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6)
2023(7423)
2022(6159)
2021(5893)
2020(4737)
2019(10323)
2018(10023)
2017(18997)
2016(10099)
2015(11125)
2014(10819)
2013(10581)
2012(10076)
2011(9250)
2010(9511)
2009(8847)
2008(8428)
2007(7714)
2006(7120)
2005(6376)
作者
(29412)
(25726)
(24668)
(23756)
(15790)
(12303)
(10985)
(9793)
(9698)
(8810)
(8781)
(8600)
(8145)
(7868)
(7854)
(7626)
(7362)
(7267)
(7075)
(7040)
(6314)
(6211)
(6178)
(5982)
(5823)
(5771)
(5590)
(5428)
(5063)
(5052)
学科
(45288)
经济(45243)
(45151)
(33101)
农业(30041)
管理(18463)
业经(14170)
方法(12597)
(12393)
企业(12393)
中国(12088)
数学(11037)
数学方法(10938)
地方(10681)
农业经济(10210)
(9759)
(9564)
(9222)
(9061)
农村(9047)
土地(8924)
发展(7816)
(7810)
(7753)
(7749)
贸易(7746)
(7565)
及其(7446)
收入(7408)
(7261)
机构
学院(144580)
大学(138701)
(62071)
经济(60927)
研究(56404)
管理(52655)
(49197)
理学(45429)
理学院(44803)
管理学(44033)
中国(43940)
管理学院(43774)
农业(37444)
科学(35875)
业大(30428)
(29966)
(29450)
研究所(26969)
中心(26583)
(24929)
农业大学(23089)
(22904)
(20761)
师范(20610)
(19689)
(19561)
科学院(19356)
财经(19338)
北京(18362)
(18285)
基金
项目(100437)
科学(78964)
研究(74386)
基金(72710)
(65826)
国家(64798)
科学基金(53714)
社会(47544)
社会科(44439)
社会科学(44426)
(40393)
基金项目(39266)
自然(34113)
自然科(33200)
自然科学(33195)
(32848)
自然科学基金(32564)
教育(31528)
编号(31391)
(28728)
资助(27875)
成果(23883)
(23635)
重点(23088)
(22205)
课题(20896)
(20341)
国家社会(20022)
(19161)
(19099)
期刊
(78266)
经济(78266)
(54924)
研究(40813)
农业(37554)
中国(32645)
学报(25807)
科学(24913)
大学(20152)
学学(19487)
业经(19480)
(17863)
(16665)
金融(16665)
(16289)
管理(14493)
农业经济(13515)
农村(13268)
(13268)
教育(12745)
问题(11334)
资源(11279)
世界(10850)
技术(10205)
经济研究(9995)
(9898)
农村经济(8884)
业大(8772)
经济问题(8712)
财经(8608)
共检索到224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利  刘勇  
【目的】研究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变化,把握景观变化发展趋势,有利于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方法】以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2005、2010、2015、2019年四期LandsatTM/OLI遥感影像,借助景观格局指数、移动窗口法和人为干扰度指数等方法,【结果】1)2005—2019年,草地与水体面积增加,耕地与林地面积波动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先增后减。2)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破碎度与分离度增加,结合度降低;景观形状趋于复杂,异质性增强。空间上东南部破碎度最高,呈带状往西北部蔓延;内部斑块形状复杂,东南—西北沿线景观多样性最高;外围地带形状简单,景观多样性低。3)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干扰程度先减后增再减。空间上东南部和西北部干扰较严重,2015年后干扰程度减弱。【结论】人为干扰对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具有阶段性特征,是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旅游活动和经济发展造成湿地公园景观破碎度和分离度增加,连通性下降,景观形状趋于复杂。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格局优化和可持续发展需关注居民生产生活和旅游活动发展对湿地公园景观格局的影响,继续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合理调控游客流量;利用多种技术手段修复破碎景观,增强景观连通性;加强湿地公园管理法制化建设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璟  王学雷  吴宜进  尹发能  
大九湖湿地是我国较为稀少的亚高山湿地,其泥炭沼泽湿地类型更具有独特性、典型性、代表性。然而近年来湿地面积大幅减少。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研究了2001~2006年大九湖景观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变化程度。结果表明:沼泽、草甸剧减,优势降低,破碎化程度增加,菜地增长显著,分布趋于集中,原因主要是受人类开垦挖渠等活动的强烈干扰。根据格局与过程相互作用的原理,为保护和恢复大九湖独特的沼泽湿地提出了退耕还泽还草、平沟填渠、居民地重新规划等湿地生态恢复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迎春  杨敬元  余辉亮  刘强  王晓菊  周春晖  胡辉新  
大九湖湿地是汉江一级支流堵河的发源地,含有多种湿地类型,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潜在的科学研究及生态旅游价值。为了解大九湖湿地生态移民搬迁中的浮游生物现状及水质状况,2015、2016年对所辖9个子湖的水质、浮游生物进行采样调查。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8门48属129种,浮游动物2门3属36种;D5湖浮游动物丰度均值最高,植物丰度指数均值最高为9号湖;对比6个时间段的采样结果,2015年特定时间段的水质指标比2016年指标波动较大且富营养化状态严重,在D9湖趋于平稳,以相对低值流入落水孔,总磷(TP)、总氮(TN)、生化需氧量(COD_(Mn))均值分别为0.032、0.632、4.5 mg/L,研究成果可为大九湖湿地水环境保护及生态修护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邢晶晶  金胶胶  彭超  张志麒  熊欢欢  张洪茂  
为了更好的了解和保护大九湖湿地环境和资源,在2016~2018年间对湿地动物多样性进行了12次野外调查,共记录到脊椎动物26目78科232种,其中鱼类2目2科12种,两栖类2目5科12种,爬行类1目6科14种,鸟类16目52科167种,兽类5目13科27种;其中东洋种有114种,古北种有69种,广布种有37种;以金雕(Aquila chrysaetos)、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和黑熊(Ursus thibetanus)等为代表的国家级、省级保护动物79种。基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性指数分析,多样性表现为鸟类>兽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均匀性表现为爬行类>鸟类>兽类>两栖类>鱼类。结果表明大九湖湿地脊椎动物具有种类较多、多样性较高、国家级保护动物较多但种群密度低、优势种不明显、湿地鸟类较多、东洋界种占优势等特点,是湿地及林灌丛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类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耘  蔡述明  王学雷  何报寅  徐贵来  江明喜  薛怀平  肖飞  
针对神农架林区大九湖亚高山湿地退化问题,在联合科学考察基础上,分析区域环境背景状况及生态退化原因,提出湿地保护、利用和生态恢复相关建议。调查内容包括:区域地形地貌状况,地质构造、地层、岩溶发育规律和落水洞分布状况,河流水系的分布、流量变化和水质状况,沼生植被的分布和演替规律,湿地演变过程及人类活动对湿地影响等方面。研究发现:神农架大九湖湿地演变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受水利工程直接影响,1986年以来大规模开挖人工沟渠、疏通落水孔、排干沼泽开垦种植等活动,是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因素;湿地退化主要反映为湖泊水面消失、沼泽湿地退化、湿地生态系统向陆生生态系统演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泥炭资源遭受破坏,水质...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利  李会敏  
利用RS与GIS技术,结合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4.2,采用1993年、1998年、2002年、2005年、2009年、2013年6年的遥感数据从斑块、景观层次和景观空间格局上研究西洞庭湖青山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前后20年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湿地公园建设之后湿地面积快速减少,非湿地面积快速增加.2)湿地景观类型中水体与泥滩地变化最大,水体在湿地公园建设之后破碎度增加,形态变化复杂,而泥滩地与之相反,非湿地各景观类型变化不大,整体发展态势较好.3)湿地公园建设之后景观破碎度增加,景观形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文昌  张曼胤  郭子良  史玉虎  庞宏东  杨佳伟  
湿地生态系统碳氮磷(C、N、P)生态化学计量比已成为当前探索群落生态动态过程的热点.然而,人类活动对沼泽湿地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规律及其影响机制尚未明确.以神农架大九湖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探索植被—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规律,以期为该区域湿地保护恢复提供决策支撑.研究表明: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泥炭沼泽比较,放牧区沼泽草甸和退耕区沼泽草甸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碳磷比、氮磷比显著降低(50%~90%),对碳氮比无显著影响.旅游干扰区沼泽除了显著降低土壤氮磷比外,其它无显著变化.放牧区沼泽草甸、退耕区沼泽草甸植被磷含量较泥炭沼泽和旅游区沼泽明显增加(40%~130%),植被碳、氮含量之间无明显差异.与泥炭沼泽比较,旅游区沼泽、放牧区沼泽草甸和退耕区沼泽草甸植被碳磷比显著降低(30%~50%),但植被碳氮比和氮磷比数据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植被—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分析结果显示,氮磷比数值均小于阈值14,表明了该区域泥炭沼泽、草甸生态系统植被生长发育受到氮元素的限制,可能导致沼泽趋向富磷植被生长,为该区域沼泽湿地应对气候变化和氮沉降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鸿兴  张岩岩  何伟  田蓉  钟鑫  韩世松  李思思  王俊杰  陈文方  杨阳  陈侈  邓晗  文英  崔雅婷  李茜  王璇  彭菁菁  高鑫  唐义  
在2007年8月研究的基础上,于2008年7月在神农架大九湖泥炭藓沼泽湿地采用自制简易模拟装置进行现场模拟实验,深入研究了泥炭藓沼泽湿地对不同浓度的金属污染物镉(Ⅱ)、铜(Ⅱ)、铅(Ⅱ)、锌(Ⅱ)的净化作用。研究表明:泥炭藓沼泽湿地对各种金属污染物都有很强的去除能力,2小时后的去除效果强弱顺序为Pb>Cu>Cd>Zn;4种金属任一时刻的去除速率都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低初始浓度先于高初始浓度达到平衡;泥炭藓沼泽湿地的稀释功能在污染物去除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双常数速率模型得到了去除速率与实验时间的关系;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修改后的拟一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泥炭藓沼泽湿地去除金属污染物的动态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垚垚  葛继稳  斯南雍茜  蒋浩  袁梦媛  冯亮  张志麒  
2018年12月~2019年11月,采用涡度相关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以湖北省神农架大九湖亚高山泥炭湿地为研究对象,对甲烷(CH_4)通量以及产甲烷菌群落组成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及分析表明:大九湖泥炭湿地研究期间表现为CH_4的源,CH_4总排放量为9 333.26 mg·m~(-2),CH_4日平均排放通量为18.50 nmol·m~(-2)·s~(-1),冬、春、夏、秋四季的CH_4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6.46、4.62、36.81、25.92 nmol·m~(-2)·s~(-1),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研究区产甲烷菌优势菌群为Methanoregula(66.73%)和Methanocella(21.99%);对样本中产甲烷菌的Shannon指数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同一季节不同深度的样本中产甲烷菌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深度的增加,产甲烷菌的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同一深度不同季节的样本中产甲烷菌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夏季产甲烷菌群落组成与CH_4排放通量为强正相关关系,春季产甲烷菌群落组成与CH_4排放通量为强负相关关系,Methanothermus与CH_4排放通量为显著正相关关系,Methanolinea与CH_4排放通量为显著负相关关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奇  文威  
【目的】促进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增强国家公园景观建设成效,助力居民生活环境改善和提升,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方法】基于神农架国家公园2010和202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选取聚集度、分维数倒数、斑块密度、植被覆盖指数、生态适宜度、生态环境类型敏感度为关键指标,利用指数模型和景观分布格局指数分析方法,实证分析神农架国家公园风景资源生态环境敏感度及景观分布现状。【结果】1)神农架国家公园风景资源生态环境敏感度排序由大至小依次为:人类活动、植被景观、地形条件、地表水系、综合生态环境、风景资源。2)神农架国家公园风景资源生态环境敏感度整体呈中部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且敏感等级以轻度为主。3)神农架国家公园风景资源景观分布格局变化显著,其中斑块数量及Shannon’s多样性均出现显著缩小趋势,聚合度指数则呈上升态势。【结论】现阶段,我国神农架国家公园风景资源生态环境敏感度虽略有提升,但整体仍保持在轻度敏感状态。地势相对平坦、人类活动频繁是造成神农架国家公园风景资源生态环境敏感的主要原因。有关部门应注重搭建数字监管平台,创新生态产品体系,发挥要素引擎力量,持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赋能区域生态优化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助力我国经济因绿而兴。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国  王震  
进行湿地公园景观的美景度评价,可以为其发展规划完善、经营管理策略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以浙江省德清县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选取43个景观样本照片,运用美景度评价方法(SBE)计算美景度值,建立景观美景度与评判要素间的线性关系模型:y=-5.071+0.358c_2+0.356c_4。结果表明:c_2(观赏性)、c_4(比拟与联想)对美景度的影响较大,c_1(主从与重点)、c_3(均衡性)、c_5(比例与尺度)的影响较小。根据评价结果 ,提出了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提升发展的若干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辉  张艳  沈天驰  
以长江中下游典型的洲滩湿地——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为案例,通过生态适宜性分析和景观格局分析,并综合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定量的描述基地景观特性。在尊重场地特性和现状的基础上,将湿地公园划分为六个功能区:洲滩湿地保护区、湿地恢复示范区、湿地森林探险区、湿地科教博览区、田园观光体验区和湿地休闲活动区,并阐述了相应功能区具体的景观营造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安静  刘念念  杨荣和  赵建华  
通过对贵阳市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夏季园林植物景观的实地调查,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对其景观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陆生植物景观评价中,最佳的植物配置是:杨梅+桂花+鸡爪槭+龟甲冬青+三叶草;过渡地带植物配置景观评价中,最佳的植物配置是:法国梧桐+水杉+垂柳;水域植物配置在评分中大众喜爱的配置模式是:构树+香蒲+花叶芦竹,由此可见人们对复合层次的植物景观及丰富的植物色彩配置更为喜好。(2)从SBE法得出的植物景观预测模型看,植物生活层次构成、植物种类、色彩数量、花朵比、郁闭度和灌草盖度与植物景观美景度成正相关,且色彩数量对植物景观美景度的贡献最大。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华丽  张毅  
分析研究不同LUCC景观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特征及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与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1990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神农架地区LUCC植被景观的生态学指数,探讨了神农架地区LUCC植被景观的统计学特征、多样性特征、异构性特征、复杂性特征.在LUCC理论方法指导下,对神农架地区植被景观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神农架地区植被景观特征的变化过程和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神农架地区LUCC植被景观总体上稳定性非常强;林地类植被景观、草地类植被景观处于稳定向好状态;耕地类植被景观处于缩减紧凑状态,是退耕还林的结果;湿地类植被景观变化表明神农架地区湿地保护还有待加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黎聪  李晓文  郑钰  宋晓龙  曾桉  
基于1987年、1997年和2005年3期TM遥感数据,对衡水湖的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以农田为景观基质,水体和芦苇沼泽交错分布构成区域湿地生境的主体斑块,其余景观类型呈以小尺度斑块散布于区域中。保护区湿地景观改变较明显,湿地由1987年的20.2%上升到1997年的23.4%,2005年占到22.3%,农田向湿地类型的转变最为显著,农田和湿地类型之间的动态转换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保护区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的演变。从景观类型水平来看,表现为水体的平均斑块面积增加,由1987年的3.5187hm2减到1997年的2.0187hm2到2005年为4.3997hm2,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