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62)
2023(7050)
2022(5989)
2021(5706)
2020(4615)
2019(10322)
2018(10211)
2017(19705)
2016(10924)
2015(11798)
2014(11710)
2013(11574)
2012(10635)
2011(9797)
2010(10062)
2009(9432)
2008(9294)
2007(8584)
2006(7873)
2005(6910)
作者
(31564)
(26978)
(26482)
(25015)
(16325)
(13046)
(11937)
(10538)
(10139)
(9424)
(9223)
(8929)
(8321)
(8211)
(8200)
(8030)
(7968)
(7766)
(7576)
(7386)
(6730)
(6664)
(6615)
(6280)
(6066)
(6048)
(6041)
(5739)
(5582)
(5489)
学科
(47010)
经济(46975)
(45662)
(37377)
农业(30368)
管理(28838)
(16985)
企业(16985)
环境(15609)
方法(15201)
业经(15166)
数学(13292)
地方(13191)
数学方法(13133)
(12418)
中国(10804)
(10756)
农业经济(10239)
(9910)
(9611)
(9426)
(9351)
(9137)
农村(9128)
发展(8419)
(8408)
(8330)
银行(8323)
(8060)
资源(7860)
机构
学院(155913)
大学(149418)
(63809)
经济(62507)
管理(61240)
研究(54935)
理学(53105)
理学院(52550)
管理学(51699)
管理学院(51461)
(49635)
中国(44380)
农业(37492)
科学(35270)
业大(31986)
(31777)
(28165)
中心(27459)
(26524)
研究所(25690)
(24289)
农业大学(22942)
财经(20853)
(20532)
师范(20398)
经济管理(20228)
(19703)
(19283)
北京(19193)
(19088)
基金
项目(109700)
科学(85812)
研究(81925)
基金(78030)
(68953)
国家(68273)
科学基金(57514)
社会(52990)
社会科(49625)
社会科学(49603)
(44996)
基金项目(42535)
(36445)
自然(35503)
编号(34499)
自然科(34443)
自然科学(34436)
教育(34294)
自然科学基金(33766)
资助(29661)
(29210)
成果(26593)
(25870)
重点(24956)
(24202)
课题(22772)
(22150)
国家社会(22039)
(21676)
发展(20866)
期刊
(79023)
经济(79023)
(55193)
研究(39205)
农业(37614)
中国(33627)
学报(26331)
科学(25181)
大学(20701)
学学(20111)
业经(20034)
(18699)
(17579)
金融(17579)
(17248)
管理(15565)
农业经济(13573)
农村(13381)
(13381)
资源(12126)
技术(11962)
问题(11722)
教育(11606)
(10805)
财经(9224)
世界(9169)
经济问题(9100)
农村经济(8963)
业大(8728)
社会(8494)
共检索到231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戚曌  于新文  谭炳香  邓广  于航  沈明潭  
[目的 ]利用神农架林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内和保护区外近20年的植被覆盖度变化信息,结合不同时期的森林经营活动和治理手段,进行生态环境变化监测与评价。[方法 ]以神农架林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内和保护区外为研究区,应用1999年、2007年和2019年3期Landsat遥感影像,基于像元二分法模型估测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采用差值分析的方法,分别估算各区域植被覆盖变化量,并结合不同时期的治理政策和经营活动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1999年到2019年,神农架林区总体植被覆盖度均值提高了8.25%,其中高植被覆盖度占97.50%;前期保护区内的植被覆盖度一直优于保护区外,到后期保护区内、外的植被覆盖度差异变小。[结论 ]近20年来,神农架林区的植被覆盖度总体处于增长的趋势,生态环境逐渐趋于平衡,说明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是有效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戚曌  于新文  谭炳香  邓广  于航  沈明潭  
[目的 ]利用神农架林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内和保护区外近20年的植被覆盖度变化信息,结合不同时期的森林经营活动和治理手段,进行生态环境变化监测与评价。[方法 ]以神农架林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内和保护区外为研究区,应用1999年、2007年和2019年3期Landsat遥感影像,基于像元二分法模型估测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采用差值分析的方法,分别估算各区域植被覆盖变化量,并结合不同时期的治理政策和经营活动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1999年到2019年,神农架林区总体植被覆盖度均值提高了8.25%,其中高植被覆盖度占97.50%;前期保护区内的植被覆盖度一直优于保护区外,到后期保护区内、外的植被覆盖度差异变小。[结论 ]近20年来,神农架林区的植被覆盖度总体处于增长的趋势,生态环境逐渐趋于平衡,说明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是有效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爽  姚静  
文章以环北京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项目为依托,讨论了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业务化工作中数据预处理、信息提取、动态监测分析、外业调查、数据质量控制等技术关键环节,并重点阐述了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工作中亟需解决的若干问题及思路,以期为今后全国范围内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提供指导和借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耀欢  王浩  肖伟华  秦大庸  
应用遥感技术进行水质监测较常规监测具有巨大优势,能快速、大尺度、低成本的监测水质参数在时空上的变化状况。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内陆水体环境遥感监测的基本原理;其次,介绍了常用水质参数的遥感监测研究现状,包括叶绿素a(Chl-a)、悬浮物(SS)、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以及总磷(TN)、总氮(TP)等其他水质参数,并将其划分为经验模型和生物光学模型两种监测方法;再次,对常用的遥感数据源进行了介绍和优缺点的评述;最后,讨论了内陆水体环境遥感监测误差来源,并对今后内陆水体环境遥感监测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华丽  陈刚  李敬兰  丁国平  
运用遥感技术动态监测矿区生态环境,对于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湖北大冶为研究区,采用多时相陆地卫星遥感影像,通过不同波段组合,以及铁矿指数(ironoxide)和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等的应用,在分析地表地物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知识的决策树方法进行分类,大幅度提高了分类精度,得到了具有高精度的分类结果图。并基于不同时相分类结果的变化检测,通过对研究区水体污染、矿区复垦、耕地变化等的分析,定量分析了矿区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发现从1986年到2002年,研究区水体污染还比较严重,矿区植被严重退化,耕地大量减少,停产的矿区仅20%已复垦,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俊  周成虎  张永民  黄满湘  
张北地处坝上高原农牧交错带,多年来不合理的土地开垦活动,导致本区的土壤沙化程度十分严重,加上自身的自然环境特征,构成了京津地区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和运沙通道,鉴于此,我国政府将该地纳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耕还林工程的重点工程区。本文通过利用高精度的遥感卫星影像对该区前3年的生态退耕情况进行了动态检测,表明目前张北县的生态退耕工作主要是还草,还草的结构主要以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为主体;还林的比例相对还草较低,目前的还林结构主要是未成林造林地。指出张北县的生态退耕是具有初步成效的,但是,生态环境的治理是以改善当地经济条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为前提的,因此合理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地理条件,调整生产结构是生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懋芳  邱建军  任天志  覃志豪  
该研究借助遥感与GIS技术,考虑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的关键因素,选取植被指数、地表温度、降水距平以及自然灾害等主要指标,建立了我国农业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研究所提出的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开展了2006年3月上旬到10月上旬的全国农业生态综合评价,并详细分析了每个月我国各地区的生态状况,结果表明我国2006年农业生态总体状况比较好,只有个别地区比较差。该研究所提出的基于遥感与GIS的农业生态指数评价方法,可以及时有效地获取全国范围内农业生态系统状况,而且可以考虑长期业务化运行,它将能为全面掌握我国农业生产状况,保障我国农业平稳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帅臣  闵庆文  焦雯珺  何思源  刘某承  张碧天  刘显洋  杨潇  李文华  
国家公园管理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大量监测数据和信息的支持,然而国家公园不同管理分区往往具有不同的管理目标,因此对于监测数据具有不同的需求。为满足国家公园不同管理分区管理的差异性需求、提高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针对性和监测效率,探讨了基于管理分区的国家公园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的可行性,并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应用面向国家公园管理目标的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构建出两个管护小区的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神农架国家公园两个管护小区在监测内容和监测指标上都存在差异,反映出两个小区管理目标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基于管理分区的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更具有针对性,能够满足不同管理分区的监测需求,可为我国国家公园不同管理分区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翀  刘高焕  傅新  李亚飞  刘庆生  王新功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生态调水及湿地恢复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宏观地表的快速变化,还可以为长期的区域生态效应评价提供支持。基于国产自主环境一号小卫星遥感数据,对2010年黄河三角洲生态调水暨刁口河流路恢复过水试验进行动态监测和初步评价。研究表明,刁口河流路恢复过水后,原废弃河道过流条件得到提高,部分被开发利用的河滩地得到恢复,水文条件好转,河流水面面积总体上增加了526 hm2,有利于河道生态条件的改善。通过对湿地引水修复,自然保护区试验区块共有437 hm2的退化湿地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同时,湿地景观多样性提高,对维持区域景观多样性、改善鸟类栖息地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国产环境一号卫星遥感数据能提供丰富的地面信息,其数据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可以作为中国湿地调查和监测的重要数据源。考虑到大尺度调水和湿地恢复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后应进一步挖掘环境一号卫星现有波段的光谱信息,对湿地恢复进行长期跟踪监测,为湿地恢复生态效应综合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耘  蔡述明  王学雷  何报寅  徐贵来  江明喜  薛怀平  肖飞  
针对神农架林区大九湖亚高山湿地退化问题,在联合科学考察基础上,分析区域环境背景状况及生态退化原因,提出湿地保护、利用和生态恢复相关建议。调查内容包括:区域地形地貌状况,地质构造、地层、岩溶发育规律和落水洞分布状况,河流水系的分布、流量变化和水质状况,沼生植被的分布和演替规律,湿地演变过程及人类活动对湿地影响等方面。研究发现:神农架大九湖湿地演变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受水利工程直接影响,1986年以来大规模开挖人工沟渠、疏通落水孔、排干沼泽开垦种植等活动,是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因素;湿地退化主要反映为湖泊水面消失、沼泽湿地退化、湿地生态系统向陆生生态系统演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泥炭资源遭受破坏,水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邹金秋  周清波  陈仲新  刘佳  
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农业遥感监测系统的技术模式和建设方案,充分调研农业部农情遥感监测业务的需求,同时分析实验室各种现有系统,设计并选择了一种较科学的系统集成方案。系统集成考虑功能、经济、扩展以及稳定等多方面因素,最终选择利用O rac le10.0G建立数据库;利用ArcG IS9.2为地理信息平台,完成空间和属性数据的显示、统计分析以及信息服务等功能需求;利用Erdas8.6为影像数据处理平台,并用其V isual C++开发包进行系统定制与开发。系统的建设以现有"国家级农情遥感监测系统"为基础,进行功能升级和扩展。该系统的建设,将大大提高我国农情业务监测的能力和科学性,是对我国农业遥感技术的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仲新  
当前在GEOSS背景下,对国际地观测已经进入的广义遥感时代,农业遥感监测也应该适应这种变化,抓住有利契机,深化研究与应用。该文介绍了GEOSS的产生背景及其框架的主要内容,并建议在GEOSS背景下,加强我国农业遥感监测,建立更加高效可靠的农业遥感监测系统,为区域及国家粮食安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特别是应该加强多传感器组网与虚拟组网技术、数据同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农业遥感监测技术创新与进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唐华俊  吴文斌  杨鹏  周清波  陈仲新  
遥感技术因其高时效、宽范围和低成本等优点正被广泛应用于对地观测活动中,为大区域尺度掌握农作物空间格局提供了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本文系统总结了近10年来国内外农作物空间格局遥感监测在理论、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指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主要根据遥感传感器记录的不同农作物光谱特征的差异,进行不同农作物种植面积的识别,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光谱特征、基于作物物候特征和基于多源数据的农作物遥感识别方法。遥感技术应用于农作物复种模式监测主要根据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描述的作物季节活动过程,利用不同的拟合方法得到作物生长曲线,实现作物复种模式有效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利民  刘佳  邓辉  李丹丹  张莉  
该文在回顾遥感监测土壤水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当前使用较多的旱情监测方法,如热惯量法、植被供水指数法、距平植被指数法、作物蒸散及微波监测等方法的应用范围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我国土壤水分遥感监测现状、发展前景、业务化能力等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认为数据处理能力、算法精度和结果验证以及旱情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我国当前旱情监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毛德华  王宗明  罗玲  任春颖  贾明明  
全球变化背景下,湿地生态系统极具敏感性和脆弱性。论文以Landsat tM/EtM+/OLI和国产环境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重建1990、2000和2013年3期东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分布格局;通过将东北地区划分为六大重要湿地分布区,探讨了区域天然湿地与人工湿地的分布和动态空间差异性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90、2000、2013年东北地区湿地面积分别为11.75×104、10.57×104、10.41×104kM2,湿地率分别为9.45%、8.50%、8.38%。湿地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大兴安岭湿地区是最主要的天然湿地分布区,除水田外的人工湿地主要分布在辽河三角洲湿地区。1990—201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