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54)
- 2023(3885)
- 2022(3382)
- 2021(3167)
- 2020(2774)
- 2019(6350)
- 2018(6390)
- 2017(12447)
- 2016(7189)
- 2015(8169)
- 2014(8276)
- 2013(8252)
- 2012(8015)
- 2011(7274)
- 2010(7632)
- 2009(7206)
- 2008(7578)
- 2007(6875)
- 2006(6385)
- 2005(5914)
- 学科
- 济(29585)
- 经济(29520)
- 管理(22849)
- 业(21626)
- 企(18141)
- 企业(18141)
- 方法(13078)
- 数学(10768)
- 数学方法(10552)
- 农(9206)
- 财(9111)
- 学(8417)
- 中国(7969)
- 制(7120)
- 业经(6666)
- 农业(6107)
- 银(5626)
- 理论(5604)
- 银行(5604)
- 贸(5562)
- 贸易(5559)
- 务(5548)
- 财务(5532)
- 财务管理(5514)
- 地方(5426)
- 易(5332)
- 行(5316)
- 企业财务(5266)
- 融(5086)
- 金融(5082)
- 机构
- 大学(114408)
- 学院(111525)
- 济(42437)
- 经济(41425)
- 管理(41335)
- 研究(40591)
- 理学(35413)
- 理学院(34919)
- 管理学(34058)
- 管理学院(33887)
- 中国(31120)
- 科学(26303)
- 京(24741)
- 所(22352)
- 财(21830)
- 农(21805)
- 研究所(20162)
- 江(18227)
- 中心(17850)
- 业大(17244)
- 财经(17069)
- 范(16961)
- 农业(16947)
- 师范(16765)
- 北京(16007)
- 经(15367)
- 州(14493)
- 院(14181)
- 师范大学(13693)
- 省(13034)
- 基金
- 项目(69874)
- 科学(55208)
- 基金(51714)
- 研究(48662)
- 家(46184)
- 国家(45783)
- 科学基金(38378)
- 社会(30702)
- 社会科(28850)
- 社会科学(28841)
- 基金项目(27298)
- 省(26247)
- 自然(26204)
- 自然科(25655)
- 自然科学(25644)
- 自然科学基金(25224)
- 划(23184)
- 教育(23132)
- 资助(21657)
- 编号(19149)
- 成果(17593)
- 重点(15948)
- 部(15787)
- 发(14001)
- 创(13829)
- 课题(13825)
- 科研(13625)
- 教育部(13372)
- 计划(12941)
- 创新(12863)
共检索到174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晓巍 谢娟 宋雅婷
以317名幼儿家长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祖辈-父辈共同养育的特点,并探讨其与母亲养育压力、幼儿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共同养育中女性祖辈占大多数,男性祖辈参与共同养育的较少,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姥姥占47.0%,奶奶占43.8%,爷爷占6.0%,姥爷占3.2%。母系祖辈在矛盾暴露这一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父系祖辈,在其它维度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2)聚类分析发现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关系可分为三类:和谐型、一般型和冲突型,分别占33.9%,35.5%,30.7%,三类家庭在母亲养育压力和幼儿问题行为各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3)母亲养育压力在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和幼儿问题行为之间起部分...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巍 魏晓宇
以372名36岁幼儿及其父母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父亲参与的现状及其与幼儿社会能力的关系,并探究母亲教养效能在父亲参与与幼儿社会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父亲参与在生活指导、学习指导两维度得分较高,而在家庭作业指导、家园沟通两维度得分较低,即父亲更多地参与幼儿家庭教育,较少参与学校教育。(2)父亲参与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母亲参与。(3)建构的结构方程模型发现,除模型M1(父亲生活指导)外,母亲教养效能在父亲参与与幼儿社会能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
父亲参与 社会能力 母亲教养效能 幼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中一
在当前妇女就业日益普遍和托育资源紧张的条件下,祖辈托育是我国大中城市双薪家庭中选择最普遍的幼童照顾方式之一。祖辈托育不仅有利于实现家庭利益最大化,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积极老龄化的重要途径。祖辈托育在解决幼儿家长托育困境、促进积极老龄化的同时,也容易产生因为责任分配、教养理念不同而带来的世代冲突。建议政府在政策规划和实践中应增加贴近民意的制度设计,进而优化祖辈托育方式,以促进积极老龄化。
关键词:
积极老龄化 祖辈托育 幼儿照顾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解会欣 李嘉玲 杨一鸣 王文静
研究选取259名7~49个月(平均月龄24.96个月)婴幼儿及其母亲作为被试,通过问卷法考察家庭收入、母亲受教育水平与婴幼儿阅读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母亲阅读观念在其中所起作用。结果表明,母亲阅读观念在家庭收入、母亲受教育水平和婴幼儿阅读环境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具体到阅读环境中的亲子共读活动,家庭收入不能显著预测亲子共读活动,母亲阅读观念在母亲受教育水平和亲子共读活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祁
通过对江苏省南通市466名进城隔代抚养孙辈的祖辈进行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发现该群体在城市生活呈现多重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消极的身体健康状况自评、非理性的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碎片化"的闲暇时间与"差序格局"式的活动空间、低参涉度的活动类型与浅交往式的互动状态、单向度的角色、沉重的家用贴补、"缺场"下的乡愁、无法照料的家人等。据此认为,社区、社会服务机构、物业、子女等可在祖辈照顾孩子与料理家务、闲暇生活、与子女家庭关系、与老家关系等四个方面开展服务,提升祖辈的生活福祉。
关键词:
隔代抚养 生活困境 消解路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吕晓彤 高桥智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中国大陆的自闭症儿童的母亲在养育儿童的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支援。这次调查考虑到我国的地域性差异,选出了5个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疗育机构,对机构内接受指导的200名母亲(每个机构40名,平均年龄33.6岁)进行问卷式问答。这些机构都设立在大中城市。结果发现在中国还没有专门进行自闭症儿童的诊断、治疗、咨询、疗育、保育、教育的医院、机构、学校。而且,自闭症儿童的母亲们对孩子的养育和教育,以及对儿童的将来有极大的不安,却找不到可以咨询的机构和机会。这是造成母亲们育儿苦恼的最大原因。另外,造成母亲们苦恼的因素还有经济负担,这和政府机构所提供的支持有很大关系。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正 韩悦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Piers-Harrie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儿童社会期望量表(CSD)对1 42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母亲养育方式对流动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在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和过分干涉保护上得分低于本地儿童,在母亲拒绝否认和严厉惩罚上得分高于本地儿童;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流动儿童的社会期望、自我意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母亲拒绝否认和严厉惩罚与流动儿童的社会期望、自我意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社会期望在母亲养育方式和流动儿童自我意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母亲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上官芳芳 王争艳 卢珊 左玉婷 曹燕洁
文章通过与城市家庭比较,探讨流动家庭的婴儿及其母亲的语用行为特点。根据国际儿童语料库转录母婴互动中的言语,使用言语交流行为编码系统修订版编码。通过三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发现,城市家庭母亲更多使用能够在最近发展区促进婴儿发展的言语倾向和言语行动类型,流动家庭母亲则较少使用这些类型。在所有被试家庭中,婴儿与其母亲的语用行为显著相关。流动家庭的婴儿语用发展从9~18个月龄即开始落后于城市家庭的婴儿。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吴祁
文章采用深度访谈与焦点小组讨论收集30位进城祖辈信息寻求的数据,运用扎根理论研究进城祖辈信息寻求影响因素,归纳出24个范畴并聚焦为6个主范畴,由此构建进城隔代教养的祖辈信息寻求影响因素理论框架,以期提升进城祖辈信息寻求意识与能力,完善进城祖辈信息供给网络与服务。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华为 葛鸿熙
基于2011-2018年CHARLS四期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方法相结合的因果识别策略,实证检验了隔代照料对农村祖辈身心健康的影响效应及其性别差异,考察了居住安排模式在隔代照料和祖辈健康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隔代照料影响祖辈健康的潜在机制路径。结果显示,总体来看,隔代照料对农村祖辈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均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与低强度照料相比,高强度照料更可能对祖辈身心健康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隔代照料的负向健康效应在祖母群体中比在祖父群体中更高。不与子女同住但与孙辈同住会强化隔代照料的负向健康效应,而与子女同住则会显著缓解隔代照料的负向健康效应。居住安排模式对隔代照料健康效应的上述调节作用在祖母群体中更为显著。促进社会参与和增加代际经济支持是缓解隔代照料负向健康效应的重要路径。在农村祖辈参与隔代照料愈发普遍的背景下,未来可以通过下述政策措施促进农村祖辈实现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第一,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幼托服务可及性;第二,针对参与隔代照料的祖母群体展开照料能力建设和健康干预;第三,消除制度障碍促进流动人口子女随迁,降低农村隔代家庭比例;第四,通过文化倡导和制度激励来鼓励成年子女给予祖辈更多的经济和情感支持。
关键词:
隔代照料 身心健康 性别差异 居住安排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华为 葛鸿熙
基于2011-2018年CHARLS四期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方法相结合的因果识别策略,实证检验了隔代照料对农村祖辈身心健康的影响效应及其性别差异,考察了居住安排模式在隔代照料和祖辈健康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隔代照料影响祖辈健康的潜在机制路径。结果显示,总体来看,隔代照料对农村祖辈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均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与低强度照料相比,高强度照料更可能对祖辈身心健康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隔代照料的负向健康效应在祖母群体中比在祖父群体中更高。不与子女同住但与孙辈同住会强化隔代照料的负向健康效应,而与子女同住则会显著缓解隔代照料的负向健康效应。居住安排模式对隔代照料健康效应的上述调节作用在祖母群体中更为显著。促进社会参与和增加代际经济支持是缓解隔代照料负向健康效应的重要路径。在农村祖辈参与隔代照料愈发普遍的背景下,未来可以通过下述政策措施促进农村祖辈实现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第一,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幼托服务可及性;第二,针对参与隔代照料的祖母群体展开照料能力建设和健康干预;第三,消除制度障碍促进流动人口子女随迁,降低农村隔代家庭比例;第四,通过文化倡导和制度激励来鼓励成年子女给予祖辈更多的经济和情感支持。
关键词:
隔代照料 身心健康 性别差异 居住安排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宋占美 王芳 王美芳
目的:探讨父亲和母亲的身体管教与学前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及儿童意志控制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CTSPC)、儿童行为核查量表(CBCL)和儿童气质量表(CBQ-VSF)对635名3-6岁学前儿童及其父母双亲进行测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父亲和母亲的体罚均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学前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但父亲和母亲的身体虐待不能够预测学前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儿童意志控制在父亲体罚、父亲身体虐待、母亲身体虐待与学前儿童外化问题行为之间均起中介作用,在母亲体罚与学前儿童外化问题行为之间不起中介作用。结论:学前儿童的父亲和母亲的身体管教不仅对儿童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影响儿童意志控制间接影响儿童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侯雨佳 颜廷睿
本研究以生态系统理论和父母倦怠理论模型为基础,考察养育倦怠和心理控制在养育完美主义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问题行为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对江苏、湖北两省的304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完美担忧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内化问题行为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完美努力对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2)父母养育倦怠的中介作用显著,完美努力与完美担忧均通过提高养育倦怠而间接增加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出现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的可能性;(3)养育倦怠和心理控制在完美努力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外化问题行为间的链式中介路径显著,且养育倦怠和心理控制能遮掩完美努力对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这些结果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问题行为的预防与干预提供了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夏仕武 古帅 王瑨婧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逐步重视向学前教育投入公共经费,为需要帮助的幼儿及其父母提供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等综合性服务。在0~3岁婴幼儿养育费用方面,已建立起相对完整的援助体系。在援助主体方面,联邦政府统筹领导、州政府主动作为、社会组织协调配合;在援助形式方面,有现金援助、税收抵免、代金券或食品券援助、保育基金和补贴援助;在援助对象方面,除了经济贫困的普通家庭以外,一些特殊群体,如企业员工子女、在读大学生子女、领养家庭子女、残疾儿童与军人子女均有专项的援助计划。其援助体系呈现出主体多样、覆盖全面、形式灵活的特点。
关键词:
美国 0~3岁婴幼儿 养育费用 援助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