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40)
2023(14609)
2022(12564)
2021(11707)
2020(9613)
2019(22080)
2018(22008)
2017(41465)
2016(22978)
2015(25723)
2014(25838)
2013(25558)
2012(23969)
2011(21876)
2010(22070)
2009(19974)
2008(19511)
2007(17048)
2006(15219)
2005(13565)
作者
(70269)
(58487)
(58241)
(54872)
(37315)
(28042)
(26181)
(23085)
(22372)
(20923)
(20064)
(19978)
(18815)
(18639)
(18145)
(18005)
(17465)
(17251)
(16752)
(16625)
(14828)
(14636)
(14268)
(13304)
(13152)
(13099)
(13026)
(12995)
(11874)
(11745)
学科
(95796)
经济(95701)
管理(60297)
(57768)
(45981)
企业(45981)
方法(38182)
数学(32501)
数学方法(32102)
中国(27685)
地方(26866)
(26142)
(24070)
业经(21822)
(19391)
农业(17992)
(16140)
环境(16133)
贸易(16127)
(15719)
(15630)
(15510)
理论(15332)
地方经济(15003)
(14859)
(14829)
金融(14824)
银行(14803)
技术(14784)
(14286)
机构
大学(330214)
学院(329121)
管理(124724)
(124255)
经济(121347)
研究(119627)
理学(107327)
理学院(105944)
管理学(103901)
管理学院(103328)
中国(86708)
科学(79332)
(72776)
(62892)
(61913)
研究所(57823)
(55371)
业大(53734)
中心(52534)
(49599)
农业(48625)
(47190)
师范(46672)
北京(46510)
财经(44068)
(43420)
(40756)
(39948)
师范大学(37855)
(36904)
基金
项目(227989)
科学(177236)
研究(163136)
基金(162175)
(144209)
国家(142994)
科学基金(120111)
社会(99247)
社会科(93822)
社会科学(93795)
(90705)
基金项目(86627)
自然(79961)
自然科(77996)
自然科学(77974)
(77639)
自然科学基金(76512)
教育(74160)
编号(66417)
资助(66201)
成果(54388)
(53234)
重点(52420)
(48626)
课题(47302)
(47119)
创新(44040)
科研(43765)
计划(43547)
发展(41309)
期刊
(142531)
经济(142531)
研究(96836)
中国(66082)
学报(59793)
(57117)
科学(54283)
管理(45844)
大学(43447)
学学(40903)
教育(40331)
农业(40002)
(38722)
(28083)
金融(28083)
技术(27974)
业经(24491)
经济研究(21799)
(21157)
财经(20420)
图书(18856)
问题(18430)
科技(17670)
(17330)
资源(16680)
(16407)
业大(15864)
理论(15700)
技术经济(15388)
现代(14808)
共检索到489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瑾  牛赟  敬文茂  马剑  
土壤蒸发是森林生态系统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也是流域水量平衡计算的难点,为此,在祁连山大野口流域对土壤特性、土壤蒸发和气象因子进行定位监测,对监测数据用相关系数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林地比草地土壤年蒸发量低80.99%,林地土壤年蒸发量占降水量的54.16%,而草地占98.02%。在土壤蒸发旺盛期,林地和草地土壤蒸发量分别占全年的80.87%和85.47%;在土壤蒸发平稳期,林地和草地蒸发量分别占全年的19.13%和14.5 3%。(2)与各气象各因子相关性的平均值比较,林地比草低平均低出3.15%。(3)林地比草地土壤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分别高出7.31%、7.63%、4.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金叶  王彦辉  王顺利  于澎涛  张学龙  葛双兰  
在祁连山西水试验区排露沟林草复合流域分坡向和海拔设置26个雨量观测点,观测研究了降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流域内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秋季降水充沛,冬春季降水稀少;(2)降水变化是大气环流和小气候及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月降水量(R,mm)与月水汽压(P,Pha)、气温(T,℃)、空气湿度(W,%)和水面蒸发(E,mm)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R=-98.206 3+11.735 3P+1.135 0W+0.086 1E-2.294 6T,相关系数为0.948 6;(3)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递增,2 600~3 300 m百米平均递增率为4.95%,当海拔超过3 300 m及接近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双喜  张耀生  赵新全  孙广春  冯承彬  
【目的】研究祁连山北坡草地蒸散与其环境因子的关系,为该牧区草场的科学经营、草地退化的防治以及区域草地生态环境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小型自动气象站(HOBO Weather Station,U.S.A)气象观测资料为基础,采用FAO Penman-Monteith方法估算了祁连山北坡草地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并结合FAO-56的推荐值,分析了草地实际蒸散量(ETc)的动态变化,同时模拟研究了相关环境因子对实际蒸散量的影响。【结果】夏季(7和8月)草地的实际蒸散量较大,冬季(12和1月)较小,在7月中旬达到年度最高值,平均为3.40 mm/d;按相关系数的高低,环境因子对实际蒸散量的影...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牛赟  刘贤德  吕一河  王顺利  胡健  赵维俊  
土壤水分空间变化是流域水量平衡、水资源管理及利用、林分空间结构调控及土壤水资源植被承载力等研究的热点和关键科学问题。本文按照流域海拔、坡向、坡度、土壤层次、植被类型等不同,布设45个土壤水分监测探头,设置15分钟获取一个数据,对已取得的50万个数据利用变异系数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水分随海拔升高呈波动性增多趋势,可拟合关系式为Sw=0.025 3a-52.546(R2=0.651 5);(2)半阴坡土壤水分比半阳坡高出1.2倍、比阳坡高出1.7倍,半阳坡土壤水分比阳坡高出1.4倍;(3)小于25°的范围内,坡度越大,土壤水分越小;大于25°的范围内,坡度越大,土壤水分越大;(4)...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倩  刘贤德  王立  赵维俊  马剑  
【目的】对祁连山中段高寒草甸土壤水热进行研究,深入探讨该区域内气象要素对土壤水热的影响过程,进而为植被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分布在祁连山中段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结合降水量、气温、风速、空气湿度等气候因素,采用回归分析法探究土壤水热特征与气象要素的耦合关系。【结果】1)降水量与气温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秋季波动明显,空气湿度与风速无明显季节变化;2)各层土壤的温湿度变化在观测时间段内趋势较为一致,浅层土壤温度随季节变化波动明显,浅层土壤变化幅度大于深层土壤;3)各层土壤温湿度耦合关系良好,深层土壤温湿度耦合关系优于浅层土壤;4)土壤温度与气温和降水量的相关性显著,与空气湿度的相关性不显著,与风速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土壤湿度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与土壤温度类似;5)10~30 cm土层土壤温度与气温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4、0.789、0.744;10~30 cm土层土壤湿度与降水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96、0.325、0.329,土壤温度与气温的相关性优于土壤湿度与降水的相关性。【结论】1)研究区域内土壤温度、湿度的年内变化均存在明显的季节特征,两者的耦合关系良好;2)土壤温湿度均与气温及降水量有显著的相关性,与其他气象要素相关性不大;3)研究区内浅层土壤对气温的响应优于深层土壤,而深层土壤对降水量的响应优于浅层土壤。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常博  刘贤德  王顺利  张玉珍  张学龙  孙于卜  
为了揭示祁连山山区草地的蒸散量变化规律,利用小型蒸渗仪(Micro-lysimeter)对祁连山西水林区不同坡向草地的蒸散量进行实测,并基于样地土壤调查数据和同期气象数据,对祁连山不同坡向草地的蒸散量变化规律及其有关影响因子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坡向草地蒸散量季节动态规律均表现为单峰型,在7、8月达到蒸散量的峰值。(2)草地蒸散量变化规律:对照裸地蒸散量>草地蒸散量,阴坡草地蒸散量>阳坡草地蒸散量。(3)草地蒸散量以土壤蒸发为主;草地降水的绝大部分消耗于草地蒸散。(4)对草地蒸散量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按相关系数排序,阳坡为:降水量(P)>气温(T)>空气相对湿度(HR)>...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建国  苌伟  艾丽  
以正交试验好气培养土壤方法分析了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和高寒草甸下土壤N矿化及其与温度、湿度、土层和海拔的关系。结果显示:以土壤N矿化量极差计,土层和温、湿度交互作用对土壤N矿化影响最大,其次是温度,湿度影响较小;以土壤N矿化比例极差计,温度和温、湿度交互作用对土壤N矿化影响最大,其次是湿度,土层影响较小。温度和温、湿度交互作用对土壤N矿化量影响显著,对土壤N矿化比例影响却不显著(P<0.05)。35℃下土壤N矿化量比5℃和15℃下高,而25℃与5℃和15℃下差异不显著;35℃下土壤N矿化比例比15℃下高,15℃与5℃和25℃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湿度下土壤N矿化量差异不显著,土壤含水量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孟好军  刘贤德  张宏斌  赵维俊  
为了解不同人工林林分凋落物和土壤水分特性,给祁连山区植被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以1984年营造的青海云杉+落叶松混交林、山丹柳灌木林、青海云杉+灌木混交林、沙棘林和灌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物理性质、枯落物和土壤水分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人工林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具有:青海云杉+落叶松混交林>青海云杉+灌木混交林>山丹柳灌木林>沙棘林>灌木混交林的特征;(2)5种人工林类型凋落物量和最大持水量分别具有:青海云杉+落叶松混交林>青海云杉+灌木混交林>山丹柳灌木林>沙棘林>灌木混交林和青海云杉+落叶松混交林>青海云杉+灌木混交林>山丹柳灌木林>灌木混交林>沙棘林的特...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何琦   王军邦   李慧婷   陈宇鹏   樊博   周华坤   张秀娟   杨永胜  
为探讨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草毡层及其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放牧强度[轻度(4.5羊单位·hm~(-2))、中度(7.5羊单位·hm~(-2))、重度(15羊单位·hm~(-2))和极重度(30羊单位·hm~(-2))]对祁连山南麓高寒草甸草毡厚度、根土比、硬度、抗剪强度、容重、孔隙度、饱和导水率和持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植物群落结构从轻度至重度放牧较稳定,至极重度放牧,禾本类植物重要值占比显著下降(P <0.05),莎草类和杂草类植物重要值显著增加。2)草毡层厚度和根土比均随放牧强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在极重度放牧达到最大。土壤硬度无显著变化(P> 0.05)。土壤抗剪强度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中度放牧样地最大;土壤容重随放牧强度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重度放牧样地最低,极重度放牧样地显著增加。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随放牧强度增加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在重度放牧样地达到最大,至极重度放牧,较重度放牧样地显著降低。3)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及饱和导水率随放牧强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重度放牧时达到最大,至极重度放牧均下降。4)草毡层厚度与莎草类重要值占比、根土比、土壤抗剪强度、硬度、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均显著正相关;容重与草毡层厚度、根土比及各项水分特征指标均显著负相关。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和抗剪强度是影响草毡层水分特征的最显著因子。综上,保持一定草毡层厚度且连续的草毡层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持水功能平衡,还可以缓冲外界因素对植物群落与土壤结构的损伤,是高寒草甸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晶忠  马剑  高媛  敬文茂  赵维俊  武秀荣  马雪娥  王荣新  贺永岩  
【目的】探究不同灌丛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为改善该地生态系统碳汇管理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祁连山大野口流域的5种典型灌丛土壤有机碳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pH值、土壤密度、含水量和总孔隙度,并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5种典型灌丛0~6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5种典型灌丛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值由大到小表现为吉拉柳(74.93 g·kg~(-1))>金露梅(62.05 g·kg~(-1))>鬼箭锦鸡儿(41.02 g·kg~(-1))>鲜黄小檗(34.71 g·kg~(-1))>甘青锦鸡儿(13.74 g·kg~(-1));2)5种典型灌丛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值均出现在0~10 cm,表现出表层富集现象,其中金露梅灌丛和吉拉柳灌丛表层富集现象更加明显,并随土层深度加深逐渐减小;3)pH值与鲜黄小檗灌丛、鬼箭锦鸡儿灌丛、吉拉柳灌丛为较高关联度,土壤密度与甘青锦鸡儿灌丛为较高关联度,含水量与鲜黄小檗灌丛为较高关联度,总孔隙度与金露梅灌丛为较高关联度。【结论】5种典型灌丛不同土壤理化因子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中等或以上的关联度。因此,在研究祁连山排露沟流域灌丛土壤有机碳环境变化时,也应将不同植被类型和土壤理化因子作为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测定和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牛赟  成彩霞  赵维俊  敬文茂  
为了探讨青海云杉林水文特征与生态因子变化关系,选择大野口流域为试验流域,充分利用历史监测资料以及现有生态监测设施仪器的优势,通过降水、林冠及树干截留、苔藓枯落物截留、土壤水分及温度、积雪消融、冻土冻融、土壤蒸发、河川径流、林分立地条件、林分气象因子、林分结构、苔藓枯落物结构、土壤特性等指标监测,采取特征参数统计、多元函数回归和相关系数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水文特与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论为:(1)建立了水位与河川径流量之间的回归关系,探讨了祁连山大野口流域河川径流量变化规律;(2)建立了气温、降水、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斌瑞  高宗杰  赵琳  李正南  
在黄土丘陵区有充分供水条件下的刺槐、白榆林内,分别应用自制小型蒸发计和常规的原状土柱田间法测量土壤蒸发量.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小型蒸发计所测蒸发量与土壤实际蒸发量(田间法)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其相关方程为E田=0.003 4+0.0332E小,相关系数0.9076.小型蒸发计具有轻便、观测简易、精确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林地土壤蒸发研究中.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立杰  刘鹄  
研究祁连山林线区域青海云杉种群结构、年轮生长及林线位置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区域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青海云杉林线种群1~30龄的幼龄个体数量最多,占总数的80.9%;100年来林线种群密度大约增加了23倍,但林线位置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年轮分析得出,气候变暖导致近30年来林线树木径生长明显增加,青海云杉树木年轮指数与当年夏季、秋季以及上一年夏季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与上一年秋季及当年6月份的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枰  
原生身份,可选择的余地非常之少:有的生为鹰隼,有的生为马鹿,有的成为连绵雄壮的山,有的则是随风摇曳的草。漫山遍野生长起来,经春越夏,在牧歌里看夕阳,在萤火里睡,在清露中醒,开出与上一世代相同的花朵,尽量使籽实饱满,这都和别处的草没有什么不同。若不生在广阔草原,若是被随意撒落在石缝屋角,或许还可能邂逅更多的儿童,亲近很精致的绮罗。然而,寻常的草,生在祁连山下,和生在田头屋角,生命的成就真的不同。不沉浸于琐碎的柴米,也不听邻居翁媪的口舌,逢节没醉汉的踩踏,开花
关键词: 祁连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党宏忠  周泽福  赵雨森  杨洪学  
通过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的苔藓-青海云杉林、亚高山灌丛、灌木-青海云杉林、中低山灌木林和祁连圆柏以及牧草地等6种植被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与计算,比较分析了不同植被的水源涵养能力,建立了主要土壤类型的入渗模型、土壤水分消退方程,评价了不同植被土壤层水文特征及其与植被间的关系。祁连山区主要森林的平均土壤密度均小于1 g·cm-3,土壤的蓄水能力很强但各植被间差异较大。各种森林植被土壤均表现出较高的入渗性能,土壤初渗率、稳渗率及蓄水能力从大到小的次序均为:苔藓-青海云杉林、亚高山灌丛、灌木-青海云杉林、中低山灌木林、祁连圆柏林和牧草地。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森林土壤(山地灰褐土)的保水能力较高,水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