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26)
2023(13824)
2022(12064)
2021(11240)
2020(9494)
2019(21460)
2018(21269)
2017(41120)
2016(22581)
2015(24797)
2014(24552)
2013(24279)
2012(22184)
2011(19910)
2010(19471)
2009(17662)
2008(17050)
2007(14628)
2006(12546)
2005(10688)
作者
(67590)
(56219)
(55910)
(53247)
(35708)
(27271)
(25143)
(22116)
(21407)
(19896)
(19177)
(19026)
(17918)
(17582)
(17331)
(17325)
(17261)
(16701)
(16098)
(16020)
(14352)
(13678)
(13491)
(12762)
(12585)
(12538)
(12469)
(12343)
(11367)
(11244)
学科
(83946)
经济(83852)
管理(64477)
(60744)
(50192)
企业(50192)
方法(41479)
数学(36130)
数学方法(35745)
(22806)
(22375)
(22000)
中国(20669)
业经(18515)
环境(17463)
地方(16994)
(16071)
贸易(16067)
(15604)
农业(15384)
(14589)
财务(14529)
财务管理(14509)
技术(14437)
(14136)
(13974)
企业财务(13825)
理论(13702)
(13677)
(12163)
机构
大学(317499)
学院(315442)
管理(124703)
(119364)
经济(116825)
理学(109878)
理学院(108590)
研究(106884)
管理学(106533)
管理学院(106000)
中国(75890)
科学(72434)
(66693)
(61523)
业大(55402)
(55142)
(52436)
研究所(51384)
农业(49209)
中心(47812)
(43912)
财经(43421)
北京(41213)
(40677)
师范(40102)
(39699)
(38951)
(35716)
经济学(35450)
技术(33581)
基金
项目(230793)
科学(179353)
基金(167672)
研究(159075)
(150318)
国家(149129)
科学基金(126233)
社会(99387)
社会科(94155)
社会科学(94126)
(90813)
基金项目(90366)
自然(86295)
自然科(84241)
自然科学(84213)
自然科学基金(82689)
(77195)
教育(72049)
资助(68647)
编号(62650)
重点(52167)
(49727)
成果(48787)
(48507)
(47962)
科研(45544)
计划(45340)
创新(44810)
课题(42893)
大学(41845)
期刊
(120676)
经济(120676)
研究(84360)
学报(62185)
(54124)
中国(53620)
科学(53188)
大学(45111)
学学(43099)
管理(41986)
(38439)
农业(37647)
教育(29630)
技术(23804)
(22456)
金融(22456)
业经(20608)
财经(20340)
经济研究(19843)
(19282)
科技(17531)
(17194)
业大(17172)
(16861)
问题(16003)
图书(15930)
资源(15309)
理论(14671)
技术经济(14165)
林业(14142)
共检索到433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邓艳敏  王银平  胡敏琦  程鑫  黄中家  刘凯  
为掌握鄱阳湖鱼类群落特征,课题组于2020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1月)和2021年冬季(1月)4个季度,在鄱阳湖10个区域5种生境开展鱼类资源调查研究,同步采集水环境样品。研究共采集鉴定鱼类67种,隶属于8目14科47属,其中鲤科鱼类物种数最多(41种),占比为61.19%。基于不同分组,鱼类生态类型分别以定居性鱼类(67.16%)、杂食性鱼类(44.78%)、中下层鱼类(35.82%)占据优势。该群落以小型鱼类为优势类群,数量占比为68.70%;鱼类优势种共有6种,第一优势种为似鳊。鱼类群落结构在季节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春季鱼类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冬季。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显示,空间上鱼类可划分为2个类群,分别为湖口区类群和草型湖区-湖汊区-湖心区-沿岸带类群。冗余分析(RDA)显示,总磷、叶绿素a和透明度是影响鱼类物种时空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分析表明,鱼类群落受到严重干扰(W=-0.091)。本研究成果可为鄱阳湖禁渔效果评估和鱼类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胜华  常旭  
该文对鄱阳湖砂山地区地表环境结构和土地风沙化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依据植物种在各类型风沙化土地出现的频率与不同风沙化阶段各生活型植物种的组成,探讨了风沙化过程中植物种绝灭与定居的特点.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风沙化过程是物种多样性衰减的过程,风沙化首先导致特有种的灭绝,其次为稀有种.从植物的生活型来看,多年生草本与乔木类植物受风沙化影响最大,而灌木类植物可存活风沙化过程各个阶段,在风沙化过程中植物种的绝灭速率大于定居速率.要建立有恢复力的砂山景观生态系统,进行生态重组,既需要在砂山地区内也需要在砂山地区外的生态存储,现实情况也需要这种双重存储的生态学准备.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梁阳阳  卢文轩  杨坤  李静  赵秀侠  方婷  高娜  陈康  尹峰  
为了解巢湖鱼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现状,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按季节对巢湖河口区、近岸浅水区、敞水区共计9个样点进行鱼类资源调查,分析鱼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共采集鱼类52种,隶属于7目15科,其中鲤科鱼类物种数最多,占63.5%。与历史资料相比,本次调查未采集到鱼类43种,洄游性鱼类大幅较少,增加了外来鱼类须鳗鰕虎鱼(Taenioides cirratus)。刀鲚(Coilia nasus)、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为优势种,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翘嘴鲌(Culter alburnus)为重要种,似刺鳊鮈(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鳜(Siniperca chuatsi)等40种鱼类均为偶见种。不同样点的指示物种差异明显,季节间和样点间鱼类群落组成均有一定程度的分离,样点间鱼类物种组成结构较季节间更加离散。鱼类多样性较低,各样点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多样性指数(D)、Margalef丰富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的变化幅度分别为0.56 ~ 1.09、0.25 ~ 0.57、1.45 ~ 3.82、0.19 ~ 0.32,2018年夏季各项多样性指数高于其它季节,杭埠河口、东湖浅水区域高于其它样点。研究结果补充了巢湖鱼类群落的基础数据,为巢湖鱼类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少荣  黎明政  朱其广  王美荣  刘焕章  
为系统阐明鄱阳湖鱼类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鄱阳湖的鱼类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2010年4~11月对鄱阳湖鱼类群落空间差异和季节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调查到鱼类72种,隶属于7目14科46属。在群落结构上,江湖洄游型鱼类占鱼类种数的25.00%,河流型鱼类占鱼类种数的19.44%,湖泊定居型鱼类占鱼类种数的55.56%。在空间结构上,沿岸带共采集到鱼类49种,其中鲫(Carassius auratus)、鲤(Cyprinus carpio)、鲇(Silurus asot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等10个种类在数量上占优势;敞水区共采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巫曦雅   龚海波   易霈霈   傅雪军   余进祥   余智杰   孟子豪   黄滨   王淑兵  
为探明鲢鳙增殖对上犹江水库食物网结构的调控,2022年5月-2023年2月对上犹江水库生态增殖区(崇义段)和禁捕区(上犹段)开展渔业资源调查,依据主要消费者及饵料生物样品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δ13C、δ15N),利用SIBER和MixSIAR模型分析两个区域渔获物群落营养结构差异,并初步构建食物网。结果显示:生态增殖区和禁捕区的主要渔获物δ13C值范围分别为-28.40‰~-22.13‰和-32.03‰~-17.36‰;δ15N值范围分别为7.83‰~14.68‰和6.34‰~16.41‰;营养级范围分别为1.28~4.25和1.97~3.74,其中,生态增殖区和禁捕区营养级最高的鱼类均为肉食性鱼类鳡,营养级最低的鱼类分别为细鳞斜颌鲴和黄尾鲴;与禁捕区相比,生态增殖区鱼类摄食的食物资源更丰富、所占的生态位更宽,但群落营养结构各项指标,包括NR、CR、TA、CD、NND和SDNND均低于禁捕区。湿地植物为生态增殖区的主要碳源,而浮游植物为禁捕区的主要碳源。本研究揭示了禁捕区和生态增殖区鱼类群落营养结构的差异,为后续湖泊水库等大水面生态放养与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忠   曾婷婷   陈廷贵  
[目的]在长江流域实行为期十年的禁捕政策,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关键是妥善安置退捕渔民,如何提高渔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进而推动禁捕政策能够长期有效地运行。[方法]该文基于2021年“长江流域十省百县千户调查”数据,通过基尼系数和分位数回归模型,运用“反事实分析”方法研究了禁捕前后的渔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变化,进而研究了影响中低收入渔民的因素。[结果]研究发现:(1)专项补偿有力地避免了退捕渔民群体收入出现两极分化,但低收入渔民数量增加和高收入渔民群体收入份额的提高同样不利于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2)2-3年的专项补偿结束后,退捕渔民的收入差距很可能会发生较大程度的扩大,政府的支持需要在较长时间内继续保持。(3)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工作的稳定性及收入来源多样化对于提高中低收入渔民的收入和缩小收入差距能发挥较大的作用。[结论]“长江十年禁捕”对退捕渔民的收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大,政府专项补偿虽然起到了强有力的缓冲作用,但需长期化和有针对性,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得芳  王得祥  柴宗政  胡有宁  保积存  王涛  
【目的】探讨秦岭锐齿栎群落物种分布及多样性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并确定关键影响因子。【方法】在秦岭南坡火地塘林区锐齿栎群落中共设置典型样地30个,分乔、灌、草3层进行群落学调查,通过计测样地物种重要值、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以及海拔、坡度、坡向、坡位、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ph、含水量和土层厚度11个环境因子,采用冗余分析(rDa)探讨锐齿栎群落物种分布与各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偏rDa法分析各个环境因子对物种分布的总效应和净效应,用通径分析法探析环境因子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1)坡度、土壤全磷和全氮含量对物种分布的净效应达显著水平(p<0.05),且影响强度为坡...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银平  邓艳敏  刘思磊  李佩杰  刘凯  
为了解禁捕初期长江下游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实验于2021年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对长江下游鱼类群落进行4次调查。结果显示,实验共采集鉴定鱼类84种,分属10目18科63属,其中47.62%为鲤科鱼类。以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分析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下游鱼类多样性水平较高,但鱼类种类较历史记录偏少。单因素方差结果显示,鱼类种类数、种群数量和重量空间差异显著,季节差异不明显。群落优势种为光泽黄颡鱼、鳊、鲢、短颌鲚、贝氏?等9种。4种摄食功能群中,肉食性(47.62%)和杂食性(40.47%)鱼类物种比例较高;洄游习性方面,淡水定居性鱼类占绝对优势(76.19%);3种栖息水层类型中,底层鱼类物种数比例较高(46.43%)。大型经济鱼类占总量比例低,但个体相对较大,因而相对重要性指数(IRI)更高。长江下游鱼类多样性指数为3.28,水域鱼类多样性水平较高。长江下游鱼类个体小型化、低龄化现象依然存在,长江十年禁渔实施后,禁渔效果初步显现,鱼类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均有所增加。建议进一步加强禁捕期科研监测,加大监管力度,保障长江下游鱼类资源得以有效恢复,巩固禁捕成效。本研究可掌握禁捕初期长江下游鱼类群落基本特征及变动趋势,为长江下游禁渔效果评估和长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提供支撑。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仝亚东   匡箴   刘鹏飞   梁翼东   凡迎春   徐东坡  
东平湖是黄河下游重要滞洪湖泊,也是南水北调东线最后一个调蓄湖泊。为探究东平湖鱼类多样性现状及鱼类群落特征,本研究采用环境DNA (environmental DNA, eDNA)技术,与传统网具捕捞调查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东平湖鱼类群落多样性特征,探讨环境DNA技术在东平湖鱼类多样性长期监测中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应用环境DNA技术共检测到5目7科23属23种鱼类。进一步分析显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04,变幅在0.21~2.36;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54,变幅在0.29~0.81;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0.75,变幅在0.13~2.09。相似性分析(analysis of similarities, ANOSIM)表明,多样性指数在湖区与河道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multidimensionalscaling,NMDS)显示,东平湖鱼类群落可划分为4个群聚结构,分别位于东平湖沿岸、湖心以及两条河道内,群聚结构总体差异显著(R<1,P<0.05)。传统网具捕捞调查共捕获4目6科21属24种鱼类,其中有18种鱼类在两种方法中均检测到。两种方法检测到的鱼类中均以鲤形目(Cypriniforms)最多。研究结果表明,环境DNA技术与传统网具捕捞两种方法调查得到的鱼类种类数相似度较高,达到62.06%。东平湖鱼类群落呈现一定空间分布特征,自柳长河、至小清河,东平湖鱼类群落总体呈现南北差异性。本研究证明环境DNA技术在东平湖渔业资源监测中具有可行性,可有效补充鱼类资源监测手段,在禁捕以及开捕时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对东平湖渔业资源进行监测,同时也为东平湖渔业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资料支持与技术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圣平  于一尊  田晓娟  黄江丽  张志红  丁建南  
本文对鄱阳湖7个河口(赣江、抚河、信江、乐安河、昌江、饶河和修河)水体的理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细菌16S r rNA基因Mi Seq测序的方法对其多样性和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乐安河水体总氮含量最高,信江水体总磷含量最高。乐安河、修河和饶河水体细菌丰度高于其它河口,而修河、昌江和饶河水体细菌多样性则相对较高。水体细菌群落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在7个河口水体中变形菌门细菌均占优势,其次为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细菌。而在纲水平,在7个河口水体中β-变形菌纲细菌占优势,其次为α-变形菌纲细菌和放线菌纲细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体p H和细菌群落多样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总氮和氨态氮含量和细菌群落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燕山  李大命  朱明胜  陆建明  贾文方  张凤侠  沈冬冬  张增  吴天柱  张彤晴  
基于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的调查数据,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M)、丰度/生物量曲线等对全面退捕前太湖鱼类群落的状态及其多样性等进行研究。共调查到鱼类9目17科51属65种,其中鲤科鱼类占55.38%,新记录太湖鱼类2种,为纹缟虾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和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按洄游类型、栖息水层、食性三类生态类型,太湖鱼类主要为定居性鱼类、中上层鱼类以及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刺网和地笼的CPUE平均值分别为4 287.03±515.94和626.32±91.24 g·net~(-1)·12 h~(-1)。优势种为刀鲚(Coilia nasus)、鲫(Carassius auratus)和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其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2.34、2.10和0.68,鱼类物种多样性水平一般,鱼类个体小型化。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太湖鱼类群落组成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均显著(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韩婵  高春霞  田思泉  戴小杰  
淀山湖是上海市内陆水域最大的淡水湖泊,主要的淡水渔业水域和水产品来源地,也是重要的水生生物保护基地。为了评估增殖放流和生态环境变化对淀山湖鱼类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以2010-2012年淀山湖的渔业调查资料为基础,对该湖泊的鱼类优势种组成和多样性指数进行年际变化分析,并应用丰度生物量曲线方法对该湖的鱼类群落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2年淀山湖鱼种类数基本稳定,基本鱼种组成变化不显著,优势鱼种组成趋势渐以小型鱼类为主;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年间差异不显著(P>0.05);ABC曲线显示2010-2012这三年淀山湖群落的数量优势度曲线均高于生物量的优势度曲线,鱼类群落结构仍处于严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韩蝉1  高春霞1  2  田思泉1  2  戴小杰1  2  
关键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苏巍  薛莹  任一平  
根据2011年3-12月在海州湾海域进行的5个航次的渔业资源综合调查,并结合相关的历史资料,研究海州湾海域鱼类分类多样性及其时空变化,并通过构建GAM模型分析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州湾共有鱼类96种,隶属于2纲13目44科71属,其中Δ+的理论平均值为79.5,而Λ+的理论平均值为200.6。两个分类多样性指数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和空间变化,这可能与海州湾海域鱼类的季节性洄游和环境因子的差异有关。通过GAM模型分析发现,水深和底层溶氧对Δ+具有显著影响,而水深、底层溶氧、底层水温和月份则是影响Λ+的关键环境因子。通过比较中国近海不同纬度...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昊轩  邓文博  郭茜茜  陶昆  冯凯  苑晶  刘家寿  成永旭  王齐东  
为阐明不同湖泊禁捕策略对3种鲌类的种群动态与生态位重叠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全年禁捕湖泊西凉湖与季节性禁捕湖泊斧头湖为研究地点,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达氏鲌(Culter dabryi)和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为研究对象,分析鱼类单位捕捞努力生物量、单位捕捞努力质量、全长、体质量与肥满度指数等种群动力参数;采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鲌类的食物来源及贡献率,比较不同禁捕策略湖泊中的3种鲌类的时空生态位宽度、营养生态位宽度及重叠指数。结果表明:全年禁捕湖泊中的3种鲌类的单位捕捞努力生物量显著高于季节性禁捕湖泊,且全长分布范围比季节性禁捕湖泊更广;季节性禁捕湖泊中,3种鲌类的时空生态位显著重叠;全年禁渔湖泊中,3种鲌类具有更广的营养生态位宽度。研究结果将为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的禁捕制度的完善和渔业资源的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