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02)
2023(8277)
2022(6985)
2021(6243)
2020(4887)
2019(11001)
2018(10910)
2017(20529)
2016(10922)
2015(12209)
2014(12404)
2013(12491)
2012(12306)
2011(11592)
2010(12113)
2009(11260)
2008(10923)
2007(9906)
2006(9353)
2005(8913)
作者
(33582)
(27910)
(27882)
(26514)
(18131)
(13217)
(12691)
(10778)
(10727)
(9995)
(9834)
(9227)
(9190)
(9072)
(8888)
(8563)
(8254)
(8059)
(8053)
(7731)
(7518)
(6944)
(6760)
(6598)
(6369)
(6341)
(6162)
(6110)
(5813)
(5524)
学科
(71343)
经济(71262)
管理(25559)
(23823)
地方(23691)
中国(20385)
(16649)
企业(16649)
方法(16627)
(15496)
地方经济(15252)
(14576)
业经(14548)
数学(14007)
数学方法(13926)
(11538)
金融(11538)
(11359)
农业(11080)
(10580)
银行(10563)
(10437)
(10213)
环境(9773)
(9049)
贸易(9038)
(8855)
(8573)
发展(8322)
(8302)
机构
学院(167186)
大学(166624)
(79866)
经济(78267)
研究(68757)
管理(56644)
中国(52382)
理学(46125)
理学院(45473)
管理学(44864)
管理学院(44528)
科学(39217)
(37002)
(36015)
(34903)
研究所(32098)
中心(29475)
(27346)
(27125)
财经(26384)
经济学(25736)
(25658)
师范(25450)
北京(24608)
(24087)
(23700)
经济学院(22651)
(22097)
科学院(21014)
农业(20758)
基金
项目(97824)
科学(76413)
研究(75472)
基金(68216)
(58678)
国家(58119)
社会(49105)
科学基金(48366)
社会科(46510)
社会科学(46501)
(38899)
基金项目(34740)
教育(33724)
(32231)
编号(30444)
(28772)
资助(27971)
自然(27181)
成果(26542)
自然科(26449)
自然科学(26443)
自然科学基金(25955)
发展(23971)
(23572)
课题(22831)
重点(22696)
(21374)
国家社会(20469)
(19874)
(19039)
期刊
(106363)
经济(106363)
研究(61228)
中国(41317)
(27016)
(25039)
管理(24009)
学报(23161)
科学(22403)
教育(22094)
(20581)
金融(20581)
农业(18633)
经济研究(17800)
大学(17570)
学学(16166)
业经(16098)
技术(15529)
财经(13995)
问题(13388)
(12339)
世界(10942)
(10448)
国际(9884)
(9857)
技术经济(9782)
图书(9019)
经济问题(8783)
商业(8577)
(8341)
共检索到288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志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增长理论的集成与创新。由庇古开创并由后来者不断丰富发展的"福利经济学"对我国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理论借鉴。"福利经济学"关注效率、公平和发展三大议题,把"增进经济福利"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把政府解决好外部性问题、保障自由竞争作为增加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把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作为国民收入分配的核心,这对进一步丰富与完善我们的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的统一,实现国民共享包容性增长具有较好的启发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陈  李家祥  
本文从哲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维度探讨了马克思的发展方式观,认为马克思的发展方式观是以内涵经济发展方式为基础,以社会发展为手段,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有机辩证的发展观,并探讨了马克思的发展方式观对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柴铎  董藩  
借鉴土地发展权制度改革中国征地补偿渐成代表性研究思路,但以往补偿标准研究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局限性。文章以美国土地发展权制度为例,运用福利经济学的分析范式,通过构建土地价值生产函数析出土地发展权净值,阐明发展权制度下的土地价值分配调整过程及其实现帕累托最优的作用原理,推导出一种适应于土地公有制的、替代市场交易机制的"征后补偿型"土地产权价值也即征地补偿定价理论方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步艳红  
西方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是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单纯的劳动价值论逐步向包括劳动在内的生产要素价值论演变发展的,随着发展过程的推进,现代西方经济学已经逐渐抛弃了价值本源的分析而转向在一定生产环境下,对价值转化形式生产价格的分析。如果我们把价值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朝翰  
对经济发展的理解 经济学仍然是一门不够精确的社会科学,它的分支学科:“发展经济学”更是如此。众所周知,经济发展是一个高度复杂而且多层面的过程,不仅涉及基本经济要素,如资本、劳力和技术的相互作用,而且还牵涉到价值体系、社会结构和制度机制(Institutional mechanism)。在经济发展的成功实例中,许多重要的决定因素往往是“非经济变量”。其实,“发展”一词的涵义本身也在不断的改变之中。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毓贤  
1988年苏联《经济科学》月刊第7-10期全文发表了即将出版的新编高等学校《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以下简称“教科书”),该书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尊重传统逻辑的基础上,向我们提供了新时期政治经济学的崭新体系,并提出了建立广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概念。这种概念对统计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给予了新的启示。 一、关于教科书的基本评介 教科书分为四篇,为突出重点,评述中将着重探讨各篇中新的内容和观点。 第一篇,经济发展的一般原理。本篇的特点是:(1)突出了人在社会生产和经济增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杜军  
资源约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选取玉门和大庆两个石油类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历程和效果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实现成功转型既要把握好转型的时机,还要构建转型支撑体系、选好和培育转型产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全毅  
日本经济以1970年为界限分为两个时期。1955-1973年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是以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时期,以1970年的公害防治对策和1973年石油危机为契机,日本经济转变为以技术进步和资源节约为基础的集约型发展方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转变经济发展发展方式的途径与经验,对正在谋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凌云  
统计学是人类统计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人类开始有实践活动,就开始有统计活动。统计学产生以后,作为一种工具,在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得到运用,同时,也影响人类思维活动的各个层面。作者在文中主要探讨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并在探讨这种运用对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作用,探讨统计学与经济学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统计学与经济学整合与交叉的途径。这是一篇颇有见地的文章,值得一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菲利普·基弗  黄相怀  
本文讨论了政治经济学中的三大派别——集体行动理论,制度理论,及政治市场不完善理论——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为什么有些国家发展了,而其他国家却没有?总的来说,每一学派都增进了我们对于政府决策中谁赢谁输的理解,但只有部分文献有助于我们回答这个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庞碧霞  曹越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从制度、产权和交易费用等角度对会计和会计理论发展史进行分析,认为制度是推动会计和会计理论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会计发展水平;产权、交易费用与会计之间内在逻辑的一致性诞生了产权会计学派,公允价值计量是产权会计学派的历史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敬伟  田戊戌  王振涛  
西方产业经济学是一门以微观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企业和市场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学科。自诞生以来,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其在学科体系上已经相对独立和基本成熟。本文梳理了西方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轨迹,进而分析我国产业经济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产业经济的研究、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以及产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西方产业经济学的发展及其理论成果对我国产业经济研究的启示作用主要体现在:在借鉴和吸收的前提下,结合中国国情、加入中国元素、保持中国特色,进一步规范和界定我国产业经济研究的理论框架、学科体系、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是推动我国产业经济研究理论创新和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岷峰  张惠  
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发展提法的转变是人们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认识的不断升华过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经济行为的变革,更是一场思想认识的革命,思想不统一,转变发展方式只能是一句口号。从目前实际情况看,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还较多,与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差距较大,这与当前对转变发展方式认识上的差异有很大关系。因此,统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前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