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85)
- 2023(6528)
- 2022(4836)
- 2021(4251)
- 2020(3512)
- 2019(7544)
- 2018(7823)
- 2017(14410)
- 2016(8139)
- 2015(9311)
- 2014(9188)
- 2013(8840)
- 2012(7938)
- 2011(7142)
- 2010(7076)
- 2009(6570)
- 2008(6482)
- 2007(6077)
- 2006(5613)
- 2005(5220)
- 学科
- 济(30518)
- 经济(30474)
- 管理(20321)
- 业(19938)
- 企(15923)
- 企业(15923)
- 中国(11400)
- 农(10094)
- 方法(9955)
- 学(9346)
- 业经(8615)
- 数学(7949)
- 数学方法(7835)
- 财(7499)
- 制(7260)
- 农业(6718)
- 地方(6473)
- 体(5914)
- 发(5853)
- 理论(5826)
- 银(5065)
- 发展(5061)
- 展(5048)
- 银行(5028)
- 融(4932)
- 金融(4928)
- 产业(4894)
- 和(4875)
- 行(4827)
- 策(4550)
- 机构
- 大学(114669)
- 学院(114158)
- 研究(44754)
- 济(42305)
- 经济(41335)
- 管理(36965)
- 中国(32857)
- 理学(31243)
- 理学院(30839)
- 科学(30070)
- 管理学(30031)
- 管理学院(29868)
- 农(26487)
- 京(25338)
- 所(24242)
- 研究所(22232)
- 农业(21251)
- 财(20194)
- 业大(20076)
- 中心(19542)
- 江(18895)
- 院(16454)
- 范(15830)
- 北京(15774)
- 师范(15509)
- 财经(15475)
- 省(15041)
- 技术(14814)
- 州(14800)
- 经(14073)
- 基金
- 项目(77579)
- 科学(59801)
- 基金(55032)
- 研究(53471)
- 家(50654)
- 国家(50230)
- 科学基金(41151)
- 社会(32911)
- 省(31067)
- 社会科(30952)
- 社会科学(30940)
- 基金项目(28198)
- 自然(27341)
- 划(27021)
- 自然科(26711)
- 自然科学(26699)
- 自然科学基金(26231)
- 教育(24621)
- 资助(21967)
- 编号(21438)
- 重点(18540)
- 成果(18432)
- 发(17274)
- 部(16050)
- 计划(15993)
- 创(15933)
- 课题(15930)
- 科研(15196)
- 创新(14965)
- 业(14177)
共检索到178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佳旭 薛忠义 冯宝萱
马克思不仅深入研究了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对古典经济学理论的理解也非常深刻,随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无产阶级不断觉醒,以此构成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人类主宰着世界历史,资本维持着全球化的运行,全球化在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了很多新成效,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马克思 世界历史思想 全球化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钰 张琪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的收官之作《上帝救救孩子》以当代美国社会生活为背景,描写了黑人女性布赖德的成长历程。文章借助叙事判断理论,研究小说人物与读者对"虚假指控"这一核心事件所作出的阐释判断、伦理判断以及在此影响下读者作出的审美判断。这些判断一方面推动了小说叙事进程,另一方面使一系列社会问题得以揭露,从而彰显莫里森高超的叙事技巧、敏锐的历史认知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彭彩霞
关于教育叙事研究,康纳利、克莱丁宁和康莉三位学者在其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方面都做出了较大贡献。研析他们的思想有利于我们接近理论的要义。他们不仅致力于挖掘叙事研究的独特价值,而且对于来自其他研究范式的批评,对于叙事研究应用过程中可能的"危险"如"好莱坞情节"、故事的"僵化"与"冻结"等保持警醒。体现叙事的本真品质和旨趣,如情境性、时间性、与生活经验的紧密关联等,并对整个研究过程及各环节保持理性,是教育叙事研究者的应然追求。
关键词:
教育叙事研究 “危险” 理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容中逵
教师身份认同构建的根本动力是教师试图优化人类生存生活环境与人类已有生存生活环境非优化的矛盾,派生动力是教师进行普遍社会教化与现实社会的非普遍教化、教师试图按照已有观念进行社会教化与按照他者要求去从事社会教化、教师身份认同实践结果与原有观念发生抵牾三者间的矛盾。教师身份认同构建的过程表现为教师按照已有观念从事社会教化活动——被他者因素干扰并在与他者的博弈中择其从者实践——实践后果反馈至教师已有观念并与之进行匹配——匹配之后再次做出取舍并付诸实践。教师观念层面的身份认同决定教师实践层面的身份认同,教师实践层面的身份认同构建受自决性、受约性、匹配性、博弈性四条基本原理支配。教师身份认同构建分本质独立自决型、成功协同型、卷轴侧重型、分野离异型、表面独立自决型五种形态。有效诊断并解决教师身份认同危机,须以历史形成的关于教师身份认同的基本内涵与核心价值取向为依据,通过内外源两个维度辨析,依问题的不同性质与程度分别解决。
关键词:
教师 教师身份认同 动力来源 构建机理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铁钟 夏翠娟 黄薇 朱永宁 刘梦悦
随着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GLAMs)等文化记忆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大批馆藏资源转化成多模态数据,大量经过规范整序和结构化组织的知识从资源和数据中被提取出来,供“数据叙事”分析和利用。以“上海年华”项目所建“上海文化总库”为数据源,通过“上海之源·文化年谱”展项,重构数字叙事模式,该组数据涵盖美术、出版、戏曲、文学、教育、音乐、电影等12个大类,时间跨度从1840至1949年,包含16 865条历史文化事件。根据事件之间的事理逻辑关系,建立非线性的时空关联关系,遵循交互式、艺术化的数据可视化设计理念,构建体现城市历史文化演化关系的数据艺术图谱,实现城市数字记忆的多维数字叙事;以“事件驱动”为基础,通过知识节点的主题领域和节点间关联强度进行分类,根据影响因子的数量与粒度生成宏观的时空可视化图谱,图谱以交互式的方式,多维度展示了馆藏资源内容之间的叙事性、互动性与关联性;在交互的过程中,赋予用户更多的互动性选择,通过非线性的数据关联,引导用户基于兴趣点建立属于自己的数字叙事逻辑。这种非线性可视化交互模式为跨机构的知识聚合与传播提供了新的方法与路径。图4。参考文献34。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杨勇
根据对产学研内涵的分析,认为产学研不仅仅是学校和企业的联合;产学研结合过程中要注意职业技术的人文维度;教学和研究的真正结合不能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产学研结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产学研 以人为本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遂川 庞欢 熊亦冉 陈明珠 沈菲
AI绘图、高清制图、数智观图……随着数智技术嵌入生活世界的不断展开,图像数智化已然不是一个偶然的涌现,而是预示着一定趋势的社会现象。数智技术为图像世界创造出新主体、新工具、新手段和新条件,绘图、制图与观图三大环节,图像主体、本体、载体等结构性要素,既体现了图像传统的逻辑展开,又鲜明具有数智技术嵌入裹挟而来的“发展性”问题。因而,图像数智化趋势中的AI绘画的回应政策、数智制图的版权保护、数智观图文化平等理念等问题,无可回避,需要讨论。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晖
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回答世界上最难的一道题,这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面对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致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人,立足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自己的方式实现现代化,打破了西方现代化道路是现代化终极道路和唯一选项的历史迷思。美西方将中国视为“最严峻的长期挑战”,“中国威胁论”将以不同形式、不同版本出现,与美西方的制度之争、理念之争、意识形态之争将伴随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过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已经升至国家核心诉求,前置于国家整体统筹规划的顶层设计,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过程中的前锋和护佑,中国国际传播进入战略传播的升维时刻。我们不仅要做好中国的事情,还要讲好中国的故事,要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当代的、世界的意义和价值挖掘和阐释。前所未有的事业,呼唤前所未有的国家叙事,需要对这项事业进行深刻的省察、理解、定义和讲述,需要延伸历史的纵深、拓展世界的维度,赋予中国实践以全新的价值。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宗美
"诗可以怨"作为中国古代原创性诗学命题之一,是对《诗经》文本的一种阐释,而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对"诗可以怨"的再阐释形成了一条跨越时空、影响深远的理论脉络。在"诗可以怨"理论的诸多阐释向度中,它与中国抒情诗学体系以及古代知识分子个体价值追求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高泽华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产社会化的相关论述较之前研究进行了更加全面系统的梳理。对生产社会化的主要内容、特征、作用、发展趋势、与经典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形成的关系,及其特征和趋势的形成原因和判断依据等方面进行总结和阐释。初步提出了生产社会化理论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重点阐述了生产社会化趋势形成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生产社会化如何通过企业分工协作和社会分工协作两种形式、社会化的劳动过程与社会化生产组织的规模结构两个方面及其相互作用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形成与演变。最后结合时代发展,认为经典作家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高泽华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产社会化的相关论述较之前研究进行了更加全面系统的梳理。对生产社会化的主要内容、特征、作用、发展趋势、与经典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形成的关系,及其特征和趋势的形成原因和判断依据等方面进行总结和阐释。初步提出了生产社会化理论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重点阐述了生产社会化趋势形成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生产社会化如何通过企业分工协作和社会分工协作两种形式、社会化的劳动过程与社会化生产组织的规模结构两个方面及其相互作用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形成与演变。最后结合时代发展,认为经典作家们对于生产社会化内涵、特征的认识及其分析方法在当下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