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71)
2023(6105)
2022(5609)
2021(5191)
2020(4764)
2019(11181)
2018(11129)
2017(21453)
2016(12263)
2015(14058)
2014(14419)
2013(14543)
2012(13950)
2011(12708)
2010(12896)
2009(12204)
2008(12336)
2007(11447)
2006(9878)
2005(8838)
作者
(38814)
(32809)
(32509)
(31267)
(21076)
(15955)
(15009)
(12822)
(12395)
(11924)
(11522)
(11147)
(10779)
(10524)
(10428)
(10373)
(10339)
(9890)
(9828)
(9597)
(8351)
(8257)
(8071)
(7569)
(7552)
(7549)
(7489)
(7353)
(6797)
(6749)
学科
(53611)
经济(53576)
管理(29341)
(29220)
方法(27129)
数学(23406)
数学方法(23200)
(21733)
企业(21733)
(15714)
地方(13373)
(13205)
(12084)
中国(11839)
农业(10706)
业经(10026)
(9859)
贸易(9858)
(9486)
(8481)
理论(7970)
(7965)
环境(7923)
(7289)
财务(7273)
财务管理(7249)
(6839)
银行(6812)
企业财务(6806)
(6759)
机构
学院(184041)
大学(182957)
(70606)
经济(68933)
管理(67256)
研究(65737)
理学(57488)
理学院(56701)
管理学(55463)
管理学院(55106)
中国(48379)
科学(44583)
(40186)
(38250)
(35889)
(34386)
研究所(33016)
(31964)
业大(30760)
中心(30590)
农业(30460)
(26813)
师范(26477)
财经(25666)
北京(24797)
(23648)
(23475)
(23017)
(22357)
师范大学(21280)
基金
项目(121826)
科学(93338)
基金(85704)
研究(85441)
(76286)
国家(75651)
科学基金(62500)
社会(51369)
(50310)
社会科(48526)
社会科学(48506)
基金项目(46138)
自然(42069)
(41816)
自然科(40922)
自然科学(40906)
自然科学基金(40158)
教育(39163)
资助(37158)
编号(34844)
重点(28366)
成果(28149)
(27737)
(26631)
课题(25008)
科研(24266)
计划(24211)
(24141)
创新(22667)
大学(21903)
期刊
(79033)
经济(79033)
研究(48130)
学报(33439)
中国(33412)
(33148)
科学(29429)
(24480)
大学(23466)
农业(22544)
学学(22184)
管理(20574)
教育(16991)
技术(14897)
(14623)
金融(14623)
业经(13954)
(12467)
财经(11976)
经济研究(11653)
问题(11000)
资源(10537)
(10172)
统计(9920)
(9664)
(9599)
技术经济(9258)
商业(8738)
图书(8573)
(8561)
共检索到267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银平  邓艳敏  刘思磊  李佩杰  刘凯  
为了解禁捕初期长江下游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实验于2021年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对长江下游鱼类群落进行4次调查。结果显示,实验共采集鉴定鱼类84种,分属10目18科63属,其中47.62%为鲤科鱼类。以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分析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下游鱼类多样性水平较高,但鱼类种类较历史记录偏少。单因素方差结果显示,鱼类种类数、种群数量和重量空间差异显著,季节差异不明显。群落优势种为光泽黄颡鱼、鳊、鲢、短颌鲚、贝氏?等9种。4种摄食功能群中,肉食性(47.62%)和杂食性(40.47%)鱼类物种比例较高;洄游习性方面,淡水定居性鱼类占绝对优势(76.19%);3种栖息水层类型中,底层鱼类物种数比例较高(46.43%)。大型经济鱼类占总量比例低,但个体相对较大,因而相对重要性指数(IRI)更高。长江下游鱼类多样性指数为3.28,水域鱼类多样性水平较高。长江下游鱼类个体小型化、低龄化现象依然存在,长江十年禁渔实施后,禁渔效果初步显现,鱼类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均有所增加。建议进一步加强禁捕期科研监测,加大监管力度,保障长江下游鱼类资源得以有效恢复,巩固禁捕成效。本研究可掌握禁捕初期长江下游鱼类群落基本特征及变动趋势,为长江下游禁渔效果评估和长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提供支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冬冬   杨海乐   张辉   吴金明   危起伟  
基于2018年,2020~2022年在长江石首江段鱼类的监测数据,4年间共监测到鱼类62种,隶属于4目10科37属。其中鲤形目优势明显,有41种,占总种数的66.1%。不同年份间的鱼类种类数差别较大,2021年监测到的鱼类种类数要多于其他年份。采用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分析显示,各年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波动较小,各年份之间相差不大,2021年的Shannon-Wiener指数值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值要大于其他3个年份。ABC曲线及W统计表明2018年鱼类群落结构相对稳定,优势种以大个体的种类为主。2020~2021年鱼类群落主要以生命周期短、个体小的种类为主。2022年较2020~2021年鱼类规格有所提升,鱼类群落相对稳定。Cluster分析和NMDS分析表明鱼类群落可分为两组,但ANOSIM检验表示两组间无明显差异。SIMPER分析表明,2020~2022年较2018年适应流水环境、底栖杂食性鱼类的丰度有所减少,适应静水、底栖肉食性鱼类和半洄游性鱼类的丰度有所增加。总体上长江石首江段鱼类群落较为稳定,且鱼类规格有增大的趋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飞飞  朱挺兵  龚进玲  杜红春  孟子豪  郭祉宾  杨德国  
为科学评价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在金沙江下游水库的初步实施效果,实验于2020年11月和2022年5月在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水库开展了渔获物调查和水声学调查,并分析了鱼类资源的变化情况。渔获物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11月共采集到鱼类2科9种,其中?、瓦氏黄颡鱼占优势地位;2022年5月共采集到鱼类5科14种,其中蛇、瓦氏黄颡鱼占优势地位。水声学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间、不同区域、不同水层间的鱼类目标强度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2022年5月的鱼类密度(0.60尾/1 000 m~3)高于2020年11月(0.46尾/1 000 m~3),鱼类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呈现不均匀性;不同调查时期的鱼群密集区域存在一定的差异,2020年11月大部分区域之间差异不显著,2022年5月则差异显著;2022年5月的上层鱼类密度(0.44±0.83尾/1 000 m~3)显著大于2020年11月(0.06±0.15尾/1 000 m~3);不同水层的鱼类分布差异显著,2次调查均表现为下层大于中、上层;估算得到向家坝水库鱼类资源尾数分别为3.22×10~6尾(2020年11月)和3.53×10~6尾(2022年5月)。综上所述,水声学调查方法适用于金沙江下游水库的鱼类资源监测工作,十年禁渔实施后向家坝库区鱼类资源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郑建明  罗时樟  
[目的]长江流域内水生生物资源骤减给长江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引起政府、社会和民众的高度关注,长江禁捕工作迫在眉睫,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制定保护长江生态系统的政策。[方法]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是剖析政策过程及其政策影响的重要工具,多源流理论能为我国长江大保护政策过程提供新的解释角度。本文以长江禁捕政策议程为载体,运用多源流理论框架中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分析了长江禁捕政策议程;[结果]通过运用多源流理论提出对长江禁捕政策过程优化路径,在问题源流上对退捕渔民生存保障制度和长江资源利用方式进一步完善,在政策源流上提高政策储备,在政治源流方面加强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在首次开启政策之窗后的基础上继续积累、寻找和创造新的政策元素,以期推动政策之窗再次打开,促使长江禁捕工作有效的实施。[结论]最后,对长江禁捕一系列相关法规和政策进行梳理并提出要不断推动和创新长江禁捕政策,我国政府需要在合理的范畴内再次实现政策之窗的打开,形成新的长江大保护政策议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姜涛  杨健  轩中亚  陈修报  刘洪波  
实施好长江10年禁渔是国家“十四五”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跟踪和客观评价禁渔效果业已成为当下的重大需求。长江刀鲚(Coilia nasus)是长距离溯河洄游型鱼类,在自海入江繁殖洄游过程中所受渔捞压力非常大,资源量已岌岌可危。长江禁渔已于2019年启动实施,以刀鲚为代表聚焦禁渔前后固定生境及相近渔季,对刀鲚资源群体及渔获量开展比较研究,可有效追踪和评价长江禁渔对珍稀濒危鱼类种群数量恢复的效果。本论文基于长达7年间的禁渔前(2014—2018年)后(2019—2020年)同期采样监测数据,开展了长江禁渔的效果追踪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禁渔前(2014—2018年)溯河洄游型刀鲚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 (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仅为0.81±1.73 [×10~(–5), ind/(h·m)] [即(1.13±2.42) ind/d],数量占比仅为(1.42±2.41)%;而禁渔后(2019—2020年)刀鲚CPUE高至66.14±69.74 [×10~(–5), ind/(h·m)] [即(92.60±97.64) ind/d],较禁渔前增长约82倍;数量占比亦增至(60.56±40.87)%,较前者增长约43倍。这些结果首次表明,受益于已实施2年的长江禁渔战略,鄱阳湖洄游刀鲚数量恢复的效果已经凸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凯  张敏莹  徐东坡  段金荣  施炜纲  
对1999至2005年每年的4~6月间崇明北滩渔业群落进行研究,对春季禁渔前后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实施长江春季禁渔前,崇明北滩渔业群落组成为11目、19科、25属、27种。实施长江春季禁渔后,该群落共出现鱼虾蟹等渔业生物30种,分别隶属于9目18科26属。群落优势种为凤鲚[Coilia mystus(Linnaeus)、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Richardson)、红狼牙虎[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Hamilton-Bnchanan)和狭颚绒螯蟹[Eriochier leptognathus(Rathbun),单位质量小于20 g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羽丰  陈廷贵  刘子飞  李琴  
长江流域禁捕补偿政策的实施使数十万捕捞渔民失去原有生计手段,有效识别渔户受到禁捕政策的外部冲击时生计能力的变化是帮助退捕渔户改善生计的前提。以安徽、江苏、湖北三省份退捕渔户为研究对象,构建适用于退捕渔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从生计资本的总量、结构和流动性3个方面分析长江禁捕补偿政策对渔户生计的影响。结果表明:(1)退捕渔户生计资本总指数显著提升,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指数均得到显著增长。(2)退捕渔户生计资本耦合协调度指数得到显著增长,生计资本结构总体由失调向协调转变。(3)退捕渔户生计资本表现出较高流动性,渔户群体贫富差距缩小。(4)不同地区间政策对生计资本产生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安徽省渔户各项生计资本指数及生计资本耦合协调度指数均得到显著提升,生计资本的流动性最高;江苏、湖北省渔户心理资本指数显著下降,退捕前后金融资本指数、生计资本总指数及生计资本耦合协调度指数无显著性差异。根据研究结果,禁捕补偿政策的实施对退捕渔户生计的可持续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渔户生计发展停滞,退捕地区的社会和谐稳定及渔户生计资本阶层的重新固化仍是十年禁渔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辛斌  刘绍平  熊飞  陈大庆  杨如恒  池成贵  穆天荣  
根据2000~2005年长江上游干流宜宾、巴南和万州3个江段三层流刺网的监测资料,分析了春禁前后3年渔获物结构和鱼类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对长江上游春禁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春禁前后3年共监测到鱼类51种,隶属于3目18科(亚科)36属,以鲤科鱼类为主,占60.8%。春禁后,渔获物主要种类优势度有所下降,部分江段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表现出一定上升趋势,3个江段Margalef指数、Pielou指数和Wilhm改进指数有一定升高,表明种类丰富度有所提高,群落结构趋于复杂,春季禁渔有一定效果。春禁前后渔获物种类的波动,可能与这些种类种群数量少,难以采到有关;春禁后主要种类平均体长、体重仍表现出下降趋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跃飞  李新辉  杨计平  SOVAN Lek  帅方敏  李捷  
继我国各大水系实施禁渔期制度之后,珠江水系于2011年4月1日至6月1日实现首次禁渔。广东鲂是珠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为分析珠江实施禁渔期制度对广东鲂资源补充群体的影响,于珠江实施禁渔制度前(2006—2010年)和禁渔制度后(2011—2012年)在珠江下游肇庆江段设立固定采样点,利用定量弶网对流经该江段的广东鲂鱼苗补充群体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禁渔前,珠江广东鲂鱼苗集中出现在4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持续时间为(189±11)d,高峰期为6—8月。禁渔期制度实施之后,全年广东鲂鱼苗出现的起始时间变化不大,但是结束时间提前,持续时间略有缩短,4—5月份广东鲂鱼苗密度明显增大。广东鲂鱼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杨  吴娟  陈廷贵  
[目的]对长江禁捕退捕政策的演进逻辑和实践路径进行研究,可为政策优化提供决策参考,对“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聚焦长江禁捕退捕政策演进,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对2017—2021年中央出台的93份长江禁捕退捕政策文本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研究发现:(1)长江禁捕退捕政策经历了政策发端期(2017—2018年)、政策爆发期(2019—2020年)与政策转型期(2021年)三个阶段。(2)政策颁布主体和政策文种构成随着政策演进发生变化,政策强度和效力呈现“弱-强-弱”的变动趋势。(3)需求面政策工具较为缺乏,不同阶段的政策实践路径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提出政策优化方向,首先,从整体性治理视角完善长江禁捕退捕管理长效机制;其次,充分发挥部门机构和政策文种的功能作用;最后,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增加部分稀缺政策工具的使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邓艳敏  王银平  胡敏琦  程鑫  黄中家  刘凯  
为掌握鄱阳湖鱼类群落特征,课题组于2020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1月)和2021年冬季(1月)4个季度,在鄱阳湖10个区域5种生境开展鱼类资源调查研究,同步采集水环境样品。研究共采集鉴定鱼类67种,隶属于8目14科47属,其中鲤科鱼类物种数最多(41种),占比为61.19%。基于不同分组,鱼类生态类型分别以定居性鱼类(67.16%)、杂食性鱼类(44.78%)、中下层鱼类(35.82%)占据优势。该群落以小型鱼类为优势类群,数量占比为68.70%;鱼类优势种共有6种,第一优势种为似鳊。鱼类群落结构在季节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春季鱼类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冬季。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显示,空间上鱼类可划分为2个类群,分别为湖口区类群和草型湖区-湖汊区-湖心区-沿岸带类群。冗余分析(RDA)显示,总磷、叶绿素a和透明度是影响鱼类物种时空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分析表明,鱼类群落受到严重干扰(W=-0.091)。本研究成果可为鄱阳湖禁渔效果评估和鱼类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沈雪达  杨正勇  
长江渔业是我国淡水渔业的摇篮,鱼类基因的宝库,经济鱼类的原种基地。长江渔业苗种丰富,并有种质优势,生长快,抗病力强等特点。近年来,由于水域污染、水工建设和过度捕捞等原因,长江渔业资源面临枯竭。文章通过对2003年起正式实施的长江禁渔期制度实施效果的分析,提出了加强综合治理、建立渔业资源保护区、加大渔民转产转业力度、规范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等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忠   曾婷婷   陈廷贵  
[目的]在长江流域实行为期十年的禁捕政策,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关键是妥善安置退捕渔民,如何提高渔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进而推动禁捕政策能够长期有效地运行。[方法]该文基于2021年“长江流域十省百县千户调查”数据,通过基尼系数和分位数回归模型,运用“反事实分析”方法研究了禁捕前后的渔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变化,进而研究了影响中低收入渔民的因素。[结果]研究发现:(1)专项补偿有力地避免了退捕渔民群体收入出现两极分化,但低收入渔民数量增加和高收入渔民群体收入份额的提高同样不利于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2)2-3年的专项补偿结束后,退捕渔民的收入差距很可能会发生较大程度的扩大,政府的支持需要在较长时间内继续保持。(3)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工作的稳定性及收入来源多样化对于提高中低收入渔民的收入和缩小收入差距能发挥较大的作用。[结论]“长江十年禁捕”对退捕渔民的收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大,政府专项补偿虽然起到了强有力的缓冲作用,但需长期化和有针对性,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储信  朱尧虎  
为落实2017年和2018年两个中央一号文件对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及禁止捕捞的要求,2019年1月,农业农村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了《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面拉响了长江流域禁捕的号角。《方案》要求,在2019年年底之前,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区要全面禁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芳  方冬冬  张辉  危起伟  
长江是我国鱼类多样性最高的河流,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淡水渔业资源产区。然而,近几十年来受水域污染、水工程建设、湖泊围垦、航运发展、过度捕捞和外来种入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长江流域生态系统面临着逐渐衰退的困境,主要表现为鱼类种类数减少、鱼类濒危物种程度加剧、鱼类资源小型化趋势明显、鱼类资源呈衰退趋势和外来物种种类增多等。长江十年禁渔,对恢复长江水生态环境和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作者建议统筹协调长江生态保护与渔业发展的关系,创新流域管理体制与机制,根据长江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适时调整服务目标,其目的旨在实现对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