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35)
2023(5704)
2022(5060)
2021(4728)
2020(4239)
2019(10094)
2018(9937)
2017(19296)
2016(10778)
2015(12608)
2014(12993)
2013(13001)
2012(12590)
2011(11496)
2010(11617)
2009(11015)
2008(11063)
2007(10193)
2006(8726)
2005(7838)
作者
(34189)
(28951)
(28890)
(27699)
(18355)
(14114)
(13262)
(11460)
(10764)
(10386)
(9774)
(9755)
(9315)
(9234)
(9182)
(9111)
(9070)
(8489)
(8400)
(8336)
(7323)
(7049)
(7017)
(6547)
(6541)
(6508)
(6468)
(6423)
(5918)
(5910)
学科
(48321)
经济(48274)
管理(28629)
(27737)
方法(23658)
数学(21180)
数学方法(21007)
(20581)
企业(20581)
(14975)
地方(12005)
(11420)
(11411)
中国(11075)
(10596)
贸易(10592)
(10262)
农业(9926)
业经(8868)
(8242)
环境(7914)
(7840)
(6883)
财务(6869)
财务管理(6846)
(6646)
金融(6642)
(6616)
银行(6594)
企业财务(6434)
机构
大学(164318)
学院(163428)
(66635)
经济(65111)
管理(60385)
研究(58102)
理学(51631)
理学院(50977)
管理学(50028)
管理学院(49715)
中国(43667)
科学(37758)
(35313)
(34379)
(31002)
(29483)
研究所(28308)
业大(27849)
中心(27760)
农业(27120)
(25732)
财经(23692)
北京(22451)
(22167)
师范(21961)
(21320)
(20738)
经济学(20546)
(20354)
经济学院(18860)
基金
项目(108502)
科学(83363)
研究(77167)
基金(77121)
(68473)
国家(67894)
科学基金(55991)
社会(47257)
社会科(44606)
社会科学(44586)
(42516)
基金项目(41291)
自然(36911)
(36621)
自然科(35772)
自然科学(35754)
教育(35243)
自然科学基金(35085)
编号(32064)
资助(31961)
成果(26417)
重点(24935)
(24218)
(24059)
课题(22108)
(21745)
科研(21383)
计划(20947)
创新(20441)
大学(20132)
期刊
(72608)
经济(72608)
研究(45309)
中国(30661)
(30463)
学报(29375)
科学(25957)
(23126)
大学(20920)
农业(19953)
学学(19825)
管理(18365)
教育(14983)
(14419)
金融(14419)
技术(13241)
业经(12011)
财经(11545)
(11239)
经济研究(11058)
问题(10557)
(9917)
(9081)
资源(9061)
(8940)
技术经济(8475)
统计(8249)
理论(8019)
图书(7876)
商业(7490)
共检索到240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袁虹  冯宏元  汪有奎  郭生祥  李进军  孙小霞  
明确主要保护对象及保护区类型是开展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及制定保护区管理法规政策的主要依据。应用"3S"技术,调查了保护区内林地、草地、湿地、冰川等主要资源分布现状,认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应包括:(1)我国特有树种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和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组成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2)保护区内分布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3)组成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系统的草地、森林、湿地、冰川资源。根据保护区生态功能定位及《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14529-93),认为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应为"自然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类和"野生生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全生1  汪有奎2  李进军2  郭生祥2  张建奇2  王零2  
摘 要:祁连山天然林生态服务功能巨大。2001 ~ 2010 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实施了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加强了森林保育。采用样地调查及“3S”技术监测资料对该天然林保护工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实施期间,保护区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面积分别增加了 4.8%、26.9%、54.3%、283.6%,每年新增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155.82 亿元 a-1;森林覆盖率增长 1.3%,活立木蓄积增加 212.47 万 m3;封山育林区与未封育区相比,天然更新幼树密度、青海云杉幼树年均高生长量、植物种数量、灌木盖度、灌木平均高分别增加了557.6%、28.7%、18.8%、57.5%...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宋伟宏  王莉娜  张金龙  
及时掌握祁连山草地植被生长状况、演变趋势及其与气候的关系,对区域复合生态系统功能的科学评估具有参考价值。本研究采用MOD13Q1与Landsat数据,运用趋势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等,分析了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2000–201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与不同草原类型的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结果表明:1) 2000–2015年草地面积减少,主要转出为林地、耕地和水域;2) 2000–2018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夏季草地植被NDVI的改善状况最佳,其他季节均以轻微改善为主;3)不同草原植被NDVI均呈现增加的趋势,以荒漠草原的增加速率最大,其次是典型草原与高寒草原和高寒草原;4)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降水量变化对不同草原植被NDVI的影响高于气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进  雷浩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西部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实现其精准脱贫对于我国建设美丽中国和脱贫攻坚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从生态文明视阈入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外驱动力,以激发思想活力为内生动力,以政策制度为保障,加快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政策的落实、完善生态产业、建设生态基础设施;筑牢生态理念,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扶志、扶智的方式转变其发展理念与思路;实施金融扶持政策、严格法律制度、厉行生态恢复保护制度以及探索建立加速机制,不断加大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治理力度,使区域内人口、资源、环境均衡发展,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以破解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面临着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双重压力,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精准扶贫脱贫路径进行深度探析,以期为2020年实现该地区精准脱贫提供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参考。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越  李雨珊  单姝瑶  杨磊  徐浩杰  
基于水量平衡及水源涵养深度计算方法,研究了2000-2018年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深度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多年平均水源涵养深度为34.23 mm,水源涵养总量为8.56×10~8 m~3·a~(-1)。林地、草地和湿地的水源涵养深度显著高于耕地和未利用地(P <0.05),与叶面积指数和气温负相关。建议将保护区中东部设为水源涵养保护优先区,强化对林地、草地和湿地的保护。在气候暖湿化背景下,未来保护区水源涵养深度将保持稳定态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张鸣鸣  陈明红  
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 ,从目前的实践来看 ,生物多样性保护不能仅仅依靠保护区的力量 ,它也需要周边社区和农户的主动参与。当前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兽害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直接影响了当地农户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积极性 ,应当通过立法明确兽害补偿中的权责 ,并通过税收减免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对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进行兽害补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慧玲  李励恒  
通过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周边农牧民经济状况的调查发现,这些地区普遍存在着生活水平低、生产资金短缺、产业结构单一等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通过对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对保护区周边农牧民抽样问卷调查,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进行新兴农牧业发展等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文敬  白洁  马静  宋维明  徐基良  李忠  
为了解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发现存在的不足,并为有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咨询和实地考察,对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调查内容包括: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特征、管理机构与人员及人事激励与人员培训、土地权属、日常管理制度与管理条例、公安机构建设与执法权限、保护目标和总体规划、资源调查与监测、对外合作与宣传教育、资金保障、设施设备及社区管理等方面。结果表明: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在机构建设、人员配备、土地权属管理、资源管护执法权限、资金投入、资源本底、科研宣教、社区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不足。建议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和科学性,提高社会各界对自然保护区事业...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伟光  楼涛  郑旭理  盛恩浩  顾蕾  
通过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天目乡政府、周边社区不同类型村民代表等主要相关利益者的12个小组访谈,及104个农户和59个社会公众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天目山自然保护建设中,自然保护区管理者、当地政府、以农林收入为主的社区农民和以非农林收入为主的社区农民等主要相关利益者的需求取向;指出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居民之间主要冲突是:⑴野生竹笋抚育经营受限,社区居民经济收入减少;⑵补偿措施不到位,社区居民预期收益未能兑现;⑶保护区总体规划滞后,当地项目投资开发受限。最后,提出了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管理的基本框架和重点内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林勇  艾训儒  姚兰  黄伟  陈斯  
为定量分析木林子自然保护区不同群落类型主要优势种群的生态位,以每个样地为综合资源位,采用Simpson指数的倒数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公式及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分别对自然恢复20 a、35 a和100 a左右次生林群落主要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及重叠进行测度,比较分析主要优势种在不同群落类型中的生态位变化及原因,同时对种群的环境适应能力及其随自然恢复阶段的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属于木林子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林勇  艾训儒  姚兰  黄伟  陈斯  
为定量分析木林子自然保护区不同群落类型主要优势种群的生态位,以每个样地为综合资源位,采用Simpson指数的倒数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公式及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分别对自然恢复20 a、35 a和100 a左右次生林群落主要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及重叠进行测度,比较分析主要优势种在不同群落类型中的生态位变化及原因,同时对种群的环境适应能力及其随自然恢复阶段的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属于木林子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建群种,生态位宽度最大(群落ⅠB'_((SW)i)为0.750、B'_((L)i)为0.863,群落ⅡB'_((SW)i)为0.630、B'_((L)i)为0.685,群落ⅢB'_((SW)i)为0.625、B'_((L)i)为0.658),与其他种群的生态位重叠程度高,自然恢复年限越长,其优势地位越明显。2)人为干扰和光照是影响该区域不同群落类型主要优势种生态位变化的主要因子。3)不同群落类型主要优势种的平均生态位宽度值B'_((SW)i)为0.603、B'_((L)i)为0.570,平均生态位重叠值为0.564,表明各种群生态幅广,资源利用谱较宽,群落结构复杂;各种群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性竞争不激烈。4)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种群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值最小(IV为0.181,B'_((SW)i)为0.292,B'_((L)i)为0.109),与其他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值小或没有重叠,表明它对群落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弱且与其他种群的生态位产生了一定程度分化。各优势种的生态位随群落物种组成变化而变化,揭示了优势种的生态位随自然恢复阶段的变化规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喻勋林  周先雁  蔡磊  
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以野生植物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是基于保护对象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的,开展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提高自然保护区保护效率、改善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等有重要意义。从野生植物保护分级体系、保护有效性评价与成效评估等方面对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进行了论述,并为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更好发展事业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的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宏  吴东亮  吴乾隆  彭平平  郭晓贝  
植物资源是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各科物种数排序,筛选出居前30位科作为优势科,分析其物种数分布、分布型、单属科植物种数量分布特征;对优势科所属物种数从大到小排序,将前50位的属作为优势属,分析优势属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基于重点植物解说原则,筛选出雾灵山植物重点解说对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统钎  余繁华  徐慧君  
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日益成为学术界、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关注的一个焦点,管理效率也成为自然保护区管理中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GAP分析技术,构建包含一系列指标的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投资状况评价模型,基于2003-2010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统计数据,一方面在宏观大尺度上真实、全面并精确地反映全国范围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投资工作;另一方面,通过2003-2010年的时间演变来反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演进状况,进而通过叠加分析寻找存在管理和投资空缺的地区,以年份和单位发出预警,发现保护区保护水平除京九铁路沿线以外基本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管理和投资效率一直停留在较低水平,且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冰  朱彦鹏  罗建武  靳勇超  辛利娟  王伟  
利用GIS技术,以云南省为案例,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其他类型保护地(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之间的空间分布及管理权属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探讨了各类型保护地空间分布与重点物种的丰富度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分布格局来看,云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均匀度高于其他类型保护地,其中存在三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与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交叉重叠的现象;从管理权属来看,存在不同机构分别管理、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代管和统一机构管理三种模式。此外,云南省各县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占面积比例与物种丰富度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平均面积比例随人口密度的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