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23)
- 2023(6738)
- 2022(5996)
- 2021(5550)
- 2020(5020)
- 2019(11638)
- 2018(11474)
- 2017(22431)
- 2016(12635)
- 2015(14302)
- 2014(14612)
- 2013(14718)
- 2012(14042)
- 2011(12716)
- 2010(12839)
- 2009(11992)
- 2008(12182)
- 2007(11268)
- 2006(9371)
- 2005(8504)
- 学科
- 济(52132)
- 经济(52081)
- 业(33653)
- 管理(32704)
- 方法(28174)
- 企(26423)
- 企业(26423)
- 数学(25294)
- 数学方法(25024)
- 财(14186)
- 农(14181)
- 学(14134)
- 中国(12051)
- 贸(9980)
- 贸易(9979)
- 制(9770)
- 易(9697)
- 地方(9377)
- 业经(9362)
- 农业(9304)
- 务(9200)
- 财务(9183)
- 财务管理(9158)
- 企业财务(8715)
- 银(8269)
- 银行(8232)
- 融(7940)
- 金融(7937)
- 和(7798)
- 行(7784)
- 机构
- 大学(191606)
- 学院(189369)
- 济(74517)
- 经济(72838)
- 管理(67897)
- 研究(67011)
- 理学(59042)
- 理学院(58286)
- 管理学(57001)
- 管理学院(56655)
- 中国(48754)
- 科学(45941)
- 农(43997)
- 京(40546)
- 所(36995)
- 农业(35509)
- 业大(34849)
- 财(34168)
- 研究所(34103)
- 中心(30885)
- 江(28936)
- 财经(27635)
- 经(25069)
- 北京(24875)
- 范(23995)
- 师范(23620)
- 经济学(23547)
- 院(23167)
- 农业大学(23119)
- 州(22627)
- 基金
- 项目(128517)
- 科学(99147)
- 基金(93400)
- 研究(85979)
- 家(84164)
- 国家(83525)
- 科学基金(69326)
- 社会(52763)
- 省(51017)
- 社会科(49971)
- 社会科学(49953)
- 基金项目(49463)
- 自然(47888)
- 自然科(46807)
- 自然科学(46784)
- 自然科学基金(45981)
- 划(43580)
- 教育(40180)
- 资助(39369)
- 编号(33528)
- 重点(29755)
- 部(28481)
- 成果(27624)
- 发(27231)
- 计划(26648)
- 创(26132)
- 科研(25886)
- 创新(24591)
- 科技(23624)
- 课题(23614)
共检索到269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许海东 区又君 郭志勋 苏友禄 王瑞旋
2008年5月,湛江市某网箱养殖场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发生大规模死亡,调查发现病鱼呈现体色发黑、反应迟钝、呈螺旋状或旋转游动等典型的病毒性神经坏死症症状,在鱼体没有发现寄生虫或细菌感染,PCR检测发现病鱼感染了鱼类神经坏死病毒(NNV)。利用已经发表的NNV核酸序列设计引物,克隆外壳蛋白基因并测序,根据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该病毒与斜带石斑神经坏死病毒(ECNNV)碱基相似率达99.2%,属于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基因型(RGNNV)。同时进行人工感染试验,采用4种方法感染该病毒,累计死亡率均达100%,并对感染样品进行克隆测序鉴定,证明导致此次湛江卵形鲳...
关键词:
卵形鲳鲹 神经坏死病毒 序列分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晓艳 黄剑南 吕玲 翁少萍 何建国
从患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coioids)的头部提取总RNA,根据已发表的神经坏死病毒外壳蛋白基因设计引物进行RT PCR扩增,得到预期大小的基因片段。将此基因片段转入pE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编码斜带石斑神经坏死病毒(Orange spottedgroupernervousnecrosisvirus,OGNNV)外壳蛋白基因的阅读框核苷酸数为1017bp,编码338个氨基酸;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野田村病毒科(Nodaviridae)的几种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比较结果显示,该病毒与β野田村病毒属(Betanodavirus)中的赤点石斑神经坏死病毒(...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剑南 林蠡 翁少萍 何建国
Viral nervous necrosis (VNN) is a worldwide disease among teleost fish.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VNN was first identified in 2 species of hatchery-reared groupers, Epinephelus akaara and E. coioides. In the present study,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larvae of E. akaara with signs of VNN in Dayawan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冲 李明福 张永江
应用RT-PCR方法检测了采自北京市怀柔区的樱桃叶片,将此PCR扩增产物连接到pMD18-T载体上,通过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克隆了含有目的片段的重组质粒,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认为该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片断与李属坏死环斑病毒的NRSiz8株系的同源性最高,为98%,与德国分离物Ring17的同源性达99%;通过进化关系分析,认为该分离物属于引起温和症状的group,认为该分离物的第5,62,81和126位氨基酸也与CH9血清型引起温和症状的保守的替换相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翁少萍 邓敏 何建国 吕玲 何华虹 龙綮新
测定了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ISKNV)核糖核酸酶III(RNaseIII)基因的核苷酸全序列。该基因完整读码框为 771bp ,GC含量为 5 2 .5 3% ,编码一个长为 2 5 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 2 8.9kD的推定蛋白。其上下游序列各有一个TATAbox ,终止子下游有一段回文序列。与其它物种相比 ,ISKNV与虹彩病毒 (包括LCDV - 1和CIV)的核糖核酸酶III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 ,与酵母、线虫等物种的相应基因的同源性较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邓敏 何建国 翁少萍 吕玲 何华虹 龙綮新
报道了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ISKNV)的p31基因结构及其序列分析。对ISKNVDNAHindIIIE酶切片段的序列分析结果发现该序列中含有完整的p31基因。ISKNVp31基因完整读码框为 6 75bp ,GC含量为 4 9.78% ,等电点为 7.6 1,编码一个长为 2 2 5aa、分子量为 2 5 .3kD的推定蛋白。结构分析发现该基因具有启动子元件TATAbox和CAATmotif,下游有反向重复序列可形成茎环 ,另外还有一段直接重复序列和二联体结构。ISKNV与其它 3种虹彩病毒 (包括FV3、LCDV - 1和EHNV)的p31基因氨基酸序列具有一定的同源性 ,但ISKNV与...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庆 罗永文 刘春 曾伟伟 张超 石存斌 吴淑勤
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ISKNV)全基因组序列于2001年完成测定,全基因组为111362bp,含有124个推测的开放阅读框(ORF)。2007年,Eaton等对12株已完成序列测定的虹彩病毒代表株进行分析比较,除了已经推测的ORF外,认为ISKNV基因组中还存在一个的核心基因(Core gene)ORF90.5L。本研究以ISKNV的cDNA为模板,根据Eaton等报道中推测的上下游位点设计引物扩增出一段963bp的PCR产物。该序列编码一个32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推测分子量为35kD,含有预测的跨膜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韦嫔媛 彭金霞 房振峰 彭敏 蒋伟明 杨春玲 李咏梅
根据近源物种线粒体序列的同源比对,在COI基因上下游保守区域设计一对通用引物COF/COR。以卵形鲳鲹肌肉总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特异的DNA片段,经克隆、测序和比对证实该片段包含了卵形鲳鲹线粒体COI基因完整编码区1551bp。对5个个体分别测序后比对,发现卵形鲳鲹COI基因DNA序列在钦州湾种群个体间至少存在7个变异位点,使5个个体分别具有5种不同的单倍型。将卵形鲳鲹种内不同个体及鲹科其他物种的CO I核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比对结果构建鲳鲹科各物种的系统进化树,支持鲹科下设四个亚科(鲹亚科,鰤亚科,鲳鲹亚科,鰆鲹亚科)的分类系统。通过COI基因遗传距离计算发现,卵形鲳鲹种内不同地...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闫冬春 陈博堃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较大的对虾病毒,已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须向其申报的甲壳类重要疫病病原。IHHNV在我国已形成了一定的流行趋势,目前仍是严重危害我国养殖虾类的重要病毒。本文从IHHNV的流行地区及危害、宿主、致病类型、对宿主不同年龄阶段的致病性差异、与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干扰作用、感染机制和致病机理方面,综述了与IHHNV致病性相关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IHHNV防控提供参考资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震 刘科宏 杨方云 唐科志 李中安 周常勇
【目的】了解中国CTLV分离物外壳蛋白(CP)基因的变异情况。【方法】对来源于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寄主品种的18个柑橘碎叶病毒(CTLV)分离物进行RT-PCR、克隆、测序,应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18个分离物的CP基因全长714nt,推导的CP含237个氨基酸。CP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最大相似性分别为88.5%~99.9%和91.1%~99.6%。与核苷酸序列G289→A或C、A409→C和G414→T的单碱基突变相对应,CTLV外壳蛋白第97、137、138位氨基酸在强、弱毒分离物之间存在差异,多数弱毒分离物为Q97或K97、Q137、H138,而多数强毒分离物为E...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芳 鄢波 王玲仙 方琦 黄兴奇
从云南弥勒县采集典型病株接种蔓陀萝植斑分离,经免疫电镜(IEM)鉴定为TMV;在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上以TMV普通株作对照进行致病率测定,确定为强毒株系。以烟草花叶病毒(TMV)云南强毒株系RNA为模板,根据国外研究结果,自行设计、合成寡核苷酸为引物,通过PT-PCR体外扩增,得到约500bp的DNA片段,将其克隆到E.coliDH5α上,并进行了序列分析。分析表明,该其因含477个核苷酸,编码159个氨基酸,与国外发表的U1株系比较,核苷酸同源率为98.1%,氨基酸同源率为97.5%。获得了云南烟草TMV外壳蛋白全基因片段。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强 李旻 丁元明 王云月
采集昆明地区花卉基地和公园的269份菊花样品,调查并分析侵染菊花的番茄不孕病毒(Tomatoaspermy virus,TAV)和菊花B病毒(Chrysanthemum virus B,CVB)的发病状况。ELISA和RT-PCR检测结果表明,TAV和CVB在菊花植株上的发病率分别为4.62%和16.70%。对3个TAV分离物和8个CVB分离物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测定,并分别与GenBank登录的TAV和CVB序列进行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各TAV分离物的CP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5.04%~98.02%。在系统进化树中聚集的2个簇中,昆明分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晓艳 何建国
将含有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神经坏死病毒(orange-spotted grouper nervous necrosis virus,OGNNV)的主衣壳蛋白(main capsid protein,MCP)基因的重组质粒pET32a-MCP转入大肠杆菌BL21后,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用柱层析纯化表达的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MCP融合蛋白的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抗血清的效价,用Western-blot检测抗血清的特异性。结果显示,获得的抗血清稀释1∶22 000倍时仍呈阳性,并能有效中和OGNNV,实验组的相对...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 主衣壳蛋白 抗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卫 田飞焱 刘荭 陈焕春 李惠芳 刘宗晓 王侃 蔡伊娜 吕建强
利用RT-PCR技术获得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0603株的衣壳蛋白基因,将其插入到杆状病毒Bac-To-Bac表达系统的pFastBacⅠ质粒中,构建了pFastBac-cp质粒。转化DH10Bac大肠杆菌后获得重组穿梭载体Bacmid-cp,脂质体介导将其转染Sf9细胞产生有感染性的重组杆状病毒AcNPV-cp。利用AcNPV-cp感染Sf9细胞后,SDS-PAGE分析可见大小约为37ku的特异性蛋白带,Western-blotting分析发现,其可以与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阳性血清反应出现特异性的杂交带。试验结果表明,AcNPV-cp在Sf9细胞中成功地表达了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的衣壳蛋白,其具有良...
关键词: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 衣壳蛋白 病毒样颗粒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赵永欣 赵丽丽 刘巍巍 王建楠 李一经 乔薪瑗 葛俊伟 刘敏
应用RT-PCR方法扩增了长度为1176 bp的IHNV-ZYX株编码核衣壳(N)蛋白基因,将N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b,并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得到了表达。通过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菌诱导后得到了预期大小约48 KD的N蛋白,与理论值相符;提取N蛋白的包涵体,并制备抗血清。间接ELISA和Western-blot-ting实验结果说明,表达的N蛋白与天然的IHNV N蛋白一样具有相同的抗原性。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分离株IHNV-ZYX N基因的免疫功能,建立灵敏高效的检测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的方法和研制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