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97)
2023(4658)
2022(3921)
2021(3529)
2020(3025)
2019(6709)
2018(6675)
2017(12675)
2016(6974)
2015(7845)
2014(7891)
2013(7614)
2012(6951)
2011(6300)
2010(6419)
2009(6266)
2008(6249)
2007(5676)
2006(5071)
2005(4854)
作者
(19404)
(16380)
(16314)
(15541)
(10354)
(7699)
(7365)
(6217)
(6196)
(5865)
(5663)
(5450)
(5382)
(5283)
(5276)
(5005)
(4821)
(4798)
(4731)
(4695)
(4197)
(3961)
(3858)
(3739)
(3694)
(3670)
(3619)
(3613)
(3274)
(3173)
学科
管理(27744)
(24906)
经济(24836)
(22914)
(20533)
企业(20533)
(11697)
(10977)
方法(9035)
(7911)
数学(7531)
数学方法(7424)
中国(7136)
业经(6959)
体制(6922)
(6620)
(6570)
财务(6551)
财务管理(6532)
企业财务(6209)
(6159)
银行(6152)
(5868)
(5445)
金融(5443)
(5228)
(5136)
制度(5105)
(5057)
税收(4899)
机构
大学(100664)
学院(99590)
(42428)
经济(41523)
管理(38132)
研究(33093)
理学(32380)
理学院(32027)
管理学(31599)
管理学院(31396)
中国(26519)
(24349)
(20734)
财经(18124)
科学(18035)
(16304)
(16109)
(16055)
中心(15227)
研究所(14072)
(13818)
经济学(13491)
财经大学(13373)
北京(12916)
业大(12803)
(12334)
(12115)
经济学院(11997)
(11657)
师范(11539)
基金
项目(64424)
科学(51650)
研究(48414)
基金(48057)
(41268)
国家(40941)
科学基金(35643)
社会(32474)
社会科(30791)
社会科学(30786)
基金项目(25227)
(24573)
教育(22348)
自然(21960)
自然科(21436)
自然科学(21431)
自然科学基金(21062)
(20629)
编号(18954)
资助(18937)
(18801)
成果(16386)
(15027)
重点(14699)
国家社会(13834)
(13711)
课题(13613)
教育部(13312)
(13149)
(13115)
期刊
(49970)
经济(49970)
研究(32336)
中国(23072)
(21027)
管理(16015)
学报(13960)
科学(13453)
(13131)
(11701)
金融(11701)
大学(11414)
学学(10826)
教育(10052)
财经(9771)
(8317)
农业(8179)
技术(8119)
经济研究(7597)
业经(7491)
问题(6455)
财会(5203)
会计(5171)
(5149)
(5022)
理论(4898)
(4734)
改革(4610)
(4610)
现代(4598)
共检索到157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祁群  
起源于日耳曼法的善意取得制度,因其有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已被大多数国家的民事立法所确认。在我国,虽然票据法对票据善意取得制度已有相关规定,但在民法中无法找到它的依据,而其他相关行政规章又缺乏系统性,从而严重阻碍了票据交易及市场化建设。为此,我国应以适当的立法形式系统地构建票据善意取得制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浩  
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作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项交易规则,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有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维护正常的商品交换。我国现行民事立法尚未在整体上实现动产善意取得的立法化,如何建构我国的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理论,文章试从动产善意取得的存在依据、构成要件等方面做一简单阐述。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袁志丽  
善意取得制度是一种以牺牲财产"静"的安全为代价而保护财产"动"的安全的制度架构,集中解决在无权处分情况下的权利瑕疵问题。我国物权法第106条规定的善意取得制度解决了无权处分的权利取得问题,但它将登记作为不动产善意取得的起点,对不动产善意买受人保护不够,构成善意取得在公示方面的缺隐;同时对无权处分人所交付的标的物的质量瑕疵及延迟交付等问题无暇顾及,不足以提供充分的救济调节交易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该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仁玉  陈敦  
动产善意取得是物权法上一项重要制度,学者对之探讨也颇多,然在相关问题上仍存在不同认识,在我国制定物权法之际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中,作者对善意取得的制度价值、遗失物与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善意的标准、受让人应否实际支付价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杰  林爽  吴杰杰  
公司带动社会发展,股权又承载着资本不断流动,其交易环境需安全,才能得到股民认可。股权流动带来诸多权利问题,善意取得制度备受关注,人们期待第三人权益得到保障。我国在2001年颁布《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就把股权善意取得写进法律,但是其规定不够全面。股权频繁变动,股权所带来的问题在现行法律中很难找到与之对应法条,给法官带来诸多麻烦,股权善意取得制度的完善刻不容缓。由此出发,结合我国现实中遇到的股权纠纷问题,以此得出我国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在公司法适用上的可行性结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袁碧华  
票据善意取得制度是票据法上一项重要而特殊的制度。由于理论上对票据善意取得制度的一些重要问题认识模糊,实践中错误适用票据善意取得制度的情况时有发生。文章从公示催告对善意取得的影响、原票据权利人与善意取得人的权利冲突、善意取得中无处分权人的范围的界定等票据善意取得制度中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剖析,提出了某些独到的看法,以期对正确适用票据善意取得制度有所裨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侯双梅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电子票据应用逐渐兴起。然而,我国现行《票据法》没有明确电子票据及电子签名的法律地位,亦缺乏专门的电子票据法律制度及其配套规定,应借鉴国际经验,尽快完善我国电子票据法律制度。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鹿飞  
日前央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票据业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有针对性地完善了有关制度,逐步清除了困扰银行间票据业务的部分障碍,但是仍有一些票据操作实务上的问题不利于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央行加以进一步明确和规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珂  
在票据日益被广泛使用的同时,丧失票据的问题大量存在,而作为我国的丧失票据救济制度———公示催告,在公示催告期间转让票据的效力、申请人的范围、公示催告期间的长短、公告的方法、票据到期后的提存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亟待改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慈拉  
文章认为,融资性票据是形成当前贷款和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的主要因素,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构成潜在风险;巨额票据游离于M_2的调控范围之外,也对全社会的资金流动及货币政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建议:再贴现政策适时转型,改革票据利率体系的目标框架,将“票据融资”列入“有价证券及投资”的统计口径,同时将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列入M_2,并适时推出附息商业承兑汇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向袆  
票据丧失后适用公示催告是票据救济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我国相关法规对《票据法》涉及的公示催告制度规定不够完善,致使票据遗失后,失票人极少通过公示催告程序补救票据权利。应当尽快从救济制度、申请主体、适用对象、公告以及除权判决的效力等立法层面完善我国票据公示催告制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崇丰  秦国宏  李良  
空白票据制度已经为世界上主要国家、地区的票据法及国际公约所认可。相比而言,我国票据立法采用狭窄的、有限的、不完全的空白票据制度,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文章建议要在立法模式上采用《日内瓦统一汇票、本票法》中空白票据的规定;其次,在司法解释或判例中应确立折衷说;再次,扩大空白票据的种类及使用范围;最后,明确规定持票人滥用补充权的票据责任,重视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傅祖蓓  张启胜  王祥明  赵益洪  陈隆  
浙江省实施主办行制度的成效、问题及完善意见———关于杭州、嘉兴等地主办行制度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人行浙江省分行调查组内容提要浙江省实施主办行制度仅半年时间,但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1996年末,全省已有242户企业与开户银行签订了银企合作协议。调查显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志  
我国的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可以适用于动产和不动产,而同为动产的赃物的善意取得受让人却被拒之门外。其实,赃物在性质上也属于动产,也在公示公信的原则调整之下,这是众所周知的。把赃物的取得排除在善意取得制度之外,不能合理地保护赃物善意受让人的利益,不利于社会交易的安全和稳定,不能完全实现善意取得制度设置的目的和价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从文  
建立票据做市商制度,是票据市场战略性改革的重要举措。这种以有实力、信誉好的票据专营机构为特许交易商的实时交易,既可保持票据市场的流动性,降低风险,又可提高企业的社会信用和银行的自身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