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45)
- 2023(3070)
- 2022(2500)
- 2021(2744)
- 2020(2091)
- 2019(4925)
- 2018(5131)
- 2017(7529)
- 2016(5572)
- 2015(6537)
- 2014(6898)
- 2013(5899)
- 2012(5722)
- 2011(5332)
- 2010(5696)
- 2009(5055)
- 2008(5166)
- 2007(5016)
- 2006(4599)
- 2005(4291)
- 学科
- 教育(18995)
- 济(10941)
- 经济(10922)
- 中国(10393)
- 管理(9649)
- 理论(7330)
- 业(7026)
- 教学(6584)
- 学(6321)
- 企(6073)
- 企业(6073)
- 方法(4570)
- 发(3984)
- 发展(3698)
- 展(3575)
- 数学(3483)
- 研究(3475)
- 思想(3444)
- 农(3422)
- 政治(3313)
- 革(3313)
- 数学方法(3298)
- 财(3260)
- 改革(3188)
- 高等(3123)
- 思想政治(3106)
- 政治教育(3106)
- 治教(3106)
- 学法(3076)
- 教学法(3076)
- 机构
- 大学(74806)
- 学院(69001)
- 研究(28127)
- 教育(27295)
- 范(21317)
- 师范(21209)
- 京(18476)
- 师范大学(17607)
- 科学(17259)
- 管理(17076)
- 济(16080)
- 经济(15280)
- 中国(14936)
- 所(14546)
- 理学(14074)
- 理学院(13747)
- 研究所(13092)
- 管理学(13076)
- 技术(12981)
- 江(12958)
- 管理学院(12922)
- 北京(12779)
- 职业(12401)
- 中心(11788)
- 教育学(10537)
- 州(10111)
- 院(9962)
- 农(9676)
- 财(8973)
- 业大(8640)
共检索到122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亚鹏 李继利 刘志远 宋欣泽
神经法学是认知神经科学与法学联姻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技术手段研究法律相关的心理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脑科学与法学的结合,必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人类道德与不道德、守法与违法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神经法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理解违法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及其防御途径,而且对道德教育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因此,未来的道德教育应该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神经法学的相关成果。
关键词:
神经法学 脑发育 道德教育 自由意志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万学 唐汉卫
后现代道德教育从各个角度向现代道德教育的统一性、整体性、权威性和理性化挑战,给人们展现一种开放的、多元的、批判的、平等和对话的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新面貌。在道德教育的目标上,它瓦解了现代性的完人理想和标准化的人格追求;在教育内容上,它强调去中心化,关注那些边缘性的道德主题;在教育方式上,更主张“对话式”的教育方式;在师生关系上,它提倡主体间性。但后现代的道德教育观是松散和凌乱的,并不是一个严谨的体系,其内容歧义丛生、相互矛盾甚至是对立的,因此,对后现代道德教育观应冷静对待,全盘吸收和简单的排斥都是错误的。
关键词:
后现代 传统 现代 道德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啸
道德教育是关于生命尊严与幸福的言说与实践。这表明了道德教育是自由的领域。由此出发,从权利的视角把握道德教育,有助于捍卫人的尊严与幸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权利的内涵非常丰富,它确定了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要求的正当性质与合理界限,突出了个人尊严。权利视野中的道德教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即在价值论上把人作为最高目的,在社会与个体关系上真正尊重个体权利,在内容上关注人权与正义主题。
关键词:
人是目的 权利 道德教育 人权 正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正伟
道德教育是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主题。学科课程改革中的道德教育主要有德目主义、渗透式和跨学科三种模式,其内容包括民族传统价值观教育、普适性价值观教育和全球化时代的价值观教育。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学科课程中实施道德教育要选择适切性的实践模式、珍视民族伦理道德文化的价值,并且要在全球化视野内进行定位。
关键词:
学校课程 道德教育 价值观 传统道德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争先
自启蒙运动以来,理性主义逐渐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导范式。理性主义范式在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推理发展的同时,因其忽视、否定学生的情绪感受,造成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低甚至反道德教育的非预期后果。21世纪以来,道德神经科学对于情绪在道德判断中作用的突破性研究使得道德心理学和道德教育领域正经历一场情绪转向。在情绪转向的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应该基于道德神经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结果,全面理解道德认知和道德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重视道德情绪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作用和积极的社会功能,并直面情绪转向可能对学校道德教育带来的挑战:学校要提高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警惕对道德情绪的操控;个体要运用认知推理减轻道德情绪的负面影响;社会转型和发展产生的新道德问题需要通过反复的道德实践塑造相应的道德情绪。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汪静 李晓琴
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法律职业教育应当涵盖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当始于法律职业准入前,即学生在接受高等法学职业教育的同时,就应当接受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然而,我国的法学职业教育长期以来着力重视基本法律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传授,却忽视了教导学生如何在将来的职业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来寻求现实法律的公正,如何保持职业的操守与规范,如何保证职业的廉洁性。美国的法学职业教育非常重视法律职业道德的教育与培养,对美国法学职业教育中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进行系统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拓展思路为完善我国法学职业教育中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体系所借鉴。
关键词:
法律职业 法律职业道德 职业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鲁宁
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论指的是发生在道德教育领域中的一种正当的道德行为选择却同时产生善与恶两种自相矛盾的结果的特殊情况。与道德教育中的其他悖论现象相比较,道德悖论是一种结果式悖论,并且道德悖论中善与恶之间的矛盾是一种共时性存在的自相矛盾。就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论产生的原因而言,道德规则本身具有的"二律背反"特征是道德悖论产生的首要原因,而学生道德智慧的缺失和道德教育中人性向善假设的被利用则是道德悖论产生的另外两个主要原因。由道德教育中道德悖论产生的原因可知,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悖论问题并不可以完全消除,而只能是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来降低道德悖论发生的概率或者降低道德悖论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
道德教育 道德悖论 道德智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鲁洁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代人走出唯理性世界困境的普遍追寻,对于道德教育来说同样如此。生活世界是人存在的基本事实,其基本属性是实践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具有意义和价值的世界。生活是道德存在的根据,也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整体性、实践性、生成性是生活世界道德的主要特征。“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要走进方方面面的生活、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的学习应当是生活的、实践的,而不能简单归结为知识的、思想的;道德教育要培养的是不断去生成新的道德世界,并不断自我超越的生成性的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晓静 朱小蔓
道德是有理性相伴随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建立在理性认知与选择的基础上,我们正是对人、物、事及其关系有所认知才形成特定的态度和情感,并采取相应的行为。知识是道德理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校道德教育要以知识教学为基础。通过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知识的教学进行道德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必然选择。
关键词:
道德 理性 知识 道德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沈嘉祺
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当事人"情境与"旁观者"情境的交叉与混淆给道德教育带来很多困惑,明确它们不同的特点以及它们与教育情境和生活情境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有效开展道德教育的前提。虚拟情境中的"不在场"与"不真实"向道德教育发出了警示,虚拟情境下的道德教育只是一种假设,它对个体道德发展的影响只是一种可能;虚拟情境与生活情境的关联是有效道德教育的前提。旁观者情境是个体道德学习和道德意识对象化的主要情境,对个体道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德胜
人权教育研究的展开,首先要面对的是其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人权与道德有共同的人性基础,人权实质上是一种道德权利,人权具有道德性;与道德意味着走出自我、走向他人不同,人权突出权利和对个人的保护,将义务留给他者,尤其是国家。人权教育是道德的教育,本身就是道德教育的一种形态。但与道德教育侧重义务不同,人权教育突出个人基本权利;国家对人权的尊重是真正的人权教育,而道德教育则主要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友爱与公正中。人权教育与道德教育可以相得益彰、互为阈限。
关键词:
人权 道德 人权教育 道德教育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邱吉福 高绍福
现行会计职业道德的沦丧较大部分是由于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引起的,其中,会计学历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缺失尤为严重,因此,文章确立了会计学历教育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并针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学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提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途径。
关键词:
会计 职业道德 学历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华启和
通过对生态危机问题进行道德的思考,阐述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诉求,在分析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以创建"绿色大学"为契机,利用课堂载体、网络载体、社区载体来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为生态文明的建设造就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教育的生态化 生态道德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德胜
女性主义伦理学研究表明,道德是有“性别”之分的,男女两性在道德价值重心、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上均有差异。但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客观存在的性别歧视,导致道德教育的性别失衡和性别冲突,从而限制了道德教育的发展。实现道德教育的性别和谐应该消除性别歧视,重新定义道德和有道德的人,使道德教育的核心概念包容女性气质。在此基础上,重建道德教育大厦,使其矗立于理性和情感的根基之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