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4)
- 2023(622)
- 2022(576)
- 2021(586)
- 2020(469)
- 2019(1080)
- 2018(1117)
- 2017(1539)
- 2016(1256)
- 2015(1417)
- 2014(1261)
- 2013(1374)
- 2012(1390)
- 2011(1282)
- 2010(1275)
- 2009(1149)
- 2008(1041)
- 2007(920)
- 2006(828)
- 2005(735)
- 学科
- 学(2576)
- 济(2566)
- 经济(2565)
- 地方(1858)
- 害(1746)
- 虫(1521)
- 生物(1456)
- 虫害(1407)
- 病虫(1339)
- 病虫害(1339)
- 业(1203)
- 农(1179)
- 防(1096)
- 防治(1068)
- 治(1067)
- 微(983)
- 微生(980)
- 微生物(980)
- 管理(962)
- 及其(905)
- 生物学(898)
- 农业(869)
- 病害(785)
- 微生物学(761)
- 水产(715)
- 中国(684)
- 地方经济(676)
- 环境(616)
- 鱼(616)
- 企(591)
- 机构
- 学院(16769)
- 大学(16231)
- 农(9796)
- 研究(8587)
- 科学(8371)
- 农业(7969)
- 州(6515)
- 业大(6197)
- 所(5806)
- 研究所(5535)
- 室(5235)
- 农业大学(5132)
- 省(5005)
- 实验(4974)
- 中国(4889)
- 实验室(4836)
- 重点(4519)
- 业(4508)
- 技术(3886)
- 中心(3785)
- 江(3663)
- 京(3449)
- 科学院(3408)
- 生物(3296)
- 院(2791)
- 市(2754)
- 部(2742)
- 工程(2631)
- 管理(2525)
- 科技(2396)
共检索到25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斌 陈路劼 吴美爱 何柳 吴祖建
采用全菌体蛋白凝胶电泳(SDS-PAGE)对从福州永泰温泉中分离到的60株嗜热菌进行了预筛选,再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出8株代表菌.结果表明全菌体蛋白SDS-PAGE分析是一种简便、快速的菌株筛选方法.
关键词:
嗜热菌 分离鉴定 全菌体蛋白凝胶电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贻椿 岳田利 袁亚宏 高振鹏
为了解和控制我国浓缩苹果汁中的嗜酸耐热菌,对浓缩苹果汁生产过程主要工段和生产车间的空气及用水,进行了采样和分离鉴定,并与标准菌株A.acidoterrestris和已知分离菌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了3株污染浓缩苹果汁的嗜酸耐热菌;在耐热、耐酸性检验中,这3株菌均可以较好地生长,符合脂环酸芽孢杆菌属嗜酸耐热的特点。与标准菌株和已知分离菌株细胞、菌落形态观察、生长条件和生理生化反应等方面的比较表明,这3株菌与标准菌株有较大的相似性,与标准菌应为同属不同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艳平 张杰 陈豪泰 马丽娜 丁耀忠 杨生海 刘永生
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HPG)是鸡传染性鼻炎的病原菌。近年来,北京、陕西、四川等地证明了该病的发生。为了了解该病在山东省的流行状况,从山东德州地区5个鸡场的20只疑似鸡传染性鼻炎鸡体内共分离到6株细菌,经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鸡胚接种试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鉴定为副鸡嗜血杆菌。并经玻片凝集试验、Dot-ELISA、血凝试验分型研究,证实6株分离菌株均为副猪嗜血杆菌A型。从而为以后鸡传染性鼻炎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群阅 尤达 潘明慧 池梦薇 黄启堂 兰思仁
文章总结当前研究中关于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环境偏好、场所依恋3个场所感知概念和恢复性知觉之间的关系,从唤醒理论和自我调节态度理论出发,尝试构建公园游憩者恢复性知觉影响因素模型。以福州温泉公园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了公园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量表并进行了相关的验证,接着针对提出的假设模型进行检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共有自然属性感知、自然空间感知、自然形态感知3个维度。(2)自然空间感知维度对环境偏好有显著影响,其他两个维度对环境偏好影响不显著。(3)环境偏好不仅直接影响环境恢复性知觉,而且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群阅 尤达 潘明慧 池梦薇 黄启堂 兰思仁
文章总结当前研究中关于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环境偏好、场所依恋3个场所感知概念和恢复性知觉之间的关系,从唤醒理论和自我调节态度理论出发,尝试构建公园游憩者恢复性知觉影响因素模型。以福州温泉公园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了公园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量表并进行了相关的验证,接着针对提出的假设模型进行检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共有自然属性感知、自然空间感知、自然形态感知3个维度。(2)自然空间感知维度对环境偏好有显著影响,其他两个维度对环境偏好影响不显著。(3)环境偏好不仅直接影响环境恢复性知觉,而且可以通过场所认同的中介作用实现。(4)场所依赖对环境恢复性知觉影响不显著,而场所认同对环境恢复性知觉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环境偏好→场所认同→环境恢复性知觉"的复杂影响路径。因此,从景观设计的角度考虑,要提高人工绿地的环境恢复性知觉,就要从绿地景观的空间营造、环境偏好以及场所认同的特性出发,注重情感的注入,打造具有人情味的景观,从而使绿地景观提升绿地环境的恢复性知觉。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白雪 刘斌 张宁宁 谢联辉
为获得有强降解纤维素能力的嗜热真菌,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从温泉中初筛获得23株透明水解圈较大的降解纤维素的嗜热真菌.经过液体发酵复筛得到12株降解能力较强的优良菌株.通过18S rDNA序列分析,对之中的7株嗜热真菌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7株嗜热真菌分别属于曲霉属、枝孢霉属和毛孢酵母属.
关键词:
纤维素酶 嗜热真菌 筛选 分子鉴定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会林 晋怀远 高晔 夏苏东 李杰
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一养殖场养殖的美洲鲥鱼(Alosa sapidissima)突发疾病并出现严重死亡,日死亡率高峰期达到2.5%,累积死亡率约为90%。患病鱼主要症状为体表出血、溃疡,解剖可见腹腔腹水、肝脏暗红,并伴有肠炎。组织病理学检测发现,病鱼肝脏出现弥散性坏死,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和细胞肿胀空泡变性;脾脏出现出血性贫血性坏死灶、核破裂和核固缩;肾脏淋巴细胞坏死脱落,肾小体毛细血管球萎缩,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内的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结构消失。发病鱼肉眼和显微镜观察未见明显寄生虫,利用PCR方法检测鲤疱疹病毒2型、鲈鱼蛙病毒等淡水鱼类常见病毒均为阴性。细菌分离培养结果显示,从发病鱼的肝脏、肾脏和脾脏中分离得到形态一致的优势菌,命名为AS-AH2101。经16S rRNA测序比对和生理生化鉴定,确定AS-AH2101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AS-AH2101携带气溶素(aerA)、溶血素(hlyA)、丝氨酸蛋白酶(ahpA)、热稳定细胞肠毒素(ast)、热敏感细胞肠毒素(altA)和密度感应系统系统(luxS)基因。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AS-AH2101能引起蓝曼龙(Trichogaster trichopterus)发病死亡,半数致死量为3.23×10~(4) CFU/尾。药物敏感性研究表明,AS-AH2101对头孢拉啶、阿莫西林等4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对四环素和多西环素等11种抗生素敏感。综上所述,本研究报道了我国养殖美洲鲥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典型病例,为美洲鲥鱼在我国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控以及嗜水气单胞菌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萍 邹正中 王革娇
从陕西榆林苟池盐湖水中分离到1株嗜盐古菌GS1并对其进行了系统鉴定。通过形态鉴定、革兰氏染色、生长盐浓度试验、Mg2+浓度试验、生长pH范围、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等分析,确认该菌为1株新型的极端嗜盐古菌,属于盐红菌属(Halorubrum)。GS1与Halorubrum saccharovorum(U17346)的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7%。命名为Halorubrumsp.GS1。其16S rRNA基因序列已被GenBank数据库收录,序列号为FJ793266。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叶伟东 郭成 曹海鹏 杨先乐
从患出血病的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肝脏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病原菌(LY4),通过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确定其致病性,采用API 20E细菌鉴定系统和16S r R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纸片扩散法测定其耐药性、并利用二倍稀释法评价35种中草药水提取液对其产生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菌株LY4能够产生胞外蛋白酶,对健康加州鲈的半数致死剂量为5.7×105CFU/m L,通过生理生化特性与16S r RNA序列分析确定其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药敏试验显示菌株LY4对青霉素、阿莫西林、甲氧嘧啶、四环素、多西环素、呋喃唑酮等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五倍子、乌梅、地榆等中草药水提取液对其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路劼 刘斌 林白雪 何柳 张宁 吴祖建 谢联辉
从福州永泰温泉分离到1株降解纤维素嗜热菌,通过形态特征和16S rDNA序列鉴定,将其命名为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sp.)TC-S8.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显色法(DNS法)对菌株TC-S8产胞外纤维素酶的发酵条件及酶性质进行研究.在培养基的初始pH为6.5,温度为60℃,装液量20%,接种量2%,摇床转速为120 r.min-1的条件下培养36 h,菌株TC-S8产酶量达到最大(229 mU.mL-1).其分泌的纤维素酶最适作用温度为60-70℃,最适pH为7.0.纤维素酶降解产物主要为葡萄糖,并有少量纤维二糖.
关键词:
嗜热菌 降解纤维素 耐高温纤维素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淑军 陆兆新 吕明生 刘红飞 徐金利 杨磊
对一株分离自深海热液口古菌HJ21进行了分类鉴定及高温酶活性的研究。该菌株是极端嗜热的厌氧球菌,直径为1.0~1.2μm。菌株最适生长温度88℃;菌株生长pH为5.0~9.0,最适pH为6.5~7.0;菌株生长NaCl质量浓度为10~50 g.L-1,最适为20 g.L-1。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确定HJ21菌株为热球菌属(Thermococcus)。该菌株能产生高热稳定的高温α-淀粉酶、普鲁兰酶、α-葡萄糖苷酶和蛋白酶,这些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分别为95、95、100和100℃,α-淀粉酶、普鲁兰酶和α-葡萄糖苷酶在90℃的半衰期分别为5、5和2 h;...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移斌 董靖 胥宁 刘永涛 杨秋红 艾晓辉
从患病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体内分离到一株致病菌株Db01,对该菌株进行人工感染、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感染黄鳝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表明菌株Db01为发病黄鳝的病原菌。菌株Db01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孢和荚膜,在兔血平板上能形成明显的β-溶血。序列分析显示,菌株Db01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同源性达9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Db01对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及氟苯尼考等抗生素高度敏感,五倍子、黄柏、地榆及乌梅等中草药对菌株Db01抑菌作用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旭旺 刘正飞 陈焕春 吴斌 金梅林 Pat Blackall
从全国十多个省市送检的疑似患多发浆膜炎与关节炎猪的病料中分离到 32株细菌,进行了细菌形态观察、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鉴定;根据副猪嗜血杆菌 16SrRNA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 将 822bp扩增片段连入T 载体后测序, 再与GenBank(M75065 )中的序列进行比对,表明其与国外副猪嗜血杆菌菌株 16SrRNA序列的同源性为 97%以上,确定为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parasuis, Hps)。将其中的 15株按Kieletein Rapp Gabriedson(KRG)琼脂扩散血清分型方法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为血清 5型 3株、血清 4型 4株、血清 13型2株、...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分离 鉴定 PCR 血清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