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0)
- 2023(12158)
- 2022(10103)
- 2021(9318)
- 2020(7741)
- 2019(17505)
- 2018(17605)
- 2017(32276)
- 2016(17984)
- 2015(20233)
- 2014(20379)
- 2013(19799)
- 2012(18240)
- 2011(16534)
- 2010(16613)
- 2009(15591)
- 2008(15115)
- 2007(13796)
- 2006(12172)
- 2005(10774)
- 学科
- 济(70981)
- 经济(70863)
- 管理(52859)
- 业(48673)
- 企(37284)
- 企业(37284)
- 农(29906)
- 方法(27403)
- 数学(24035)
- 数学方法(23582)
- 中国(19973)
- 农业(19872)
- 财(18875)
- 业经(18874)
- 制(18564)
- 地方(17488)
- 学(14437)
- 体(13991)
- 理论(12077)
- 银(11936)
- 银行(11917)
- 融(11476)
- 金融(11468)
- 环境(11438)
- 行(11424)
- 务(10877)
- 财务(10820)
- 财务管理(10790)
- 发(10404)
- 企业财务(10107)
- 机构
- 学院(247631)
- 大学(245227)
- 济(94705)
- 经济(92259)
- 管理(92111)
- 研究(83483)
- 理学(78460)
- 理学院(77539)
- 管理学(75796)
- 管理学院(75336)
- 中国(64670)
- 京(52618)
- 科学(50945)
- 财(47230)
- 农(45869)
- 所(41262)
- 江(40531)
- 中心(39759)
- 业大(38037)
- 研究所(37081)
- 财经(35845)
- 农业(34869)
- 范(34019)
- 师范(33652)
- 北京(32382)
- 经(32230)
- 州(31881)
- 院(30844)
- 省(28908)
- 经济学(28483)
- 基金
- 项目(166832)
- 科学(131059)
- 研究(125247)
- 基金(118650)
- 家(102824)
- 国家(101875)
- 科学基金(87452)
- 社会(78662)
- 社会科(74139)
- 社会科学(74126)
- 省(68041)
- 基金项目(62402)
- 教育(58595)
- 划(56092)
- 自然(55400)
- 自然科(54083)
- 自然科学(54072)
- 自然科学基金(53028)
- 编号(52571)
- 资助(48042)
- 成果(43797)
- 重点(37787)
- 课题(37778)
- 部(36496)
- 发(36230)
- 制(34953)
- 创(34710)
- 创新(32475)
- 国家社会(31878)
- 性(31484)
- 期刊
- 济(114335)
- 经济(114335)
- 研究(73015)
- 中国(60338)
- 农(46842)
- 学报(39057)
- 财(38017)
- 科学(35664)
- 管理(34336)
- 教育(33554)
- 农业(30716)
- 大学(30566)
- 学学(28407)
- 融(24833)
- 金融(24833)
- 技术(23597)
- 业经(21271)
- 财经(17536)
- 经济研究(16028)
- 经(15102)
- 问题(15067)
- 业(14138)
- 版(13613)
- 图书(12948)
- 统计(11814)
- 科技(11450)
- 资源(11383)
- 职业(11199)
- 技术经济(10992)
- 策(10969)
共检索到385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炎朱 介鸣 袁奇峰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存量改造的重点。既有研究和政策改革,对村庄集体如何影响改造的进程和结果,关注不够。本文通过深度的村庄调研,剖析村庄治理和内部产权结构是如何导致大量低效的存量集体建设用地,进而成为存量活化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土地开发权在政府与集体间的模糊性、村庄小尺度的用地开发、福利型的村社体制,这三个方面共同作用使农村建设用地陷入了低效的扩张。既有的土地确权政策界定了村集体的土地权利,开启了土地活化之门,但仍未涉及福利型村社体制这一问题的根本。存量改造的突围在于提升土地开发的协调层次和推动福利型村社向股份制企业转变。
关键词:
村庄治理 土地股份合作社 存量改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宏 李洪斌 赵雷
非用地扩张型总体规划是在紧缺资源束缚条件下,特殊地区的特殊规划,也将是未来我国绝大多数城镇发展或迟或早都会面对的问题,是一个相对前沿的规划编制方式。本文以处于广佛都市圈中南海区大沥镇为例,对非用地扩张型总体规划的编制进行初步研究,主要从城乡统筹、发展转型、产业升级、空间挖潜、制度创新等角度,阐述非用地扩张性总体规划编制所应当关注的问题与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袁奇峰 钱天乐 杨廉
为缓解城市转型升级所需的空间压力,珠三角启动了"三旧"改造,探索存量改造的地方试验。因特殊的历史背景,旧村改造成为重中之重。已有研究通常认为,清晰的土地产权和足够的土地租金剩余是旧村改造的前提,然而现实证明很多满足这一前提的旧村却并未如愿改造。若将土地产权和租金剩余视作旧村改造的外部基础,村集体的组织运作逻辑则是改造的内部基础。本文试图从村集体内部入手,分析经联社(行政村)和经济社(自然村)、精英和村民等相关主体的互动影响关系,解释旧村改造无法实现的内在约束。通过研究可知,由于珠三角旧村既有的"内卷化"约束,使得改造要从单一主体主导的开发模式转变为多主体协商的开发模式,在关注政府、村集体、开发...
关键词:
旧村改造 内卷化约束 内部协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杜小刚 卓妮
据调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面积为171.37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5.96%。大量集体建设用地分散在全区2304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名下,这种所有权主体模式与现代规模化产业方向和城市集聚发展的用地模式难以匹配。同时,南海区产权交易平台数据显示,2010年~2015年,南海区工矿仓储用地的73.95%和商服用地的72.28%来自集体建设用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对于南海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如何解决集体建设用地量大分散、利用低效以及农民集体各自为政的问题,降低土地的统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炎 杜汝旭 周恩培 叶睿
集体建设用地的集约化重构是盘活存量,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其核心是对土地权益的配置与调节:自上而下的规划管控中形成了土地权益的非均衡配置,制约着规划实施,公平正义的权益调节机制成为空间集约化重构的关键。研究构建了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化重构中权益格局形成、演变与调节的理论框架,以佛山市南海区为案例,揭示了以下发现:在模糊的土地产权制度下,市场驱动的村庄自主土地开发形成了集体建设用地初始权益配置的差别。以集约、节约为导向的规划管控不可避免地强化了这一差别,造成市场与规划的双重公平偏离。非均衡的权益配置制约着空间的集约化重构,有赖于公平的权益调节机制加以化解:地方政府充分发挥权益调节职能,在重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三种不同的权益调节模式,并呈现出统筹尺度上移、分配标准明晰、调节力度增强的演变特征。集体建设用地的集约化重构当在利益平衡的思路上,有针对性地建立适应不同发展特征的动态权益调节机制,兼顾效率和公平。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文兰娇 张安录
研究目的:测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程度,对比分析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集体土地市场发育情况。研究方法:加权平均法、调研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农村集体土地市场化水平分别为0.5571和0.5116;二者对应综合集体土地价格水平分别为2631.99元/m~2和851.17元/m~2。研究结论:(1)从市场培育环境看,珠三角地区治理结构和市场配置更具优势,长三角地区农村土地市场是一种混合层级制的市场形态,而珠三角地区集体土地市场是完全开放的市场经济形态;(2)珠三角地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程度比长三角地区略高,但是土地综合价格水平却比长三角地区高出很多,珠三角地区农村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俊平 胡月明 章汉武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形势下,政府亟需创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采用实地调查与文献资料法,探讨了中山市调研各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建立"省—城乡"二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和协调好"政府—农村集体—农民"三方利益关系是解决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农民 权益 中山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海素 谢建春 陈凯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设施配套和招商引资上的优势,探索建立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整备制度(以下简称"集体土地整备制度"),为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提供了新的经验和启示。集体土地整备制度产生的背景集体建设用地的现状矛盾。目前,南海区通过国有建设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两条轨道同时推行工业化和城镇化,让农民集体充分分享到城镇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然而,由于南海区存在2000多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造成农村集体经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海素 谢建春 陈凯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设施配套和招商引资上的优势,探索建立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整备制度(以下简称"集体土地整备制度"),为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提供了新的经验和启示。集体土地整备制度产生的背景集体建设用地的现状矛盾。目前,南海区通过国有建设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两条轨道同时推行工业化和城镇化,让农民集体充分分享到城镇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然而,由于南海区存在2000多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造成农村集体经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丛艳国 魏立华
珠江三角洲以村镇为主导的农村工业化是建立在集体土地基础之上的,农地违规转用、利用低效及布局分散不利于城市产业结构的空间优化和各项城市规划的落实。选取佛山市南海区为例,通过分析1980年代以来"自下而上"的农村工业化进程中集体土地的利用问题、绩效及其相关政策法规,为其产业结构转型提供土地方面政策创新的依据。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集体土地 问题 南海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婷 张安录 邓松林
研究目的:应用1872份市场交易数据和372份调研数据,对南海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交易费用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Tobit模型。研究结果:从1872份市场交易数据归纳出市场特征:市场交易形式存在明显的偏向性,"以租代让"现状普遍存在;土地细碎化程度较强;契约期限大部分都在5年以下,交易周期较短,交易频率较高。根据372份调研数据对市场交易费用的研究结果表明,集体经济组织自组织化是市场有效交易的重要制度变迁;政府干预代表市场化程度,市场化程度越高,交易费用相对较低;交易双方信息越对称、信息透明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婷 张安录 邓松林
研究目的:应用1872份市场交易数据和372份调研数据,对南海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交易费用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Tobit模型。研究结果:从1872份市场交易数据归纳出市场特征:市场交易形式存在明显的偏向性,"以租代让"现状普遍存在;土地细碎化程度较强;契约期限大部分都在5年以下,交易周期较短,交易频率较高。根据372份调研数据对市场交易费用的研究结果表明,集体经济组织自组织化是市场有效交易的重要制度变迁;政府干预代表市场化程度,市场化程度越高,交易费用相对较低;交易双方信息越对称、信息透明度越高、市场越规范,市场的不确定性越低,集体经济组织将面临的市场风险越低,其交易费用将越低。研究结论:为了提高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发展的有效性,交易标的产权清晰是前提,交易公开化、透明化,减少政府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干预,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常春 陈烈 王爱民
快速工业化区域是工业化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迅速提升、经济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的新兴地域类型,普遍存在着建设用地总量急剧扩张、空间无序分散、城乡缺乏统筹等问题。本文从佛山市南海区典型案例入手,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归纳和解析了快速工业化区域城乡建设用地的主要问题,认为双二元管理体制、农村土地产权不完善、城乡土地市场发育不平衡和部门规划不协调等是建设用地发展的主要体制性障碍因素,并从管理、产权、市场、规划等方面系统提出相应的制度优化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赖文浩
近年来,广东省从创新土地政策入手,以珠三角地区为重点,严控新增用地、改造存量低效用地、淘汰和转移落后产能,不但实现了存量土地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而且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珠三角低效用地改造的主要做法创新土地政策,实现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步推进。首先,探索推动低效用地改造的政策创新。珠三角地区低效建设用地大多是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常春
快速工业化区域建设用地扩张是一个由诸多要素相互偶联的复合系统。文章从规模扩张、空间扩张和景观变迁三个维度,揭示快速工业化区域建设用地扩张的基本特征,并对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演进进行系统阐述。结果表明,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特定制度环境及变迁条件下,伴随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程,快速工业化区域特别是"自下而上"工业化区域建设用地规模扩张先后经历了加速、高速和持续快速三个阶段,空间扩张由相对均衡到非均衡快速发展、再回复到相对均衡,景观聚集度出现先显著下降、后逐步回升态势。文章最后针对快速工业化区域发展实际,提出建设用地扩张调控政策建议。
关键词:
建设用地扩张 工业化 特征 演进 多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都市圈工业效率研究研究——以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为例
城中村改造与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珠三角的突破与局限
雾霾约束下我国城市绿色经济效率评价研究——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圈为例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的发展与影响因素计量经济研究——基于广东省南海区1872份市场交易及398份调研数据需求侧的实证分析
循环型城市建设绩效评价研究——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
集体土地资本化中的“乡乡公平”及其对城市包容性的影响——珠三角南海模式的再认识
农村集体地权界定的治理逻辑及其路径分化——基于珠三角地区村级工业园改造的比较案例研究
农村土地流转的效率评价与思考——以广东珠三角为例
科技进步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分析——以珠三角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