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22)
- 2023(5798)
- 2022(4756)
- 2021(4490)
- 2020(3700)
- 2019(8406)
- 2018(8679)
- 2017(15110)
- 2016(8598)
- 2015(9414)
- 2014(9584)
- 2013(8845)
- 2012(8176)
- 2011(7092)
- 2010(7239)
- 2009(7024)
- 2008(7053)
- 2007(6299)
- 2006(5895)
- 2005(5590)
- 学科
- 济(26270)
- 经济(26218)
- 管理(21975)
- 税(21632)
- 税收(20203)
- 收(20037)
- 业(17595)
- 企(15157)
- 企业(15157)
- 财(12398)
- 制(10538)
- 农(9530)
- 中国(9506)
- 体(9017)
- 学(8264)
- 业经(7552)
- 银(6763)
- 银行(6741)
- 体制(6549)
- 行(6511)
- 融(6359)
- 金融(6352)
- 财政(6333)
- 理论(6330)
- 农业(6255)
- 方法(6120)
- 教育(5814)
- 地方(5653)
- 务(5378)
- 财务(5358)
- 机构
- 学院(108634)
- 大学(107642)
- 研究(42718)
- 济(40246)
- 经济(39165)
- 管理(34065)
- 中国(33794)
- 财(28774)
- 理学(27590)
- 理学院(27237)
- 管理学(26660)
- 管理学院(26452)
- 科学(26158)
- 京(24238)
- 所(22635)
- 农(20958)
- 研究所(19949)
- 财经(19552)
- 江(19378)
- 中心(18670)
- 经(17608)
- 省(16424)
- 农业(16156)
- 北京(15926)
- 业大(15841)
- 院(15771)
- 范(15120)
- 师范(14884)
- 州(14684)
- 财经大学(14202)
- 基金
- 项目(66712)
- 研究(50972)
- 科学(50583)
- 基金(45483)
- 家(40811)
- 国家(40439)
- 科学基金(32864)
- 社会(30171)
- 社会科(28322)
- 社会科学(28318)
- 省(26608)
- 教育(23580)
- 基金项目(22940)
- 划(22587)
- 编号(22194)
- 成果(20199)
- 自然(19855)
- 自然科(19363)
- 自然科学(19352)
- 自然科学基金(18973)
- 资助(18453)
- 课题(16531)
- 重点(15606)
- 性(14598)
- 发(14584)
- 部(14024)
- 项目编号(13925)
- 创(13781)
- 年(13663)
- 制(13072)
共检索到191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近日,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上表示,2016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和微观机制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十九大以来,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中美贸易摩擦之后的外商投资者都持观望态度。他认为,周期性下降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开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都应作出相应调整。祝宝良认为,尽管从7月底开始基建补短板已经被提上政策
关键词:
祝宝良 货币政策 房地产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申广军 陈斌开 杨汝岱
中国宏观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减税能否成为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有效工具亟待研究。本文利用2009年增值税改革的政策冲击,基于微观数据考察增值税税率变化对企业的影响,为理解减税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提供了微观基础。研究发现,减税不仅可以提升短期总需求,还可以在长期内改善供给效率。具体而言,降低增值税有效税率短期内会刺激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这一效果对于私营企业、中西部地区和非出口企业尤为明显;同时,减税可以提升供给效率,国有企业、东部地区和出口企业的资本和劳动产出效率明显增强。本文对于制定稳定经济的减税政策乃至具体的减税方案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本碌
近几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连年失控,为什么?值得认真探索。一、存在的缺陷货币供应总量失控的根本原因之一,我认为就是现行的金融宏观调控体制存在着许多严重的缺陷。 1、调控办法多而且乱,彼此相互矛盾,甚至相互抵消力量。目前我们采用的调控办法可以归纳为三个系列:一是以"现金"为对象,以"现金投放(回笼)计划"与"现金管理"为手段的传统的老调控办法;二是以"广义货币量"为对象,以"准备金率"、"利率"与"证券买卖业务"等为手段的从西方学来的新调控办法;三是以"贷款规模"为对象,以"再贷款"为手段的所谓新老结合的调控办法。到底应用哪种办法?没有一个定准,于是便都使用。这就弄得杂乱无章、互相矛盾,形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许劲松等在《中国高教研究》(第8期)撰文说,权力的边界来源于权力的设定,而权力的大小取决于体制的约束。在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发生冲突时,则需要采取个案调节的方式来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志柏 孙健 俞自由
国有企业的发展现状决定了我国的资产管理公司要长期存在 ,但是现行的官办官营的经营管理模式又不能维持其长久存在 ,于是 ,必须对其施行官办民营、股份制改造与上市等改革措施。
关键词:
资产管理公司 改革 原因 思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崔军 李晓凡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金融降杠杆的关键期。长期以来,投资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但这并不可持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阵痛难以避免。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经济如何在这一节点把握机遇、成功转型,是学界及社会各界热烈争论的话题。通过分析我国宏观经济数据,综合考量历史与现实,在使用若干经济调控手段受到限制的条件下,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无疑是提振我国经济的一剂良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景武
本文提出,我国央行借鉴发达国家商业票据的实践推出的企业短资融资券,填补了我国没有短期直接融资工具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宏观、微观意义。但是,由于我国法制、信用环境等不够完善,其发展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特别是要防止出现部分公司借机圈钱、短资长用、制造垃圾债券等问题。
关键词:
短期融资券 储蓄 投资 金融创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卫华 尹淑平
本文首先说明了发展中小企业的理论依据和我国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现行与中小企业发展相关的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我国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税制、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设想。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企业规模 税收制度 税收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君茹 胡曼军
本文就房产税改革对城镇居民形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将改革前和房产税相关的五大税种全部转嫁给有住房居民时的税收负担与改革后城镇居民家庭的平均税负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新购首套住房的家庭所承担的房产税负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已拥有首套住房并无投机投资意愿的家庭所承担的房产税负较低且对家庭影响不大,而拥有多套住房并有投机投资意愿的购买者则会因房产税改革承受较高税负。
关键词:
房产税 微观税负 税制改革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叶青
一、三个话题的提出我国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公民依法纳税、穷人少缴税、富人多缴税应该不是争论的话题。奇怪的是在2008年的全国"两会"上居然成了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燕春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财政部部长刘昆也提出"减税降费是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头等大事"。增值税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贡献来源,应成为减税降费的主体,并且,应把减税降费与深化增值税改革结合起来,建成更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经济活力的现代税制。
关键词:
减税降费 增值税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潘孝珍 燕洪国
采用CHNS调查数据,对个人所得税在费用扣除标准、税率结构、征收模式等方面的改革进行微观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费用扣除标准降低了劳动者税收负担;分类征收模式将低收入群体纳入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综合征收模式有利于发挥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调节作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有利于降低居民税收负担。基于微观模拟结果,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路径选择是:将个人所得税定位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实行综合征收模式;费用扣除标准的设定既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继续选择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作为个人所得税综合征收模式改革的目标税率。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改革路径 CHNS 微观模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幼锋
对于当前形势下是否应减税,存在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不宜减税,主要原因是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过热,通货膨胀压力较大;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应该进行减税,主要是结构性减税,不能因为通货膨胀压力较大就延缓减税步伐。那么,在中国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究竟是否应该减税?若减税,应对哪些税种减税,如何减税,减税是否会导致通货膨胀?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对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形势作出准确的判断。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夏斌
将经济与政治完全割裂的改革,已不能解决当前经济结构中的深层问题与矛盾,未来的改革必须要有全局性的顶层设计中国经济改革要不要顶层设计?各方对此仍存有争议。有人认为,中国经济改革可继续"摸着石头过河",不需要顶层设计。但笔者认为,缺乏顶层设计,未来的中国经济改革将步履维艰。这是因为,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改革,容易改的都已改或者正在改,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再加上未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浩歌
发展中国家办高等教育,从小到大来之不易,由大变强将会更艰难,也更值得期待。强和质是可以划等号的,质变才能强。为了质变、为了强,我国未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的任务、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提高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