中游仔稚鱼的种类组成、空间分布和栖息环境特征。实地调查共设置24个采样点,采用手抄网在鱼群密集水域采集仔稚鱼样本,并通过Cyt b基因序列比对对样本种类进行判定。共采集到仔稚鱼样本3 502尾。Cyt b基因序列比对显示,采集到的仔稚鱼共属于2科5属10种,其中,土著种分别为细尾高原鳅(Triplophysa stenura)、异尾高原鳅(T.stewarti)、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巨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macropogon)、异齿裂腹鱼(S.oconnori)、拉萨裂腹鱼(S.waltoni)、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另发现未记录于本水域的怒江高原鳅(T.nujiangensa)、裸腹叶须鱼(P.kaznakovi)。以上两种仔稚鱼出现原因尚未阐明。裂腹鱼类仔稚鱼的种类分布存在较大空间差异,高原鳅类仔稚鱼的种类数的空间分布则较为均匀。本研究表明,雅鲁藏布江中游大部分江段均比较适宜鱼类的繁衍栖息,但需重点保护裂腹鱼类的关键育幼场所。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媛媛 宋超 赵峰 吕杨 杨刚 章龙珍
为了探明长江口及其临近水域鱼类繁殖盛期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分布情况,于2014年5月和6月在长江口及其临近水域23个站点分涨、落潮水平拖网同步检测环境因子,获得仔稚鱼样品357 ind。其中5月份样本125 ind,隶属于5目7科10种,以鲈形目居多,共5种,占50.00%,其次为鲤形目有2种,鲇形目、鯔形目和鲽形目各出现1种;优势种有香斜棘(Repomucenus olidus)、睛尾蝌蚪虾虎鱼(lophiogobius ocellicauda)、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贝氏(hemiculteR bleekeR)、鮻(liza haematocheila...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九江 刘永 肖雅元 王腾 李纯厚
为了解大亚湾鱼卵、稚仔鱼种群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015年采用浅水I型浮游生物拖网对大亚湾鱼卵、仔稚鱼进行了4个季度的调查,结果表明,4个季度共采获鱼卵31361粒,仔稚鱼244尾。经鉴定分析共有27种,其中鱼卵19种,隶属于6目16科18属;仔稚鱼18种,隶属于5目15科16属;鱼卵、仔稚鱼共有种11个。鱼卵平均丰度为614.55 ind/1000 m~3,稚仔鱼的平均丰度为3.69 ind/1000 m~3。鱼卵丰度季节变化由高到低依次为夏季、春季、冬季、秋季;空间分布显示,丰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中央列岛、人工鱼礁区、湾口东岸。鱼卵多样性指数(H¢)范围为0.05~2.26,平均值为0.86,稚仔鱼多样性指数(H?)范围为0~2.53,平均值丰度0.82;鱼卵均匀度指数(J)范围为0.02~0.99,平均值为0.50;稚仔鱼均匀度指数(J)范围为0~1.00,平均值为0.52。根据Pearson相关性结果分析表明,与种群关系最密切的环境因子为温度和溶解氧(P<0.01)。研究结果显示,春夏季是大亚湾海域鱼类产卵的重要时期,中央列岛海域是大亚湾鱼类繁殖的关键区域。
关键词:
渔业资源 大亚湾 鱼卵 稚仔鱼 环境因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宋超 王宇坛 刘尊雷 张辉 林昱 姜亚洲 李圣法 林楠
为了研究象山港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鱼卵和仔稚鱼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在象山港港湾内设置14个站,于2015年4月3日至6月10日期间按周采样,共调查10个航次(Ⅰ~Ⅹ),以方形网(网口为1 m×2 m,网目1.0 mm)采集象山港水域蓝点马鲛鱼卵、仔稚鱼,同时利用cTD采集表层水温、表层盐度和水深等数据。结果表明,象山港蓝点马鲛鱼卵出现时间为4月初至6月初,鱼卵的丰度随时间呈先升后降趋势,4月中旬至5月初为高峰期。仔稚鱼出现时间相对滞后且提前结束,持续时间短,集中在5月初至5月中旬。鱼卵和仔稚鱼主要分布于港口和港中部水域,其中鱼卵、卵黄囊...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沈长春
根据2008年福建海区三沙湾春季和秋季两个季度月鱼类调查资料,分析和研究福建三沙湾鱼类群落结构及生态类型特点。结果表明:渔获鱼类经鉴定共有94种,其中,软骨鱼类的须鲨目、鲼形目和电鳐目各1种;硬骨鱼类的鲈形目最多,47种,其次鲱形目10种,鲽形目9种。以暖水性种类为主,占总种数70.2%,具有明显的热带和亚热带特征。从种类重量和数量组成看,整个调查港湾以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种类为主,优势种为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 ilaevis)、硬头鲻(Mugil strongylocephalus)、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红狼牙虾虎鱼(Odontam blyo...
关键词:
鱼类群落结构 多样性 福建三沙湾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世健 陈大庆 刘绍平 范振华 任玉芹 段辛斌
2010年5—7月对长江中游监利江段鱼卵和仔稚鱼的时空分布进行调查,共采集到鱼卵样品9494粒,仔稚鱼样品328422尾,分属8目15科43属51种。结果显示:5—7月鱼卵的平均密度为13.3 ind./100 m3,最大密度值87.8 ind./100 m3,主要集中在5月;5—7月仔稚鱼平均密度为61.8 ind./100 m3,最大密度值489.0 ind./100 m3,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经W符号秩次检验,在水平分布上,鱼卵密度在北岸、江心和南岸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仔稚鱼密度在北岸与江心差异极显著(P<0.01...
关键词:
长江中游 鱼卵 仔稚鱼 时空分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