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90)
2023(7698)
2022(5805)
2021(5265)
2020(4072)
2019(8982)
2018(8922)
2017(17415)
2016(9780)
2015(10684)
2014(10751)
2013(10077)
2012(9189)
2011(8258)
2010(8460)
2009(7912)
2008(8018)
2007(7288)
2006(6878)
2005(6365)
作者
(27336)
(22820)
(22687)
(21934)
(14708)
(10709)
(10303)
(8743)
(8725)
(8345)
(7771)
(7555)
(7425)
(7387)
(7367)
(7050)
(6819)
(6697)
(6680)
(6505)
(5756)
(5712)
(5710)
(5227)
(5204)
(5132)
(5115)
(5104)
(4695)
(4615)
学科
(36465)
经济(36423)
管理(29452)
(28200)
(22227)
企业(22227)
(14872)
中国(13134)
业经(11092)
(10783)
方法(10389)
(9530)
(9445)
农业(9401)
地方(8613)
数学(8597)
数学方法(8435)
(7485)
(7048)
及其(7005)
(6843)
贸易(6839)
(6751)
(6696)
银行(6689)
(6673)
(6441)
(6206)
财务(6182)
财务管理(6171)
机构
学院(136398)
大学(133416)
(56373)
经济(55064)
管理(50278)
研究(49483)
理学(42368)
理学院(41935)
管理学(41231)
管理学院(40970)
中国(37744)
科学(28863)
(28342)
(28105)
(24707)
(23970)
中心(22492)
(22403)
研究所(22143)
财经(21323)
(19316)
业大(18798)
农业(18536)
(18419)
师范(18232)
(18082)
北京(17825)
(17729)
经济学(17015)
(15628)
基金
项目(86906)
科学(68655)
研究(66377)
基金(62116)
(53941)
国家(53449)
科学基金(45565)
社会(42226)
社会科(39921)
社会科学(39910)
(33922)
基金项目(31359)
教育(30099)
(28482)
自然(27941)
编号(27723)
自然科(27246)
自然科学(27238)
自然科学基金(26767)
资助(24712)
成果(23952)
课题(20131)
重点(19998)
(19787)
(19005)
(17626)
(17617)
国家社会(17500)
(16817)
项目编号(16540)
期刊
(68849)
经济(68849)
研究(43101)
中国(28925)
(23962)
(21452)
学报(20110)
管理(19832)
科学(19498)
教育(16783)
(16534)
金融(16534)
农业(16166)
大学(15697)
学学(14785)
业经(12152)
技术(11193)
经济研究(10953)
财经(10631)
(9231)
问题(9191)
(8483)
(7622)
现代(7058)
(6885)
国际(6851)
世界(6493)
(6126)
论坛(6126)
理论(5881)
共检索到214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勃  郝建秀  张凯  
以祁连山区肃南县为例,分析了祁连山区山地草原荒漠化的现状及其危害,并结合历史,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探讨了草原荒漠化的成因。由于自然因素是形成草原荒漠化的基础,而人为因素才是其主导因素。所以本文主要就人为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山地草原荒漠化的防治和生态环境重建的对策,即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和推广新技术;减轻草原人畜压力;实现合理用水,提高草原的数量和质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林栖  马玉寿  李世雄  王晓丽  王彦龙  景美玲  李松阳  年勇  韩海龙  
为解决祁连山区高寒草地牧草返青期季节性超载过牧问题,自2015年5月至7月起连续两年在青海省祁连县默勒镇瓦日尕村的冬春放牧地上进行了为期60d的返青期休牧试验,休牧期间放牧家畜全部采用舍饲圈养,并于2016年8月中旬对休牧草地进行植被调查。结果表明,返青期休牧可使草地群落的总盖度、总植物量显著增加(P<0.05),使禾本科牧草株高、分盖度和植物量显著增加(P0.05);阔叶型毒杂草的株高、盖度、生物量均有下降的趋势。休牧两年与休牧一年相比,群落中禾本科植物的株高、盖度、植物量均在继续增加,阔叶型毒杂草的各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康宝天  侯扶江  Saman BOWATTE  
祁连山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区,分布有大量草地,探明祁连山不同草地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影响因子,对该地区深入研究土壤生态系统结构和维持草地健康具有参考价值。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和OTU分析法比较了位于祁连山东缘青海省刚察县高寒草甸和河西走廊临泽县平山湖荒漠草原0–10 cm土层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同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探讨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寒草甸和荒漠草原土壤细菌的β多样性和细菌群落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在门水平上,两种草地类型土壤细菌均以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为主要类群,相对丰度分别占总数的84%和89%;放线菌门为两地优势类群,相对丰度分别为57%和29%。在门水平上,两种草地类型主要细菌类群相对丰度有差异,其中高寒草甸土壤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荒漠草原(P 0.05)。主要类群与环境因子的Pearson相关性及PCA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相对丰度与土壤养分(全氮、全碳、有机碳、含水量和碳氮比)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 <0.05)。土壤全碳、全氮、pH、有机碳、含水量、容重和碳氮比是影响两种草地类型土壤细菌菌群分布的重要原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金钊  齐玉春  董云社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木本植物入侵及其导致的草原灌丛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普遍发生的现象,是草地沙化和荒漠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干旱生态系统中,此种类型的植被变化将对区域和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显著影响。过度放牧、区域气候干旱化和自然火过程是导致灌丛入侵和发展的主要控制因子。草原灌丛化过程中,草地生态系统分布较为均匀的土壤养分及相关元素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发生分异,关键生命元素C、N、P、S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变化将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显著作用。全球气候变化与草原灌丛荒漠化之间存在潜在的反馈机制,人类扰动的影响将使这种反馈作用变得更加迅速和灵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子飞  
近海渔汛消失甚至无鱼可捕等渔场荒漠化成为社会焦点。本文在构建渔业资源衰退分析框架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估渔场荒漠化现状,剖析其原因,并提出治理方向。研究表明:(1)捕捞产量与增量是渔业资源状态的关键,当产量大于增量时渔场呈荒漠化趋势;(2) 1978—2016年,近海渔场荒漠化趋势明显,处于超负荷状态,近海捕捞量大于可捕量约59%;(3)捕捞强度和生境破坏是渔场荒漠化的主要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现有治理政策依赖行政和缺乏激励相容机制,不能激发捕捞主体维护资源的集体行动和消除渔民竞争性捕捞的囚徒困境;(4)应从产权、渔民与社区视角构建激励相容机制,对现有唯利维坦式治理政策形成有益补充,从而扩大渔业资源增量和降低捕捞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天琛  
土地荒漠化是今天中国环境恶化的重要标志。历经气候变异和各种人为活动造成的土壤干旱、半干旱以及湿润土地的退化,土地的沙漠化、盐碱化以及水土流失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趋势。土地荒漠化作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土地荒漠化的程度惊人,大约有1/3的陆地、1/5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并且土地荒漠化的速度在全球日益加快,每年大约以5万到7万公顷的速度在扩展。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向夏莹  
地球荒漠化现象被称为"地球上的癌症",是全球生态治理问题中的难点。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相关地区大部分处于农牧交错带、草原牧业带、半干旱农业带区域,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为了根治这一生态难题,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加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在荒漠化治理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称赞。联合国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七次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将中国荒漠化治理取得的成效作为全球样本向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向夏莹  
地球荒漠化现象被称为"地球上的癌症",是全球生态治理问题中的难点。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相关地区大部分处于农牧交错带、草原牧业带、半干旱农业带区域,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为了根治这一生态难题,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加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在荒漠化治理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称赞。联合国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七次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将中国荒漠化治理取得的成效作为全球样本向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东娥  
土地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荒漠化治理要确立保护环境与农牧民生存需求和增加收入愿望相结合的新的治理思路,构建多元化的治理开发主体,大力引进现代企业运作方式,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郭璞  解李娜  满良  王金龙  李清芳  马成仓  
本研究通过样方调查、生物量测定和多样性指数计算,研究了内蒙古荒漠化草原锦鸡儿(Caragana)属灌丛扩增对牧草产量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锦鸡儿灌丛内草本植物高度显著高于灌丛外和非灌丛化草地(P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卢琦  刘力群  
我国防治荒漠化的体制障碍是 :由荒漠化定义的多样性导致的政出多门、数据多元、职责不明、功能不彰。本文对症下药给出了治标———调整职责和治本———重组机构两套方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萧龙山  
历来注重实践、密切结合生产的关君蔚院士,于1951实地考察永定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建立官厅水库后,1952年5月以专家身份参加由当时华北行政委员会主持组织"华北五省防护林考察"工作(当时的绥远省、察哈尔省、平原省、山西省、河北省),向国家提出的工作报告为:《华北防护林调查研究报告》,所谓"研究"实指河北坝上和大青山、乌拉山以北典型干草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孟好军  张宏斌  徐柏林  刘建勋  李秉新  成彩霞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造林地封育试验26 a的调查资料,研究了造林地封育对物种多样性、林地生物量、封育区不同造林类型地土壤的质量状况等。结果表明:造林地封育区较对照区物种多样性指数提高31.9%;林草植被盖度>40%、30%~40%、20%~30%的地块面积分别由原来的15.6%、18.9%和27.8%增加到21.4%、25.6%和34.9%。植被覆盖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