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14)
2023(11167)
2022(9975)
2021(9494)
2020(7941)
2019(18251)
2018(18213)
2017(35106)
2016(19362)
2015(21410)
2014(21557)
2013(21325)
2012(19522)
2011(17523)
2010(17208)
2009(15596)
2008(15052)
2007(13040)
2006(11075)
2005(9579)
作者
(57107)
(47363)
(46876)
(44861)
(30272)
(22912)
(21279)
(18542)
(17977)
(16959)
(16341)
(16057)
(15175)
(14971)
(14736)
(14649)
(14314)
(13991)
(13683)
(13537)
(11959)
(11546)
(11401)
(10705)
(10573)
(10548)
(10391)
(10355)
(9682)
(9443)
学科
(72108)
经济(72027)
管理(52973)
(50930)
(42765)
企业(42765)
方法(35482)
数学(30698)
数学方法(30284)
(19800)
(18805)
(18144)
中国(17903)
业经(15936)
地方(15584)
理论(12866)
农业(12732)
(12432)
(12170)
贸易(12164)
(12139)
技术(12003)
(11879)
财务(11818)
财务管理(11794)
(11789)
环境(11388)
企业财务(11222)
(10382)
银行(10327)
机构
大学(270764)
学院(267798)
管理(107138)
(99354)
经济(97062)
理学(93714)
理学院(92628)
研究(91492)
管理学(90851)
管理学院(90380)
中国(64740)
科学(61576)
(58352)
(47837)
(47218)
业大(45292)
(44498)
研究所(43799)
中心(40407)
(38074)
农业(37186)
北京(36795)
财经(36419)
(35718)
师范(35340)
(34303)
(33248)
(31296)
技术(29143)
经济学(28781)
基金
项目(194122)
科学(150839)
基金(139948)
研究(137003)
(124440)
国家(123466)
科学基金(104644)
社会(83533)
社会科(79042)
社会科学(79020)
(76302)
基金项目(75314)
自然(71202)
自然科(69539)
自然科学(69520)
自然科学基金(68263)
(64699)
教育(62343)
资助(58070)
编号(54907)
成果(44045)
重点(43453)
(41743)
(40389)
(39976)
科研(38115)
课题(37966)
创新(37294)
计划(36922)
大学(35448)
期刊
(104558)
经济(104558)
研究(75151)
学报(50498)
中国(46724)
科学(44978)
(42107)
管理(37802)
大学(37387)
学学(35449)
(32363)
教育(29445)
农业(29236)
技术(22122)
(19380)
金融(19380)
业经(17924)
财经(16956)
经济研究(16235)
林业(16152)
(15046)
科技(14993)
图书(14722)
(14320)
问题(13963)
业大(13591)
(13518)
理论(13242)
实践(12375)
(12375)
共检索到376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洋  郑小贤  
采用2×2联列表,计算方差比率(RVR)、χ2检验、联结系数CAC、共同出现百分数PPC,对福建三明将乐林场栲树次生林重要值较高的23个主要树种进行联结性分析。结果表明:23个树种的总体相关性指数(ITVR)1.056>1,表现为不显著的正联结关系,处于较为稳定的生长阶段;树种对间联结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的有241对,占95.25%,说明种间联结关系较为松散,树种的分布有一定的独立性;栲树和木荷是两个优势种,形成共优状态,随着演替的进行其优势度有增大的趋势;主要树种栲树与林下的黄绒润楠、野柿、乌饭树、杨梅多表现为正联结,栲树与杉木和光叶山矾表现为显著负联结,栲树与鼠刺、檫木、树参表现为负联结;在栲...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建国  叶芬  盛炜彤  詹有生  童书振  
根据主成分分析对福建邵武洪墩采育场人工干扰的天然次生丝栗栲林类型进行了划分,并计算了不同样地树种的多样性指数及种间竞争格局。结果表明:(1)丝栗栲次生林可划分为5个类型,每一类型都是在不同干扰强度下形成;(2)在自然状态下,理论上3个优势树种丝栗栲、罗浮栲和木荷竞争的最终格局是:罗浮栲由于其本身生物学特性及其种群竞争能力差之故,首先衰退,其次是木荷,最终本区将形成丝栗栲为绝对优势种的群落;(3)丝栗栲林在16a以后,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种间相遇机率随着林龄的增大而提高,当林龄在23a时达到最大,当林龄为36a时,多样性指标又随之下降;(4)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由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梅  郑小贤  
【目的】研究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主要种群间的联结性,为探索植物群落演替及原生性植被类型的恢复提供依据,为该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在福建将乐林场选取重要值较大的22个树种,利用种间联结指数VR研究群落的整体关联性;利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分析种对间的联结性。【结果】该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种间联结指数VR为1.014,主要种群总体呈现较弱的正关联。231个种对中,χ2检验结果显示,正、负关联的种对数分别为110和119对,正负关联种对数的比值为0.924;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种对数占总数的11.3%。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满  曾思齐  龙时胜  
青冈栎次生林作为亚热带地区次生林的典型代表之一,研究其林分内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可以更好地开展次生林经营指导工作。通过对9块青冈栎次生林样地的调查,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对其林分内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以完全空间随机模型为零假设时,林分整体的空间分布格局在0~12 m尺度上呈聚集分布,在12~25 m尺度呈随机分布,大于25 m尺度趋于均匀分布态势;以异质泊松模型为零假设时,林分整体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呈随机分布;2)样地内青冈栎、杜鹃和拟赤杨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随尺度增加呈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甜槠、杉木和檵木基本在所有尺度呈随机分布。3)样地内建群种青冈栎与杉木在所有尺度呈负相关,与其它主要树种在小尺度呈负相关,随着尺度增加变为不相关;所有伴生树种的种间关联性在0~2 m为负相关,在其它尺度上不相关为主。青冈栎次生林的空间分布格局受生境异质性的影响,且空间分布格局和主要树种间的关联性随空间尺度的不同而变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林  邓晶晶  郭华  胥焘  王传华  
【目的】研究神农架地区次生林主要原生树种与引进树种树干附生地衣多样性的差异,为该地区的地衣多样性保护和次生林管理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样线法调查神农架地区次生林7个原生树种和3个引进树种的树干附生地衣,运用Estimate S 9.1.0软件包计算各树种预期地衣丰富度,统计各树种地衣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生长型组成,计算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E)并评估单株、树种和种组水平的群落多样性特征,最后采用系统聚类法对10个树种的地衣群落进行聚类。【结果】10个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新彬  王襄平  罗菊春  牟长城  林英建  夏新莉  
The secondary forests on northern slope of Mt. Changbai were sampl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uman disturbance on their tree species divers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Compared with broad-leaved Korean Pine (Pinus koraiensis) forests, secondary forests were much lower in tree species diversity,...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金福  洪伟  
Species abundance distribution wa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measuring method of species diversity study in Castanopsis kawakamii forest.The log\|series model was used to calculate,inspect and draw to illustrate the species abundance of 7 main communities by investigating species amounts of commu...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其龙  曾思齐  肖柏松  肖化顺  刘发林  甘静静  
选取1级指标4个,2级指标10个,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南方次生林珍贵乡土树种的价值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并引入"市场逼近系数"对南方次生林珍贵乡土树种价值总量进行评价。以炎陵县青石冈国有林场木荷样地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木荷样地的直接经济价值为1 152.0元,总价值量为4 411.2元,其样地林木价值只占总价值量的1/4左右。这为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对后南方次生林珍贵乡土树种的价值评价和高效利用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春雨  赵秀海  夏富才  
分析次生林群落中12个树种的空间格局,阐述树木种群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多数环境因子和树种都表现出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即存在空间聚集性结构;2)空间变异分割表明,环境因子主要制约幼树和小树的空间分布,而对大树影响较小;3)土壤水分和土壤pH值对树种分布影响较大,土壤营养(全氮、全磷和全钾)作用相对较小,土壤有机质、叶面积指数和光量子密度与树种空间变异之间无显著关系;4)在已知种群空间变异中,环境因子(包括环境变量单独解释部分、环境变量与空间变量交互作用部分)解释能力较低,而纯粹的空间变量(即空间变量单独解释部分)对种群空间变异具有较高的解释能力,说明一些未知的独立于环境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莹  董灵波  刘兆刚  
【目的】以帽儿山地区天然次生林为对象,通过对不同演替阶段林分特征状态的综合评价确定林分类型的最优树种组成,为构建该区合理的森林经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帽儿山实验林场2004和2016年共53块固定样地数据为基础,从林分结构特征、林分活力和树种多样性3个方面共选取12项指标: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直径分布、林分密度、林分蓄积生长量、蓄积量、平均高、天然更新密度、林分潜在疏密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在熵值-AHP法基础上采用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法探讨不同软硬阔混交比例对软阔混交林(硬软阔比:0:10、1:9、2:8、3:7)、软硬阔混交林(硬软阔比:4:6、5:5、6:4)和硬阔混交林(硬软阔比:7:3、8:2)林分结构的综合影响。【结果】3种林型中,除树种混交程度整体相对较高外(0.62~0.69),林木水平分布格局(0.53~0.56)、林木大小分化程度(0.47~0.51)、径阶分布q值(1.09~1.19)和更新数量(368~571株/hm~2)均相对较差;各项指标权重值最大为林分蓄积生长量(0.191),最小为大小比数(0.021);软阔混交林、软硬阔混交林、硬阔混交林3种林型中,综合评价值最大的硬软阔树种组成比例分别对应为2:8、6:4、8:2。【结论】帽儿山天然次生林的最优树种组成在不同林型内差异显著,软阔混交林、软硬阔混交林、硬阔混交林的最优树种组成比例分别对应为2硬8软、6硬4软、8硬2软,为该区阔叶次生林树种组成调整提供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芬  朱教君  王庆礼  刘足根  毛志宏  
以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清原森林生态试验站的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树种、林型之间遭受雪风害时的差异.结果表明:①不同树种受雪风危害在数量上有所差异,以枫桦受害最重,假色槭最轻;不同树种折断受害类型和被压弯受害类型的百分比差异显著.②雪风灾害对林木的破坏与树木的大小有关,其中粗大林木(即冠幅较大)易受折断的危害;而低矮、小径级的林木更趋向于被压弯.③不同林型遭受灾害的程度不同,以枫桦为优势种的林型与以假色槭为优势种的林型其受灾总量百分比之间差异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燕  刘东兰  郑小贤  
【目的】研究南方集体林区栲树次生林的干扰类型及其林分结构特征,为今后南方地区常绿阔叶林的健康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香农威纳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均匀度,分析福建省将乐林场栲树次生林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将多样性指数作为快速聚类因子,进行方差检验后划分林分不同干扰类型,分析不同林分类型的多样性和空间结构特征。【结果】1)将乐县栲树次生林与其顶级群落相比,其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较小,未达顶级群落状态;2)经分析可将栲树次生林划分为3种干扰类型,即轻度干扰(类型Ⅰ),栲树占6成及以上;中度干扰(类型Ⅱ),栲树占3~5成;严重干扰(类型Ⅲ),栲树占2成及以下。3)不同干扰类型林分的香农威纳指数...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左政  郑小贤  
研究人为干扰对福建将乐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林分结构及树种多样性的影响,为常绿阔叶次生林的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以将乐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踏查选择试验区立地条件相似且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25块(0.04~0.12 hm~2)固定样地,采用相对影响法将常绿阔叶次生林分为5个干扰等级,采用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法分析不同干扰等级林分结构及树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干扰等级下常绿阔叶次生林直径结构均呈倒"J"型分布,干扰等级Ⅴ各径阶个体数显著小于其他干扰等级(P=0.022),林分潜在更新能力和生产力较低;干扰等级Ⅰ~Ⅳ树高呈单峰山状曲线,干扰等级Ⅴ为多峰山状曲线,林分垂直结构不稳定。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角尺度(P=0.045)逐渐增大,大小比数(P=0.039)和混交度(P=0.017)逐渐减小。α多样性指数随着干扰等级的升高呈递减的趋势(P<47%)。不同干扰等级常绿阔叶次生林林分结构差异显著,随着干扰等级的增加,乔木多样性及林分结构稳定性降低,不利于植被恢复及多样性保护。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亢新刚  崔相慧  王虹  
该文利用河北承德地区天然次生林 3个树种 (白桦 ,柞树 ,山杨 )的 710块标准地 ,进行了分类、筛选、研究 ,从中选出符合条件要求的 6 5 3块标准地 ,对各树种的立地分布进行了分析 ,然后对各树种的林分调查因子的生长方程进行模拟 ,并对生长方程进行了检验 ,分别编制了占比重最大的Ⅱ地位级的经验生长过程表 ,为该地区 3个树种的生长收获预估等森林经营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卢军  李凤日  张会儒  张守攻  
对黑龙江省帽儿山实验林场天然次生林内的10个主要阔叶树种建立冠长率模型。采用2007年设置的30块固定标准地中获取的4237株样木,使用其中的3628株建立冠长率模型。从大小、竞争和立地3个角度来解释冠长率,利用Logistic方程的形式来构造冠长率模型,并且使用多重决定系数来评价3个方面因子所解释变量的百分比。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变量解释的百分比从12.8813%(色木)到42.1168%(白桦),而对于帽儿山次生林区分布最多的树种紫椴的解释变量百分比是17.4032%。对所建立的冠长率模型进行检验,获得较高的预估精度和较低的各种误差百分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