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11)
2023(13208)
2022(10842)
2021(9832)
2020(7848)
2019(17621)
2018(16801)
2017(32227)
2016(17410)
2015(19060)
2014(19018)
2013(18891)
2012(17985)
2011(16537)
2010(17126)
2009(15901)
2008(15302)
2007(13819)
2006(12458)
2005(11955)
作者
(53006)
(44195)
(43925)
(41549)
(28441)
(21376)
(19807)
(17008)
(16921)
(15912)
(15401)
(15149)
(14525)
(14300)
(14149)
(13756)
(13020)
(12796)
(12742)
(12666)
(11301)
(10997)
(10789)
(10288)
(10061)
(9989)
(9856)
(9502)
(9085)
(8887)
学科
(78770)
经济(78696)
(46072)
管理(44384)
(35607)
企业(35607)
中国(29671)
(28480)
金融(28478)
(26636)
银行(26608)
方法(26231)
(25938)
地方(25439)
数学(22711)
数学方法(22469)
(21476)
(18505)
业经(18086)
(17933)
(17620)
农业(14919)
地方经济(13665)
(13600)
贸易(13581)
(13049)
(12300)
环境(12102)
(11932)
财务(11902)
机构
学院(252700)
大学(250871)
(105461)
经济(103130)
研究(97192)
管理(88396)
中国(79974)
理学(74307)
理学院(73256)
管理学(71866)
管理学院(71390)
科学(59819)
(54874)
(51301)
(51210)
(46592)
研究所(46396)
中心(45138)
(40264)
财经(39988)
农业(36342)
(36228)
业大(36162)
(35733)
师范(35338)
北京(35173)
(35021)
经济学(33602)
(32983)
经济学院(30179)
基金
项目(164426)
科学(129962)
基金(119078)
研究(118480)
(105696)
国家(104803)
科学基金(88418)
社会(75717)
社会科(71970)
社会科学(71952)
(64708)
基金项目(62237)
自然(56753)
自然科(55439)
自然科学(55421)
(55287)
自然科学基金(54436)
教育(53049)
资助(48610)
编号(46513)
(41698)
重点(38742)
成果(38459)
(35691)
(34490)
课题(34033)
发展(33072)
(32530)
创新(32427)
国家社会(31749)
期刊
(124186)
经济(124186)
研究(81345)
中国(56564)
(43576)
(43074)
金融(43074)
学报(42283)
科学(39621)
(37874)
管理(33949)
大学(31337)
学学(29777)
农业(28924)
教育(27484)
财经(20530)
业经(20335)
经济研究(20085)
技术(19770)
(17620)
问题(15931)
(15203)
(12899)
国际(12396)
资源(12286)
理论(12216)
(11923)
世界(11880)
商业(11769)
技术经济(11622)
共检索到405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汪武超  
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区域不平衡,以及东西部信用文化差异并由此形成对票据认识的差距,导致我国东部地区的票据承兑、贴现规模远大于中西部地区,票据市场形成了以若干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区域性票据市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票据业务高度活跃,其中,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地的票据业务发展位于全国前列。但当前这些区域的票据市场仍处于割据状态,其容量和能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推进区域票据市场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扩大区域性票据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未来要加快建设全国性统一票据市场的进程,在组织模式、运行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杜凤霞  杨占昌  陈立文  
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和房地产市场运营、盈利、偿债和规模四方面将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划分为五大区域。研究结论主要有:房地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二者均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房地产市场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一致,只有天津、山东、江西和广西四个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而内蒙古和河北省则相反。以A类区域为例进行的住宅价格的相关性研究显示,区域内部住宅价格存在扩散和趋同效应,上海与北京、北京与天津之间都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上海是天津的格兰杰原因,即存在先导-滞后关系,二者关系是单向的,反之则不成立。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孙菲菲  
我国目前已有37家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本文通过对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运行特征、发展现状等进行梳理,总结分析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动因、市场效应和存在问题。鉴于文中总结的运作模式、监管体系、交易模式及盈利模式等主要问题,本文就明确市场地位、监管体系、产品标准与登记托管制度等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潘子纯   马林燕   田蓬鹏   朱玉春  
为分析市域尺度的城乡融合发展问题,以东北三省为例,采用熵值法、ESDA法、空间变差函数法、Dagum基尼系数法及空间计量模型对其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变、区域差异及收敛趋势展开分析。研究表明:(1)东北三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在2011—2020年呈上升趋势,但发展水平普遍偏低,仍具备提升空间。(2)东北三省的城乡融合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属性,高高集聚区集中在辽宁,低低集聚区集中在黑龙江。(3)东北三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基本呈下降趋势,形成空间差异的来源依次是地区间差异、地区内差异、超变密度。(4)东北全域及黑龙江、吉林、辽宁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均存在α收敛、绝对和条件β收敛,财政分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人均GDP等因素会对不同区域的城乡融合发展产生异质性影响。基于研究结论,从采取差异化政策、助推城乡融合均衡发展,重视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特征、充分发挥空间溢出效应,关注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因素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丽纳  李玉山  
利用2008—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综合测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数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中国各地区农民收入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进一步引入虚拟变量探究区域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对农民收入的提升效应也较强,其收入效应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呈现递减趋势。各地区要继续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重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收入效应的区域差异,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收入效应实现最大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厉伟  
传统经济理论中,由土地区位的不可移动性引申出房地产市场是区域性市场的理论存在着逻辑上的偏差。事实上,决定某一房地产市场是否为区域性市场的判断标准在于房地产市场中的供求力量是否局限于区域之内。从这个意义上讲,房地产市场本质上并非是一个区域性市场,并且这一现象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得尤其明显。正确地认识这一假定条件对于我们思考当今中国房地产市场中的许多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衍生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建华  张琦  
区域性产业是与全国性产业相对应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从产业及其产品特征入手,从传统产业范畴中划分出来的一类具有显著区域性特征的产业。本文创造性地提出了区域性产业的定义并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在区域性产业中的应用提出了批判。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符琳蓉  任以胜  陆林  张海洲  
"以港促产、以产兴城、港以城兴"成为21世纪我国港口城市发展的新思路,对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构建"港—产—城"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鉴耦合—协调度从互动程度与发展水平两个角度测度南通市"港—产—城"融合发展状况,运用动态发展度和剪刀差方法解析"港—产" "港—城""产—城"复合系统的演化特征。研究表明:(1)南通市"港—产—城"整体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持续上升,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高;(2)"港—产—城"整体系统融合互动程度呈现出由较低到高的波动发展态势,融合发展水平经历由失调衰退到高度融合的发展历程,融合发展状况实现改善;(3)"港—产" "港—城""产—城"复合系统经历多种演化发展阶段,各阶段存在不同效果的交互胁迫作用;复合系统的剪刀差呈下降、上升交替出现的"W型"和"斜S型",发展趋势差异在缩小与扩大中反复循环,需要加强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使其接近融合发展的目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玉玲  丁利杰  
在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市场经济步入了新常态化的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我国物流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基于此,文章探讨了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交互性关联,并找出了两者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效果,最后得出结论: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打造信息化与标准化的物流系统,能在很大程度上会推进我国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共同稳定发展。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对有关方面的发展有所帮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仲伟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文章主要以信息化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信息化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现状为主要依据,从信息化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要点、信息化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思路、信息化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途径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高信息化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水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粟勤  
作为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票据市场虽在近几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仍呈现市场规模小,结构畸形,品种单一,发展不够规范等特征。阻碍其发展的因素不仅存在于社会信用制度方面,而且存在于证券市场和票据经营机构方面。要改变目前的现状,必须在完善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的基础上,开发商业票据市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静梅  
我国票据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信用基础不健全、品种单一、价格机制不灵活、中介人缺乏等问题。本文将对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现状、特征、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培育和完善票据市场的对策和发展思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维安  贺聪  
文章关注于房地产市场特有的区域风险,从房地产市场的内部结构来讨论房地产风险产生和传导的机制。针对房地产企业的跨地区投资行为所可能引发的房地产市场区域风险的扩散问题,构建了双市场模型进行分析。并以浙江丽水房地产市场为例,对模型的结论作了"邹至庄检验",得出房地产市场区域风险通过资本跨地区流动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扩散的结论,最后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建平  陈柏峰  
区域性股权市场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市场,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的通知》后,区域性股权市场进入了规范发展阶段。目前,区域性股权市场已初具规模,市场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系统有序的市场生态初步成型,形成了以股权和私募可转债融资为抓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琪  刘卫  
从挂牌制度、交易制度、融资机制及功能服务四个层面系统分析了我国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运行机制,并对其运行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估。研究发现,区域性股权市场在地方政府主导下出现了盲目建设、市场分割、监管不协调、信息不透明、同质化严重、风险处置责任不清以及与沪深交易所联动不足等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