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05)
2023(8791)
2022(7165)
2021(6598)
2020(5627)
2019(13060)
2018(12977)
2017(24441)
2016(13078)
2015(14619)
2014(14302)
2013(13690)
2012(12345)
2011(11286)
2010(11652)
2009(10702)
2008(10333)
2007(9207)
2006(8158)
2005(7212)
作者
(37999)
(31868)
(31417)
(30236)
(20202)
(15123)
(14222)
(12349)
(12053)
(11439)
(10740)
(10701)
(10343)
(10309)
(9931)
(9791)
(9397)
(9350)
(8976)
(8942)
(7971)
(7901)
(7801)
(7399)
(7132)
(7070)
(6978)
(6831)
(6574)
(6308)
学科
(54636)
经济(54573)
管理(37175)
(32349)
(27317)
企业(27317)
方法(25252)
数学(22409)
数学方法(21848)
中国(14508)
(13674)
(12019)
(12016)
业经(11633)
理论(11072)
(11055)
地方(9473)
(9239)
(8876)
贸易(8868)
技术(8818)
农业(8636)
(8590)
(8277)
银行(8255)
(8196)
金融(8189)
(7969)
环境(7786)
(7560)
机构
学院(182771)
大学(182420)
(72649)
经济(71081)
管理(69970)
研究(62113)
理学(60352)
理学院(59706)
管理学(58115)
管理学院(57802)
中国(46013)
(38976)
科学(38823)
(33791)
(32265)
(31285)
业大(28684)
研究所(28527)
中心(28265)
(28188)
财经(26638)
农业(25168)
北京(24287)
(24188)
(23786)
师范(23480)
(22898)
经济学(22327)
(22011)
技术(21295)
基金
项目(126881)
科学(100205)
基金(91987)
研究(90937)
(81645)
国家(81044)
科学基金(69539)
社会(57322)
社会科(54471)
社会科学(54458)
(50804)
基金项目(47482)
自然(45799)
自然科(44699)
自然科学(44682)
自然科学基金(43847)
教育(43288)
(42562)
资助(38429)
编号(36405)
成果(29254)
重点(28989)
(27352)
(27005)
(26729)
课题(26170)
创新(25202)
国家社会(24236)
科研(24220)
计划(23544)
期刊
(77313)
经济(77313)
研究(52654)
中国(40073)
学报(31465)
(29095)
科学(28056)
管理(27393)
(26030)
教育(24711)
大学(23921)
学学(22417)
农业(19302)
技术(18429)
(14905)
金融(14905)
经济研究(13399)
业经(13147)
财经(13136)
统计(11620)
(11429)
(10864)
(10585)
问题(9924)
决策(9383)
科技(9230)
(9222)
技术经济(9083)
业大(8378)
图书(8346)
共检索到272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董志强  李伟成  
禀赋效应从何而来,又如何与自然产权协同演化,这些问题尚未获得充分研究。本文提出一个"偏好演化+个体选择"的主体基模型(agent-based model),发现在非常广泛的参数空间内,均可涌现出稳健的禀赋效应和自然产权现象:绝大部分实验世界都由具有禀赋效应的个体所占据;产权尊重是常态,战争和掠夺的概率微乎其微。这一切源于:在自然选择压力下,个体对物品或资源在拥有时主观评价过高,而在不拥有时主观评价趋近客观真实价值,这种具有禀赋效应的偏好有利于遏制其他个体对其拥有物的抢夺,因而这种看似"错误"的偏好反而改善了主体的处境,使得禀赋效应得以成功演化。本文还发现,优质资源的稀缺程度会影响禀赋效应的演化速度和水平。上述发现可为自发秩序的制度经济分析奠定更坚实的理论基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世伟  杨树凯  
本文提供了一个基于主体的转轨经济模型——ASMEC—T,用于分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动态。人工经济由多个家庭、多个私有企业、一个国有企业和一个政府组成;微观个体通过应用人工适应主体被个别地模拟出来;宏观经济动态是微观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自然累积。应用该模型,我们模拟分析了经济政策对私有企业成长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全胜  吴凡  
消费者在线信任被视为B2C电子商务成功的必备条件,并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但由于研究者的研究视角和关注焦点的不同,导致了目前在线信任理解上的复杂和混乱。本文在梳理各个学科对信任的定义和理解的基础上,识别出在线交易环境中的行为主体,通过文献回顾整理出各信任行为主体的信任属性,最后提出了一个在线信任形成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世伟  刁莉男  
本文提供了一个基于主体的市场经济模型——ASMEC-M,用于将宏观经济分析和微观经济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在ASMEC-M模型中,微观个体通过应用人工适应主体被个别地模拟出来,主体状态的不同导致主体行为的差异,宏观经济总量是微观个体状态的累积。假设经济由家庭、企业和政府组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家庭消费该产品,企业和家庭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市场来进行;企业根据库存量和销售量制订雇佣策略,根据销售量和利润等制订价格策略;家庭根据收入进行合理的消费;政府制订财政政策追求经济的平等。市场通过数量和价格调整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应用ASMEC-M模型,我们可以定性地分析经济周期波动等宏观经济现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王伟  孙慧  
本文通过构建战略柔性、高管"双元"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的理论模型,引入环境动态性作调节变量,以2014-2016年201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面板回归对战略柔性、高管"双元"资本与创新绩效以及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战略柔性和高管人力资本均正向影响创新绩效;高管社会资本负向影响创新绩效;战略柔性与高管"双元"资本的交互效应反向显著影响创新绩效;环境动态性在战略柔性、高管"双元"资本与创新绩效间起不同的调节作用。据此,提出企业积极实施战略柔性、加强管理制度、提高高管教育水平等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建明  
资源节约意识是资源节约行为产生的基础,但意识和行为并不具有天然一致性,这对于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是一个挑战。通过重庆、武汉、杭州三市的大样本现场调查,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考察资源节约意识对资源节约行为的主效应,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意识各维度间的交互效应以及情境变量对意识—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运用分组回归检验中国文化背景对模型中主要路径关系的调节作用。发现了若干创新性结论:资源节约意识两维度(资源节约情感和资源节约知识)对资源节约行为存在显著主效应,资源问题感知和资源节约知识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物质主义观念、社会压力因素两变量对意识—行为间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中国文化背景(面子观念和群体一...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俞海山  周亚越  
一个国家或地区公共政策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公共政策追求成功,但失败常常相伴。从政府这一政策主体角度上说,公共政策失败的原因可归结为三个因素:超越权限、能力不足、缺乏良知,由此就可以从政策主体角度建立一个关于公共政策失败的解释模型。超越权限是指政府做了超越其职能范围之外的事;能力不足意指政府缺乏有效地采取并促进集体性行动的足够能力;缺乏良知则是指政府以追求自身利益为目标,政策偏离公共性。政策主体超越权限、能力不足、缺乏良知,这三个因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呈现出一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复杂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海建  余舒意  马文丽  
从微观机制视角探讨了大型企业转型衰败过程,根据高管人员感知和处理企业内外部信息方式,把决策机制失灵分为高管感觉失灵、态度失灵、纠偏失灵与沟通环境环节失灵4个方面。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更多关注的是眼前效率而忽视了对客户需求变化的适应。如果要转型成功,企业必须要承认自身的不足,进行反省式学习,特别是从企业自身过去的失败与成功经验中、从对手身上进行学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新铭  任一  
以演化博弈论为分析工具,在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下,构建了一个演化博弈模型来分析中间性组织的产生过程。理论分析表明,自发型中间性组织的产生是一个长期且内生于经济交易活动的过程,要促进中间性组织的快速、稳定发展,必须确立其合理地位,为其建立惩罚机制创造良好的环境,并赋予其法律地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龙游宇  
契约稳定性与信用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但新古典的完全理性假设忽视了这一关系,现代契约理论也未能深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产权是影响契约稳定性的基础性因素,此外还有博弈外因素(包括技术进步、第三方约束等)和博弈内因素(包括局中人的性质)发挥着作用。因此,契约总是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信用则是在这种相对稳定状态下取得的博弈均衡。当外部因素使原有的契约关系发生变化时,原有信用关系难以为继,要形成新的信用关系则需要满足相应的信用产生的条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蕾  胡宏力  
当考虑消费者负面情绪影响后,禀赋效应的作用将会减少。通过对400位参与者进行两个实验的结论表明:只有在参与者具有正面情绪时禀赋效应才会产生作用,而在负面情绪下就会无效。因此消费者的情绪状态对禀赋效应有很重要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董志强  张永璟  
本文以自然产权为例,建立了一个考察自发社会秩序的行为经济理论模型,证明禀赋效应对自发社会秩序形成有根本性重要作用:禀赋效应使得人们更愿意为拥有之物而战,从而导致他人对先占权的自发尊重;当社会中具有重度禀赋效应的个体达到较高比例,对先占权的尊重就会普遍存在,形成无须依赖第三方实施的自然产权秩序。并且,有利于尊重先占权的重度禀赋效应这一心理倾向,看似非理性,但在时刻面临侵略威胁的社会中却有益于个体生存竞争,所以它们最终得以穿透演化的筛子,为自发社会秩序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畅  
文章从一个综述的视角出发,阐释了农村农地确权政策产生的资源禀赋效应。学界已有研究发现,农地确权主要有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信贷资源三种资源禀赋效应。基于对文献的梳理,本文提出能够使得这三种资源禀赋效应发挥实际作用的启示性建议:为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增强对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和提高农民对金融资源的可得性,并提出了未来农地确权政策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莉  
目前求解CGE模型的方法大体上有4种:Orani方法,不动点解方法,Newton方法和Johansen方法。为了更注重实际经济计划与政策的结合,本文只讨论Johansen方法。 一、方法概述 按照均衡的定义:需求和供给相等时的状况即达到均衡,用公式表示为:Q~D=Q~S我们在本文里所讨论的一般均衡模型包含m个方程,n个变量且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